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稻蝗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块组织Grimelius银染法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与定位。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中华稻蝗的胃盲囊、中肠和后肠各段,以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 前肠中未见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出了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 胃泌素(gastrin, Gas)、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Glu)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 PP)细胞, 未检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中肠和后肠中, 前肠中未见分布。5-HT细胞和Gas细胞均主要分布于胃盲囊、中肠及直肠中,且均以直肠中最多(P<0.05)。Glu细胞在胃盲囊及整个中、后肠均有分布, 在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PP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肠、回肠和直肠中,中肠中分布密度最大(P<0.05)。本研究显示中华稻蝗消化道中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其他节肢动物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可能与中华稻蝗特定的消化道结构和消化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中CDK1和CDK2的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8例各期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K1和CDK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早期胃癌中CDK1和CDK2中表达较低(P0.05),进展期胃癌中表达更高(P0.05)。结论CDK1和CDK2可望成为胃癌早期预后指标和分子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3.
Cidea和Cidec促进肝脏中脂类的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idea和Cidec对肝脏中脂滴大小和脂类积累的影响。方法:首先,检测ob/ob肥胖小鼠的脂肪肝中Cidea和Cidec的表达情况。然后,采用腺病毒系统在野生型小鼠肝脏中过表达Cidea和Cidec,以及在ob/ob小鼠肝脏中基因沉默Cidea和Cidec,检测肝脏中脂滴大小和脂积累情况。结果:Cidea和Cidec在脂肪性肝脏中高表达。肝脏细胞中过表达Cidea和Cidec促进大脂滴的形成并能促进小鼠肝脏中的脂积累,且二者有协同作用。在脂肪肝中沉默Cidea和Cidec能缓解脂肪肝的程度,且脂合成基因的下调,线粒体活性增加。Cidea和Cidec的共沉默能进一步降低肝脏中的脂类积累。结论:Cidea和Cidec在促进肝脏的脂积累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鳢消化道黏膜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腺苷三磷酸酶(ATPase)、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琥珀酸脱氢酶(SDH)等6种重要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从乌鳢食道、胃贲门、胃体、胃幽门、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后肠等8个部位取材,利用冰冻切片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 ACP主要分布于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细胞底部,食道、贲门和胃体酶活力微弱。ALP主要分布于前肠和中肠黏膜上皮细胞顶部和基底部,胃中酶活力明显较弱。ATPase主要分布于胃腺中,食道中酶活力明显较弱。NSE主要分布于胃体上皮细胞和腺体中,后肠中酶活力明显较弱。POX在贲门和胃体的腺上皮细胞中活力最强,食道和胃幽门中活力明显较弱。SDH在贲门和胃体的腺体中活力最强,食道中活力微弱。结论乌鳢消化道黏膜6种酶的分布表明其中肠和后肠有较强吸收蛋白质和细胞内消化功能,胃体是脂类的主要消化部位,前肠和中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5.
钟海英  张雅林  魏琮 《昆虫学报》2020,63(4):421-432
【目的】本研究通过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成虫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进一步了解蝉科(Cicadidae)代表种类的消化道形态和功能分化。【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合哑蝉雄成虫消化道的整体形态以及食道、滤室(中肠前端及后端、马氏管基部、后肠基部)、滤室外中肠(锥形体、中肠环)、后肠(回肠、直肠)的一般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同时对滤室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合哑蝉消化道由食道、滤室、滤室外中肠及后肠组成。食道狭长,被有上表皮和内表皮。中肠前端、中肠后端、马氏管基部以及后肠基部被一肌肉鞘包围形成滤室构造。组成中肠前端和后端的细胞基膜高度内褶,顶端的微绒毛发达。中肠后端分布许多线粒体和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滤室外的中肠包括膨大的锥形体、中肠环。其中,锥形体由两种细胞组成;中肠环分为前、中、后3个不同的区段。前中肠细胞包含大量的分泌颗粒、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中中肠细胞含有分泌颗粒;后中肠细胞包括许多低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和滑面内质网。类铁蛋白颗粒零星分布于中肠环的前、中区段。组成锥形体和中肠环前端的细胞顶端微绒毛被...  相似文献   

6.
