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短期淹水培养对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拟水稻土淹水过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度了不同水稻土中地杆菌(Geobacteraceae spp.)和厌氧粘细菌(Anaeromyxobacter spp.)在不同淹水时期16S rDNA拷贝数的变化,比较了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与培养过程中微生物Fe (Ⅲ)还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类稻作区采集的水稻土样品中,Fe (Ⅲ)还原潜势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从淹水12 h的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拷贝数变化看出,采自浙江和天津的水稻土样品对淹水过程具有高度敏感性,而采自吉林和广西的水稻土样品对淹水响应不敏感。在17 d的短期淹水培养中,地杆菌丰度明显高于厌氧粘细菌,表明地杆菌对水稻土中铁还原的贡献大于厌氧粘细菌。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拷贝数总体上表现出在11 d 时达到峰值,17 d时显著下降。吉林水稻土中地杆菌丰度在5 d时达到38.3%,与其最大铁还原速率到达时间(TVmax)为4.07 d相对应,表明地杆菌对其铁还原过程具有重要贡献。四川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均较低,暗示其他兼性铁还原菌对其铁还原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陈中云  闵航  陈美慈  赵宇华 《生态学报》2001,21(9):1498-1505
对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浙江黄松土(发育于河流沉积物母质的水稻田土)、老黄筋泥田土(发育于第四纪红壤母质的水稻田土)、青紫泥田土(发育于滨海盐土母质的象山青紫泥水稻土)中甲烷氧化菌、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及甲烷排放量之间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范围在10^6-10^8cfu/g干土之间,其变化在2个数量级范围内,产甲烷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较大,其范围在10^3-10^7cfu/g干土之间,水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量受到甲烷氧化菌、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及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提出了当水稻田土壤的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在10^cfu/g干土、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在10^5cfu/g干土时,水稻田土壤几乎没有多余的CH4气体排放这一甲烷形成与甲烷氧化两类群微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甲烷排量也与土壤砂粒(<0.02mm的砂数)含量呈正相关性,土壤砂粒含量越高,其甲烷排放量亦高。  相似文献   

3.
添加氧化铁对水稻土中H2、CO2和CH4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土是甲烷产生的重要源地.厌氧条件下甲烷的形成与有机质厌氧降解产生的乙酸、H2和CO2有关.氧化铁作为电子受体可有效地竞争有机质向甲烷的转化,其抑制作用机理可能与乙酸、H2和CO2的有效消耗有关.通过向水稻土泥浆中添加无定形氧化铁和纤铁矿.分别测定了25℃厌氧恒温培养105d过程中的H2、CO2和CH4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无定形氧化铁及纤铁矿可导致H2浓度显著降低;无定形氧化铁对H2消耗的影响明显大于纤铁矿;添加不同氧化铁对CO2浓度的影响与H2浓度的变化有相同的趋势;添加氧化铁能显著抑制水稻土中甲烷形成,并导致有机碳的转移发生变化,使得CH4—C显著降低,气相中CO2—C量减少,而由土壤泥浆固定的CO3^2-—C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厌氧真菌是自然界中降解植物纤维素类物质最高效的微生物之一.近年来,大量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菌株被分离.共培养中,甲烷菌通过对厌氧真菌代谢产物的利用显著提高厌氧真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厌氧真菌通过为甲烷菌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使甲烷菌快速生成大量甲烷.全面深入地了解共培养中两者的互作关系以及共培养降解木质纤维素产甲烷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初始pH值对碱性和酸性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超  曲东  刘浩 《生态学报》2014,34(4):933-942
酸碱度(pH值)是水稻土铁还原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厌氧培养,以Al2(SO4)3和Na2CO3溶液分别调节碱性和酸性水稻土pH值至强酸性(pH值5.0)、酸性(pH值5.0—6.5)、中性(pH值6.5—7.5)、碱性(pH值7.5—8.5)、强碱性(pH值8.5),以此来研究5种初始pH值对水稻土泥浆铁还原过程的影响;通过微生物群落厌氧培养研究了2种水稻土菌悬液在6种pH值条件下的铁还原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碱性水稻土铁还原潜势(a)、最大铁还原速率(V max)随初始pH值的降低而下降,而达到最大铁还原速率所需的时间(T Vmax)则延长。提高酸性水稻土初始pH值使铁还原V max增加而T Vmax缩短,但土壤中无定形氧化铁均能还原,初始pH值与V max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和酸性水稻土的土壤菌悬液在试验pH值范围内厌氧培养,其铁还原能力在培养初期差异不显著,但培养后期的差异明显,且最终都能把培养液中氧化铁完全还原。随着初始pH值升高T Vmax延长,V max则降低,且均显著负相关,但碱性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V max在pH值6.00时最大。初始pH值和土壤类型对水稻土铁还原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且对土壤菌悬液微生物群的铁还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控释氮肥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文鳞  娄运生 《生态学报》2014,34(16):4555-4560
采用温室盆栽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和亲本常规水稻稻田土壤甲烷(CH4)排放的影响。供试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氮肥种类为尿素和控释氮肥。结果表明,与对照(尿素)相比,控释氮肥提高了水稻分蘖数、株高、生物量及产量。水稻品种对CH4季节性排放规律没有明显影响,CH4排放通量基本表现为,自水稻移栽后逐渐升高,移栽后62—92 d出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至水稻收获。与对照相比,控释氮肥可显著降低CH4排放通量和全生育期累积排放量。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稻田土壤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均显著低于亲本常规水稻。研究认为,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和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有效减缓稻田甲烷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是减少海洋底泥甲烷释放的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然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及其功能菌群的生态功能仍然不确定。对甲烷厌氧氧化菌多样性的研究可为减少甲烷排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比较,分子检测方法是一种更为快速和高效的研究手段,可直接和全面的反映参与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以DNA分子标记物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三类主要的分子标记基因,即16S rRNA,mcr A和pmo A,所采用的相关探针和引物信息,同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综述土壤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多样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最后提出厌氧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Cu、Pb和丁草胺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碱液吸收法研究了重金属Cu 、Pb 和丁草胺及其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重金属Cu 、Pb 和丁草胺单一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污染物的浓度和培养时间而变化,DMRT 法检验表明,在后期各处理与对照间的呼吸强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前期则差异不显著.复合污染中,丁草胺与Cu 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在培养后期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丁草胺与Pb 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在培养前期存在一定的的交互作用,Cu 与丁草胺复合污染及Pb 与丁草胺的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变化率的影响大于单一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变化率的影响,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变化率的影响表现为:丁草胺与Cu 复合污染>丁草胺与Pb 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连续3次风干-湿润循环培养水稻土,在DNA和RNA水平下,探究细菌对干湿交替胁迫的响应机制,明确风干水稻土能否代替新鲜土壤进行细菌群落组成分析.[方法]针对我国江苏省常熟市水稻土,开展新鲜土壤的3次风干-湿润循环连续培养处理(每次循环中风干、湿润状态各维持7 d),在DNA和RNA水平应用16S rRNA基因高...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药学会主办的第10届国际放线菌生物学讨论会(10th Intemational Symposium on Biolody of Actinomycetes)于1997年5月27~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这是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育对稻田水体藻类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鸭共育技术是我国传统稻田养鸭技术的继承和发展,鸭子全程露宿放养赋予稻田养鸭新的稻鸭共育机制,形成了以稻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养殖方法,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1,稻鸭共育技术具有控虫防病、除草松土、培肥土壤、 改善水稻群体结构、甲烷减排等方面的作用1,2。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田蜘蛛优势种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介绍了中国稻田蜘蛛26个优势种在全国117个样点中的发生现状;论述了稻田蜘蛛优势种在中国稻区的地理分布概况;分析了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对稻田优势种蜘蛛发生发展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稻田蜘蛛优势种的成因,提出了稻田蜘蛛优势种形成的主要条件和关键因子,为有的放矢地保护利用蜘蛛优势种群控制稻早效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全球尺度下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69,自引:19,他引:169  
刘绍辉  方精云 《生态学报》1997,17(5):469-476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释放CO2的过程,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和根系产生。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在受到植被,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并且随着人类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根据已有工作,讨论了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范围内湿润地区森林植被的土壤呼吸与纬度的关系以及土壤呼吸与年均温的关系,得出了全球范围的Q10值为1  相似文献   

