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芒果     
(一)介绍芒果的一种繁殖方法——贴接法芒果旱雨两季均采用贴接,其成活率高达88%,它比侧接稍为优越,而比劈接(割接)更有成效。(二)芒果叶片的年龄及生长位置对矿物成分的影响芒果叶片中磷和钾的含量随叶龄的增长而减少,而钙的含量却增加。在同一枝条上,基部的叶片比顶部叶片含更多的磷和钾,而氮和钙比顶部叶片少,这差异在果枝和营养枝之间极小,提出了对芒果叶片取样时的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福建荔枝最重要品种兰竹的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地点、年份对同一品种叶片元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荔枝叶片含氮量变异系数最小,并按磷、镁、钙、钾依次增大。本研究初步提出的丰产兰竹荔枝秋梢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为:氮1.5—2.2%,磷0.12—0.18%,钾0.7—1.4%,钙0.3—0.8%,及镁0.18一0.88%;其叶片氮、磷、钾、钙、镁的适宜比例是1:0.08:0.57:0.30:0.12。上列指标可供荔枝营养诊断指导施肥之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雌雄异株植物东北鼠李(Rhamnus schneideri var. manshurica)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繁殖阶段雌雄植株叶片元素含量的性别差异和动态变化,可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特异性资源需求及利用策略提供理论参考。该研究在吉林蛟河天然针阔混交林内建立1块23.76hm2的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于2019–2021年花期和果期(共5个繁殖阶段)选择样地内一定数量的东北鼠李雌雄植株,测定每株的叶片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铁、硼)含量,比较东北鼠李雌雄植株在不同繁殖阶段叶片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动态变化;并计算各个繁殖阶段雌雄植株的花、果生物量,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雌雄植株各个繁殖阶段的花果生物量差异,以分析雌雄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出现性别差异及动态变化的背后机制。结果表明:(1)东北鼠李雌雄植株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这种性别差异仅在某些繁殖阶段存在。在2019年花期,雌雄植株的各叶片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021年花期,雌株叶片的磷含量显著小于雄株。在2019年果期,雌株叶片的磷、钾含量显著小于雄株;而在2020年果期,雌株叶片的氮、磷、钾、钙、镁、铁、硼含量均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嫁接方式缓解甜瓜幼苗低温伤害的生理机制,为生产实践中选取适宜嫁接方式、提高甜瓜低温抗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早蜜1号’、‘冰糖雪梨’和薄皮甜瓜品种‘芝麻蜜’为接穗,‘白籽南瓜’为砧木,并以甜瓜自根苗为对照,考察3种方式嫁接苗(双根嫁接、靠接、贴接)在4 ℃低温处理前、中、后期(复温处理)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1)各甜瓜品种各类嫁接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在低温处理下均比低温处理前显著降低,其中贴接处理的嫁接苗下降率最小,在复温后所有嫁接苗均比低温处理有所上升,并以贴接苗上升幅度最大;(2)各甜瓜品种各类嫁接苗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在低温处理下均比低温处理前显著升高,并以贴接方式嫁接苗上升幅度最小,在复温处理后均比低温处理有所下降,并以贴接苗下降幅度最大;(3)各甜瓜品种各类嫁接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处理下均比低温处理前显著提高,在复温处理后均比低温处理显著升高,期间均以贴接苗上升幅度最为显著。【结论】3种嫁接方式均可显著增强低温胁迫和复温后厚皮和薄皮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有效降低活性氧积累,维持幼苗光合能力,提高幼苗低温耐受性,并均以贴接方式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闽南甜橙主栽品种(印子柑、改良橙、伏令夏橙)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各品种不同地点、年份的叶片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三个甜橙品种间叶片元素含量未见稳定的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可建立三个甜橙品种通用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适宜标准。统计分析表明:其叶片毛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量元素以氮、磷较小,镁、钾、钙较大;微量元素多高于大量元素。本文初步提出甜橙于片元素的适宜含量:氮2.50%~3.30%,磷0.12%~0.18%,钾1.00%~2.00%,钙2.00%~3.50%,镁0.22%~0.40%,铜4.0~18.0ppm,锌25.0~70.0ppm,锰20.0~100.0ppm,铁90.0~160.0ppm,硼25.0~100.0ppm。大量元素含量的适宜比值为氮:磷:钾:钙:镁=1:0.05:0.5:2:0.95:0.11。上列指标可供甜橙营养诊断指导合理施肥之参考。  相似文献   

6.
