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碱法提取喜树碱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洋  于涛  张玉红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0,20(4):433-437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以稀NaOH溶液为溶剂从喜树果实中提取喜树碱的工艺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为0.3%,NaOH溶液用量16ml/g原料·次,提取时间为3~4h,提取温度为室温。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炉加热,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甲壳素脱乙酰反应,制备壳聚糖。考察了碱溶液浓度和微波加热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固定微波加热时间30min,随NaOH溶液浓度增加,脱乙酰度先增加,后减小;NaOH溶液浓度为45%时,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最高。固定NaOH溶液浓度为45%,随着微波加热时间延长,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增加。微波加热的最佳时间为30min。加热时间继续延长,壳聚糖变黑。碱溶液浓度和微波加热时间对壳聚糖的粘均分子量影响都不大。本文试图从微波场的能量分布和微波加热机理方面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蔬菜吸收不同形态外源碘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两种蔬菜(小白菜和芹菜)对两种不同形态碘源(I-,IO-3)的吸收和积累特性.结果表明:供试蔬菜吸收碘的速率表现为在短时间(<60 min)内迅速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蔬菜对碘的吸收速率逐渐下降;在低浓度范围内(0.01~0.50 mg/L)蔬菜对IO-3的吸收速率与碘浓度变化曲线符合饱和吸收动力学特征(表现为遵循酶学方程),进一步研究表明,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低浓度(<0.50 mg/L)下蔬菜IO-3吸收速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两种蔬菜对低浓度的IO-3可能存在主动吸收,而在高浓度范围内(0.50~10.0 mg/L),蔬菜对碘的吸收速率随着碘浓度的提高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两种蔬菜相比,在同样条件下芹菜对碘的吸收速率明显大于小白菜.蔬菜可食部分中碘的含量随着碘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在一次加碘条件下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在持续加碘条件下蔬菜中碘的含量在整个处理期间表现为不断增加; Cl-的添加对低浓度下蔬菜碘的吸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随着碘浓度的提高Cl-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供试蔬菜对碘的富集系数随碘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碘在蔬菜不同器官的分配次序表现为根>叶>茎.  相似文献   

4.
赤芝孢子粉葡聚糖LB-NB的结构与构象(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破壁赤芝孢子粉的碱提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新的葡聚糖 ,命名为LB NB ,Mr为 4 .7× 1 0 4 ,[α]2 1D - 2 4 .52 0(c 0 .81 ,H2 O)。通过核磁共振、全水解、甲基化反应和Smith降解确定其结构为 β D ( 1→ 3)葡聚糖 ,每 4 .4个糖残基的 6位接有单一的端基葡萄糖。根据不同NaOH浓度下旋光度 [α]D 及特性粘度 [η]的变化 ;H2 O Me2 SO体系中特性粘度 [η]和Hug gins常数k′的变化及刚果红实验 ,推测LB NB在水及低浓度NaOH溶液中 ( <0 .0 5mol/L)呈单螺旋构象 ,而在Me2 SO及高NaOH浓度溶液中 ( >0 .1mol/L)中以无规则卷曲结构存在。体外免疫活性筛选表明 ,LB NB能显著促进T细胞的分化增殖 ,但对B细胞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用不同浓度NaOH溶液进行预处理后结合微波消解制取低聚木糖。小麦麸皮以料液比1:10,经NaOH浓度2.5%,温度60℃,时间为2.5小时前处理及微波处理后酶解24h的样品中,低聚木糖提取率高到达22.79%.  相似文献   