河南潭头、卢氏和灵宝盆地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这篇短文中,根据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叙述和讨论了豫西潭头、灵宝和卢氏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问题。在这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堆积物中,属于晚白垩世的有潭头盆地秋扒组和灵宝盆地的南朝组,后一个盆地还可能存在着时代更早的白垩纪地层。在潭头盆地的高峪沟组和大章组中分别找到中古新世的阶齿兽、中兽科和晚古新世的牧兽科、假古猬科化石;在潭头组中发现原恐角兽类和古脊齿兽类化石,时代为早始新世。在灵宝盆地的项城群中尚未找到哺乳类化石,可能包括古新世和始新世早中期的堆积。卢氏盆地的卢氏组和锄钩峪组以及灵宝盆地的川口组和浑水河组的时代为晚始新世。卢氏组下部和川口组或许可延至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胚胎中CXCR4和CD44在全身各脏器的表达,了解不同器官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特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输卵管妊娠5例完整早期胚胎组织中CXCR4和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CXCR4大部分器官都见有表达,尤其在骨细胞和神经细胞中为强阳性表达。CD44主要表达于间叶组织中,如舌肌和胃肠的深肌层,以及各器官的纤维组织中,但不表达于骨、神经组织和髓外造血组织。另外,在少数上皮组织中也见有表达,如胸腺上皮细胞强表达和肺粘膜弱表达。在部分组织中CD44和CXCR4的表达模式相反。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的CXCR4和CD44早期胚胎发育中特殊的表达为研究干细胞特性提供了良好直观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发酵中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可行性,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发酵中药渣组和抗生素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中药渣对其生长性能、腹泻率、消化率和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中药渣组仔猪各阶段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和中药渣组。试验1~7 d、8~28 d和1~28 d,发酵中药渣组仔猪腹泻率与对照组和中药渣组无显著差异;发酵中药渣组各养分消化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发酵中药渣组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最小,绒毛宽度最大。上述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但对仔猪腹泻率和肠道形态结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光镜下两栖动物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牛蛙Rana catesbeiana、爬行动物铜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和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4种动物外周血中均可观察到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华蟾蜍和牛蛙的外周血中还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脂类存在于中华蟾蜍和牛蛙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中,2种爬行动物的血细胞中未发现脂类。4种动物的血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碱性磷酸酶,但均检测到酸性磷酸酶,在中华蟾蜍和牛蛙血细胞中含量最多。过氧化物酶存在除青海沙蜥以外的3种动物的血细胞中,以在嗜中性粒细胞中居多;4种动物的外周血细胞中均检测到酸性-α-醋酸萘酯酶。  相似文献   

10.
赤链蛇不同组织Sox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研究了赤链蛇不同组织Sox基因的表达。通过PCR产物直接克隆法和SSCP技术筛选阳性克隆,分析了雄性睾丸和雌性卵巢组织中的Sox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在赤链蛇雌雄成体组织中,Sox基因在睾丸、卵巢、脑和脾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雌雄成体肌肉组织中均无表达,显示该基因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序列分析显示睾丸组织中表达的是DRSox3,卵巢组织中表达的是DRSox22。在Sox家族中,Sox3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尿生殖嵴的发育过程中;Sox22则表达于多种组织和神经系统中,可横跨CNS和PNS的整个过程。此结果表明Sox基因不仅在性别决定中起作用,还可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担负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中神经降压肽和生长抑素免疫阳性反应的分布。神经降压肽和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纤维和胞体散在分布于纹状体中,但在边缘区中分布密集,形成一条明显的带,带的宽度和位置和边缘区一致。边缘区中可见神经降压肽和生长抑素免疫阳性胞体。本研究证明纹状体边缘区中存在密度较高的神经降压肽和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纤维和胞体,并推测和边缘区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植物脂肪酸β-氧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在多数有机体中主要通过β-氧化循环进行,在哺乳动物中β-氧化作用发生在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而植物和多数真菌类的β-氧化作用只发生在过氧化物酶体中。植物界的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作用不仅存在于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和脂质代谢中,也存在于植物激素和氨基酸的代谢中。近来对模式生物的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途径在植物信号系统和发育,尤其是茉莉酸的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β-氧化途径在脂肪酸分解代谢、植物信号系统和发育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Notch信号通路是高度保守的信号传导途径,在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动物中均有表达,并在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免疫系统中,Notch信号通路在中枢和外周淋巴器官调节T和B细胞的发育。已有研究报道了其在淋巴细胞发育中的作用,但在髓系的发育和功能中作用鲜为人知,尤其在急、慢性炎症中。文章将描述Notch信号通路在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关键调节作用,探讨其在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北柴胡各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分布状态及其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柴胡皂苷在根中分布在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以及位于皮层和髓中的分泌道的上皮细胞中;在叶中,则分布在表皮细胞和整个叶肉组织中。而黄酮类化合物在茎中分布在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皮层、髓射线和髓鞘细胞中;在叶中,则主要分布在表皮和位于上下表皮内的厚角组织中。同时,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在根、茎、叶中的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根>叶>茎;而总黄酮在根、茎、叶中的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叶>茎>根;且在叶中含量相当高,从而为北柴胡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药材和保护北柴胡资源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饶莉丽  王景华 《生态学报》1987,7(3):287-288
