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微核测定法研究了8MV X线诱发HeLa细胞微核-剂量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微核细胞率还是微核率,在0—7Gy范围内与照射剂量呈直线关系。以最小二乘法进行迥归运算,二者皆符合直线模式y=a+bD,回归系数分别为2.1969;3.4522和1.823;4.6598(r=0.9924,0.9934)。  相似文献   

2.
健康人及超量电子束照射病员淋巴细胞核异常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开  先周  平王苏  马国建 《遗传》1991,13(1):29-31
本文报告了213例健康人不同年龄组的各种淋巴细胞损伤指标: 核变形、微核、核裂解、核固缩与核空泡等的自然发生率,并检测了21例受超量电子束照射的病人的核异常改变。作者认为,与常用的微核测试法相比,核异常检测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可更敏感地反映遗传毒理因子对人体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可用于受辐射污染人群的监察及体外评价其遗传毒理效应。  相似文献   

3.
两例事故受照者染色体畸变分析及生物剂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玉民  傅宝华  韩林  陈玉浩  赵风玲 《遗传》2002,24(4):417-419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形和CB微核分析方法,对2000年河南许昌“3.06”^60Co辐射事故1例受照(A)和2000年河南开封“6.26”辐射事故一例过量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致γ射线照射受照(B)的生物剂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A”和“B”两例受照依据双+环率估算的剂量分别为1.44Gy和0.15Gy,CB微核率估算的剂量分别为1.43Gy和0.22Gy,与用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比较接近,亦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一致。泊松分布检验证实,“A”偏离泊松分布,受到不均匀照射。提示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分析是非常可靠的生物计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核损伤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薛开先  王苏 《遗传学报》1990,17(1):70-74
核异常作为组织特异性的遗传毒理体内短期检测法,现已日益受到重视。它比微核测试更敏感和合理。核异常包括多种形式的核损伤,而它们与致癌因子的损伤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本文以r-射线作为致癌与诱变因子,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系统地比较研究了常用核损伤指标:微核、核变形、核碎裂和核固缩等的剂量(0-5Grag)一反应关系,并作线形回归分析。作者认为,作为人体淋巴细胞核异常测试法,应包括微核,核变形及核碎裂3个核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 ̄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照射体积和时间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方案将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放疗或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84例,其中单独放疗患者24例,同步放化疗患者60例,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放疗期间每周复查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LT)计数等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照射时间、剂量及体积与外周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放疗患者,包括同步放化疗及单纯放疗亚组,在治疗1-6周,照射时间与外周血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但在放疗第5-6周,患者放疗剂量与WBC、N、L、HB呈负相关(P<0.05),同步放化疗亚组患者照射剂量与WBC、N、L、HB呈负相关(P<0.05)。在治疗1-4周,不同照射剂量下各梯度照射剂量对应照射体积与外周血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但在第5-6周时,患者不同梯度照射剂量下各照射体积与WBC、N呈负相关(P<0.05),同时在20Gy-60Gy照射剂量,尤其20Gy和30Gy照射剂量下照射体积与L呈负相关(P<0.05)。同步放化疗亚组患者不同照射剂量下各照射体积与WBC、N呈负相关(P<0.05),同时在20Gy-60Gy照射剂量下照射体积与L呈负相关(P<0.05),而且在60Gy照射剂量下照射体积与HB呈负相关(P<0.05)。结论:放疗患者特别是同步放化疗亚组患者照射体积、照射剂量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成负相关,基线淋巴细胞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成正相关,而照射时间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昆明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探索不同放射剂量对小鼠健康状况及涎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八种不同剂量对昆明小鼠行体外全身照射,于照射后一个月内观察小鼠生长情况、体重变化;照射后一周、一个月检测各组小鼠血象的变化;测定放射半数致死剂量;照射后两个月,测定各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并对下颌下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结果:13Gy和15Gy照射组小鼠的体重逐渐下降,一周后死亡,其余组小鼠体重最终呈增加趋势。X-射线全身照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Gy。照射后一周,照射组小鼠的白细胞数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其他血象方面,除了7Gy组外,其他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一个月后,各照射组小鼠的血象均恢复正常。照射后两个月,9Gy组和11Gy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均显著低于0Gy组,且11Gy组较9Gy组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小鼠的下颌下腺腺泡细胞数目逐步减少,结构排列紊乱,组织损伤逐渐加重。结论:X-射线全身照射引起小鼠健康状况受损,免疫功能减低,损伤程度与放射线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0Gy,该剂量适合建立全身放射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应用γ-射线诱发微核、放射性自显影等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研究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细胞周期间的定量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经400rad照射的静脉血,在室温下放置1.5小时,或在37℃下放置5小时,此时淋巴细胞属G_0期。和照射前相比,两组微核率均显著增加(P<0.01)。(2)照射静脉血经pHA刺激培养23—24小时收获细胞,此时转化淋巴细胞应属G_1期,分别计数转化和未转化(G_0期)淋巴细胞微核,与照射前未培养淋巴细胞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3)400rad照射静脉血培养72小时后,淋巴细胞微核较培养前增加14.5倍。根据放射性自显影等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微核在细胞周期各阶段均可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小剂量重离子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结构的适应性反应,采用小剂量(0.05Gy)~(16)O~(8 )离子照射B6C3F_1雄性小鼠睾丸。4h后,再给予2Gy~(16)O~(8 )离子照射。照射后第35天取材在光镜下观察睾丸结构。结果显示,大剂量(2Gy)照射明显损伤睾丸组织,主要表现为曲精细管直径几乎减小一半,精管内各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减少或消失,特别是精原细胞几乎完全消失。而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仅有轻度核固缩及胞浆减少。提示睾丸生殖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间质组织细胞。预先给予小剂量(0.05Gy)照射可明显减轻随后大剂量(2Gy)辐射对睾丸组织的损伤。提示小剂量重离子辐射可诱导小鼠睾丸结构明显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用胞质分裂阻断法建立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建立~(60)Coγ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结果在0.1—5.0Gy范围内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回归方程式的同归系数和曲线拟合度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皆适于拟合二次多项式(Y=a+bD+cD~2),同时对加Cyt-B的浓度和时间以及终止培养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Co_Y一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琳巴细胞微核与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核测定法是细胞遗传学的方法之一, Matte:等Iill首先用啮齿类动物骨髓细胞微核率 来测定疑有诱变活力的化合物,并称之为微核 侧定法。Heddle[8]推荐使用这种简便而迅速的 方法来衡量染色体损伤。目前,该方法已广泛 用于评价理化因子诱变活力的研究上。辐射诱 发微核这一问题已有不少报道,都证明淋巴细 胞微核率和辐射剂量有密切关系[1,2]。有的工 作还证明动物的整体照射和离体实验的效应是 一致的。这就提示了一种可能:用离体照射人 血所得到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来估计事故条 件下人员所受的剂量。本实验的目的是建立 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辐射剂量之间关系的刻度 曲线,作为估计事故受照人员剂量的参考指 标。  相似文献   

