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夏回、汉族指纹白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宁夏回族 390 例 (男 :189 例 ,女 :201 例) 、汉族 425 (男 :217 例 ,女 208 例) 指纹白线的分布特 征。结果表明 : 宁夏回族指纹白线出现率为 : 19103 % (男 : 17109 % ,女 : 20185 %) ; 汉族为 : 17155 % (男 : 16122 % ,女 :18194 %) 。同一民族指纹白线出现率女性高于男性 ,有显著性差异 (回 :χ2 = 81916 ,P < 0101 ; 汉 :χ2 = 51434 ,P < 0105) ;回、汉族间指纹白线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χ2 = 21956 ,P > 0105) 。  相似文献   

2.
宁夏回族、汉族人手指指毛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宁夏回族316例(男性166例,女性150例)、汉族542例(男性253例,女性289例)手指指毛的分布。结果表明,手指近侧指节除回族中有2例女性没有指毛外,其余均生指毛;中间指节指毛出现率在同一民族男女间、回汉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指中间指节指毛出现频率的排列顺序为4>3>5>2;每指两侧指毛分布不对称;左、右手同位指指毛分布基本对称。比较分析了11个民族共13个群体有中间指节指毛的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质测量法以天津汉族正常者310例(女性231例, 男性79例)为对照, 分析天津汉族抑郁症患者202例(女性140例, 男性62例)的皮纹特征。经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 抑郁症患者组双手a-b嵴线数、小鱼际及各指间区真实花纹出现率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指端斗形纹出现率增加(P<0.01); 掌部a-b嵴线数波动不对称性(FA值)增加(P<0.01)、atd角偏大(P<0.01)、桥贯型及皱褶掌出现率增加(P<0.01)等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皮纹特征。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波动性不对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男性256例(正常: 128例; 冠心病患者: 128例) 双手数量皮纹学特征及其波动性不对称, 比较了其均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1)冠心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指纹嵴线数、指纹总嵴线数及a-b嵴线数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2)冠心病患者组双手atd角及a-b间距均值均高于对照组, 双手atd角表现为显著增高(P<0.05), 右手a-b嵴线数均值表现为患者组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P<0.01); 3)冠心病患者组数量皮纹性状波动性不对称水平与对照组在FAⅡ(a-b嵴线数, P<0.01)及FAⅤ(atd角, P<0.05)两项上表现出显著增高; 冠心病患者组a-b嵴线数FA分布在|R-L|≥7组显著增高(P<0.05)。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同民族中苯硫脲味盲基因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阈值法对中国15个不同民族的苯硫脲味盲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7495人。结果表明,味盲基因(t)的频率以撒拉族为最高(0.3989),其余依次为鄂温克族(0.3886),甘肃回族(0.3586),藏族(0.3521),朝鲜族(0.3445),蒙古族(0.3279),广东回族(0.3259),苗族(0.3216),东乡族(0.3206),达斡尔族(0.3193),羌族(0.3129),汉族(0.3113),鄂伦春族(0.3030),保安族(0.2953),彝族(0.2635),而以黎族的频率为最低(0.2150)。各民族间味盲百分率差异是极显著的(p<0.01),各民族总计中尝味平均阈值在男、女之间也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男、女受试者中的味盲率则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内蒙地区蒙古,汉,回,朝鲜族指纹白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内蒙地区3597例蒙古、汉、回、朝鲜族人指纹白线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指纹白线与皱纹掌和某些掌褶纹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民族的指纹白线出现率:蒙古族12.57%、汉族15.17%、回族18.80%、朝鲜族14.78%。各民族的指纹白线出现率具有性别间和手别间明显差异,亦具民族间显著差异。此外,在这4个民族中,具指纹白线者的皱纹掌和桥贯型、悉尼型掌褶纹的相对出现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指纹白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98例糖尿病患者的指纹白线的出现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指纹白线出现率明显高于同一地区正常人群,差异高度显著(P<0 .01)。其中女性指纹白线的出现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较某些遗传病指纹白线的出现率低。  相似文献   

8.
