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稻蝗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块组织Grimelius银染法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与定位。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中华稻蝗的胃盲囊、中肠和后肠各段,以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 前肠中未见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出了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 胃泌素(gastrin, Gas)、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Glu)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 PP)细胞, 未检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中肠和后肠中, 前肠中未见分布。5-HT细胞和Gas细胞均主要分布于胃盲囊、中肠及直肠中,且均以直肠中最多(P<0.05)。Glu细胞在胃盲囊及整个中、后肠均有分布, 在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PP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肠、回肠和直肠中,中肠中分布密度最大(P<0.05)。本研究显示中华稻蝗消化道中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其他节肢动物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可能与中华稻蝗特定的消化道结构和消化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玲丽  刘文哲 《植物学报》2005,22(5):584-589
通过HPLC测定了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不同器官及不同种源幼枝中喜树碱的含量。结果表明, 喜树碱含量在叶、种子和幼枝(幼叶和幼茎)中较高, 木质部中较少, 髓中最低。不同种源的幼枝中, 来自成都种源喜树的喜树碱含量最高。通过比较, 两年生喜树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普遍比一年生高, 幼枝中顶枝的喜树碱含量比侧枝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药渣有机肥中重金属元素Pb、Cd、Cr的含量。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并与污泥有机肥进行比较。结果:用中药渣制备的有机肥中Pb、Cd、Cr单项污染指数很低,且综合污染指数也仅为0.061,但用污泥制备的有机肥中Cr的单项污染指数为1.27,偏高,而综合污染指数也大于1.00,为轻度污染。结论:中药渣有机肥中Pb、Cd、Cr含量符合NY 525 2012标准要求,但污泥有机肥中Pb、Cd、Cr含量较高,Cr超标1.27倍,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土壤与烤烟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四川省会理烟区土壤及红花大金元烟叶各30份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会理烟区植烟土壤与烟叶中中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会理烟区大部分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在较适宜的范围内,但部分土壤水溶性硼、有效锌含量较低,烟叶中铜元素、镁元素含量较缺乏;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土壤与烟叶中微量元素的回归方程,其中烟叶中的锰、锌含量均受到土壤中5个中微量元素的综合影响,而钙含量仅受到土壤中有效锰和交换性钙的影响;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中微量元素与其对应的土壤内中微量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直接作用系数最大。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协同或拮抗效应,其中土壤有效锰的含量对烟叶所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而烟叶锌含量受土壤中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对中药渣资源、处理和食用菌栽培的现状介绍,分析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及产业现状。并以平菇为对象,简要阐述中药渣栽培食用菌技术路线,同时针对中药渣栽培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渣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渣合理处理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眼藻属(Mesostigma)被认为是与高等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单细胞鞭毛藻类, 是研究高等植物起源的关键类群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中眼藻主要分布于静止的淡水水体中, 诸如池塘、水库和小型湖泊等, 然而中国至今仍未有该藻的报道。本研究在重庆合川和福建九龙江采集到2株单细胞鞭毛藻类, 对其进行形态观察并基于18S r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2株藻为中眼藻属的绿色中眼藻(Mesostigma viride)。此外, 研究从三峡库区的环境DNA中也鉴定出中眼藻的存在, 且主要出现在秋季, 说明秋季可能是在中国内陆采集中眼藻的最佳季节。研究是中眼藻属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为今后的中眼藻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营养膜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营养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简称NFT)是国外广泛采用的一种特殊的无土栽培方法。它是将植物栽植在一个狭长的不透水的营养槽中,槽中有缓慢流动的营养液。植物根系的一部分浸没在营养液中,一部分露在空气中,植物从这种小环境中吸收水、营养物和氧气。  相似文献   

8.
