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吻鮠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及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长吻卵巢发育与周年变化特点和繁殖习性。依外形和组织学特征,性成熟前至性成熟鱼卵巢的发育可分为卵原细胞期、单层滤泡期、卵黄泡期,卵黄充满期、成熟期和退化期6个时期,Ⅰ期性腺只存在于1龄内个体,Ⅱ期性腺持续2年左右,性成熟前发育至Ⅲ期,经Ⅳ、Ⅴ期发育至成熟并首次参与繁殖,最小性成熟个体3龄。性成熟后个体卵巢的发育只有后5个时期。繁殖期4—6月,产后卵巢很快退回到Ⅱ期,Ⅲ期卵巢越冬。一次产卵类型。卵壳膜源于滤泡细胞。卵粒的退化吸收分5步完成。  相似文献   

2.
布氏田鼠标志种群的繁殖参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标志重捕和染色观测法跟踪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野外种群,按绝对时间年龄研究其种群繁殖参数。结果3表明:4-5月份出生的雄鼠能在当年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发育历期约为1.5个月,6月后出生的雄鼠当年达不到性成熟。在达到性成熟的当年雄鼠中,多数个体再度转入性休止期,其平均繁殖结束时间要林越冬雄鼠早1个月,而越冬雄鼠则在整个繁殖期保持性活动状态。雌鼠性成熟发育历期约为1个月,首次产仔时间约为2月龄。雌鼠在一年中的产仔窝数与其年龄有关;越冬鼠能产3-4窝,4月份出生的雌鼠能产2-3窝,5月份出生的雌鼠当年能产1-2窝,6月份出生的雌鼠能产0-1窝,7月份之后出生雌鼠当年不参加繁殖,在自然条件下,布氏田鼠一年中最多能产4窝。  相似文献   

3.
长吻wei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及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长吻wei卵巢发育与周年变化特点和繁殖习性。依外形和组织学特征,性成熟前于性成熟鱼卵巢的发育可分为卵原细胞期、单层滤泡期、卵黄泡期,卵黄充满期、成熟期和退化期6个时期,I期性腺只存在于1龄内个体,Ⅱ期性腺持续2年左右,性成熟前发育至Ⅲ期,经Ⅳ、V期发育至成熟并首次参与繁殖,最小性成熟个体3龄。性成熟后个体卵巢的发育只有后5个时期。繁殖期4-6月,产后卵巢很快退回到Ⅱ期,Ⅲ期卵巢越冬。一次  相似文献   

4.
八倍体小黑表胚囊发育的全过程,划分为5个发育时期:1.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期;2.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功能大孢子形成期;3.2—4—8核胚囊形成期;4.胚囊充实期;6.胚囊完熟期。  相似文献   