14.
报道海南省琼山县稻田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已鉴定的稻田蜘蛛种类有49种,分属11分科。食早 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um(Sundevall)、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Boes.et Str.)、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  相似文献   

15.
厌氧菌与兼性菌的混合感染及其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感染性疾病和抗生素治疗研究领域内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小鼠混合感染的动物模型甲硝哒唑与庆大霉素治疗结果显示:当脆弱类杆菌10~9CFU/ml大肠杆菌10~8CFU/ml混合感染小鼠6h后,单用甲硝哒唑治疗死亡率为9/10,脓肿率为1/10;单用庆大霉素组死亡率2/10,脓肿率为10/10;两药联用死亡率为2/10,无脓肿发生。两药联用的治疗比较:即时组基本同6h组,而12h开始治疗组死亡率达6/10。脓肿率4/6。提示应及早联合用药以阻断细菌的协同致病作用,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试验和网室内系统测定的基础上,对稻萍鱼螺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食物链行为进行了数学模拟.用插值法解析了稻萍群落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用差方方程Q_(t 1)=Q_te~-J_t表达了群落中的萍鱼食物链关系.所得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运行后,得出了优化的群落食物链结构并成功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气室法(LI-6400-09叶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对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观测,探讨了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以及施肥对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导致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分的活细根生物量降低18.4%和27.4%, 死细根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4.8%和127.4 %;2)施肥使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34.9%和25.8%;3 )施肥对根中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4)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地的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表现出相同的季节变化,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和10 cm处的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指数关系 ,其相关性R2=0.93~0.98。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10的范围在2.45~3.29。 施肥处理对Q10没有产生影响,施肥处理导致细根生物量减少可能是引起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土壤溶液中的砷及其与水稻生长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陈同斌 《生态学报》1996,16(2):147-153
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中砷的吸附试验,探讨了砷在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和溶解行为,并初步揭示了不同价态砷对水稻毒性差异的机理,以及土壤pH对砷的吸附作用和毒害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稻田蜘蛛群落结构研究初报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通过近30a的调查研究,中国稻田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经不断分类鉴定,有22科、108属、375种,其中已定出种名的有337种,未定种名的38种。22科中有优势科8个,优势属13个,及17个优势种,但优势科中不一定都含有优势属或优势种。  相似文献   

20.
CO2倍增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开顶室熏气装置,研究了CO2倍增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发现CO2倍增在分蘖初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稻田CH4排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53%、288%、273%、273%和157%。在分蘖末期至灌浆期有一个高峰,排放通量约为1.91mgCH4·d-1·p-1。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CO2倍增使水稻根系生物量以及根系代谢活性发生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