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河南淅川坑南遗址新石器早期2个层位出土的35件石制品的淀粉粒,在17件石制品表面发现150粒淀粉粒,它们可能分别来自黍族(包括黍属、糠稷或粟属)、薏苡属、小麦族秸秆和根茎类植物,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先民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第②与第③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的对比表明,第②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都有着大幅增加,一种可能是不同层位埋藏环境的差别导致淀粉粒保存情况的不同,另一种可能是与当时先民获取更多种类的植物资源有关。同一类型石制品表面淀粉粒数量与种类的差别,也暗示了不同石料本身硬度、孔隙对淀粉粒的吸附与捕获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稻米故事     
五谷最养人 《黄帝内经》谈到饮食养生时,把五谷排在了第一位."五谷为养",五谷最养人."稻黍稷麦菽",水稻被排在了第一位.我们常说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长江中下游地区还被称为"鱼米之乡".在很久以前,稻米在我国南方就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了.那么,吃米饭到底有多久呢?  相似文献   

3.
黍稷的名实考证及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黍稷是起源于中国最古老的作物,糯者为黍,粳者为稷。长期以来对黍稷的称谓一直不能统一,特别是对稷的称谓在农史界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定论。本文从黍稷的起源演化过程、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黍稷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作物、我国甲骨文和古农书的记载等方面,论证了黍稷的起源早于粟。并以此为据,进一步辩证了稷不是粟,同时指出将黍稷称为软糜和硬糜、糜黍、糜子、黍子等不同称谓的不足之处,进而认为以黍稷作为规范称谓为好。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盐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的耐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济麦19为材料,采用NaCl处理和时序RNA测序技术(time course RNA-seq)分析小麦根系响应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与盐胁迫0 h相比,不同处理时间下小麦根中响应盐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5526个.通过Gene On...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粟     
一.粟的起源粟在北方称为谷子,去壳后就是小米,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相传在纪元前2700年我国用五谷作为祭祀,已经包括粟在内。但粟的名称在汉时才有记载,汉朝以后,粟和它的类似作物名称并不完全一致。“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的北方旱田作物就有榖、黍、穄(稷)、粱、秫等几种,谷就是指粟而言  相似文献   

6.
糜子     
糜子在文献中常称为黍稷,按它的籽实的澱粉结构来说,两者是有差别的:黍为粘性,稈有毛;稷为非粘性,稈没有毛。西北地区一般老鄉统称为糜子。也有人以稷称为糜子。糜子也是古老作物之一,几乎与小麥同时栽培,至今已不下四五千年。根据资料记载,  相似文献   

7.
小麦属的新种— 新疆稻穗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穗麦是五十年代初期在新疆征集到的小麦属的一个新种。这个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与四倍体小麦的东方小麦、波兰小麦很相似。长期以来人们常把它列人四倍体小麦内。但经细胞学鉴定,其染色体数目不是四倍体(2n=4x=28),而是六倍体(2。二6x二42)。五十年代末,gKy6umepl31认为新疆稻穗麦是一种特殊的东方小麦,所以他称其为“中国类型的东方小麦”。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考古发现它在我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国劳动人民一刻也没有放弃提高小麦产最的探索。但是,直到解放初我国小麦的亩产量也只有40公斤左右,吃上一顿面条还是很奢侈的事情。然而,50多年后的今天,小麦的亩产已经达到400公斤的水平,北方麦区的一些高产记录早已超过了亩产700公斤,实现了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及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看法家路线对西汉初期农业发展的贡献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中,农产品特別丰富,种类多,数量大,保存好,成为出土文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有实物,而且有竹简文字记载。在312片竹简中,记载农作物名称的有24片,包括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黍(稷)(Panicum miliaceum L.)、粟(Setaria italica var.germanica Schrad)、大麻(Cannabis sativa L.)等的子实及其制品。 记载果品名称的有7片,包括枣(Zizyphusu jujuba Mill.)、梨(Pyrus pyrifolia Nakai)、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桔(Citrus erythrosa Tan,)等果实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10.
在作物改良中,常利用植物属间的远缘杂交,将异种植物的有用性状向栽培种转移。植物远缘杂交的难易程度一般由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所决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禾本科中的两个亚科即早熟禾亚科(Pooidea)和黍亚科(Panicoidea)之间的杂交并不完全受这一规律的限制,特别是六倍体的普通小麦(早熟禾亚科)和玉米(黍亚科)之间的杂交,可以发生高频率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形成。为了扩大小麦的基因资源,近年来育种学家突破了小麦族内各物种间的杂交限制,观察到小麦×玉米和小麦×高粱的受精率(单、双受精)分别可达到59…  相似文献   

