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谷氨酸对花生四烯酸产生菌被孢霉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谷氨酸对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发现当加入谷氨酸浓度为0.8g/L时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量达最高,选择0.8g/L谷氨酸进行花生四烯酸产生菌被孢霉发酵动力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0.8g/L谷氨酸可以明显促进被孢霉的生长,加速基质代谢,提高单位被孢霉中的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量,尤其在发酵第7d时生物量、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量达到最大,分别为24.43、9.21、1.41g/L,分别是对照组第7d所得的1.13、1.15和1.69倍。 相似文献
3.
高山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一株高山被孢霉M_(20)(Mortierella alpina)产花生四烯酸的摇瓶发酵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及最适摇瓶发酵工艺条件。摇瓶实验确定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g/L):玉米粉水解液葡萄糖150,酵母粉15,KH_2PO_4 3.0,NaNO_3 3.0,MgSO_4·7H_2O 0.5。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6.5,装液量为50ml/500ml摇瓶,摇床转速150r/min,温度在菌体生长前三天控制在25℃培养,以后调至20℃培养。在此条件下,发酵培养被孢霉的生物量、菌体总油脂及花生四烯酸分别高达35.5g/L、13.2g/L及2.2g/L,在15L及1000L自动机械搅拌罐进行发酵试验,AA产量分别高达1.86g/L及1.70g/L。 相似文献
4.
花生四烯酸不仅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维持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是人体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花生四烯酸在保护皮肤、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胎儿发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花生四烯酸高产突变株的选育及其发酵调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拉曼被孢霉(Mortierella ramanniana)SM541为原始菌株,经过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SM541-9,其生物量上12.6g/L提高到28.8g/L,油脂含量由5.8g/L提高到15.7g/L。花生四烯酸含量由321mg/L增加到623mg/L。传代实验表明,SM541-9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的最适培养条件下,10L罐发酵,生物量和花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产量,克服ARA产生菌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在长期的保存及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界条件影响发生退化,从而导致菌种耗糖量降低、影响菌种摄入营养的能力和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缺点。【方法】首先采用固体培养基驯化,将菌种逐级涂布于梯度高糖PDA平板(含糖量分别为2%、5%、7%、10%和15%)培养,挑选经固体驯化后能耐受10%高糖浓度平板的菌种,转接到两种含不同氮源的梯度高糖(含糖量分别为3%、4%、5%和6%)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驯化,最后对驯化后的菌种进行2 L发酵罐放大实验。【结果】当培养基中以酵母粉为氮源时,驯化后菌体的最高耗糖量由3 g/(L.d)提高到12 g/(L.d);当培养基中以玉米浆为氮源时,驯化后菌体的最高耗糖量由7 g/(L.d)提高到12 g/(L.d)。摇瓶驯化实验结果表明以玉米浆为氮源驯化的菌种发酵效果较好,发酵罐实验结果显示菌体生物量为50 g/L,总油脂为18 g/L,目的产物ARA产量为8 g/L。相比未驯化之前的发酵结果,生物量和总油脂含量提高了近3倍,ARA产量提高了近4倍。【结论】经过高糖驯化,菌种的耗糖能力得到提高,生物量、总油脂及ARA的产量也都有所增加,从而可以使菌种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退化,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培养高山被孢霉利用糖蜜来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ARA),研究了不同甘蔗糖蜜预处理方法对ARA发酵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H2SO4法是最利于ARA发酵生产的糖蜜预处理方法。利用预处理的甘蔗糖蜜发酵生产ARA,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优的培养条件,包括初始还原糖80 g/L,N源6 g/L,接种量20%,初始pH6.0和培养温度25℃,在此条件下发酵,干细胞质量、油脂含量、ARA产量和糖利用率分别达到28.5 g/L、11.7g/L、3.68 g/L和94.5%。 相似文献
9.
10.
