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NMDA所致原代培养小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纯度;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PI双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钙成像,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Bax、NR2A、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NMDA(200μM)60分钟能使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芝麻素(0.1μM)能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0.01)。与NMDA组相比,芝麻素能抑制钙超载;降低Bax和NR2B蛋白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P0.01)。结论:芝麻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钙超载、下调NMDA受体亚型NR2B的表达以及调节Bcl-2家族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因蛋白错误折叠、聚积影响神经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AD病理过程中,根据其激活状态的不同小胶质细胞发挥神经保护或神经毒性作用。小胶质细胞上表达各类神经递质受体,这些受体参与介导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的双向沟通,在AD的病理进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该文重点介绍了小胶质细胞表面的γ-氨基丁酸(GABA)能、谷氨酸能、大麻素、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以及它们与AD之间的关系,即小胶质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可以介导或影响小胶质细胞产生的神经保护或毒性作用,从而影响AD病理。阐明小胶质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在AD中的作用机制将会为探索合适的AD治疗靶点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Carbamylated erythropoietin,CEPO)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一种衍生物,与EPO一样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没有其造血功能。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了C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有最新研究阐述了EPO和CEPO具有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本文主要介绍了CEPO的减轻神经细胞水肿、促进神经细胞分化、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等神经保护作用及CEPO可能通过激活CEPO受体、CD131、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等机制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以往的研究工作证实了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甲醛神经毒性和氧化应激具有拮抗作用.Paraoxonase-1(PON-1)是机体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ON-1是否可介导H2S的抗甲醛神经毒性作用.采用甲醛损伤PC12细胞为甲醛神经毒性的细胞模型.硫氢化钠(NaHS,一种H2S的供体)不仅可以上调PC12细胞PON-1的活力,还可恢复甲醛对PC12细胞PON-1表达与活力的抑制作用.2-hydroxyquinoline(2-HQ)是一种选择性PON-1抑制剂,它可显著降低H2S对甲醛细胞毒性、凋亡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累积的抑制作用.而且,2-HQ可阻止H2S逆转甲醛激活PC12细胞caspase-3和下调PC12细胞bcl-2表达.结果提示H2S依赖PON-1去保护PC12细胞对抗甲醛的神经毒性.我们的这一发现表明PON-1有希望成为防治甲醛神经损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细胞内两个重要的能量感受分子。AMPK主要调控分解代谢,而mTOR主要影响合成代谢,两者在调控细胞代谢平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estrin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进化高度保守的应激诱导蛋白,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此外,Sestrins还能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活性,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稳态,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主要针对Sestrins与AMPK/mTOR信号通路之间的调控关系以及对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和评价灵芝属多糖对肾上腺酮(CORT)诱导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灵芝在抗抑郁功能方面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CORT诱发神经细胞发生损伤后给予灵芝属多糖提取物,分别通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胞外释放法、总DNA定量分析法以及荧光标记法确定细胞毒性以及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结果显示灵芝属多糖在低作用浓度下对PC12细胞不具有毒性,在100μg/mL的作用浓度下灵芝孢子粉多糖(PGL)可以显著提高损伤细胞存活率的比例为22%,减少LDH的释放比例为11.08%,增加胞内总DNA含量14.65%,是所有待测多糖中作用最佳的。[结论]PGL对细胞具有低毒的特点,显著改善CORT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作为抗抑郁药物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Estrogen)是人体内常见的类固醇激素,它不仅仅在生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神经保护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研究发现雌激素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受体依赖途径及非受体依赖途径。可以协同表达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突触及轴突长度,上调抗细胞凋亡蛋白,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抗氧化应激,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发挥保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雌激素还与线粒体的关系密切,线粒体功能在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雌激素可以抑制线粒体内活性氧的生成,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Ca2+稳态,减轻细胞的损伤。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对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线粒体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提示,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与线粒体有着密切联系。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和活性氧自由基(ROS)的主要来源,对细胞内信号转导、细胞存活与死亡调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雌激素可多方面调节线粒体功能,包括影响ATP与ROS的生成、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维护细胞内钙稳态,以及调节线粒体基因和蛋白表达等。本文主要从线粒体角度综述了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磷酸腺苷(adenosine-monophosphate,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的下游成分,是哺乳动物的细胞燃料计,也是细胞内的能量传感器,在维持能量平衡中占有重要作用.下丘脑是食物摄入和能量平衡的关键调节器,其AMPK参与的脂肪...  相似文献   

10.