13.
仪慧兰  李秀芬 《植物研究》2001,21(4):592-595
研究盐胁迫浓度与大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大麦幼苗生长在一定浓度的NaCl 溶液中时, 幼苗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 有丝分裂指数下降, 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明显增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p < 0.01), 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两项指标与处理浓度间呈正相关(p < 0.01)。研究结果表明:大麦幼根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可以作为监测环境NaCl 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UV-B辐射强对紫露草花粉母细胞的微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层减薄引起紫外辐射的增强,紫露草三号用来监测辐射增加的潜在危害。在田间太阳光照下,把带有花序的紫露草枝条再给予8h不同UV-B剂量的照射,及用8μW/cm2的UV-B分别照射2、4、6和8h四种不同处理。处理后镜检花粉母细胞的微核发生情况。结果表明,UV-B照射处理花粉母细胞后其微核率显著增加。紫露草花粉母细胞的微核率可用作监测环境UV-B辐射增强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从辐照剂量和修复时间两个角度研究了重离子辐照对肿瘤细胞DNA损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重离子治癌的临床应用积累基础数据。不同剂量的80MeV/u^20Ne^10 辐照SMMC—7721细胞样品,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对细胞DNA损伤进行了检测,利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 Methods,FCM)对细胞周期变化进行了分析。80MeV/u^20Ne^10 辐照后4小时内,SMMC—7721细胞的DNA损伤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在0小时组其线性相关因子r为0.9621,4小时组为0.914;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DNA损伤与辐照剂量不再线性相关,但0.5Gy,1Gy和2Gy三个剂量点的DNA损伤程度极为相近。另外,重离子辐照后SMMC—7721细胞发生S期和G2/M期阻滞现象,其随剂量变化及时间变化的规律不同于X、γ等低LET(Linear Energy Transfer)射线辐照。  相似文献   

