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茹继宗 《人类学学报》1988,7(2):182-182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枣林铺发掘了一座西汉古墓。墓中死者遗体被丝织品包裹,经清理,所有软组织已全部腐烂,仅存一付较完整的骨骼,出土的遗物中,未发现有关墓主人姓氏和生卒年代的记录,这就使判别该例个体的年龄与性别的鉴定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幅埃及法老墓壁画之谜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没有坟墓便没有历史”。所以,发掘古墓葬、研究古墓葬已成为人们了解自己文明史的一项重要手段。当然,古墓中的文物也为现代人昭示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之谜。大多数埃及法老的墓已被盗窃过,但盗贼们似乎不太留意墓中的壁画。前...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光明日报》曾报道过一条重要考古发现消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78年5月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2400多年前的古墓。古墓基主系战国初年的曾国侯君——曾侯乙。  相似文献   

4.
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古墓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年。墓中内棺里的女尸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水里(简称“内棺水”),外形基本完整。这是世界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5.
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古墓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年。墓中内棺里的女尸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水里(简称“内棺水”),外形基本完整。这是世界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转来的非无菌采样之少量“内棺水”样品呈橙黄色、透明,粘度与水相近,pH5.0,有特殊酸臭气味。  相似文献   

6.
1982年在湖北江陵县发掘一古墓,经考证为战国中期楚墓。墓内有一女尸遗骸,收集其残存附着物,经寄生虫学鉴定,共发现有三种寄生虫卵:华枝睾吸虫卵、鞭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雷森等,1984)。这三种寄生虫卵较迄今已报道的古尸内同种卵提早约200到1800多年,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7.
江陵县在春秋战国时是楚国的都城,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纪南城位于江陵县城(现荆州城)之北,是楚国故都的所在地。古代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发掘了距今2140年的西汉古墓的大批文物后,对多数墓葬品进行了考古工作,惟其植物性的随葬品研究的甚少,只有稻谷、豆类等有粗略的报道,究竟是什么稻谷或豆种,就不清楚。为此我们将该墓内的  相似文献   

8.
末日拯救R计划在冰水的浸润下,种子变得越来越饱满,表面的花纹也越来越清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圈慢慢地浮现出来,相邻的圆圈之间还有细细的纹路相连。希格一遍又一遍地捻着胡子,绞尽脑汁想从这些圆圈的分布上找出一些规律。5分钟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合上了石盒的盖子,看来,我们得去玛雅遗址发掘现场走一趟了,但愿那里能有更多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李超荣 《化石》2020,(1):24-28
<正>往事的记忆岁月的流逝,那些曾经的往事,有些让你记忆模糊,有些是你终身难忘。在我的考古生涯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我们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的田野实习。那时同学们对俞伟超等老师严谨的教学和丰富的田野经验非常敬佩。俞伟超老师带我们学生考古发掘盘龙城遗址和墓葬。在发掘中发现一些圆圈形的遗迹,同学们很好奇,不知道这些遗迹是何种现象。但是,在余老师的热心指导下,学生们认真仔细地进行发掘,知道圆圈形的遗迹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形、叶色、干形、冠形、古树形态及其内在的种种奇特性状,都引人产生美感。尤其是它那扇形叶及其艳黄的秋色,表现出银杏强烈的个性。 在华夏大地,银杏被运用在风景园林中,特别是在寺庙园林中,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画家根据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而创作的《洛神赋图》巨幅绢本着色画卷,在反映皇家园林上以银杏为全景进行布置,共绘出了大小银杏200株左右,实属奇观。1962年在南京发掘的一座东晋古墓中,就有两幅描绘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任达不拘”地在一株银杏树下抱阮轻弹的砖画像……古代艺术家对银杏的钟爱,充分反映了银杏所具有的极高的观赏价值。 笔者认为,银杏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68年发掘的河北满城汉墓,系中山国第一任君主,靖王刘胜夫妇之墓。以出土“金缕玉衣”而闻名于国内外。 据记载,自公元前154-前113年,刘胜曾在位42年。座落于满城县近郊陵山上的1号墓和2号墓的墓主,即为刘胜及其妻窦绾。该墓的始建和启用距今已有2,000年之久。 人工山洞的墓穴结构呈十字形。自墓道口至主室,横贯东西。另有对称的南、北二耳室。约占有3,000立方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动物界发展到了环节动物,产生了次生体腔(真体腔),体壁和肠壁都具有了包括环肌与纵肌的肌肉层。由于体壁的肌肉层发达,增强了运动机能。蚯蚓的组织结构,清楚地表现出这个特点。蚯蚓体壁最外层为单层上皮组织,并向外分泌_层薄的角质膜。上皮下为狭的环肌层与发达的纵肌层,最内为体腔上皮。环肌层由围绕身体排列的肌细胞(肌纤维)组成,肌细胞排列不规则,聚集成群,埋在疏松结缔组织里。纵肌层较厚,连续贯穿于身体全长,成束排列,各束间为结缔组织膜(内含微血管)所隔开。肌细胞一端附着在肌束间的结缔组织膜上,一端游离(图1)。  相似文献   