神经嵴(neural crest,NC)是一种具有高度迁移能力的多功能细胞群,它形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上皮和上皮细胞前体之间的交界处。神经嵴细胞在经历了横贯整个胚胎的迁移之后,会固定下来并分化发育成多种组织和器官。神经嵴细胞在迁移过程中表现出趋化性(chemotaxis)和趋电性(electrotaxis)。神经嵴细胞能够沿着胞外可溶性因子浓度梯度产生定向迁移,这些趋化性因子包括SDF-1、VEGE、FGF、PDGF等;神经嵴细胞也能在生理电场(endogenous electric fields)或适当外源电场(exogenous electric fields)中沿电场方向,向正极或负极迁移。一些重要的与趋电性相关的分子已经被发现,如EGFR、Rac1、V-ATPase H+pump、PI3 kinase/Pten。本综述详细介绍了神经嵴细胞趋化性和趋电性迁移中的可能机理和实验证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Cui AL  Zhao L  Li LM  Qiao JT  Zhang C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02-306
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存质量,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机制不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Humanin是近年来发现的能特异性抑制AD相关毒性的分泌性短肽,通过自身二聚化在细胞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Humanin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β-淀粉样蛋白(AB),以及家族性AD(FAD)基因如早老基因突变诱发的神经毒,而对AD不相关的毒性作用如凋亡诱导剂etoposide及Fas诱导的细胞死亡却不表现拮抗作用。因此,Humanin可通过特异性拮抗AD相关的神经毒而发挥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该病引起的脊髓受损而产生的脊髓功能障碍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在脊髓损伤中,多种因素能通过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而激活自噬,适度的自噬可以对脊髓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而增加细胞存活率、恢复和增加自噬通量可以改善损伤后的脊髓功能的恢复;在CSM脊髓损伤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与其受体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 TrkB)及其相关通路是参与保护神经细胞的重要途径之一,细胞自噬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阐释自噬与BDNF/TrkB信号通路在CSM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以期对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来的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抑制神经炎症而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策略。本研究组前期的临床试验表明,灵芝(Ganoderma lucidum,GL)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抗炎及免疫调节机制发挥其保护作用。本研究在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的模型中观察了GL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小胶质细胞单独或与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共培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0.25μg/mL)孵育24h作为阳性对照,试验组分别加入GL提取物(50~400μg/mL)和/或MPP+处理的MES23.5细胞膜碎片(150μg/mL);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及其产生的有害因子和MES23.5细胞[3H]DA摄取能力。结果显示,LPS或MPP+损伤的MES23.5膜碎片均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同时,GL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小胶质细胞源性炎症因子和细胞毒性因子(NO、TNF-α、L-1β)的产生,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并同样可以下调TNF-α和L-1β mRNA水平的表达。此外,GL还可明显对抗由小胶质细胞激活和MPP+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3H]DA摄取抑制。以上结果提示,GL主要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其神经毒性因子的释放而保护多巴胺能神经细胞。GL可能成为治疗PD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4.
蛋白激酶C参与缺氧预处理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知缺氧预处理不仅对心肌细胞,而且对血管床亦有保护作用;但对血管壁细胞是否有直接保护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工作在培养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缺氧复氧(A/R)损伤模型上观察缺氧预处理(anoxicpreconditioning,APC)的影响。发现APC能提高A/R后VSMC存活率,减轻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和钙超载,使用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能模拟,而抑制剂H7或polymyxinB能完全消除APC的上述保护作用。提示APC对VSMC的A/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PKC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是近年来在探究一些年轻的麻醉剂成瘾者突然出现帕金森氏病症状的原因时发现的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它能较特异地损毁人和某些动物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DA)能神经,从而引发帕金森氏病症状。本文介绍了 MPTP 神经毒性的发现及其作用特点、机制与其在帕金森氏病研究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6.
Xie L  Sun HY  Gao J  Liao H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35-338
脱氢表雄酮(DHEA)是人体性激素的前体物质,能够在大脑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中从头合成,属于神经甾体。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均显示,DHEA对神经系统具有营养、保护以及调节高级功能等作用,可能具有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脑病、外伤、某些精神疾病等应用前景。研究发现,DHEA的作用机制存在基因与非基因两条通路,具体表现在抗氧化应激、抗兴奋性毒性、抗细胞凋亡等多个方面。近来,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DHEA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较多,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白凤丸对Aβ1-40和C31导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Aβ1-40和C31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的作用,同时研究了白凤丸有效成份BFP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方法,在培养的PC12细胞观察应用Aβ1-40和C31前后对细胞在570 m的吸收值的影响,以及给予BFP和雌二醇共同孵育后吸收值的改变.结果:Aβ1-40和C31可使细胞在570 nm的吸收值显著降低,而应用BFP和雌激素后,能有效地提高细胞在570m的吸收值.结论:Aβ1-40和C31对PC1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而BFP能显著拮抗这种作用,与雌激素的作用类似,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β-淀粉样肽的细胞内毒性与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淀粉样肽(amyloid—β peptide,Aβ)是阿尔采末病患者脑内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内产生和聚集的A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利用离体线粒体模型发现,Aβ可以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MPTP开放会进一步加剧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并可导致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释放,在线粒体介导的细胞死亡中具有重要作用。Aβ引起的MPTP开放可能是胞内Aβ导致神经元死亡的重要通路,研究Aβ对该孔道的影响将有助于阐明Aβ的毒性机理并以期找到减轻Aβ损伤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常用的神经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为实验模型,通过比较活性氧(ROS)作用细胞后的细胞活力、凋亡相关蛋白(p53、Bax)水平以及细胞中SOD、GSH、MDA的差异,发现菟丝子提取物不仅能提高ROS损伤的已分化PC12细胞活力,调节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还能提高细胞中SOD和GSH的含量,降低MDA水平。由此表明,菟丝子提取物对ROS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型肌酸激酶(brain-type creatine kinase, CKB)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 GSCs)代谢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代谢组学数据分析CKB的代谢底物肌酸在胶质瘤静脉与足背静脉血液样本中的含量差异;结合胶质母细胞瘤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Western blot、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检测CKB在GSCs与非干性肿瘤细胞(non-stem tumor cells, NSTCs)中的表达差异;通过CCK-8实验检测敲低CKB或抑制剂环肌酸处理后GSCs和NSTCs的细胞增殖能力及磷酸肌酸对CKB敲低GSCs的细胞活力挽救能力。结果 肌酸在胶质瘤静脉较足背静脉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上升;在GSCs中CKB表达显著高于NSTCs;CKB敲低或环肌酸处理显著抑制GSCs的增殖能力,而对NSTCs影响较小;磷酸肌酸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CKB敲低导致的GSCs活力下降。结论 CKB在GSCs中表达上调,通过肌酸激酶/磷酸肌酸系统促进G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