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开幕词     
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三十周年纪念会现在开幕了。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西南48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我们人类远祖的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到现在已整整三十年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建立了人类的祖先的系统。当1891年爪哇猿人发现  相似文献   

2.
1980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县文物队在安徽和县陶店公社龙潭洞发现完整猿人头盖骨1个。这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和陕西蓝田后的第三个发现猿人头盖骨的地点;猿人头盖骨在我国南方发现还是首次。和县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引起了各方面人们的关切。应《化石》编辑部的要求,我们把有关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前,周口店因为发现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保存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而闻名于世界。北京城西南48公里的周口店,是一个烧石灰业的中心,那里的奥陶纪石灰岩地层内,有着无数的洞穴和裂隙,内中充满着更新统的堆积。从1927年起,由当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主持,开始在周口店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在1927年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极好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我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裴文中不幸于9月18日12时19分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九岁。裴文中同志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12月,年青的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他的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以及不久发现的中国猿人石器,震动了当时的国际学术界,揭开了人类学研究史上灿烂的一页。他的这一成就,使他年轻时起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57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史协会推选他为名誉常务理事;1982年,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推选他为荣誉会员。他一生从事旧石器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第四纪地层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70年前的12月2日由著名的科学家裴文中亲自带领4名技工,在距北平市中心西南50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这个划时代的发现,揭开了研究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难忘的往事92岁高龄的王...  相似文献   

6.
林圣龙 《人类学学报》2004,23(3):173-186
目的:讨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出土层位的准确归属问题;方法:详细追踪北京猿人遗址1929年—1933年发掘和分层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出土于周口店第1地点堆积的第11层,北京猿人的化石材料分布在周口店第1地点的第3—11层。  相似文献   

7.
周明镇 《人类学学报》1990,9(4):297-302
1954年12月27日,北京文津街3号中国科学院院部大会议室里,举行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二十五周年纪念会”。这是周口店“北京人”化石和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第四次盛会,实际上也是第一次“纪念会”。以前的三次,都属于庆祝会的性质。第一次是1926年安特生在北京宣布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庆祝会。第二次是1927年步达生研究了布林和师丹斯基先后发现的牙齿后,宣布了化石的性质和“中国猿人”学名的时候。第三次是1929年在中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之后,中国地质学会为此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庆祝这一项重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让我们走进历史──中国古动物馆巡礼中国古动物馆日前正式向社会开放了。这使北京城又多了一处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大课堂。今天,人们要想探寻人类祖先的足迹,可以去周口店猿人遗址。65年前,裴文中教授在那里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树...  相似文献   

9.
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的出土层位历来在学者当中存在争议。由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早年发掘记录方面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导致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历史及堆积状况的综合对比分析,提出: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出土层位相当于现今西壁剖面的第10层,即综合剖面的第11层。  相似文献   

10.
裴文中教授在60年前发现的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埋藏的确切年代至今没有获得。本文通过对北京猿人共生的古脊椎动物牙化石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分别获得了第11层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埋藏的年代为578千年,第8—9层和第3—4层北京猿人埋藏的年代分别为418千年和282千年。依据ESR、U系,TL,FT和古地磁等测年结果,本文推荐了北京猿人洞的洞穴堆积层(周口店组Q_2)年代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口店新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1966年在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北京猿人的头盖骨断片,主要有额骨和枕骨。此外,还有北京猿人的牙齿,石器,用火的遗迹和哺乳动物化石。2.1966年的头盖骨断片和1934年的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断片同属一个个体,因此,并合起来的头盖骨,仍然称作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3.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为中年男性,脑量为1140毫升,比魏敦瑞(Weidenreich,F.)估计的1300毫升要少。5号头盖骨具有北京猿人的典型特征,但又具有比其它北京猿人更进步的性质。这和魏敦瑞认为的,北京猿人群的形态特征,在堆积物填满整个洞穴的漫长时期内,保持着不变的观点,形成明显的对照。5号头盖骨还具有明显的左右侧不对称现象,它为进一步探讨人类体质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课题。4.1966年发现的石器材料共173件,多数采自第3层。其中一件长方形修理台面的石核是首次发现。和已知的对北京猿人石器的认识联系起来看,在由下往上的堆积中,石器的变化过程是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第6层起逐渐明朗,自第4层以上更为显著,在时间上已达到旧石器时代初期相当发展的阶段。与周口店第十五地点的石器比较,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可能说明两个地点的文化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也可能说明它们的文化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间断。5.根据对哺乳动物化石的观察,似乎说明了周口店第一地点顶部堆积的时代已接近于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2日,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五十周年。北京猿人曾在北京西山脚下周口店的龙骨山中沉睡了几十万年。直到本世纪廿年代,他的存在才被揭晓。北京猿人化石的意外发现,在当时震惊了中外科学界。那么,这一远古的人类祖先是怎样从酣梦中被唤醒过来的呢?  相似文献   

