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7,(2)
对于任意性、理据性及象似性之间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极端否定索绪尔的任意性支配说,认为象似性是根本性的,有人则辩证的认为象似性是基于任意性基础上对其的发展和扩充。任意性是不可论证的,是非理据性的,象似性是基于理据性的分析才切实成立,二者通常被认为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拥有八种智能,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强调和尊重个性差异、充分肯定人的潜力的智能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丰富多样、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提供各种情景,尽可能让每名学生发展其各项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的理念培养整体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全球化对于双语医学教育的新要求,ESP特殊用途英语如何在中国医学教育中得以实践并取得有效成果成了医学教育者的新课题。方法:为了解决这一课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行医学双语教学的试点培训,以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组成人数为3-5人的小型试点班级,目的在跟踪不同阶段的医学生在培训期间的专业素质水平与英语水平的成效,并参照语言学家Pauline Robinson的ESP方法论,归纳总结出适应我国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Pauline Robinson的ESP方法分别为:角色扮演和模仿,案例学习法,项目教学法和演讲。结果:培训教师从三组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上述四种教学方法,经过三个学期的培训分别得出了博士生组的口语能力,硕士生组听力能力以及本科生的写作阅读能力进步比较突出的结果。结论:中国教育体制所导致的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是中国的特殊情况,而角色扮演和模仿,案例学习法,项目教学法和演讲是紧密相扣的四环相连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对彼此的补充和丰富,符合我国当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医学教育的方向,从而需要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利用四种教学方法以不断提升医学英语教学的教育事业以更好地帮助医学工作者融入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生态资本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由海洋生态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组成。海洋生态资本评估包括海洋生态资源存量评估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体系下,针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建立了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技术框架。基于物质量可量化、价值量可货币化、数据可获得性三条评估原则,筛选出9个指标定量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并给出了对应的评估方法、计算公式、参数和数据来源。海洋供给服务采用养殖生产、捕捞生产和氧气生产3个指标评估;海洋供给服务采用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2个指标评估;海洋文化服务采用休闲娱乐、科研服务2个指标评估;海洋支持服务采用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2个指标评估。养殖生产、捕捞生产等指标采用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氧气生产、废弃物处理、科研服务等指标采用替代成本法进行评估;气候调节指标采用替代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休闲娱乐指标采用旅行费用法或收入替代法进行评估;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等指标采用条件价值法进行评估。该套方法体系已经应用于山东省7个沿海地级市和福建省东山湾、罗源湾的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海洋管理部门的认可,被国家标准《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吸收采用。该套方法紧密切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可为海洋主管部门的生态资本核算、生态补偿业务、环评审批提供关键技术手段,也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精确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生态学理论框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所有的生态过程。微生物生态学是基于微生物群体的科学,利用微生物群体DNA/RNA等标志物,重点研究微生物群落构建、组成演变、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反复模型拟合下由统计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研究范围从基因尺度到全球尺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直接从基因水平上考查其多样性,从而使得对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进而可以从方法学探讨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影响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群落构建与演化、分布特征(含植物-微生物相互关系)、执行群体功能的机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理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概述了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并初步提出其理论框架,在对比宏观生态学基础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群落构建的理论机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 米象Sitophilus oryzae(L.)与玉米象S.zeamais(Motschulsky)是重要的贮粮害虫。40年代英国Richards与澳大利亚Birch分别以米象大小品系进行杂交试验,50年代美国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态资本是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境资源。海洋生态资源的存量价值由海洋生物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境资源存量价值构成。针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特征,在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提出了鱼类、贝类、甲壳类、头足类、大型海藻等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的存量价值评估技术方法,包括物质量评估和价值量评估。探讨了海洋生物资源单位价格确定、评估价值修正、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成本扣除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转向,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这一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引入共同生产理论视角,运用归纳演绎法、逻辑推演法和比较分析法,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重构思路。研究认为:(1)人的主体性关照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转向的重要特征,级联框架中人类活动反向作用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性级联关系缺失;(2)公众参与是级联框架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术界对此的认知在不断深化,但缺乏系统理论指导,需要深度公众参与理论支撑;(3)共同生产理论是对传统公众参与的超越,为重构级联框架的问题求解提供了"利益相关者-生产场域-生产周期"三重关联性要素;(4)重构的级联框架蕴含"生态系统服务流-人类活动流"双向耦合关系,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基于过程的群落生态学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贯穿于群落生态学的整个发展过程,至今仍未得到圆满解决.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理论层出不穷,使得群落生态学研究产生了很多混乱,这种状况促使一些生态学家开始反思群落生态学是否一定要从群落结构出发?最近,一个新的、基于过程的理论框架为群落生态学提供了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该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11.