6.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冬小麦秸秆经8.0g·L^-1H2O2(pH11.0)溶液、12.5g·L^-1 NaOH溶液或H2SO4溶液浸泡8h并80℃烘干后,与无机N一起加入土壤,进行室内25℃恒温培养试验,在不同时间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N和CO2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培养前期,秸秆预处理使土壤微生物量C数量增加了1.0~1.4倍,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活性;培养后期,NaOH和H2SO4处理使土壤微生物量C分别下降了28%和42%,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活性;H2O2处理则使土壤微生物量N增加90%;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的真菌比例在不同时刻有所增加,表明将秸秆预处理后施入土壤,将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呼吸活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苜蓿脯氨酸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首蓿累积脯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苜蓿在不同浓度PEG溶液和一定时间范围内都有游离脯氨酸的累积,而且每种苜蓿在20%PEG溶液中48h游离脯氨酸的量最多,以中牧1号苜蓿累积量最高,累积脯氨酸是苜蓿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研究了不同机能状态的甲状腺和游离酪氦酸合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一)在硫尿嘧啶和小剂量碘作用下,甲状腺呈机能亢进的组织学图相,在大剂量碘的作用下形成机能低下的图相。(二)在硫尿嘧啶和小剂量碘的作用下,甲状腺内的游离酪氨酸含量(以每单位组织算)显著减少,而血浆的游离酪氨酸浓度增高。(三)用大剂量碘饲养的动物的甲状腺的酪氨酸合量(以每单位组织算)升高,血浆的酪氨酸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刘莹  李晓晨  郁笛 《四川动物》2005,24(3):432-435
为了解中华蟾蜍蝌蚪对高渗溶液的耐受性,采用常规静态实验,用蔗糖调节溶液渗透压对蟾蜍蝌蚪进行渗透耐受实验;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溶液渗透压对蟾蜍蝌蚪的存活率、体积变化和活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蟾蜍蝌蚪能够忍受溶液渗透压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渗透压较低的溶液其适应对策为调节,而对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则为协变。蝌蚪对水溶液的耐受渗透压为1485.24mOsm,其存活率随渗透压增高而降低;同一渗透压下,蝌蚪存活率随在溶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蟾蜍蝌蚪体内水分在不同浓度溶液中丧失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即使在同一浓度的溶液中,体积会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缩小,并且溶液浓度越高,体积减小的速率越大。身体失水对蝌蚪的行为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蝌蚪的活泼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次氯酸钠(NaClO)离析法主要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的观测,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法也可用于叶片脉序的观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为实验材料, 采用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对水煮时间、NaOH浓度、NaOH处理时间、NaClO浓度、NaClO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各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筛选, 以期得到适合于甘蓝叶片脉序观测的最佳处理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 新鲜甘蓝叶片水煮3分钟, 10%的NaOH溶液60°C水浴处理2.5小时, 3%的NaClO溶液40°C水浴离析2小时,叶片脉序的观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变蛋袋料液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蛋袋浸渍料液中NaOH浓度是决定变蛋凝固性的关键因子。在一定范围内 ,其浓度每增减 0 .65% ,始凝日期可增减一天。其中料液重 1 1 g、NaOH浓度 7.76%、始凝日期 1 1天组为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12.
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有时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紫外吸收法是测定蛋白质溶液浓度最为常用的方法,而已知蛋白质的消光系数是用紫外吸收法准确测定蛋白质溶液浓度的前提条件.在0.1 mol/L NaOH溶液中,蛋白质发生碱性水解,因而蛋白质溶液可以看作是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二元体系.以此为依据,给出了用碱水解的方法测定蛋白质消光系数的方法.这一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易行,蛋白质消光系数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用这一碱水解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几种氨基酸组成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光系数,与文献数据对照,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测定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3.
1教学过程在高二的一节实验课上,笔者在学生完成了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实验后,又补充了一个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如下:在实验过程中用碘液来验证淀粉是否被水解。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结果是1号试管显蓝色,2号、3号试管显无色。当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试管2: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 mL 5%NaOH溶液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保温,用碘液检验无颜色  相似文献   