外源施钙对盐胁迫下花生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盐碱地花生养分吸收不畅及分配受阻等问题,研究外源施钙对盐胁迫下花生氮、磷、钾、钙、镁吸收积累、分配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盐碱地花生生产合理、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花育25号’为材料,在0.3%盐胁迫浓度下,设置4个Ca浓度梯度[T1(0)、T2(75)、T3(150)和T4(225) kg·hm-2 CaO]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花生植株内养分含量依次为氮>钾>钙>磷>镁,苗期植株对氮和钙素的吸收中心均在叶片,磷、钾、镁的吸收中心为茎,苗期近一半的营养积累分配在各元素相应的生长中心.成熟期氮、磷、钾吸收中心转移到荚果中,尤以氮、磷在籽仁中的积累量居多,达72.3%~78.9%;钙、镁的吸收中心仍为叶片和茎,其分配比例分别为49.8%、32.6%.盐胁迫明显抑制花生植株各器官对氮、磷、钾、钙和镁各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尤以对叶片和籽仁中氮素积累的抑制较为显著,但盐胁迫对荚果中镁的积累有促进作用.外源钙对盐胁迫下花生植株各器官氮、磷、钙和镁的吸收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对籽仁中磷素积累的调节最为显著,其在籽仁中的积累量提高50%以上.适宜的钙施用量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花生养分吸收积累量,提高花生成熟期荚果中氮、磷、钾的分配比,最终提高产量.综合各养分吸收、积累分配和产量结果,在0.3%盐胁迫条件下钙肥适宜施用量为150 kg·hm-2 CaO.  相似文献   

7.
了解植物叶片性状的生态学含义,对于阐明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群落构建途径,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测定甘南高寒草甸坡向梯度25科86种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叶面积、叶干物质量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等叶片组成特征,分析不同坡向条件下植物叶片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坡-南坡梯度上,随着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土壤有机碳、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等养分的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温度、光照度及pH值的增加,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磷含量、比叶面积、叶片钾含量显著减少,而叶片干物质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及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升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坡向梯度上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有机碳及速效磷含量与植物叶片含水量、叶片磷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钾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叶片干物质量及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温度、光照度及pH值与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叶片干物质量及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含水量、叶片磷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钾含量显著负相关。说明不同环境因子对植物叶片特征的贡献显著不同。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温度及pH值等是关键的限制因子。植物叶片性状特征对不同坡向条件下环境因子的这种响应模式反映了高寒草甸微地形生态系统的环境状况和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8.
宋丹鸿  张雪妮  杨继粉  田景烨 《生态学报》2023,43(18):7403-7411
研究不同功能群植物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环境关系对于充分掌握植物的环境适应策略至关重要。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荒漠植物的植物高度、叶片碳、氮、磷、硫、钾、钙、钠、镁含量等9个性状,将高、低土壤水盐环境下的植物划分为5个功能群,分析不同功能群的植物组成、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下,其植物功能群组成不同;其中白刺、胡杨和罗布麻在两个土壤水盐环境下的功能群中均存在。(2)植物的功能性状在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下也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高土壤水盐环境下3个功能群的植物高度、叶片碳、氮、磷和钙含量显著高于低土壤水盐环境功能群(P<0.05);低土壤水盐环境下2个功能群的植物叶片硫、钠和镁含量高于高土壤水盐环境功能群。(3)土壤含水量(SVWC)、电导率(EC)、pH以及土壤磷含量对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影响较大。在高土壤水盐环境下,EC、pH与植物高度,叶片钾、钙含量正相关,与叶片硫含量负相关;在低土壤水盐环境下,SVWC、EC与植物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有助于理解荒漠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对策,为保护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心果果实达到完全成熟需十个半月。研究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中,氮、磷、钾和镁的积累型式与果实生长(曲线)型相似。而钙的积累显著地不同于其他元素。果实生长停滞期(第Ⅱ期),果肉中氮、磷、钾和镁的绝对含量明显地下降。在成熟果实的所有元素中,钾的积累总量最高,而磷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罗凡  张厅  龚雪蛟  杜晓  马伟伟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499-3506