11.
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是一种温带禾本科植物,其植株矮小,自花授粉,生活周期短,生长条件简单,基因组小,易于进行遗传转化,与小麦、柳枝稷同属禾本科早熟禾亚科,是研究小麦、大麦等经济作物以及柳枝稷等能源植物的比较适合的模式植物。最近,二穗短柄草基因组测序及注释正式完成,有必要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总结。综述了二穗短柄草的基因组特征、基因表达模式、遗传转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促进对禾谷类经济作物和能源植物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云南铁壳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壳麦是云南省独有的小麦种质资源,是中国特有的3个普通小麦亚种之一.本文对云南铁壳麦在形态特征、遗传特性以及与其他亚种的比较等方面所作的研究进行综述,并结合云南小麦育种及生产现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云南铁壳麦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河南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发现了数量丰富的淀粉粒以及少量植硅体。可鉴定形态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粟、黍、小麦、小豆等农作物以及坚果、块茎植物;植硅体中则有来自水稻颖片的双峰型植硅体。此次研究表明官庄先民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多种农作物和采集植物,其中粟黍类农作物在食物构成中占据主要地位,而小麦所占比例很可能已仅次于粟黍。结合包括官庄遗址和周边若干遗址的浮选结果,两周时期中原腹心地区仍是北方传统的粟作农业,但农作物种植已明显多样化;与此同时,小麦在农作物体系中的重要性增加,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体系由以粟黍为主转向以小麦为主的趋势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4.
生态因子对不同冬小麦品种面粉拉伸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有代表性的冬小麦品种(豫麦34、藁麦8901、豫麦49、豫麦70、洛阳8716、豫麦50),连续两年在河南省5个不同纬度地点(32° N-36° N)种植,研究了生态因子、品种遗传因素与冬小麦拉伸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品种遗传因素对拉伸参数的影响大于生态环境.豫麦34和藁麦8901的最大抗阻和拉伸面积均大于其他4个品种,且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豫南(信阳和驻马店)种植点的小麦拉伸参数均与豫北(武陟和汤阴)达到显著差异,但拉伸参数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在年际间并不一致.不同年份气象因子对拉伸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2002年小麦灌浆-成熟期降雨量与小麦拉伸参数显著相关.小麦生育中后期的水分管理应充分考虑气象因素,以改善小麦面粉拉伸参数.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 yunnanense King)产于云南省澜沧江、怒江下游,为云南省所特有,具有护颖坚硬、极难脱粒、穗轴受压力易折断等原始特性,又有耐瘠薄、抗旱、抗穗发芽、抗鸟害等多种优点.本文研究了云南小麦的苗期和成株期抗旱性.结果表明云南小麦的苗期抗旱性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不及云南普通小麦地方品种油榨地光头麦;而澜沧铁壳麦和永德铁壳麦的苗期抗旱性强于育成品种云麦42.云南小麦具有较强的成株期抗干旱能力,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其中云县铁壳麦超过油榨地光头麦,其它品种与育成品种云麦42接近.  相似文献   

16.
八倍体小偃麦与不同需水性小麦气孔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室大棚中对八倍体小偃麦(TAI 7045、中1)和不同需水性普通小麦(晋麦66、晋麦67、晋麦70和晋太170)开花期的气孔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八倍体小偃麦的气孔频率显著低于高水肥小麦晋麦66(P<0.01),而与中水肥及抗旱性小麦的差异不显著(P>0.05);八倍体小偃麦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P<0.05),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高水肥品种晋麦66造成的,虽然八倍体小偃麦的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高于普通小麦,但差异不显著;光合速率与气孔频率呈负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段维军  李雪莲  吕燕 《菌物学报》2022,41(3):349-360
稻巨座壳小麦致病型是麦瘟病的致病菌,是一种新近出现并对全球小麦生产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性真菌.本文总结归纳了稻巨座壳小麦致病型分类学、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等多方面信息,并探讨了该病菌检测和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迄今为止,该病害防控较为困难,化学杀菌剂并不能提供有效的防治效果,加强检疫并实施严格检疫措施是防控该病害发生扩散的...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小麦-油菜(麦-油)间作田释放水杨酸甲酯(MeSA)对麦长管蚜及其优势天敌时序动态的影响和对麦长管蚜的生态控制效应,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麦-油间作与MeSA协同处理区的麦长管蚜无翅蚜种群数量比对照约提前12 d达到高峰,但峰值显著低于小麦单作区.百株小麦麦长管蚜无翅蚜年平均总量:小麦单作区>麦-油间作区>MeSA处理区>间作和MeSA协同处理区,而且间作和MeSA协同处理区瓢虫总量最高;蚜茧蜂发生高峰期比对照提前约10 d,对小麦灌浆期的蚜虫能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以生物控制指数(BCI)作为定量指标、把瓢虫和蚜茧蜂作为优势控制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从小麦抽穗到灌浆期,2种因素协同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麦长管蚜无翅蚜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9.
徐志宏  陈其瑚 《昆虫知识》1991,28(3):137-138
<正> 据朱弘复(1949、1953)报道,我国为害麦类的麦叶蜂有小麦叶蜂、大麦叶蜂和黄麦叶蜂。作者近年调查发现,浙江省天目山北麓安吉县有一种新的麦叶蜂——Dolerus ephippiatus  相似文献   

20.
世界小麦的生产与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雪  乔娟 《生命世界》2007,(9):22-25
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贸易额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40%的人以小麦为主食。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所占的比重一直逐步提高,1992年之前一直领先于水稻和玉米,小麦的贸易额占谷物的比重一直稳定在40%上下;而中国则是全球小麦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