花生四烯酸高产突变株的选育及其发酵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拉曼被孢霉(Mortierellaramanniana)SM541为原始菌株,经过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SM541-9,其生物量由126g/L提高到28.8g/L,油脂含量由5.8g/L提高到15.7g/L。花生四烯酸含量由321mg/L增加到623mg/L。传代实验表明,SM541-9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的最适培养条件下,10L罐发酵,生物量和花生四烯酸含量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45.2%和109.5%。在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老化、增大溶氧量、间歇流加葡萄糖都有利于花生四烯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被孢霉的三个菌株Mortierella sp.M10,M13与M14生长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所得到的菌丝体内堆积含γ-亚麻酸的油脂。油脂产率以M10菌株为高,而油脂中的γ-亚麻酸含量却以M14菌株为高。这种油脂的脂肪酸中,所含饱和脂肪酸主要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亚油酸(C18:2)以及γ-亚麻酸(C18:3,n-6)。上述被孢霉菌株的培养物接种在含葡萄糖、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大约48小时后,菌丝体顶端细胞形成鼓胀球状,此后仍继续胀大。菌体细胞形态的这种特异变化,可能与胞内油脂的累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含亚麻子油的斜面培养基连续传代和逐渐降低培养温度,诱导筛选的方法,从大量丝状真菌中选育到一株产二十碳五烯酸(all-cis-5、8、11、14、17-eicosopnthenoicacid)较高的被孢霉菌(Motierellasp.)SM481。研究得到最适培养基及最适培养条件。在最适培养及产二十碳五烯酸条件下,细胞干重和二十碳五烯酸产量分别为28.8g/L和0.127g/L。 相似文献
13.
深黄被孢霉高产脂变株的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isabellina)AS3.341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处理,选育成功高产脂深黄被抱霉M018变株,其摇瓶培养菌体油脂含量达65.6%,比出发菌株提高133%。60m3罐三级发酵培养菌体油脂含量高达79.2%,生物量达37.8g/L.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变株M018r-亚麻酸的含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3%。连续传代试验表明M018是一稳定的变株。该变株油脂合成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C/N为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黑曲霉发酵玉米糖液生产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VA复合凝胶包埋黑曲霉的孢子及菌丝体。固定后的细胞经过一系列预培养,用于发酵玉米生产柠檬酸。试验确定的固定化细胞摇瓶发酵生产柠檬酸最适条件为:玉米糖液浓度10Bx,培养温度35℃,摇瓶转速250r/min。经此条件发酵64h,柠檬酸产率最高达到96g/L,通常稳定在90g/L左右。同时对柠檬酸连续批次发酵生产进行了初步研究,固定化黑曲霉可连续使用8批次以上,其柠檬酸产量稳定在86-92g/L之间,。这为柠檬酸连续发酵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并探讨了有关的工艺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5.
豆乳凝固醇产生菌Bacillus sp.UV-10的最适产酶条件,初始pH6.4,温度26℃,培养时间19h,需要较大的通气量,酶的最适作用pH和温度分别为5.8和70℃,在最适条件下酶活力可达1.84u/mL,pH6.0-7.0稳定性较好,60℃下1h残余酶活60%,Ca^2 ,Fe^2 ,Mg^2 ,Na^2 对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而Zn^2 ,Al^3 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赤霉酸产生菌UF456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出赤霉酸产生菌UF456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了各种碳源、氮源、碳氮比和不同微量元素对赤霉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玉米淀粉,含量为12.5%;最佳氮源为黄豆饼粉和花生饼粉,含量分别为0.3%和1.2%;微量元素Fe^(2+)、Cu^(2+)和Zn^(2+)对赤霉酸发酵具有促进作用,其中Fe^(2+)尤为重要,三种元素不同的组合对赤霉酸发酵的促进作用都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7.
18.
被孢霉γ-亚麻酸高产菌株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高山被孢霉SM96,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菌株TM11,产量比出发菌株(25mg/L)提高了近3倍。对影响其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因子Mg2+,VB6,营养盐溶液,磷源,碳源,氮源酵母膏进行了正交试验,选出TM11最佳的培养基配方:MgSO4·7H2O1.0g,VB6150mg/L,酵母膏6g/L,葡萄糖100g/L,营养盐溶液1mL/L,K2HPO42g/L。在上述最佳培养基中TM11的生物量达18.0213g/L,总脂达10.8128g/L,GLA量达668m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