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本凋”(杜牧)。在这江南晚秋,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将在宁波召开学术年会。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展示生物学特级教师的风采。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探讨一下特级教师的“特”表现在哪些方面,便于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参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TIMISS2015科学实践的要求,以\"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基于实验法的一般原则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为基于生活经验的假设寻找证据,通过认知矛盾的激发,深入思考,获得质疑意识,提高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品质和科研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设计新情境,提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问题,以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探究影响胞质环流速率的因素”的实验教学为例,阐释如何将ADI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学实验教学,通过将科学论证和科学探究过程相结合,以期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为生物学教师提供新颖的实验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借助科学史创设的情境,引领学生经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检验与验满等环节的探究过程,探索了可供借鉴的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模式与案例。 相似文献
11.
以“苹果褐变的机制和应用”为情境主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常见现象,利用化学检验方法,自主完成探究活动:验证苹果的褐变是酶促氧化(而非Fe2+被氧化为Fe3+)导致的,酶活性受到pH和温度的影响等,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完成相关概念进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学案例,提出下列策略来解决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内容多"与"课时少"矛盾:规划好模块的整体教学计划;制定详细、具体、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时要突出主要目标;设计好学生"学"的活动;处理好高中初中生物学教学和不同模块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基于“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理念,它把项目及其管理理念应用于教学.以“遗传病与人类健康”一节为例,简介“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准备阶段(驱动性问题的选定,情景的创设,画概念结构图,活动建议)、实施阶段(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活动主题,自由组队;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与教师签订活动协议;规划活动流程,明确自己在分组活动中的角色;活动作品的制作及相关准备)和总结阶段(允许学生用各种可能成果展览和交流,评价并反馈). 相似文献
14.
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基于真实情景的探究活动,并以问题为核心的深度学习,它的引入与实践,革新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一章为例.介绍基于问题学习的适用范围、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5.
范例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主要表现是紧盯范例本身不放,没有通过范例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因此教学需要由点及面、从个别案例走向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步骤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难点.在“基因工程”一节教学中,对教材中原有的模型制作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更准确理解工具酶的作用位点,并更深入理解提高重组DNA比例的方法和原因,较好地突破重、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开展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特点,明确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内容,采取必要的研究措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查找无效教学环节与反思,有效备课,开辟新路;开展实验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的进化”一节的教学中,创设由共同祖先演化出多种多样喙型的加拉帕戈斯地雀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初步学会模拟实验的一般方法,通过有序的实验操作积累感性认识;通过获取数据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取证据,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最终构建自由选择学说的概念,初步形成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 相似文献
19.
在“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对象由植物调整为丰年虾(Artemia salina),使学生认识到酸雨除了对植物有害,还对其他生物有危害。本实验设定了4个pH梯度来探究酸雨对丰年虾孵化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笔式数码显微镜观察计数,启发学生用棉花纤维或碘液来限制丰年虾的运动以便于计数。本实验从实验对象、用具和方法 3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从了解实验背景、选取实验对象,到设计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都以问题导向为原则,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探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植物的呼吸作用\"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为了构建初中生物学创新课堂,在内容重构、资源利用、活动编制、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