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载量与预后的意义.方法:从2006年6月~2009年9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妇科病房就诊的190例CIN患者,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检测治疗前后HPV的载量,对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进行分析.结果:CIN患者经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HPV平均载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随着HPV病毒载量持续时间越长,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复发率越高.结论: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能显著降低CIN患者HPV载量,病毒载量影响疾病预后,其研究对随访和预后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253例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CIN组(86例)及对照组(167例)。采集纳入对象的宫颈菌群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RNA V3、V4区片段进行PCR扩增,并采用Illuminate Miseq测序平台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两组对象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患者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对象宫颈微生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4、1.636,P0.05),而CIN组的Chao指数及ACE指数均高于对照组(t=9.213、10.420,P0.05)。16S rRNA分析显示放线菌是宫颈部位的主要菌群。CIN组女性宫颈微生物群落中放线菌、奇异菌属、放线菌门、阴道奇异菌及奇异变形菌占主要优势(LDA4log10),对照组中杆菌、厚壁菌门等占主要优势。Spearman相关分析示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格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呈负相关,而加特纳菌、阴道奇异菌、普雷沃氏菌、粪球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IN女性宫颈菌群与健康女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格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呈负相关,而加特纳菌、阴道奇异菌、普雷沃氏菌、粪球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IN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LEEP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特殊不适,手术时间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平均15±5 mL。术后病理报告与术前诊断相比完全符合18例,一致率为40%;病理升级13例,比率为28.89%;病理降级14例,比率为31.11%。其中16例LEEP患者再次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术后病检均未见到CIN的残留。1年后随访发现,16例经LEEP及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后,复查无异常,达到治愈。29例经单纯LEEP治疗后,27例治愈,2例治疗无效,再次行LEEP手术及药物治疗好转。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价格实惠,手术时间短,患者疼痛小,出血少,并且能够保留完整、连续的标本进行病检,明显降低CIN的漏诊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杆菌属细菌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阴道菌群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37例,根据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CIN Ⅰ组(84例)和CIN Ⅱ、Ⅲ组(53例).选择同期100例宫颈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阴道菌群数量.根据患者阴道内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检查对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543例疑似宫颈上皮瘤变患者,分别对其实施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检查,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两种方式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早期CIN的诊断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1)543例疑似CIN患者病理诊断早期CIN阳性患者168例,阴性患者375例,诊断率为30.94%;阴道镜对早期CIN诊断发现阳性患者有143例,良性患者有400例,诊断率为26.34%;宫颈活组织检测对早期CIN诊断发现阳性患者有159例,良性患者有384例,诊断率为29.28%;阴道镜联合颈活组织检测对早期CIN诊断发现阳性患者有163例,良性患者有380例,诊断率为30.02%。(2)检测发现,阴道镜对早期CIN诊断一致性为81.77%,灵敏度为60.12%,特异度为91.47%。(3)宫颈活组织对早期CIN诊断一致性为91.71%,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5.47%。(4)阴道镜联合宫颈活组织对早期CIN诊断一致性为96.50%,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8.13%。(5)联合检测对早期CIN诊断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优于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单独检测。结论: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检测对早期CIN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更高,适用于早期CIN临床筛查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行LEEP(96例)与冷刀锥切术(78例)治疗的CINⅡ-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LE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5±2.6 mL)、手术时间(12.8±1.9 min)分别少于或短于冷刀宫颈锥切组(26.4±3.7 mL;24.9±2.5 min)(P0.01),两组患者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EEP治疗CINⅡ-Ⅲ级患者较冷刀锥切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方法在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102例患者采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98例患者采用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相当,治疗组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出血量少,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法术中出血量较少,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特殊染色对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影响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的胃黏膜活检的组织标本共120例,将进行三种染色方法的检测,分为三组。Giemsa组:使用Giemsa染色法进行染色;中红组:使用中性红染色法进行染色;免疫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比较三组染色的特点。结果结果显示,染色阳性率:Giemsa组为45.0%,中红组为37.5%,免疫组为62.5%。结论可见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最高,具有比较好的检测显示效果,因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会给检测幽门螺杆菌带来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宫颈分泌物各指标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妇科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164例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72)和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92),另纳入宫颈癌患者21例为宫颈癌组、健康女性60例为健康组。统计4组受试者阴道白细胞酯酶(LE)、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苷酶(NAG)、唾液酸苷酶(SNA)、过氧化氢(H2O2)阳性率及pH值;观察4组受试者阴道滴虫感染情况及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评估4组受试者阴道清洁度;观察4组受试者HPV感染情况并通过Spearman分析评估宫颈病变程度与阴道微环境、HPV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患者阴道LE、NAG、SNA、H2O2阳性率及pH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阴道LE、NAG、SNA、H2O2阳性率及pH值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患者滴虫感染率及AV、BV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滴虫感染率及AV、BV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阴道清洁度Ⅰ~Ⅱ级患者占比低于健康组,Ⅲ~Ⅳ级患者占比高于健康组(均P<0.05),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阴道清洁度越来越差(均P<0.05)。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占比、HPV感染总发生率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总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宫颈病变程度与滴虫感染、AV、BV、LE、NAG、SNA、H2O2、pH值、阴道清洁度、HPV感染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SIL患者宫颈微生态处于显著失衡状态,宫颈病变程度与分泌物各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6例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的CIN 76例中CIN-Ⅰ37例,CIN-Ⅱ7例、CIN-Ⅲ2例,cIN-Ⅰ-Ⅱ21例,CIN-Ⅱ-Ⅲ9例。