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于转基因的阳离子脂质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来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需要一种有效、安全并且可重复进行的载体,阳离子脂质体是基本满足这些条件的有限几种载体中的一员. 目前已经有十几种阳离子脂质体. 这些脂质体通过外周的电荷与DNA相结合,静电吸引形成复合物在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后,通过细胞的内吞或融合作用使复合物进入细胞内,从而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这种DNA传递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确立. 二例利用阳离子脂质体的人体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也已开始实施,将来会有更多的临床试验得到开展,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领域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脂质体的转染机制及转染效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离子脂质体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基因载体。简要介绍了阳离子脂质体的结构特点;着重讨论了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时介导基因转移的机制以及在转染过程中对基因转染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脂质体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基因载体。简要介绍了阳离子脂质体的结构特点;着重讨论了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时介导基因转移的机制以及在转染过程中对基因转染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研究中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脂质体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阳离子脂质体的研制使其逐步成为重要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并且初步应用于基因治疗研究,同时多种靶向脂质体的研制也为体内靶向基因转移和表达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脂质体的结构、功能、在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各种靶向脂质体的研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脂质体转染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的转染效率和基因的表达.将含有β-半乳糖苷酶LacZ结构基因的质粒,用三种不同的阳离子脂质体导入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中,通过X-Gal染色观察不同的转染效率.结果发现,Fugene 6转染效率最高,蓝染细胞达10%,其脂质体与DNA的最佳比例为3∶ 2.Fugene 6可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骨骼肌原代细胞,而且外源基因可以长效高效地表达,有望用来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在体内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离子脂质体已经成为基因转移使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本文从阳离子脂质体的理化特性、质粒/阳性子脂质复合体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质粒/脂质复合体的基因转移机制等方面,对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在体内基因转染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磁性纳米基因载体是一种非病毒基因载体,经过功能性基团修饰后能够连接阳离子转染剂构建细胞转染系统。本文将磁转染技术结合常用的脂质体转染,形成了一种新型动物体细胞转染方法,即称脂质磁转染(Liposomal magnetofection,LMF)。这将为体细胞克隆培育转基因动物提供稳定遗传的细胞系。为构建脂质磁性纳米基因载体复合物系统,本研究利用一种磁性纳米基因载体通过分子自组装与脂质阳离子转染剂结合,用于携带外源基因转染动物体细胞。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ζ电位-粒度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磁性纳米基因载体的形貌、粒径分布、负载及浓缩DNA的方式。结果表明,通过猪肾(PK)细胞的LMF实验,与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转染比较,具有较高的转染率,更重要的是克服了脂质体转染瞬时表达的缺陷。MTT细胞毒性试验结果也显示该方法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因此LMF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高效低毒性的细胞转染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因治疗中,基因载体起着关键作用。阳离子脂质体作为一种非病毒基因载体,在基因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阳离子脂质体的细胞毒性与类脂结构有关,按照头部结构的不同,阳离子脂质体有季铵盐类、胺类、氨基酸或多肽类、胍盐和杂环类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头部结构为季铵盐类、胺类、氨基酸或多肽类的阳离子脂质体及不同的连接键和尾部导致的细胞毒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转基因相关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技术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但外源基因在体内的表达仍然难以预测,特别是大动物的转基因,由于制备效率低下,因而难以筛选出足够的高表达的阳性动物数.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对提高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表达水平提供了一些新手段,本就避免转基因的位置效应、控制外源基因在动物宿主基因组中的整合、提高转基因的表达效率、构建转基因载体和使用外源基因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精子载体法是一种低成本、简单快速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外源基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基因整合,一种是直接整合到精子的基因组中;另一种是通过精子携带进入卵细胞,然后整合到受精卵的基因组中.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利用精子载体法获得了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但是基于精子在受精过程中,结合、内化、以及转运外源基因等方面能力的差异,转染效率仍有待提高.就利用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过程中,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分子机制和方法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