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的一点看法高中《生物》中关于“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其中有一操作步骤是将染成蓝色的根分成两等份,分别浸泡到盛有蒸馏水和.$量CaCI。溶液的小烧杯中,结果表明。浸泡到Cape溶液中的根...  相似文献   

2.
问 :现行高级中学《生物》(必修 )教材第 57页最后两行“在交换吸附的过程中 ,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减少了……”为什么会如此呢 ?答 :根细胞与土壤溶液发生交换吸附时 ,根细胞膜上的 H 交换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 ,HCO-3 交换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在土壤溶液中存在如下化学平衡 :H HCO-3 H2 CO3 CO2 H2 O 随着 H 、HCO-3 不断进入土壤溶液 ,平衡向右移动 ,CO2 不断逸出土壤溶液。这样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矿质元素离子不断被吸附到根细胞表面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 ;进入土壤溶液中的 H 和 HCO-3 又…  相似文献   

3.
王建春 《生物学通报》2003,38(11):39-40
高中《生物》新教材第 6 4页“根对矿质元素吸收”一节中 ,编者改变了旧教材直接陈述事实和结论 (根对矿质元素吸收过程是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 ;根对水分吸收和根对矿质元素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的写作方法 ,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 ,步步逼近、层层剥离 ,让学生在“痛苦的思维中”得出“快乐的结论”。笔者认为新教材的这种“令人心动的精彩的”写法不仅完成了旧教材“陈述事实和结论”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 ,渗透逻辑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推理、论证 ,从而使学生在思维品质上得到有效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矿质代谢”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新陈代谢部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是教学的重点,因其发生的过程难以目睹,教学时,教师单凭讲述不易讲清,学生也不易理解,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自制了一个活动模型辅助教学,有效地突破...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动物学》原生动物门中讲到:“动物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反应,叫做应激性”。而是高中《生物》绪论中说:“生物都有激应性。任何生物对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既然都是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反应,却一个叫应激性,一个叫“激应性”。为了不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模糊,我认为这二者应统一。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生物学词典》的解释“应激性”是“生物体随环境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相应反应的特性。应激性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丧失这种特性,生命活动就随之停止”,我认为这种解释好,因此,还是叫“应激性”合适。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了解植物需要的元素及吸收矿质元素的基本过程。重点掌握根吸收矿质元素需进行离子交换以及由于离子在土壤中存在的状态不同,而交换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教具根进行离子交换的三种方式图解及其剪贴图。教学方法讲述法和讲解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植物细胞为什么能从外界吸收水分?(目的是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植物对水分吸收原理的知识;另一方面为明确根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有别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原理是极其复杂的,一般需经过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基本过程。笔者在高中《生物》实验三的基础上,引入了用钒酸盐处理根后作对照的实验,试图不仅探索根吸收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过程,更进一步探索根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动运输。此项实验原理是...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教学中,讲到生物的适应性,就要讲“两色一态”,“一态”便是拟态。生物教材中,竹节虫是拟态的典型例子。为了使学生对拟态有比较直观的认识,82年和85年版的高中《生物》课本中,都有一幅“竹节虫的拟态”插图(该图画着2根竹子和1只栖息竹上的竹节虫)。其实,根据笔者多年的野外观察和文献记载,竹节虫既不食竹叶,亦非栖息在竹子上。文献记载,全世界竹节虫目昆虫,已知有2500种左右,隶属2总科,5科,300  相似文献   

9.
答:根细胞与土壤溶液发生交换吸附时,根细胞膜上的H+交换土壤溶液中听阳离子,HCO-3交换土壤溶液中扣阴离子.  相似文献   

10.
在新编高中《生物学》遗传和变异一章中,增加了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内容。这些知识对扩大学生遗传学知识领域是很必要的,对提倡优生,宣传新婚姻法中为什么要禁止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互相通婚等更具有说服力。怎样才能把“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他们既易理解又能牢固掌握呢?这确是值得我们生物教师探讨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11.
能一步回收融合蛋白的“扩大柱吸附法”最近,MarianneHansson等人首次用特别设计的高密度阴离子交换剂成功地一步回收分泌的重组蛋白,称为“扩大柱吸附法”(expandedbedadsorptionprocedure)。该方法可以直接从粗制的大...  相似文献   

12.
初中植物学教材中“细胞吸水原理”是活细胞重要的生理过程,对初一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内容。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我们加强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探究知识,注意能力的培养。作法如下: 1.提出问题,揭露矛盾问题和矛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讲课开始前先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用两棵生长状态相近的幼苗,将一棵的根放在清水中,另一棵的根放在盐溶液里。经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两棵幼苗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对两棵幼苗变化的对比找出原因,为进一步揭示矛盾提出探究的目标。生长正常的幼苗为什么能吸收水分?发焉的幼苗为什么不能吸收水分?根毛细胞吸水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寻求细胞吸水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被吸收到根上的亚甲基蓝阳离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可被蒸馏水从根上洗脱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也就是实验中所指的“根上的浮色”;第二部分是与根细胞上的H~+离子交换后而到达根细胞的亚甲基蓝阳离子。它们不能被蒸馏水洗下来,但可以被Ca~(2+)离子交换下来,这是该实验要求观察的主要现象;第三部分则是那些既不能被蒸馏水洗脱,又不能被Ca~(2+)离子交换下来的亚甲基蓝阳离子。根上的亚甲基蓝阳  相似文献   

14.
1985年起,使用的高中《生物》课本乙种本中,又增加了三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些实验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是生疏的,缺乏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为了提高教师素质,确保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沿着“创造型”轨道发展,已成为当前广大生物教师共同关心的课题。我在“河蚌”一课的教学中,就如何全面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编生物教材“过程式教学”模式探讨马学(山东省沂水第一中学276400)王文善(山东省沂水第三中学276400)新编生物教材已在全国普遍实施,这套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了知识的获取过程,这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提供了条件。几年来,我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根...  相似文献   

17.
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将染色、冲洗后的根等分投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CaCI。溶液的烧杯中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是:除正常结果外,还常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CaCI。溶液和蒸馏水对比实验后均不变蓝;另一种是CaCI。溶液和蒸馏水对比实验后均变蓝。对此,学生并不知道其原因何在,也不懂得做好该实验的关键在哪里。通过分别用NaCI溶液、KNO;溶液、自来水等进行对比实验,可知;*。"、*"以及自来水中含有的某些离子都可与亚甲基蓝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吸附而使溶液或自来水变蓝。即使将CaCI。溶液稀释到1…  相似文献   

18.
一种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方法利用离体的洋葱根与周围溶液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现象,来验证根细胞吸附矿“质元素离子的实际情况,往往由于洋葱根离体后,呼吸作用微弱致使矿质元素离子的吸附现象不明显。现介绍一种利用活体整株实验的方法,不仅现象明显而...  相似文献   

19.
汤晓梅 《植物杂志》2010,(10):102-103
1.学生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了关于根尖分区的知识——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茎可以输送水分。但根吸水的具体部位以及为什么这个部位能够吸水,茎为什么能输送水分,这些疑问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我们学校举办了“生物走廊”。它是配合生物教学很好的一种手段,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具,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很欢迎(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