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生物薄试样的X射线显微定量分析(EPMA)技术的有效性,本文对Cliff-Lorimer因子(k因子)的计算值和EPMA测定值做了比较。结果显示生物试样中的一些主要元素如Cl,K,Ca的Cliff-Lorimer因子的计算值和EPMA测定值吻合得很好;还对不同含硫蛋白质试样中元素硫浓度计算值与EPMA测定值,及不同Ca2+含量试样中Ca2+浓度EPMA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值做了比较。分别获得相关系数为0.994和0.989。这些结果说明用EPMA分析生物薄试样的结果是可以信赖的。 相似文献
2.
3.
4.
稀土元素铈铕钆铽在小鼠肝脏中的分布与沉积的电镜与X射线微区分析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分别给小鼠腹腔与静脉隔日交替注射稀土元素化合物氯化铈、氯化铕、硝酸钆、葡萄糖酸铽,共五次,总剂量为300~630mg/kg。电镜观察显示,四种元素均于枯否细胞和肝细胞中形成凝集体,枯否细胞中尤多。应用X射线微区分析术于凝集体分别探测到四种稀土元素的特征性X射线能谱峰。两种细胞的溶酶体内含较多高电子密度微粒。于胆小管腔亦发现高电子密度微粒群,提示肝细胞中的稀土元素可随胆汁排出。本文描述了四种稀土元素引起的肝脏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质谱和核磁共振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方法 ———简介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质谱和核磁共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Jonh B. Fenn和Koichi Tanaka发展了质谱鉴定生物大分子质量的方法,Kurt Wuethrich建立了核磁共振测定蛋白质分子溶液三维结构的方法。他们的研究成果是质谱和核磁共振方法发展的里程碑,极大地推动了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如今,质谱和核磁共振已发展成为认识生物大分子的强劲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