稳定而复杂多样的自然生境有利于多样性的形成和保存,剧变并趋于简单化的干扰生境常使多样性丧失。现实中的森林破碎化使区域物种丧失。多样性保护要求具备促使物种能长久生存的生境。生物最小面积概念集中讨论物种长久生存与群落(景观)面积的关系,是多样性保护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根据自然保护实践,提出最小景观,扩充了生物最小面积概念。讨论了生物最小面积概念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理论框架、了解被保护生物及其生境的自然特点以及建立更全面的自然保护网络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和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是中国北方严重危害臭椿的钻蛀性害虫。为开发这两种象虫的诱捕技术,本文比较了8种不同波长的LED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和臭椿木段对两种象甲的引诱效果,并在室内、野外进行回捕试验。室内不同诱源选择结果表明,沟眶象对臭椿木段最敏感,臭椿沟眶象对频振式杀虫灯最敏感;在室内,臭椿木段对沟眶象的回捕率最高,频振式杀虫灯对臭椿沟眶象的回捕率最高;在野外,频振式杀虫灯对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回捕率均最高。本研究建议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测和防治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有很多,英语水平则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那么高职英语教学的任务则相当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随之提出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改革新途径,以及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各个实施阶段,并阐述其在英语教学中所起到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元认知理论和元认知对数学学习中作用的简述,从培养认知意识、创设思维情景,结合数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认知行为等方面探讨了技能型本科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蟑螂腹内的微生物类似于20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生存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彼此相食,但没有将同伴完全消化,而是细胞合并,两个细胞融合,融合后又有规律的分离,结果能更好的适应变化的环境。这可能是当今动植物性起源史的关键所在。一、性的起源现在所有的动植物(包括人类)都存在减数分裂的细胞分化方式。对此,现代达尔文主义学派认为:生物个体的特征是由其基因型决定的,细胞融合可以改变这种基因型。外界环境条件也 相似文献
16.
17.
集合种群的理论框架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集合种群的研究是当今国际生态学的重要前沿与热点。随着全球范围的生境破坏和破碎化,集合种群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数学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手段。由于其迅速的发展,集合种群的概念与理论得到迅速扩展与丰富。为了能总观集合种群进展的全局并开展进一步的工作.首先对集合种群的已有概念、理论和模型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其次对集合种群的发展和概念进行了探讨,以集合种群模型的中心框架:Levins的斑块占据模型为基础,展开对其它原理、效应和机制的探讨;主要包括了Levins原理.即当生境遭到破坏时,空斑块比例在集合种群灭绝前保持不变,然后还分析了Allee效应(集合种群的Allee效应主要是由于建群困难和扩散损失造成的);第三,分析了援救效应:迁入个体可以降低斑块中现有局域种群的灭绝风险。援救效应会增强集合种群的生存力,使空斑块比例下降。第四,探讨了两竞争集合种群的共存机制,即竞争,侵占妥协,其共存机制为空间生境中物种共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最后,对集合种群群落中的灭绝债务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2种最为主要的集合种群空间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8.
遗传负荷表示种群由于遗传变异能力的存在而在平均适宜度上的损失,定量讨论各种遗传负荷,对研究现实发生水平上的物种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遗传负荷理论从种群平衡出发,探讨现实发生水平上的物种进化,可是,进化是种群平衡的位移;这便构成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拓展以往的遗传负荷理论,给出了一个描述各种遗传负荷的普适理论框架,利用这个理论框架既能探讨平衡种群的遗传负荷,又能模写非平衡种群的遗传负荷及其变化,从而克服了以往的遗传负荷理论不能描述非平衡种群和不时与生物进化现实相悖的不足之处,为研究物种的进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