赤链蛇不同组织Sox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研究了赤链蛇不同组织Sox基因的表达。通过PCR产物直接克隆法和SSCP技术筛选阳性克隆,分析了雄性睾丸和雌性卵巢组织中的Sox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在赤链蛇雌雄成体组织中,Sox基因在睾丸、卵巢、脑和脾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雌雄成体肌肉组织中均无表达,显示该基因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序列分析显示睾丸组织中表达的是DRSox3,卵巢组织中表达的是DRSox22。在Sox家族中,Sox3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尿生殖嵴的发育过程中;Sox22则表达于多种组织和神经系统中,可横跨CNS和PNS的整个过程。此结果表明Sox基因不仅在性别决定中起作用,还可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担负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Le 斑马鱼nanos1基因在配子发生中的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贵  宋平  吕道远  周伟  桂建芳 《遗传》2005,27(4):589-574
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反义RNA为探针,检测了斑马鱼(Danio rerio) nanos1基因在卵子发生及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初步探讨了该基因在斑马鱼配子发生中可能的功能。结果表明:在斑马鱼卵子发生中,nanos1 mRNA均匀分布于卵原细胞和各时期卵母细胞的胞质中;在卵原细胞和Ⅰ、Ⅱ期卵母细胞中,nanos1 mRNA的杂交信号十分强烈,而较晚期卵母细胞中信号明显减弱。在斑马鱼精子发生中, nanos1 mRNA可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检测到。nanos1 mRNA的阳性信号在精原细胞中极为强烈,在初级精母细胞中较为微弱,而精子细胞中没有阳性信号。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斑马鱼nanos1基因对生殖干细胞-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维持和正常功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曾鹏  曹霞  郭朝晖  肖细元  刘亚男  辛立庆 《生态学报》2017,37(19):6472-6479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珊瑚树对土壤中镉(Cd)的耐受和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珊瑚树对污染土壤中Cd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培养56 d内,土壤中Cd含量对珊瑚树生物量影响不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05—203 d),珊瑚树的生长明显受到土壤中Cd的抑制作用。与对照处理(土壤中Cd含量为3.6 mg/kg)相比,培养154 d后,土壤中Cd含量为24.6 mg/kg处理下珊瑚树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培养203 d后,土壤中Cd含量为24.6mg/kg处理下珊瑚树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明显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珊瑚树叶片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培养203 d后,珊瑚树对土壤中Cd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表明珊瑚树对土壤中Cd具有一定的富集和转运能力。上述结果表明,珊瑚树对Cd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1.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次生木质部分化过程中,在形成层刚衍生的木薄壁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Pase)主要分布于核膜边缘和高尔基体;在分化程度较高的木薄壁细胞中,APase散布于整个核中,进而,在各种细胞器残体上聚集;在成熟的木薄壁细胞中,APase沿细胞壁内侧分布。在未成熟导管分子中,核、质膜及纹孔上明显存在APase聚集,进而,核解体;在即将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中,APase主要集中于初生壁;在已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中,APase集中于次生壁。脱分化过程中,只在细胞质中可见分散的APase活性,而细胞核和细胞壁上未见此酶的分布;更深层的即将分化成熟和已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未见有细胞分裂,其上APase的分布与剥皮前相同。通过比较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APase的分布,推测不同的APase同工酶可能分别参与了次生木质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原生质体的解体和次生壁的建成。APase的聚集程度可能是决定细胞能否脱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巴戟天花药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花药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类物质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减数分裂之前,花药壁的绒毡层细胞中有少量脂滴,其他细胞中脂滴和淀粉粒都很少。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小孢子中开始出现脂滴,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较以前增加,其他细胞中的脂滴和淀粉粒仍然很少。小孢子早期,游离小孢子在其表面形成了花粉外壁,靠外壁下方有一层周缘分布的多糖物质。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明显减少。发育晚期的小孢子中形成一个大液泡,细胞质中出现淀粉粒;同时在药壁和药隔组织中也出现了淀粉粒。此时绒毡层退化。在二胞花粉早期,花粉中积累了大量淀粉粒和一些脂滴。但在成熟的花粉中(二胞花粉晚期),淀粉粒消失,只有一定数量的脂滴保留。巴戟天成熟花粉中积累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脂滴。  相似文献   

13.
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花药和不育花药的ATPase做了定位分析。可育花药的花粉母细胞核中积累了大量的ATPase反应颗粒,而细胞质中ATPase反应颗粒较少,但在线粒体中特异地聚集了一些大的ATPase反应颗粒。减数分裂后,小孢子细胞质中ATPase反应颗粒明显增加。随着小孢子发育,其细胞质中ATPase反应颗粒逐渐减少,但在线粒体中又特异性地聚集了较多的AT-Pase反应颗粒。当花药发育到二胞花粉时期,花粉和绒毡层细胞中的ATPase反应颗粒已很少了。不育花药的花粉母细胞中呈现较多的ATPase,然而在线粒体中很少。异常四分体小孢子细胞质中虽然有较多的ATPase反应颗粒,但还是通过细胞质收缩和质壁分离方式退化。对可育花药的花粉母细胞线粒体中特异出现的簇状ATPase分布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育花药中花粉母细胞线粒体ATPase的异常与花粉败育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近年来大肠中分化腺癌检出比例有所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中分化腺癌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过去30年1073例大肠癌的病理分型,比较其中328例高、中分化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激光细胞学扫描技术,双荧光高分辨率微卫星不稳定性技术评价129例大肠癌遗传不稳定性特点,TP53、KRAS基因突变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由1979年始每10年为1组,至2008年计3组。