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白鹇的一新亚种—白鹇榕江亚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贵州的白鹇,过去未见有报导,贵州省博物馆于1976、1977和1980年在黔南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了白鹇,经对比研究,认为是一个新亚种,现命名为:  相似文献   

2.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广布于我国南方和中南半岛的鸡形目鸟类,目前共记录有15个亚种。由于受河流、不适宜栖息地等环境的阻隔,白鹇现代分布区呈现部分连续、间断分布的地理格局,且成年雄鸟的上体羽色在亚种间具有明显变化,呈现复杂的羽色多态性。本文通过测量15个亚种的262号标本,从羽色和量度特征上对各个亚种进行了分组和比较。发现部分邻域分布的亚种在羽色和量度特征上相近或重叠,不具有稳定的可区分的外形特征,难以达到亚种的分类标准。进而指出了目前依赖于模式概念建立的种下分类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需要结合分子系统地理学方法从进化历史角度厘定白鹇种下分类的必要性。同时,对白鹇的起源与扩散、羽色演化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调查和分析了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性比、集群方式和日活动节律。调查期间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累计58 890个工作日,收集到33 276份白鹇的照片和视频,有效探测5 687次,统计出雄性成体(含亚成体)3 946只次,雌性4 179只次,雌雄性比为1.06︰1。记录到群体大小从2至12只不等,群的组成方式多样。日活动节律分析的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时间段为5:00~18:00时,于6:00时、11:00时和16:00时有3个活动高峰,其间于10:00时和14:00时出现两个活动的低谷。雌雄个体的日活动节律基本一致,但雄性个体相比雌性清晨的活动高峰延长1 h(雌性6:00~8:00时,雄性6:00~9:00时),而午后的静息低谷推后1 h(雌性14:00时,雄性15:00时)。日活动节律密度函数分析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白鹇在春季和冬季存在早晚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而夏季和秋季在6:00~18:00时都较为活跃。同时,相比其他季节,白鹇在冬季早晨开始活动的时间推迟,傍晚结束活动的时间提前。不同季节的比较表明,白鹇在冬季和春、夏季的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最低。白鹇日活动节律在低海拔带(200~700 m)和高海拔带(700~1 200 m)上存在差异,低海拔带个体在夏季和冬季的傍晚比高海拔带个体活跃。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内白鹇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鹇机体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鹇是我国南方山区广为分布的野生鸡类,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目前我们已成功地进行了驯养繁育,并正进一步扩大至商品化生产。本文通过实验室分析证实白鹇机体营养成分好,氨基酸种类齐全,19种氨基酸总量达到干重的83%以上,显示出良好的养殖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鸡形目鸟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形目鸟类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观赏价值。近 40多年来我国鸟类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对湖南省的鸡形目也进行过广泛调查。 195 7年梁启等首次记录了竹鸡和环颈雉 ;196 5年梁启等又在桑植发现白冠长尾雉 ;1981年李焕宁报道绥宁产红腹锦鸡 ;1984年沈猷慧报道鸡形目 9种雉及其习性产地 ,其中有 5种是省的新记录 ,它们是鹌鹑、红腹角雉、黄腹角雉、白鹇指名亚种、勺鸡 ;1990年李金声报道吉首发现白颈长尾雉 ;1993年邓学建报道了白鹇福建亚种新记录。鉴于湖南省的特殊动物地理位置 ,许多珍稀雉类分布区范围延伸到湖南境内为止。查明雉…  相似文献   

6.
白鹇海南亚种的生态和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南白鹇是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特殊的白鹇海岛亚种。其结群个体少;雏鸟孵出后,每群雏数少;亲鸟损失严重,有极其罕见的纯雏群现象;种群繁殖力低,出生率仅77.5%;保护区核心区种群密度1978年20.2只/km~2,1992年12只/km~2。天敌、人类危害是种群数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岛有白鹇分布的残存林区面积仅740km~2,乐观估计白鹇数量已不足8800只,白鹇海南亚种已处于渐危至濒危级别,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四川白鹇的一新亚种——峨眉白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产有白鹇,一向很引人注意。过去唐瑞昌、吴德林等同志,曾先后在四川采到这种珍禽的标本,经最近研究对比后,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取名为:  相似文献   