汞的污染引起植物体中汞含量的增高,研究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汞的含量水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汞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我们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汞含量的现状水平出发,研究了我国华北平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汞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超微结构发生显著而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涉及细胞质中核糖体、质体和线粒体。减数分裂前期Ⅰ,细胞质中核糖体密度逐渐降低,质体和线粒体结构变得不明显。粗线期至双线期,细胞质中核糖体密度降至极低水平,同时质体和线粒体呈衰退结构状态。中期Ⅰ,细胞质中核糖体恢复致密,质体和线粒体也恢复了正常的形态和结构。来自细胞核的类核仁进入细胞质并扩散。这是恢复中期Ⅰ细胞质中核糖体密度的主要原因。内质网在核糖体数量变化中显示出有重要作用。这些细胞质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认为与世代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Hira基因产物在银鲫和彩鲫卵子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Hira基因在卵子发生和雌核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定位的方法检测了Hira mRNA和蛋白质在雌核发育银鲫和两性生殖彩鲫卵子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银鲫和彩鲫卵子发生过程中Hira基因转录产物的变化基本一致,在Ⅰ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中大量表达,至Ⅱ期卵母细胞时转至细胞质中均匀分布,在Ⅲ期卵母细胞中,杂交信号逐渐移向细胞的周边,到Ⅳ期时随着卵黄物质大量积累,杂交信号几乎不见。HIRA蛋白在银鲫和彩鲫卵子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略有差别。HIRA蛋白在银鲫Ⅰ期卵母细胞中没有表达,在Ⅱ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弱表达,在Ⅲ期早期卵母细胞的周边有强烈表达;而在彩鲫Ⅰ期卵母细胞中就有HIRA蛋白的弱表达,至Ⅱ期时HIRA蛋白在细胞质中大量表达,Ⅲ期早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弱表达。在银鲫和彩鲫Ⅲ期末和Ⅳ期卵母细胞中都很难观察到荧光信号。Hira mRNA和蛋白质在银鲫和彩鲫早期卵母细胞中有较强表达,且在银鲫和彩鲫卵子发生过程中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其可能对于脊椎动物卵子发生和减数分裂没有显著影响,而是在受精和/或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是动物生殖过程的核心环节。细胞骨架是遍布于卵母细胞胞质中的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研究表明,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过程中伴随着广泛的胞质骨架重组。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细胞骨架具有其独特的分布和功能,使卵母细胞和胚胎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微丝、微管的分布变化与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中遗传物质的重组密切相关。近年来,对哺乳动物不同物种间卵母细胞和胚胎中细胞骨架成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对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过程中细胞骨架的重组、分布和作用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中细胞骨架系统的调控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Le 斑马鱼nanos1基因在配子发生中的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贵  宋平  吕道远  周伟  桂建芳 《遗传》2005,27(4):589-574
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反义RNA为探针,检测了斑马鱼(Danio rerio) nanos1基因在卵子发生及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初步探讨了该基因在斑马鱼配子发生中可能的功能。结果表明:在斑马鱼卵子发生中,nanos1 mRNA均匀分布于卵原细胞和各时期卵母细胞的胞质中;在卵原细胞和Ⅰ、Ⅱ期卵母细胞中,nanos1 mRNA的杂交信号十分强烈,而较晚期卵母细胞中信号明显减弱。在斑马鱼精子发生中, nanos1 mRNA可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检测到。nanos1 mRNA的阳性信号在精原细胞中极为强烈,在初级精母细胞中较为微弱,而精子细胞中没有阳性信号。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斑马鱼nanos1基因对生殖干细胞-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维持和正常功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花药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滴物质的代谢具有时空变化特征。不同植物的代谢特征有很大差异。该研究采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金丝桃花药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的动态分布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多糖和脂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造孢细胞时期,维管束周围的药隔薄壁细胞和花药壁的表皮、药室内壁和中层细胞中积累淀粉多糖,而绒毡层细胞中没有淀粉多糖。在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中出现淀粉多糖并且数量逐渐增加;此时,单核中位期小孢子中也出现淀粉多糖。到小孢子晚期,绒毡层细胞中积累的淀粉多糖消失,同时出现脂滴;晚期小孢子中也开始出现脂滴。到二胞花粉时期,绒毡层细胞原位解体,花粉中脂滴数量增加。金丝桃相当数量的花粉在小孢子时期发生异常。开花时,大多数花粉内为空腔,没有淀粉多糖和脂滴积累,花粉败育。发育正常的花粉内充满了淀粉多糖和脂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