中分化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37%、38%及55%。其中的328例大肠癌高、中分化腺癌病理学研究表明,中分化者较高分化者病期晚、浸润深、淋巴结转移率高、静脉侵袭阳性率高。对74例高分化腺癌与55例中分化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高、中分化腺癌的DNA倍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无显著性差异,TP53与KRAS基因突变频率也无显著差异。但TP53的移码突变仅在高分化腺癌中检出(4例,P<0.05)。KRAS的颠换突变在高分化癌中检出5例(23%),在中分化癌中检出12例(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中分化腺癌在临床病理学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肠中分化腺癌较高分化腺癌生物学行为差,发现时病期较晚,治疗随访中需要引起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集聚度研究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不同区域中医药卫生资源集聚度的变化趋势。结果 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性大,且按地理和人口配置的卫生资源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结论 提高中医药卫生资源可及性,满足不同区域人群的多样化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钟海英  张雅林  魏琮 《昆虫学报》2020,63(4):421-432
【目的】本研究通过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成虫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进一步了解蝉科(Cicadidae)代表种类的消化道形态和功能分化。【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合哑蝉雄成虫消化道的整体形态以及食道、滤室(中肠前端及后端、马氏管基部、后肠基部)、滤室外中肠(锥形体、中肠环)、后肠(回肠、直肠)的一般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同时对滤室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合哑蝉消化道由食道、滤室、滤室外中肠及后肠组成。食道狭长,被有上表皮和内表皮。中肠前端、中肠后端、马氏管基部以及后肠基部被一肌肉鞘包围形成滤室构造。组成中肠前端和后端的细胞基膜高度内褶,顶端的微绒毛发达。中肠后端分布许多线粒体和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滤室外的中肠包括膨大的锥形体、中肠环。其中,锥形体由两种细胞组成;中肠环分为前、中、后3个不同的区段。前中肠细胞包含大量的分泌颗粒、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中中肠细胞含有分泌颗粒;后中肠细胞包括许多低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和滑面内质网。类铁蛋白颗粒零星分布于中肠环的前、中区段。组成锥形体和中肠环前端的细胞顶端微绒毛被丝状物质覆盖。后肠被有一层表皮。食道、中肠环中段、直肠细胞中含有微生物。【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合哑蝉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方面的信息为其功能分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相关微生物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共生菌与蝉总科昆虫的协同进化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7.
玉米浆对转酮酶缺陷型短小芽孢杆菌菌株成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研究D 核糖发酵过程中发现 ,培养基中玉米浆的含量直接影响着菌体的形态及D 核糖产量。在不同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玉米浆 ,镜检菌株的生长情况 ,并测定发酵培养基中D 核糖的产量。研究表明 ,转酮酶缺陷是突变株在菌体生长过程中出现链状的内因 ,而玉米浆中所含的芳香族氨基酸是转酮酶缺陷型突变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链状的外因。  相似文献   

18.
记录了目前分布在中国的中剑水蚤属共计10个种:刘氏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Claus,1857)、温中剑水蚤M.thermocyclopoides Harada,1931、特异中剑水蚤M.dissimilis Defaye&Kawabata,1993、北碚中剑水蚤M.pehpeiensis Hu,1943、奥贡中剑水蚤M.ogunnus Onabamiro,1957、邬氏中剑水蚤M.woutersi Van de Velde,1987、糙角中剑水蚤M.aspericornis(Daday,1906)、玛丽中剑水蚤M.mariae Guo,2000、深圳中剑水蚤M.shenzhenensis Guo,2000、蒙古中剑水蚤M.mongoliensis Kiefer,1981。对每一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分别做了详尽描述,给出了如何鉴定这10个种的检索表。同时还讨论和更正了过去一些学者对分布在中国的中剑水蚤属个别种诸如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中华绒螯蟹越冬时和越冬后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状态粗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及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变化,分析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越冬死亡,越冬后交配,产卵和孵化关系。越冬前雌,雄河蟹粗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碘(I2)值为57和48。越冬(越冬时,越冬后)死亡雌,雄河蟹粗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I2值分别低于28和10;而其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I2值分别低于1.25和0.83。越冬后能成功交配的雄河蟹粗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I2值高于33。越冬后交配产卵雌河蟹粗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I2值高于42,抱卵并使卵正常孵化的雌河蟹粗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I2值大于47。脂肪酸在河蟹的细胞内氧化分解,为越冬提供了能量。  相似文献   

20.
小麦成熟胚囊卵细胞中存在较多围核分布的淀粉粒和少量散布的脂类颗粒;两个助细胞中积累很多脂类,未见有淀粉粒存在;中央细胞中存在中等量均匀分布的淀粉粒和脂类颗粒。受精时期,胚囊内各细胞中淀粉粒变化不大。精卵核融合时,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中的脂类分别存在一个积累高峰。合子与相应时期游离核胚乳中的脂类颗粒均较少。原胚初期,每个原胚细胞及胚乳原生质中均积累较多脂类。珠孔附近的内珠被细胞中脂类颗粒较多,并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变化。在观察的所有发育时期的胚珠中,均未发现贮存蛋白质。胚珠中脂类的一系列变化可能与雌性细胞的营养、胚胎发育初期的养料及花粉管的定向生长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