16.
60Co-γ辐射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60Co-γ射线对家蚕卵进行照射,辐射剂量在10 Gy~30 Gy之间对蚕的生长发育等一系列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家蚕在1小时内的平均孵化率有极显著提高,对照区的平均孵化率为33.2%,而10 Gy、20 Gy和30 Gy区分别达到34.44%、39.67%和51.11%。四龄第2天随机称量50头蚕,对照、10 Gy、20 Gy和30 Gy区每头蚕平均体重分别为1.174 g、1.116 g、0.975 g和0.862 g,体重随剂量增加明显减轻,其中20 Gy和30 Gy区对比对照和10 Gy区均有极显著差异;茧层率在10 Gy和20 Gy辐照区与对照区比较变化不大,即23.37%、23.54%对比24.25%,而30 Gy辐照区显著降低,为21.74%;单蛾产卵数先升高后降低,从对照区的529粒到10 Gy的540粒和30 Gy的392粒,这可能是辐照使蚕生长发育的机制发生了改变,引起膜损伤、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的原因,并且对蚕的消化功能也产生了影响。综合考虑在家蚕辐射育种方面10 Gy时的照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用~3H—TdR掺入办法观察电离辐射对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在0—500cGy钻-60γ射线照射剂量范围内,细胞~3H-TdR掺入计数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y=33745.4e~(-0.0036×)。低浓度α_2M对细胞~3H-TdR掺入没有影响,高浓度α_2M能抑制细胞~3H-TdR掺入。4×10~5细胞经钻-60γ射线500cGy照射后加α_2M制剂,细胞~3H-TdR掺入计数与不照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在照射前加α_2M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重离子束辐照牧草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0MeV/u^20Ne^10 叶离子束贯穿处理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种子,从实验室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的观测分析,随着贯穿剂量的增加,幼苗生长明显减弱,呈负相关性;而染色体总畸变率和徽核率随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呈正相关性。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比豆科牧草对重离子辐射敏感性强,禾本科牧草适宜剂量为20Gy~30Gy,豆科牧草辐照剂量应高于150Gy。  相似文献   

19.
以黄鳝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对黄鳝的毒理学效应。采用鱼类致突变实验、鱼类红、白血球计数等方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发现: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三氧化二砷剂量的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率逐渐增加、CAT活性升高,白细胞数则下降;至0.50mg/kg剂量时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TLCAT活性均达最大值,而白细胞数达最低值;随着剂量的进一步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CAT活性均反而下降,白细胞数则上升。结果表明一定剂量三氧化二砷能明显影响黄鳝外周血细胞及肝脏CAT活性。  相似文献   

20.
60Coγ射线辐照花魔芋球茎的早期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试验开展了花魔芋早期诱变效应研究。通过^60Coγ射线辐照后的植株苗期发育观察和根尖细胞学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魔芋辐射诱变效应显著:辐照诱发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且变异频率与剂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低剂量时对细胞分裂有刺激作用;辐照抑制芽体发育、苗期生长,抑制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加大,直至产生致死作用。依据花魔芋的辐射敏感性,建立了魔芋辐照诱变体系,以催芽球茎为诱变材料,诱变剂量范围为0Gy~50Gy,剂量率为1Gy/min,中等适宜剂量为7Gy~10Gy,致死剂量50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