甘肃、青海十个民族中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让  阎玲  彭宝珠 《人类学学报》1988,7(4):353-358
本文用Harris和Kalmus改良阈值法对甘肃、青海两省汉、回、东乡、保安、藏、裕固、蒙古、撒拉、土、哈萨克等十个民族共计7008人进行了测定。以三号液为味盲界线。结果表明:l)各民族味盲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保安族味盲发生率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各民族中发现的仅高于黎族的民族;味盲总发生率与日本人相近。2)各民族总计中男性与女性味盲百分率无显著差异,但尝味阈值女性显著低于男性。3)色觉异常患者与尝味能力的关系与国内外其它学者结果不同,即味盲率和尝味阈值与色觉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男性不育患者指长波动性不对称(FA)与不育的相关性。分析了宁夏汉族男性不育患者308例(原发组196例, 继发组112例)各指指长FA(2FA、3FA、4FA、5FA)及复合FA(CFA)的均值及其均值的差异性; 比较了指长FA与a+b级精子比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原发组各指指长FA均值均高于继发组, 且2FA(P<0.01)、4FA(P<0.05)和CFA(P<0.05)有显著性差异; 2)原发组a+b级精子比率显著低于继发组(P<0.05); 3)原发组2FA分布在|L-R|≥0.04组显著增高(P<0.05), 2FA与a+b级精子比率呈高度负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10.
海南黎、苗、汉族扣手、交叉臂和惯用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调查了海南居住较为集中的黎、苗、汉族(共3 207人)扣手、交叉臂、惯用手等人类左右不对称行为特征。结果显示:(1)扣手、交手臂、惯用手三型3个民族的出现率均为R>L型,惯用手的R型出现率远较其他两型高,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2)扣手、交叉臂出现率与性别无关。(3)惯用手R型出现率苗族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三民族总和出现率为89.06%,是国内外属最低的。(4)扣手与交叉臂、扣手与惯用手,交叉臂与惯用手之间均具有相当明显的相关性。 Abstract: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three types of many general indexes of anthrotogical genetics,which include hand-clasping、arm-folding and handedness,just among Li,Miao and Han nationalities in Hainan.There were 3207 people investigated in total.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1)The frequency of hand?clasping,arm-folding and handedness is far higher than others(P<0.01).(2) It was prov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l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the frequency of either hand-clasping or arm-floding.(3)It was obvious that the frequency of type R handedness in female of Miao nationality was higher than in male.And the difference was much clear(P<0.05).The total frequency of handedness was about 89.06 percent,which was the lowest rate as far as we known.(4)There was correlation among handedness and hand?clasping,handedness and arm-folding andhand-clasping and arm-folding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1.
藏、珞巴、汉族PTC味阈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阈执法对西藏的藏、珞巴、汉族共1012人进行了苯硫脲(PTC)味阈的测定。以3号液为味盲界限。结果表明:不同民族尝味阈值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民族味盲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三民族总计中男女尝味阈值差异极显著(P<0.01),藏族中男女尝味阈值差异极显著(P<0.01),珞巴族中男女尝味阈值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味盲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指长比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女性256例(正常对照:128例,乳腺癌患者:128例)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比较其均值的差异性;分析了指长比与年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汉族正常女性与乳腺癌患者组指长比均值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2)乳腺癌患者组指长比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D∶3D(P<0.05)、2D∶4D(P<0.01)、2D∶5D(左手P4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乳腺癌患者组指长比均值与发病年龄呈高度负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13.
曹新  张思仲 《人类学学报》1996,15(3):255-259
应用核仁组织区银染技术对维吾尔、哈萨克及汉族共90人的染色体银染核仁形成区(Ag-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Ag-NOR)频率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联合频率的研究发现:维吾尔、哈萨克群体Ag-NOR及随体联合的细胞数与次数均高于汉族群体(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维吾尔、哈萨克群体间上述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支持了两民族遗传上的相近性。这与民族起源和过去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前中国蒙古族主要族群身高情况。对中国蒙古族共13个族群4410例(男43%,女57%)成人身高进行了测量,分析蒙古族身高分型情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族群之间的身高变化趋势。中国蒙古族男性为超中等身材,女性为中等身材。在13个族群中,男性是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身高最高,云南蒙古族身材最矮。女性是鄂尔多斯部身材最高,云南蒙古族身材最矮。3个年龄组间身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女性都以高型出现率最高,过矮型出现率和很高型出现率都很低。中国蒙古族身高与中国其他北方族群接近,高于7个中国南方族群,低于北方汉族,但高于南方汉族,低于日本人、韩国人。中国蒙古族13个族群间身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国族群中蒙古族属于身材较高的族群。  相似文献   

15.
