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瑞辉  陈晓琴 《四川动物》2006,25(4):897-897
兔疥螨病是由螨寄生于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一般先由嘴、鼻周围及脚爪发病,奇痒,病兔不停地用嘴啃咬脚部或用脚搔抓嘴、鼻等处,剧痒时前后脚抓地,病变逐渐向耳边缘、鼻梁、眼圈、前脚底和后脚趾蔓延,患部出现灰白色结痂,使患部变硬,造成采食困难,迅速消瘦、死亡。该病传播快,具有高度侵袭性,给养兔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疥螨病的药物很多,但由于此病比较顽固,经常复发,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防治药物和采取一套科学的防制措施成为养兔户的迫切要求。杀螨灵是一种广谱杀螨药,对动物体外螨虫具有极强的触杀作用,我们应用杀螨灵对病兔和兔舍进行了净化试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比较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部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有很好的触杀和内吸活性。在触杀活性测试中,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在内吸作用中,乙醇、氯仿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均较高,杀螨效果显著。在对石油醚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生物活性追踪测定中发现,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浓度为0.6 g.L-1,山楂叶螨的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22%和79.66%。  相似文献   

3.
薄荷油体外抗蠕形螨效果及杀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娥  郭娜 《昆虫知识》2007,44(1):74-77,I0001
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获取2种人体蠕形螨,随机分组,观察不同浓度的薄荷油的杀虫效果,并在MoticDMB5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拍摄虫体在薄荷油作用下的虫体死亡过程。结果表明,薄荷油有很强的体外杀灭2种人体蠕形螨的作用,尤其对皮脂蠕形螨的杀灭作用显著。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蠕形螨死亡率增高。12.5%、3.125%分别是薄荷油体外杀灭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最适杀螨浓度。薄荷油作用于蠕形螨,可见虫体收缩扭动,活动加剧,消化管剧烈收缩,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体壁均有渗出物外溢。虫体表现为兴奋—痉挛—失水—松弛—死亡的典型症状。薄荷油对人体蠕形螨的杀灭机制主要通过神经毒性和直接毒杀作用,造成虫体破裂脱水而死亡。薄荷油是一种极具开发潜能的高效的天然杀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柑桔提取物中主要杀螨活性成分,为柑桔提取物作为杀螨剂的使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4种溶剂对北碚447的果皮与种子进行平行提取,对4种提取物进行杀螨活性评价。对北碚447的果皮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就其中主要成分进行杀螨活性评价,确定主要杀螨活性成分。【结果】发现柑桔乙醇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果皮提取物的杀螨活性高于种子;果皮和种子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35种成分,其中柠檬烯含量最高,和柠檬醛、4-松油醇、芳樟醇占提取物含量的85%以上;柠檬烯杀螨活性高于柠檬醛、松油醇、芳樟醇、?-蒎烯。【结论】柑桔提取物中主要的杀螨成分是柠檬烯、柠檬醛、4-松油醇、芳樟醇、?-蒎烯,以这些物质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柑桔提取物类杀螨剂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敌百虫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近几年巳经应用于防治蜜蜂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 Oude-mans),且有良好的杀螨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敌百虫对大蜂螨的有效浓度范围,以便控制和利用最低有效浓度,减轻或避免防治大蜂螨时伤害蜜蜂,我们进行了敌百虫对大蜂螨的毒力测定。 供试敌百虫系上海红旗制药厂制(纯度95%),处理分6000、7000、8000、9000、10000倍5个不同浓度水溶液,并以清水作对照。供拭大蜂螨是直接从蜂子房内捕捉的成熟雌性螨。喷药时放在培养器皿内(直径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10种中草药精油对蜜蜂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Trueman的熏蒸效果,通过测定中草药精油对蜜蜂和螨的毒性,筛选出具有杀螨活性而对蜜蜂较安全的中草药精油。结果表明:中草药精油对蜜蜂都有一定的毒害;而在对蜜蜂无毒性的剂量下,48h时茴香油、丁香油、肉桂油分别能引起92.5%、54%和12%的螨死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初步筛选结果,选择茴香油和丁香油进行进一步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8h时茴香油对螨的LD50为0.949μL,蜜蜂的LD50为4.033μL;丁香油对螨的LD50为0.795μL,蜜蜂的LD50为1.965μL。茴香油在48h时有着较高的选择比(蜜蜂的LD50/螨的LD50=4.250);GC-MS鉴定茴香油最主要成分是茴香脑(占总成分的88.72%),丁香油的主要成分是丁香酚(68.28%)和石竹烯(20.79%)。可见,茴香油和丁香油在控制狄斯瓦螨的应用上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东莨菪内酯、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及两者联合作用最佳增效配比(东:双=7:6)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致死效应,并采用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所建TDM模型均通过Hosmer-Lemo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朱砂叶螨雌成螨对3种药剂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为东莨菪内酯>两者最佳配比>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东莨菪内酯和两者最佳配比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致死率高峰期分别为处理后32、28和32 h;处理后48 h的LC50和LC90分别为0.3324、0.2035、0.2195mg·mL-1和2.1198、0.9521、1.1617 mg·mL-1;浓度为1.0和2.0 mg·mL-1处理下,LT50分别为7.4、6.0、6.1h和6.4、4.8、5.0h.因此,东莨菪内酯与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最佳配比和东莨菪内酯具有相近的杀螨动态及时间-剂量效应,表现出较好的杀螨活性和增效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桔皮油对大鼠虱、豚鼠螨的杀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用桔皮油对大鼠虱,豚鼠螨进行离体和整体杀虫试验,发现其1.0%的浓度对大鼠虱和豚鼠螨有100%的杀灭作用,从动物的生长繁殖情况初步观察,对大鼠和豚鼠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在云南昆明主要为害大棚花卉,尤其对月季(Rosa chinensis)为害严重。使用玻片浸液法,选用6种化学杀螨剂和1种植物叶面保护剂对该叶螨进行室内药效测定;同时,选取真除螨、主力和植物叶面保护剂等3种杀螨剂实施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施药48h后,真除螨2 000、3 000倍液杀螨效果达100%;田间喷药3d后,真除螨4 000倍液能达到30%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害螨数量。建议每年截形叶螨为害严重的5~11月期间,在保护地栽培的月季上连续施用真除螨。害螨发生高峰期前,可使用植物叶面保护剂,减少害螨的取食。  相似文献   

10.
旋覆花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旋覆花石油醚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及其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覆花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2mg?mL-1 时,校正死亡率达到92.05%。通过对旋覆花石油醚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薄层层析,发现最终得到的38个流分中,杀螨效果较好的是流分7,其校正死亡率为85.53%。流分7经GC/MS鉴定为羽扇豆醇,其校正死亡率达到66.46%。进一步测定羽扇豆醇对朱砂叶螨谷胱甘肽-S-转移酶、Ca2 -ATPase、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以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羽扇豆醇处理后,螨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被激活,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Ca2 -ATPase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蛋白总量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旋覆花提取物羽扇豆醇可以有效地杀死朱砂叶螨,这为旋覆花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