13.
《化石》2021,(3)
正在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院士(1897-1979)遗留的大量照片、日记和书信中,有一张周口店龙骨山的历史照片引人注目(见下图)。照片中,三位参加北京人早期发掘的中外先贤和一位个头高大的西方客人一起,站在鸽子堂的洞口前面。熟悉北京人发掘历史的朋友们,或许能从中认出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左1)、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左2)和协和医学院解剖系系主任步达生(右1)。裴文中(1904-1982)在1929年12月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翁文灏(1889-1971)统筹领导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工作。1929年4月,他和步达生一起,  相似文献   

14.
<正>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发现了北京猿人(周口店直立人)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在准备送往北平新生代研究室时,王存义由于心情过于激动,拍照时把裴先生的半张脸抖出了镜。自1927年正式发掘以来,  相似文献   

15.
1929年冬天,前地质调查所的裴文中教授(那时不过才二十来岁)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它作为人类起源于古代猿类的一个实物证据,在人类起源问题的争论中展示了一个新的阶段。“北京人”第个完整的头盖骨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受到了一切关心人类本身起源进化的人士的广泛重视。裴老当时还是个才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受前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派遣,前往周口店具体主持这项发掘工作的。另外从德国学成归国后进地质调查所工作不久的杨钟健博士,那时领导着周口店地区的研究工作。“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在地质调查所(所长是地质学者翁文灏博士)内当然地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在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文化科学落后和科研经费拮据的当时  相似文献   

16.
1927年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的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D.Black)研究了一颗来自北京周口店的下磨牙化石,定名为Sinanthropus Pekinesis即中国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Peking Man)。从1927年起,在周口店开始了系统的考古发掘,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1块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和爪哇人很相似,脑量比现代人要小(平均1088mL):头盖骨有似猿的性状:额骨后倾,有浓重的眉嵴:但有完全现代化的下肢。能直立行走并在草原上奔走。重要的还在于,在周口店遗址,不仅出土了北京人化石,而且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各种各样的石器。包括制作精良的尖状器以及用火的遗迹。  相似文献   

17.
《化石》1994,(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视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崔贵海供稿观看恐龙蛋化石参观研究室参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观看北京猿人头盖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视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相似文献   

18.
《化石》2019,(4)
<正>1929年12月2日傍晚,石破天惊,北京大学毕业两年的裴文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猿人头盖骨,使得周口店遗址震惊中外。那么周口店古人类的"家"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少有人谈起。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地质作用成就了周口店古人类的家——岩溶洞穴。化石的发现让我们找到了古人类的家——周口店遗址1913年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地质研究机构——地质调查所,1914年聘请顾问瑞典人安特  相似文献   

19.
云南也有马门溪龙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方晓思与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喜进等,日前在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了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化石,并命名为云南马门溪龙(新种)。这一发现不仅为马门溪龙属增加了新的分子,扩大了该类恐龙的分布区域,同时为研究恐龙的进化与绝灭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摘自《科学时报》2004年9月15日(BF)“北京人”头盖骨(枕骨)化石真品将展出为隆重纪念“北京人”第1个头盖骨发现75周年和发现人裴文中先生诞辰100周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将于9月30日…  相似文献   

20.
沁明 《人类学学报》1992,11(1):108-108
爪哇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100周年纪念会 1891年秋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特里尼尔村附近首次发现了猿人的一个头盖骨,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猿人头盖骨。 去年是此头盖骨发现的100周年。印尼于去年11月18—20日在印尼第二大城市东爪哇首府苏腊巴亚(泗水)举行特里尼尔猿人头骨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由印尼著名古人类学家雅各布(T.Jacob)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