8.
注意到白鹇雄鸟距长在一定时期内随年龄增长的事实,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一典型模型──“反向传播”模型的改进形式,依据确知年龄和估计年龄的部分样本,建立了白鹇龄估计的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可以以实测距长初步估计标本和野外采集到的白鹇个体的年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whiteheadi亚种与红原鸡(Gallus gallus)jabouillei亚种的生境选择。利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东北部获得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生境因子对同域分布的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白鹇偏好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红原鸡偏好次生林和低地雨林;白鹇分布的海拔、坡向较均匀;红原鸡分布海拔呈单峰,旱季分布海拔峰值575.8 m,雨季分布海拔峰值497.7 m,偏好阳坡;白鹇坡度选择呈双峰型,旱季其选择坡度峰值为19.7°和34.5°,雨季峰值为20.1°和34.3°;红原鸡旱季选择坡度呈单峰,峰值35.7°,雨季呈双峰,峰值12.5°和35.1°;白鹇和红原鸡二者温度选择均呈单峰型,旱季二者峰值均为20.3 ℃,雨季白鹇峰值为22.2 ℃,红原鸡峰值为26.1 ℃。两物种海拔的生态位重叠度最低,旱季和雨季,二者海拔因子上的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0.375 1和0.353 2,温度和坡向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白鹇的环境适应性优于红原鸡,二者主要通过对海拔的选择来实现生态位分化,其他环境因子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是野生动物研究的一个新手段,已显示出多方面的独特优势。2015年8月—2016年9月,选择浙江省临安区北部的太湖源、天目山、清凉峰和大峡谷4个区域7块样地,安放127台相机,并测定13个生态因子,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可比较的8个生态因子中(与传统方法比较),有6个相同,占75%;2个有差异,占25%。白鹇栖息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水源和人为干扰等密切相关。从干扰因素看,白鹇偏好选择人为干扰少、离公路较远(500~1 000 m)的栖息地,并回避下坡位。从食物因素看,白鹇主要选择坡度较小、灌木较少(20株/4 m~2)、草本适中(50~100株/m~2)和落叶较多(≥80%)的栖息地。由于白鹇强烈回避人为干扰强度大的栖息地,有关部门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专门针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管理,制定政策措施,降低人为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4—1987年在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白鹇(Lophura n.nycthemera)进行生态研究以及1986年5月起在海南岛坝王岭自然保护区对白鹇(Lophura n. whiteheadi)、灰孔雀雉(Polyplcctron bicalcaratum)、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及原鸡(Gallug gallus jabouillei)等进行生态观察时试用诱饵定位观察的方法,均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从选点投食开始至雉类喙食成习而经常出现,快的只需2月(白鹇),慢的约6个月(孔雀雉)。通过诱饵定位观察,克服了在野外不易见到研宄对象的技术难题。白鹇是反应最敏捷的雉鸟之一,重  相似文献   