76例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后最长的随访2年,最短的三个月。术后三个月新柏氏膜式液基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sy Test,TCT)正常者76例(100%),人乳头瘤状病毒(HPV)转阴者75例(98.68%),阴道镜检查正常者74例(97.37%)。本组治愈率为98.68%,复发率为0例。结论:LEEP术治疗CIN具有以下优点:①安全、快捷又出血量少;②手术时间短,可在门诊进行手术;③可达到传统电刀达不到的非常精细的手术效果;④不易产生传统电刀切割时组织被拉长、碳化现象,可以得到不影响病理检查的完好的组织标本,对临近组织损伤小,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⑤疼痛少,不易留下瘢痕,感染少;⑥对宫颈损伤小,可以保留生育功能,更适合年轻患者。⑦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但术后长期的规范随访,早期发现CIN复发及宫颈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建立可持续、合理、有效的普查方法,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目前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筛查(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肉眼观察辅以醋酸白和Lugol碘溶液检测法、阴道镜检查、病毒-HPV检测,本文就当前各种筛查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炎患者中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确诊的宫颈病变临床资料320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癌组(59例)、癌前病变组(138例)以及宫颈炎组(123例),检测并比较三组HPV阳性检出率、HPV相对含量以及HPV-DNA亚型情况。结果:宫颈炎组HPV阳性检出率、HPV相对含量及HPV-DNA各亚型阳性率均显著低于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且癌前病变组均显著低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有助于鉴别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炎,对宫颈病变治疗和预后具有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528例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528例中行阴道镜和病理检查的有321例,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6例,经病理确诊CIN51例,诊断符合率为67.11%;这两组用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新柏氏膜式液基层细胞学检测(简称TCT)的324例患者进行分析表明,随着细胞学诊断分级的升高,阴道镜正常图像比例逐渐减少,异常图像比例逐渐增多。结论:阴道镜作为一种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它具有不与患者直接接触,对患者无任何损害,不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价格适中等优点,阴道镜可作为我国目前CIN和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但最后确诊仍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普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薄层液基细胞学门诊普查妇女520例,其中经TCT检查结果提示ASCUS以上的妇女76例,均进一步采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将TCT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TCT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符合率,HSIL组、SCC组与LSIL组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检查作为妇科宫颈普查的方法,具有检出率及符合率高的优点;检查结果为HSIL或SCC时,应引起临床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物蛋白指标是否可以作为宫颈癌和高分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包括宫颈内皮瘤和宫颈癌在内的292例标本中9个蛋白指标的表达,包括E-钙粘素(E-cadher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nm23-H1,核因子NF-κB,p16INK4A,存活素(survivin),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然后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构建变量模型,计算反映指标,与靶受体反应的特征曲线进行比较,确定上述蛋白标记物在预测宫颈癌存活率以及高分级CIN的作用。结果:所有个标记物中,nm23-H1及p16 INK4a对宫颈癌的生存率的单变量分析有明显的意义,在对所有标记物做细致详尽的分析后发现,其中3个标记物(E-钙粘素、VEGF-C、survivin)可对高分级的CIN进行预测。宫颈癌的生存率的有效的预测因子中,只有nm23-H1可以作为有效的预测因素。结论:联合检测多个生物蛋白,如E-钙粘素、VEGF-C、survivin指标可以有效的预测高危CIN的恶变风险,同时nm23-H1则可以为宫颈癌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普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薄层液基细胞学门诊普查妇女520例,其中经TCT检查结果提示ASCUS以上的妇女76例,均进一步采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将TCT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TCT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符合率,HSIL组、SCC组与LSIL组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检查作为妇科宫颈普查的方法,具有检出率及符合率高的优点;检查结果为HSIL或SCC时,应引起临床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PV-18病毒E2、E6与Brd4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接诊的17例宫颈炎患者,19例CIN Ⅰ级(轻度非典型增生)患者,14例CIN Ⅱ级(中度非典型增生)患者,15例CIN Ⅲ级(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患者,19例宫颈癌患者.分别采用RT-PCR对各组的E2 mRNA、E6mRNA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测定,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对各组患者的E2蛋白与Brd4表达情况进行测定.从而分析HPV-18病毒E2、E6与Brd4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各项检测后,发现宫颈癌组患者的E2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宫颈炎组、CIN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的E6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CIN组(P<0.05).HPV-18病毒E2 mRNA与E6mRNA阳性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宫颈癌组患者的E2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炎组、CIN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的Brd4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炎组、CIN组(P<0.05).结论:HPV-18病毒E2、E6与Brd4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有重要意义,可用于对于宫颈癌演变过程的监控.  相似文献   

18.
张蕾  王霞  张珊  杨彦华  石纳玉  蔡广彦 《生物磁学》2011,(20):3878-3881
目的:探讨ProExC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roExC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ProExC在宫颈炎、C1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5%,51.7%,77.9%,90%,93.8%,且其表达在宫颈癌及CINⅡI级病变与宫颈炎及CINI级病变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C在CINⅠ级组织中表达低于CIN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ProExC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及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roEx C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roEx C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ProEx C在宫颈炎、CINI、CINII、CINIII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5%,51.7%,77.9%,90%,93.8%,且其表达在宫颈癌及CINIII级病变与宫颈炎及CINI级病变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 C在CINI级组织中表达低于CINII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 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ProEx C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及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壮药金回合剂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合并宫颈炎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合并宫颈炎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观察组:壮药金回合剂宫颈上药,qod;对照组:安达芬拴宫颈上药,qo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CINⅠ,观察组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65.38%,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INⅡ差异无显著性。HPV转阴,观察组转阴率为68.57%,对照组为45.71%,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炎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结论:壮药金回合剂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合并宫颈炎症,可恢复宫颈屏障功能,HPV转阴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