5.
自受精后第9周开始,直至出生,这一阶段称为胎儿期。由胚胎过渡到胎儿并不是突然的,到第8周末胚胎已初具人形,故以后改称胎儿。胎儿期发育主要为组织与器官的继续生长与分化,胎儿期的躯体增长率极快,尤其是在第9—20周。最后几周,体重增加尤为显著。在临床上,常将妊娠分成3个时期,即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每期历时约13周。在妊娠早期末(相当于受精后11周),所有主要器官与系统均已分化形成。此时胎儿顶-臀(CR)长约一个手掌宽。妊娠中期末(受精后24周),胎儿长一拃,此期为功能发育期,但未能达到在体外独立存活的能力。妊娠后期(受精后27—28周),如排出体外则有独立存活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白斑狗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白斑狗鱼 (EscoxluciusLinnaeus) ,卵圆球形 ,呈金黄色 ,直径为 1.9— 2 .2mm ,具黏性。在 5— 11℃的温度下 ,受精卵历时 185h 18min发育后孵出 ,所需总积温为 2 6 4 1 37℃ ,胚胎发育可划分为 6个阶段 ,33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全长 7 0— 7 7mm ,从孵出到各鳍形成需 2 1d。胚胎发育各期及仔鱼的主要形态特征均被描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剪趾和染毛双重标志的重捕跟踪途径, 结合行为观测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长爪沙鼠种群繁殖格局。按同生群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春季(4~5 月) 出生的雄鼠当年能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仅占34.6 % , 性成熟发育历期为3 个月, 其繁殖平均结束时间比越冬鼠早近1 个月。6 月以后出生的雄鼠当年达不到性成熟。达到性成熟的当年雄鼠在繁殖期结束前多数又转入性休止状态。当年雌鼠性成熟历期约2.5 月龄, 初次产仔时间在3.5 月龄左右。6 月份以后出生的雌鼠当年不参加繁殖。各同生群雌鼠1 年中最多产仔次数有差异,越冬鼠可产3~4 窝。4~5 月份出生的雌鼠当年可产1 窝。长爪沙鼠当年生雌、雄鼠非同步发育以及由性成熟的当年鼠与越冬鼠构成的繁殖格局有利于维持家群个体的适合度, 是该鼠生活史对策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鳗鲡精巢发育可划分为6个时期,即精原细胞前增殖期,精原细胞后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成熟期,精子开始出现期,精子完全成熟期和精子退化吸收期。卵细胞的发育可划分为6个时相,即卵原细胞时相,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时相,卵母细胞出现脂肪泡时相,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时相,卵母细胞核极化时相和卵母细胞退化时相。以卵细胞发育6个时相在卵巢中组成的差异,也可把卵巢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对鳗鲡性腺发育的分期,卵黄积累方式,产卵类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渤海南岸自5月底前后孵出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经约15—18天的培育,发育成第1期幼蟹,在20°—31℃的水温条件下,再经过约3个月的室内水池培养,到8月底前后,即开始陆续成熟。梭子蟹自第Ⅰ期幼蟹到达性成熟,雄蟹蜕壳8—10次,大部分为8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5.54—176.4克;雌蟹蜕壳9—10次,大部分为9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83.0—176.9克。第8次蜕壳的雄蟹交尾以后,当年还可以蜕壳一次。因此,当年长成的同一批梭子蟹群体中,雌雄个体的大小并无多大差异。 2.三疣梭子蟹每相邻两次蜕壳的间隔时间,随着龄期数的增加而渐趋拉长。如一般第Ⅰ期幼蟹前后蜕壳间隔为3—4天;第Ⅴ期为7—10天,第Ⅸ期为22天左右。但因其自身因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其间隔时间也可能延长或缩短。 3.梭子蟹蜕壳多在夜间进行,通过对第7到第10次蜕壳活动的观察,自开始蜕壳到新个体脱离旧壳,一般需15—30分钟。 4.梭子蟹甲长、甲宽及体重的增长是不均匀、不连续的,随着蜕壳而产生的阶梯式的上升。蜕壳前后甲长和甲宽可增加30%左右,而体重则可成倍地增加。两次蜕壳之间,甲长与甲宽基本上无变化,鲜重略有增加,而干重的增加较为显著。 5.从室内池养群体抽样测定的结果分析,梭子蟹甲长与甲宽、甲长与体重和甲宽与体重之间,皆存在幂函数关系,其回归  相似文献   

10.
张树德 《生态学报》1990,10(2):145-149
本文探讨了鹰爪虾黄渤海群系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如下:1.种群体长范围、生殖群体为20—107mm;越冬群体为13—101mm。2.种群的年龄结构为3个年龄组,4个世代(0—3龄)。3.头胸甲长和体重关系W=0.002421L~(2.5173),r=+0.9961。4.雌、雄性比组成为1.35:1;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2龄虾。  相似文献   