云南傣族、景颇族、阿昌族PTC尝味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阈值法对云南德宏州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2327人进行了苯硫脲(PTC)味阈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民族尝味阈值差异高度显著(P<0.01),不同民族的味盲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三个民族总计,男女尝味阈值差异高度显著,味盲率差异高度显著;傣族、景颇族和阿昌族中,男女尝味阈值均有高度显著差异;傣族、景颇族的男女性别的味盲率间有高度显者性差异,阿昌族性别味盲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民族总计,少年与成年组尝味阈值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味盲率间无显著性差异。傣、景二个民族不同年龄的尝味阈值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阿昌族年龄的尝味阈值间无显著性差异;傣、景民族年龄间的味盲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阿昌族味盲率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宁夏回、汉族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扣手,交叉臂及惯用手等5项人类遗传学经典指标,结果显示:(1)2民族间环食指长百分率有极的差异(P<0.01),拇指类型,扣手,交叉臂及惯用手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拇指类型,扣手,交叉臂及惯用手百分率无性别间差异,男性环指长百分率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3)惯用手与扣手,交叉臂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交叉臂与扣手之间无关。  相似文献   

17.
王洪林 《人类学学报》1988,7(4):363-375
对云南9个民族[傣、哈尼、彝、布朗、基诺、拉祐、苦聪(人)、回、汉]共11,589起婚姻作了调查。发现:(1)城、乡之间,各民族与地区之间,近婚率差异极显著。(2)许多民族的近婚率均较国内发达地区同一民族高。(3)姑舅亲、倒姑舅、两姨亲及3/2表亲占9个民族近婚总数的84.7%。(4〕9个民族的平均近交系数同样较国内发达地区同一民族高,其中苦聪人的平均近交系数(0.018579)是目前国内最高数值之一,即使平均近交系数最低的汉族(0.001935)也明显高于北京、湖北宜昌和上海市区的汉族的平均近交系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状况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检测2013年7月至2017年8月间7 899例在本院首次就诊的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样本,分析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7 899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样本中,支原体阳性1 913例,总阳性率为24.22%,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MH-UU+)1 772例,占支原体感染阳性构成比92.63%。民族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中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4.18%、22.85%、24.34%、27.94%、2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人型支原体(MH+UU-)感染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MH-UU+与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MH+UU+)(P0.05)。MH+UU+感染对司巴沙星的耐药率高于MH-UU+和MH+UU-感染(P0.05)。结论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以MH-UU+感染为主,首选抗生素为交沙霉素,目前在这5个民族感染的支原体体外抗生素耐药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翁自力  袁义达 《遗传学报》1990,17(4):260-268
根据中国13个人口逾百万的民族及台湾高山族的红细胞血型座位的基因频率,分析了各血型系统的分化程度。结果表明,中国人群在MNSs系统上的分化十分显著。对各民族间的亲缘关系分析表明,汉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和藏族等北方民族首先聚集在一起,侗族、高山族、壮族和彝族等聚集在一起,然后白族与南北两大人集聚集在一起,最后才是维吾尔族与其它人群相聚。本文以华北汉族作为蒙古人种的代表,探讨了世界上三大人种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黄种人与黑种人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而黑种人与白种人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大。根据基因分化系数(G_(ST))和Shannon信息测度(H),中国民族间的遗传差异均仅占中国人总遗传变异量的2%左右,这说明,绝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各民族之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肺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是心肺运动试验(CPET)人体心肺代谢整体功能评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对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异常及其临床相关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l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76 698例体检人员行常规心电图、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检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心肺功能异常检出率,进一步分析心肺功能异常严重程度的特点。结果:(1)在76 698例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71.04%。(2)肺通气功能异常检出率36.86%,其中男性44.78%(17 570/39 237),女性28.57%(10 703/37 46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且各年龄段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均0.01)。(3)小气道功能异常检出率为56.26%,男性57.73%(22 661/39 237),女性54.72%(20 499/37 461),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39岁组,40-49岁组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均0.05),20~2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均男性高于女性(P0.05)。(4)换气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8.54%,其中男性30.55%(7 433/24 327),女性26.50%(5 507/20 78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组(P0.05)、20~29岁组和40~49岁组(P均0.05),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结论:河南体检人群心功能、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检出率较高,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年龄≥70岁者高于其他年龄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