通过单施、配施和同施氮、磷、钾肥,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茶园春、夏、秋季茶树一芽二叶新梢的氮、磷、钾含量及新梢叶片光合生理的变化,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春、夏、秋季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不同施肥方式对茶树春、夏、秋季新梢的氮、磷、钾含量影响较大.相同施肥方式下,夏、秋季茶树新梢的氮、磷含量低于春季,而钾含量高于春季.氮磷钾肥同施有利于春季茶树叶片Pn的提高,而单施磷肥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单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夏、秋季茶树叶片Pn;相同施肥方式下,夏、秋季茶树叶片Pn要高于春季.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夏、秋季茶树Pn呈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方程及相关分析表明,季节不同,影响茶树叶片Pn的主要生理因子不同,其共同影响因子是胞间CO2浓度(Ci)和磷含量,其中Ci对茶树Pn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磷对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控释复合肥对烤烟叶片生理特性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控释复合肥的用量能显著提高烤烟叶片生育期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团棵-打顶期)、抗坏血酸(ASA)含量(旺长-成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团棵-打顶期)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旺长-成熟期),同时,烤烟叶片氮、磷、钾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相反,增施控释复合肥显著降低了烤烟叶片类胡萝卜素(成熟期)、丙二醛(MDA)、抗坏血酸(团棵期)、谷胱甘肽(GSH)含量(团棵-旺长期)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增施控释复合肥不仅能提高烤烟的抗氧化能力,还能促进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温州蜜柑丰产园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的含量。矿质元素在果实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叶片中的变化规律显然不同。一是含量比叶片低;二是浓度的最高峰期出现比叶片早。果实发育前中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复杂,9月以后趋向稳定。对可否以9月至10月上旬作为采果样时期以进行营养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前喷施草酸对芒果果实细胞钙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观测了采前喷施草酸或钙后采收期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细胞钙含量和分布情况, 探讨钙含量和分布变化对果实成熟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前经草酸或钙处理的果实果皮和果肉细胞排列较规则且致密, 淀粉粒分布较多。采前草酸或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芒果果皮和外果肉组织的钙含量;疏松结合态钙均匀分布在果皮和果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和质体中, 并在液泡内堆积; 而对照果实的液泡膜模糊, 钙颗粒较少。实验证明采前喷施草酸或钙能维持果实细胞的形态, 提高果实细胞的钙含量, 影响钙的分布, 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并可增加果实营养。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解磷菌P19和P7(解无机磷)以及YP17(解有机磷),研究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处理对巨尾桉( Eucalyptus grandis Hill ex Maiden × E. urophylla S. T. Blake)幼苗干质量、氮和钾含量的影响以及叶片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用5×106、2×106和1×106 CFU·mL-1解磷菌单一及混合处理后,巨尾桉幼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质量、总干质量以及氮含量总体上高于空白对照( CKB )和供磷对照( CKP ,添加18 mg·kg-1 KH2 PO4),且总体上差异显著(P<0.05),而仅少数处理组的幼苗钾含量显著高于CKB和CKP。随处理时间延长,不同解磷菌处理组的叶片磷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月份间叶片磷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各处理组的叶片磷含量平均值均高于CKB ,且混菌处理组总体上高于单菌处理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解磷菌和不同菌液浓度对幼苗总干质量的影响效应均有显著差异;二者对幼苗氮含量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幼苗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解磷菌、不同菌液浓度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对幼苗钾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解磷菌、不同菌液浓度、不同时间及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P19-YP17、P7-YP17和P7-P19处理对幼苗氮含量和叶片磷含量平均值的提升作用明显,YP17、P19-YP17和P7-P19处理对幼苗总干质量平均值的提升作用明显,不同解磷菌对幼苗钾含量平均值无显著提升作用;不同菌液浓度下幼苗的总干质量、氮和钾含量以及叶片磷含量的平均值总体上显著高于CKB,其中,中浓度(2×106 CFU·mL-1)和低浓度(1×106 CFU·mL-1)菌液处理对叶片磷含量以及幼苗氮和钾含量平均值的提升作用明显。综合分析结果显示:P19-YP17、P7-YP17和P19-YP17解磷菌混合处理对巨尾桉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作为混合解磷菌剂加以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遮荫对‘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Hongye’)叶色及矿质营养积累的影响,对不同遮荫处理下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遮荫度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明显。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遮荫度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都明显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后期变化相似,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全光照(CK)及30%遮荫度(C1)有所增加,55%遮荫度(C2)下变化比较平稳,而75%遮荫度(C3)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叶片中氮含量在较大遮荫度时较高,磷、钾含量在中度遮荫时较高,钙含量随遮荫度的增高而减少,镁和铁在不同遮荫度间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花色素苷含量与可溶性糖、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叶绿素含量与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钾、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遮荫可以影响‘红叶’南天竹叶片色素、可溶性糖及矿质元素的含量,适宜摆放或种植在30%遮荫度的疏荫环境中,不仅生长表现良好,而且呈色最佳。  相似文献   

16.