11.
蓝太阳鱼第一次性周期性腺发育的组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是广东省于1997年从北美引进的小型淡水鱼类,本文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蓝太阳鱼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蓝太阳鱼的性腺发育程序可以分为5个时期。在1月龄,卵巢和精巢处于第Ⅰ期;2~3月龄时,卵巢和精巢发育到第Ⅱ期;4月龄时发育到第Ⅲ期;5~6月龄时发育到第Ⅳ期;7~8月龄时达到性成熟第Ⅴ期。过冬时,卵巢退化到第Ⅱ~Ⅲ期,而精巢仍停留在第Ⅴ期。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数为2.80%~8.10%,成熟精巢的成熟系数为1.45%~3.45%。精巢和卵巢发育都为不完全同步型,且精巢发育比卵巢稍快。蓝太阳鱼的繁殖期在广州地区为3~11月,为多次产卵类型。本文从生殖和生长的关系上对蓝太阳鱼生长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将蓝太阳鱼作为一种鱼类实验动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地区所作有关李拭库蠓生活史的研究,观察在实验条件结合自然情况下进行。设计了虫尸培养法,在虫尸培养内幼期处于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可以确切地观察卵的孵化、幼虫蜕皮、化蛹和羽化等现象,解决了库蠓变态发育的规律。 李拭库蠓的主要动物宿主是牛和家猪,雌虫吸取血液后糖类对卵巢的发育并不是必需的。9—11.5℃时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仍能缓慢地进行。雌虫在20—28℃时一般在吸血后第3—4日间产卵,产卵数为40—213。 幼期发育的时间随温度和食物而改变。虫尸培养,在27±1℃时自卵至成虫为28—44天(卵期3天:第一龄幼虫6—8天:第二龄幼虫5—10天;第三龄幼虫6—9天:第四龄幼虫5一11天;蛹期3天)。当6.8—22℃时,共需101—212天(卵期3—8天;第一龄幼虫9—31天;第二龄幼虫27—35天;第三龄幼虫34—48天:第四龄幼虫25—80天:蛹期3—10天)。夏季室温条件下泥土培养基内自卵至成虫为22—32天。  相似文献   

13.
粘虫生殖腺在蛹期已经发育完成, 但雌蛾卵粒内卵黄尚未沉积, 需要取食糖类作为补充营养后, 才能发育成熟。羽化时雄蛾已具备成熟的精子。取食后能进行交配活动。 成虫寿命一般约15—20天, 羽化后即进行生殖活动。其中产卵期比较长。雌雄蛾均在夜间一定时间内进行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在本试验中观察到粘虫一生最大产卵量接近2000粒, 孵化率超过90%以上。雌蛾经人为地与雌蛾完全隔离后, 能产下不受精卵, 产卵量稍低, 卵粒不孵化。 按照粘虫飞翔与生殖关系看来, 粘虫的飞翔活动在性成熟前表现异常激烈。粘虫的飞翔的特征是:(1)由于粘虫羽化后即进入性活动期, 雌蛾需要与雄蛾交配方能进行正常生殖活动, 雄蛾强烈地追逐雌蛾, 因而粘虫在性成熟时有剧烈的飞翔活动。(2)由于内在的生理周期节律的活动以及外激素或其他方法促使异性互相吸引, 所以雌雄蛾同时、同在一起飞翔, 在交配前或产卵前大规模飞翔。(3)由于粘虫各个虫期无滞育现象发生, 粘虫发育所要求温度变化幅度在5—35℃之间, 所以当粘虫在幼期遭受某些不利因子刺激后, 在成虫期往往引起特殊的反应, 促使成虫进行有利于生存的趋避活动, 发生迁飞现象, 以便达到粘虫为本身或后代选择适宜的生境区域。  相似文献   

14.
沱江宽体华鳅繁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2010年4~11月采集于沱江资中段的573尾宽体华鳅(Sinibotia reevesae)进行了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宽体华鳅性腺发育分为6期,5月卵巢发育到Ⅳ期,精巢发育到Ⅴ期。繁殖期在5~8月,盛期为6~7月,可通过胸鳍和生殖孔差异辨别性别。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1.15,2~3龄性成熟,性成熟最小年龄两性均为2龄,为补充群体占优势的繁殖群体。雄性(Ⅴ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1 mm,体重5.43 g,成熟系数4.76%,雌性(Ⅲ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6 mm,体重7.80 g,成熟系数1.46%。成熟卵巢中卵子大小基本一致,卵径分布为单峰型,属于单次产卵类型;繁殖群体体长76~120 mm,体重7.80~41.60 g;卵小,沉性,野生条件下胚胎发育需要流速较快的流水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光倒刺鲃卵巢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激素处理和生态调控的光倒刺鲃,能够完成卵巢发育的全过程。按照形态学特征将卵巢的发育分为6个时期,依组织学特点将卵巢的变化分为5个时期。大多数雌体在3~4龄性腺发育成熟,雌鱼最小成熟为3龄;繁殖期4~9月,为多次产卵类型,繁殖时不能将卵完全产出,完成第一次性成熟并产卵的光倒刺鲃,卵巢逐步由第3期发育至第4期。  相似文献   