12.
浙江西部山区白鹇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1987年在浙西的开化、衢州、建德、淳安等地对白鹇的生态进行了调查。白鹇分布于全省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生境,其种群密度受林下灌木层盖度的影响。白鹇的冬季食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取食频度为53.5%,干重百分比达72.48%;同时也取食一定量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取食频度达40%。白鹇的冬季食物可分为三种类型:1.最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50%以上;2.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10—40%;3.偶食食物,取食频度小于10%。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对野外工作中发现的甸刀鲚和凤鲚鱼尾部异常现象的观察结果,经对有关材料的发类性状和X光骨骼照片的研究分析,认为上述鱼类尾部异常是由于生活时期尾部损伤后再生造成的;分布区中,尾部异常的现象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4.
白鹇种群分布与栖息地斑块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种群分布与栖息地斑块特征之间的关系,于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在浙江省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地区对白鹇种群进行调查.通过羽迹法调查并估计斑块内局部种群数量的相对大小,分析斑块内植被及景观特征对斑块占有及种群相对密度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斑块面积、总盖度、乔木层盖度和灌木层高度等对斑块内有无白鹇出现影响显著,斑块面积大、总盖度及乔木层盖度高、灌木层高度高的斑块内白鹇出现率高,斑块面积大则局部种群的相对密度也大,两者间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23日,在广东省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条菱斑小头蛇(Oligodon catenata),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该新分布区的发现说明菱斑小头蛇在我国可能并非间断分布。  相似文献   

16.
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秋冬季空间生态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及其栖息地生态因子进行调查,通过8个资源轴分析了2个种的多维生态位宽度、重叠及种间竞争.结果表明,白鹇和白颈长尾雉综合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仅为0.268和0.294;白鹇的海拔和坡度空间生态位大于白颈长尾雉.而白颈长尾雉的坡向生态位宽度大于白鹇,在其他资源轴上二者接近;白颈长尾雉和白鹇的栖息地生态位相似性为0.425,竞争系数为0.584,竞争比较激烈.应加强低海拔地区植被及水源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7.
兀鹫(Gyps fulvus)隶属于隼形目(Falcon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被列入CITES附录Ⅱ,在国内几乎没有相应的研究。作者于2013年6月5日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33°6′52.2″N,85°39′9.18″E,海拔5 021 m)发现1只兀鹫。结合国内其他研究者的记录,此次发现增加了我们对兀鹫分布区的认识,表明了兀鹫在西藏的分布区可能被低估。根据以前研究者对兀鹫种群数量的估计值(100~300只)和平均群体大小(3只或4只或单只),以及本次的发现,我们认为兀鹫在新疆、西藏仍有未被发现的分布区,且在新疆、西藏的邻近省份可能存在其潜在分布区;此前兀鹫在西藏地区未有确切的观察记录或照片,本次记录可为西藏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数量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于2000~2001年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白鹇的种群数量为547只左右,种群密度为9.32±3.03只/km2,每群结群数为5.17±2.37只。白鹇的种群数量已呈下降趋势,有待于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贵州白鹇湖沉积物中孢粉记录的5.5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荣荣  陈敬安  曾艳  朱正杰 《生态学报》2013,33(12):3783-3791
通过对白鹇湖沉积物柱芯孢粉组合的剖面变化分析,在有机质14C定年基础上,探讨了白鹇湖地区过去5.5 ka calB.P.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5500-4500 aB.P.期间,各类植被比较丰富,气候温暖湿润;4500-2750 aB.P.期间,干旱草本和蕨类植物开始出现,是气候转变过渡期;2750-1500 aB.P.期间,木本植物组合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喜湿草本减少,耐旱草本增加,气候向温凉干旱化发展;1500 aB.P.至今,木本植被和喜湿草本继续减少,中生耐旱草本和蕨类植物数量继续大幅增加,干旱化趋势明显,植被组合向典型石漠化植被组合类型发展.白鹇湖沉积物剖面孢粉组合变化表明,该地区近5000a来气候变化以温度下降、降水减少为主要趋势,并存在明显的陆地植被退化现象.研究还揭示了自然气候变化事件(如气候持续干旱)可导致喀斯特地区发生石漠化,证实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具先天脆弱性.科学评估白鹇湖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对指导该地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具重要意义,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沈阳动物园在人工饲养下的野禽发现乌鵰(Aquila clanga pallas)、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2只及白鹇(Lophura nyc-themera)5例由曲霉菌属病菌引起的霉菌性肺炎,就其临床及病理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