养分胁迫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氮、磷、钾缺乏和过量,钙、镁、硫缺乏以及全素等10个处理,采用砂培法研究大量元素缺失或过量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约20 d时幼苗叶片开始出现不同症状,其中氮、磷、镁的影响最为明显;养分胁迫显著影响苗木生长,缺磷、磷过量和缺氮的苗高分别比对照下降64.5%、61.6%和56.0%,叶面积下降95.1%、92.8%和76.3%,生物量下降92.1%、93.0%和80.6%。向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量元素缺乏的情况下,叶片营养元素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氮和钙之间具明显的协同作用,而磷过量和钾过量会降低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弃耕年限下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加深对弃耕地植被恢复演替过程的认识,该研究聚焦于漓江流域桂林市临桂区几个村庄的农田边界、弃耕草地、灌草丛和林地4种一定程度上反映弃耕地植被恢复程度的生境,以分布较广的草本植物,即白茅(Imperatacylindrica)、双穗雀稗(Paspalumdistichum)、鬼针草(Bidenspilosa)和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弃耕年限下其比叶质量、叶干物质含量、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和植株高度5个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并阐明土壤氮含量、磷含量、pH和木本植物盖度对其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随弃耕年限增加,样地土壤氮、磷含量显著下降,土壤氮磷比先增加后下降,木本植物盖度显著增加。白茅叶片氮含量随弃耕年限增加而增加,叶片磷含量随弃耕年限增加而下降,这是由于叶片氮含量与土壤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叶片磷含量与土壤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双穗雀稗比叶质量和叶干物质含量随弃耕年限增加而增加,植株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而降低。鬼针草植株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其植株高度随木本植物盖...  相似文献   

18.
 广东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乔木树种荷木和黧蒴幼苗生长于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500±50μl·L-1或空气CO2(350μl·L-1)的气罩中3个月。高CO2浓度下生长的黧蒴和荷木植株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26.6%和16.6%,根部增加量最大,地上部分所占的比例降低,根冠比上升,基径增大而株高降低。高CO2浓度下生长的叶片密度及比叶重增加,叶肉细胞间隙体积减少。单位干重的黧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全碳、磷、钾含量在高CO2浓度下稍为下降,果糖、葡萄糖、蔗糖、全氮、镁含量及N/C比明显降低。而全钙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增强UV-B辐射诱导芒果叶片抗氧化响应的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Tainong No. 1?)成年树为材料,以自然光为对照(CK),设置24和96 kJ/(m~2·d)两个增强UV-B辐射处理水平,观测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4k J/(m~2·d)处理的芒果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多酚、Vc和芒果苷含量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而类黄酮和还原型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96 kJ/(m~2·d)处理的芒果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及多酚、类黄酮、还原型GSH、芒果苷等还原型保护成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净光合速率和V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因此,24 kJ/(m~2·d) UV-B辐射未引起?台农1号?芒果成年树损伤,可能是通过提高类黄酮和还原型GSH的含量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96 kJ/(m~2·d)处理则引起叶片活性氧损伤,但仍可能以两种机制减轻损伤,一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还原性成分含量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二是利用芒果苷、类黄酮和还原型GSH等成分吸收UV-B辐射。  相似文献   

20.
风对树木形态、生理和生长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模拟风速或机械刺激的方式来研究树木对风胁迫的响应与适应变化,无法准确反映出树木在风环境下的长期适应机制。揭示自然环境下树木对风胁迫的长期适应机制,测定了海岸梯度上迎风面和背风面60年生黑松林(Pinus thunbergii)针叶有机碳、氮、磷、钾、钙、钠、镁元素含量,并分析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松林迎风面针叶有机碳含量随离海岸距离的减小显著降低(P0.05);而氮、磷、钾、钙、钠、镁含量则显著增加(P0.05);氮磷比保持相对稳定。黑松林背风面针叶除钙和钠含量随离海岸距离的减小逐渐增加外,其他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均不明显;距海岸500 m内黑松针叶化学计量特征差异显著(P0.05),其后趋于相对稳定。黑松林迎风面针叶化学计量特征普遍存在相关关系,背风面仅针叶氮和磷、钙和钠间存在相关关系,且与迎风面存在共同的SMA斜率和截距。研究表明,海岸梯度上风胁迫会显著改变黑松针叶化学元素含量,但其比值相对稳定;随海岸距离减少,风胁迫增加,针叶碳同化能力受到明显影响,黑松通过针叶氮、磷、钾、钙、钠、镁含量的增加来提高耐风胁迫的能力,这可能是自然环境下黑松对长期风胁迫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