16.
黑胸散白蚁新群体的建立及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潘演征  刘源智 《昆虫学报》1990,33(2):200-206
经十年的室内配对饲养观察,黑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chinensisSnyder初期群体配对后5—10天开始产卵,胚胎发育期36—46天,幼蚁经历两个龄期,各龄8—13天,工蚁是幼蚁经两次蜕皮后分化出来,具有上颚自如活动,头宽0.71mm以上;前兵蚁蜕一次皮发育为兵蚁需经历10—13天,触角14—15节,头宽0.81—0.82mm,大于2龄工蚁,初期巢群最早3个半月左右产生兵蚁.当年配对的产卵期3至4个半月,产卵量16—45粒.饲养7—8年后的群体开始出现若蚁(长翅成虫的幼期).9、10年群体发育成熟即产生长翅成虫.解剖三个成熟群体中一个巢原始蚁王、蚁后均存在,另两巢发现原始蚁王、蚁后均死亡,其中一巢由群体内自行补充上了翅鳞型母蚁1头,无翅补充型生殖蚁1头(较小,性别不清),翅芽型3头.另一巢补充上了无翅型大腹母蚁1头,翅芽型1头.通过室内长期连续饲养观察,对该种白蚁新建群体发育成熟年龄及其内在因素已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恒温对圆斑弯叶毛瓢虫Nephusryuguus(Kamiya)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 7~3 2℃范围内 ,各虫期的发育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当温度为 3 2℃以上时 ,发育速率有所平缓或回落 ;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期、各龄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 ,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各虫期发育的进度 ;用直接最优法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估算 ,求得圆斑弯叶毛瓢虫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 1 3 7℃ ,有效积温为 3 71 .6日·度。  相似文献   

18.
鳗鲡精巢发育可划分为6个时期,即精原细胞前增殖期,精原细胞后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成熟期,精子开始出现期,精子完全成熟期和精子退化吸收期。卵细胞的发育可划分为6个时相,即卵原细胞时相,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时相,卵母细胞出现脂肪泡时相,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时相,卵母细胞核极化时相和卵母细胞退化时相。以卵细胞发育6个时相在卵巢中组成的差异,也可把卵巢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对鳗鲡性腺发育的分期,卵黄积累方式,产卵类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前,神经元发育过程中树突的生长特点备受关注.利用体外视网膜培养,森林脑炎病毒(SFV)转染和适时观察的实验方法,对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神经节细胞树突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出生后发育的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树突经历了一个从活跃到比较稳定的生长过程,即小鼠出生时(P0)树突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中,而P13时树突则比较稳定,P3和P8时处于前两者的一种中间状态.对同一发育时期不同种类节细胞树突生长情况的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神经节细胞之间树突生长的特点没有明显差别.由于小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哺乳动物模型,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树突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原鼠兔种群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8年,在青海湖黑马河地区以耳标法对高原鼠兔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在繁殖群体中主要是来自上年出生的第1、2胎的鼠兔(82.85%),第3胎和老体占少数。成年雌鼠兔100%参加繁殖,通常年产3胎,有的年份可产4胎或5胎。产仔数1—8只(平均为4.52±0.12),1只雌鼠兔终生可产2—29只。妊娠期为22.2±0.13天。洞内哺乳期为11.65±0.01天。有的年份当年出生的少数雌鼠兔到36.8+3.05日龄可达到性成熟并参加繁殖,生1—2胎。雄鼠兔性成熟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