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麦角隐亭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在一般培养条件下不易产生分生孢子的黑麦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的产碱率,对原牛质体诱变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对a-麦角隐亭(a-Ergokryptine)产生菌的原生质体采用紫外线(UV)照射9分钟,r一射线(60C0)10万伦琴/20分钟辐射,亚硝基胍(NTG)6mg/ml 60分钟进行诱变处理,均可获得较稳定的高产突变株。经过上述三种方法的交替诱变处理,a一麦角隐亭的产率由原始菌株的40mg/L,提高到524mg/L,增加了12倍,说明用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配合田问复壮,对提高C. purpurea a-麦角隐亭的产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α-麦角隐亭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在一般培养条件下不易产生分生孢子的黑麦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的产碱率,对原生质体诱变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对α-麦角隐亭(α-Ergokryptine)产生菌的原生质体采用紫外线(UV)照射9分钟,γ-射线(~(60)Co)10万伦琴/20分钟辐射,亚硝基胍(NTG)6mg/ml 60分钟进行诱变处理,均可获得较稳定的高产突变株。经过上述三种方法的交替诱变处理,α-麦角隐亭的产率由原始菌株的40mg/L,提高到524mg/L,增加了12倍,说明用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配合田间复壮,对提高C.purpurea α-麦角隐亭的产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5.
产几丁质酶菌株SWCH-6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汕头海湾养殖区域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1株几丁质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SWCH-6,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确定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茵(Aeromonas hydrophlilla).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结合正交实验,得到菌株SWCH-6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胶体几丁质25.0g/L,胰蛋白胨10.0g/L,陈海水1.0L, Ph 8.5,32℃,150 r/min培养72h;在该条件下酶活力达0.39U/Ml.此外,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催化Ph 5.0;最适催化温度为40℃;Cu2、Fe3及表面活性剂Tween-80能增强该酶的催化活性;Zn2 、Mn2 及表面活性剂SDS、洗衣粉对该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与其它几丁质酶存在着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6.
7.
8.
S-NU-3-2菌株是对源自药用植物黄檗的内生真菌S6进行诱变获得的小檗碱产量比出发菌株有明显提高的突变株,本研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进一步提高其产量,为开发利用真菌发酵生产植物活性成分的新途径奠定基础。以菌丝生长和小檗碱产量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宜该菌株发酵的基本培养基、碳源、氮源、光照和培养温度,并经进一步的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该高产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豆芽汁基本培养基含蔗糖3%,酵母膏0.2%,pH7.0,温度26℃,全光照培养。与初始培养条件相比,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该菌株的小檗碱得率提高了47.2%,菌体生物量提高了24%。 相似文献
9.
10.
11.
采用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自金属硫蛋白(MT)产生菌酿酒酵母(deccharomycescerevisiae)BD101-25单倍体中获得遗传稳定的高Cu2+、Cd2+抗性突变株BD101-69和BD101-30。并对其重金属解毒、桔抗u.v.和60Co辐射效应、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与出发菌株相比,上述生物学活性与酵母细胞对Ci2+抗性、MT表达量表现出正相关性。两个突变株类MT表达量与生物学活性皆有所提高,为酿酒酵母MT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选育聚β—羟基丁酸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六份城市生活污水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菌株,具如下主要特征:杆菌,0.85~1.2×2.0~5.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具衣鞘,细胞包在鞘里,丝状体很长,但无分枝;亚端生鞭毛;胞内具PHB颗粒和异染颗粒;液化明胶微弱;菌落为光滑型和丝状两种。经鉴定该菌株为浮游球衣细菌(Sphaerotilusnatans)。该菌在28℃条件下生长良好,细菌细胞大,PHB颗粒很大,有的可以充满整个细胞。经培养的菌种于培养液中在室温下保存近一年,方法简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用快中子法选育细菌脂肪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利用紫外线,快中子,快中子和磁场复合,γ射线,γ射线和磁场复合诱变,以酶活为筛子进行诱变育种,结果,出发菌酶活较低的一株得到了一株酶活为396.22U/mL的诱变株,此酶活比出发菌株高92倍,并发现比菌对紫外线和快中子比较敏感,而出发菌酶活较高的一株得到了酶活为424.60U/mL发酵液的诱变株,此酶活为出发菌株3.0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快中子,γ射线及磁场复合处理在产脂肪酶菌种诱变中的作用,并认为,在产脂肪酶菌株的诱变中快中子诱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在筛选新农抗的过程中,一株编号为216的链霉菌,它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对油菜菌核病防效较好,150倍分别为83.64%和86.77%,现正在研制之中。为此,对农抗216菌种进行分类鉴... 相似文献
18.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耐热碱性蛋白酶高产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53号为原始菌株,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对原生质体进行复合诱变,对大量再生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耐热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53-G38-6,产酶活力由1104U/ml提高到22080U/ml。适宜的发酵条件:培养基(%)胰蛋白胨1,酵母膏0.5,玉米粉5,Na_2HP0_4·12H_20 0.4,KH_2P0_4 0.03,Na_2CO_3 0.1,自然pH。42℃旋转培养44~48h,得到的蛋白酶热稳定性强,60℃处理1h剩余酶活55%。酶反应最适条件:62℃,pH10.0,在pH9~10.5范围内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
高产磷酯酶C菌株筛选及其抗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156个点采土样1268份,利用卵黄琼脂的LB培养基初筛获得产生乳白色晕圈的菌株648株;再用卵黄琼脂滤纸圆片检测获得产生乳白色晕圈和透明圈菌株266株;这些菌株用卵黄琼脂杯蝶法筛选出产生大于13.0mm乳白色晕圈及少量透明圈共73株,经过菌生物量、卵黄杯碟法和抗兔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从73株菌中筛选出15株,菌号为:183,198,247,424,587,596,692,744,754—1,791—2,779,970,998,1107,1182;将此15菌株经菌生物量、卵黄琼脂杯碟法、NPPC法和抗人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从中选出754—1,779,970,1107四株菌进行分类鉴定和已知菌CW—W—90—3菌对照比较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