13.
《化石》1984,(2)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萨卡拉镇附近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块两千二百年前制作的奶酪。科学工作者对这奶酪进行了详细的化验分析,查明,至今奶酪里还含有发酵菌。这足以证明古埃及食品防腐技术水平的高超。  相似文献   

14.
人与牛之间     
1851年,法国考古学家奥丘斯·马里埃在开罗近郊的地下,发掘出了一座巨大的陵墓。陵墓是用精工磨制的黑红相间的花岗岩砌成的。在数千斤重的石棺中,人们惊奇地看到一具牛的木乃伊卧在其中(图1)! 据考证,直到1500年,埃及的僧侣们还虔诚地守护着这块被誉为“圣墓”的地方。一头牛死了,竟如此隆重地下葬,并日夜不断守护了数百年之久,这是为什么? 埃及:神圣的公牛古波斯的圣书《阿吠陀》中写道:“在母牛身上有我们的力量,有  相似文献   

15.
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工业因含有众多的手斧且年代早到803 kaBP而闻名于世。盆地内发育有7级河流阶地,其中第IV级阶地发现有手斧和玻璃陨石。自从1973年第一个石器地点被发现,越来越多的遗址或地点被调查发现和发掘。以前研究认为,百色盆地旧石器只出自网纹红土层,年代均为803 kaBP。2013年以前,通常只在土状堆积的上部发掘,从来没有人对第IV级阶地的沉积物从地表到底部砾石层进行系统发掘,因此关于第IV级阶地的整体地层堆积情况及含石器层位很模糊。2013-2014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会同田东县博物馆对百色盆地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田东高岭坡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从遗址的地表往下一直发掘到砾石层,揭露出厚度超过7m的完整地层序列,发现1处小型石器制造场和1处用火遗迹。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石制品800多件,包括砍砸器、手镐、刮削器等。涵盖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根据地层对比和石制品的特征及测年结果,我们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分为3期:第一期的年代早于或等于803 kaBP,第二期为15 kaBP,第三期约为10 kaBP。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迄今发现了多少个旧石器时代地点或地点群?它们都分布在哪里?下边将1979年6月前见于报道的78个(发掘点或有地区意义的地点)和有关单位提供的10个加以介绍,可能很不全面。文后有中国旧石器时代地点分期表和分布图两个附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尸寄生虫学研究之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友松 《人类学学报》1984,3(4):407-411
在考古发掘古墓时遇到没有腐烂的尸体早已有之,并时有发生。然而,在我国对这类古尸进行寄生虫学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进行的,尤以近年来为多。这些检查与研究为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分布;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与感染方式和寄生虫病流行历史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植物基因组中的连锁不平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荣焕  王天宇  黎裕 《遗传》2007,29(11):1317-1323
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分析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亮点和热点。基于LD的作图方法不仅是新基因发掘的有效途径, 而且也是联系结构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的一座桥梁。自2001年基于LD的作图方法在植物中的成功运用至今, 已有大量关于植物基因组中LD结构及LD作图的研究报道。文章系统介绍了LD的基本理论及其在LD作图、单倍型多样性分析、单倍型标签SNP的开发和群体遗传学等研究中的应用, 并就近年来关于LD与群体结构、基因转换和上位效应及G×E互作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当前, 世界各国基因争夺大战日趋激烈。中国是基因资源大国, 但还不是基因大国。植物基因组中LD研究热潮的兴起及LD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必将大大推动植物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加速从作物种质资源中发掘新基因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封面说明     
《遗传》2014,(2)
<正>以前人的研究数据以及综述总结为基础,封面图为SAGA复合物(Spt-AdaGcn5 Acetyltransferase complex)的结构模式图,包括了19个亚基体内的基本分布情况。圆圈的大小模拟代表蛋白的相对大小。虚线代表前人已经有实验验证两者之间存在遗传或生化的相互作用。颜色代表不同的模块,绿色代表乙酰化功能模块,橙色代表去泛素化功能模块,蓝色代表TATA结合蛋白相关模块,黄  相似文献   

20.
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植物的统称。睡莲色泽鲜艳、多样,花型各异,是人们喜爱的水生花卉之一。如同我国的荷花一样,睡莲在国外早就栽培观赏。最早栽培者当数埃及,在尼罗河附近的班尼哈桑村,一座古墓中的壁画上记载着栽培埃及白睡莲一景,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睡莲栽培史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