14.
稻壳可作为废水处理的外加碳源, 通过适当改性处理可提高其应用性能。为探索稻壳的改性条件, 以不同浓度的NaOH、Ca(OH)2、NaClO为改性试剂对稻壳进行改性处理, 并研究了改性后稻壳的表面结构、芽孢杆菌吸附量、静态释碳量、可生化性以及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6% NaOH、0.9% Ca(OH)2和3% NaClO处理对稻壳表面糙化、芽孢杆菌吸附性和静态释碳能力有良好的提升效果。在此三组中, 6% NaOH处理后稻壳可生化效果最佳, CD600增长率为其他处理组的4倍; 纤维素含量增加了16.03%, 灰分含量显著降低, 仅剩4.9%; 且结构改性效果最为明显, 适用于稻壳改性优化。  相似文献   

15.
硅是最新确认的植物必需元素,但硅在高等植物中的沉积机理尚未揭示.以新鲜水稻茎、叶为材料,分别采用传统湿法灰化和低温粉碎自然沉降法分离出植硅石,HF溶液溶解、离心后用NaOH等溶液对沉淀物逐级分离、提取,得到一系列碱性有机物质,上清液层析脱盐后得到酸性蛋白质;将各组分分别与硅溶液进行反应.结果表明传统湿法灰化提取水稻植硅石不含有能够沉淀硅的物质,低温粉碎自然沉降法提取的植硅石含有两种组分能够诱导形成硅沉淀.这两种物质分别为来自HF提取液中的酸性蛋白和来自NaOH提取液的碱性多肽与酚类混合物.酸性提取液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4 kD的蛋白质,与硅藻沉淀硅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近似.不同酸碱度下酸性蛋白对硅的沉积量不同,以pH 5左右诱导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发光稳定的多孔硅,当蛋白质溶液固定到多孔硅表面时,其发光强度和反射光谱的峰位会随着被测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制备免标记光学纳米生物传感器来检测牛血清白蛋白(BSA),把不同质量浓度的BSA溶液固定到多孔硅上测量反射光谱的峰位和荧光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峰位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y=1.4189x+366.31,R^2=0.9898;荧光强度的降低量与BSA溶液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0^-9 mol/L。  相似文献   

17.
用压力室、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综合分析测定了连翘[Forsythiasuspensa (Thunb.) Vahl]和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在不同程度脱水胁迫时细胞外部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脱水胁迫条件下,叶片细胞随着脱水胁迫强度的加大,细胞内离子外渗的累计量不断加大,但细胞内离子外渗的速度在不同的区间内并无明显的改变,即细胞膜的透性在所测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2)脱水胁迫同时造成了叶片质外体和共质体溶液中钠、钾离子浓度的增加,但质外体比共质体溶液中钠、钾离子浓度的增加幅度更高,导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的改变和离子平衡膜电位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可能引起细胞的次生生理变化,并有可能与植物的伤害反应和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教材中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探究,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用凉粉、米豆腐或马铃薯块代替教材中的琼脂块,以碘-碘化钾溶液代替NaOH溶液改进该实验,可达到降低实验风险、减少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同时也为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部分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粉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到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再通过测量Na0H扩散进入了“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笔者在试做该实验时,感觉到由于NaOH属于强碱.有一定的腐蚀性.再加上用量较大,给实验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在分组实验时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完成实验。所以设想以淀粉代替酚酞,碘液替换NaOH来改进该实验.通过再次试做取得了较好效果.制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钙离子浓度对日本沼虾感光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变化对甲壳动物感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了日本沼虾感光细胞,在暗适应时高钙离子浓度中温育的感光器细胞的感杆束直径下降,微绒毛排列零乱;多囊体、板膜体数量增加;色素颗粒散布在细胞质中,呈现出光适应的结构特征。而温育在低钙离子溶液和生理溶液中的感光器细胞结构相同,呈现出暗适应的结构特征。另外,细胞器中储存的钙离子也受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在高钙离子溶液中温育后细胞器储存的钙离子量增加,膜下储泡囊、多囊体、线粒体、色素颗粒等细胞器中的焦锑酸钙结晶颗粒比温育在低钙溶液中的细胞明显增多。结果显示,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从而影响感光器细胞的结构而影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