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Bcl-2在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Bcl-2的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Bc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 Bcl-2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1;Bcl-2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cl-2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Bcl-2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的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检测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Bcl-2,P53的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5例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Bcl-2及P53的蛋白表达,并对病例随访5年。结果: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115(64.3%)。正常肠黏膜组织不表达Survivin。Survivin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Survivin的表达率在Bcl-2阳性的患者明显高于Bcl-2阴性的患者(P<0.001),但是和P53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Survivin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Survivin阴性的患者(P=0.001)。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检测Survivin对于肿瘤患者的预后以及基于抗凋亡机制的肿瘤靶向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促凋亡因子Omi/HtrA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检测促凋亡分子Omi/HtrA2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 system法检测63例乳腺癌及37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这些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Omi/HtrA2在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显著低于乳腺癌中的表达(P<0.05),而Caspase-3则在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显著高于乳腺癌中的表达(P<0.05),但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线粒体促凋亡蛋白Omi/HtrA2的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D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大肠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黏膜组织无Survivin、CyclinD1表达;Survivin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及组织分级、大体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yclinD1表达与大肠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CyclinD1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CyclinD1阴性患者(P<0.05);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CyclinD1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既有独立的功能,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1886年丹麦医生Hirschsprung首先描述了先天性巨结肠症,故又称为Hirschsprung's Disease(HD)。HD发病率居先天性畸形的第二位,平均每5000个成活新生儿中发生1例,其病理学基础是病变肠段结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但HD的病因较为复杂,迄今仍有争议。Bcl-2蛋白是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产物,具有遏止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正常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Bcl-2蛋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长期表达,提示Bcl-2蛋白对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存活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外周神经受到伤害时,Bcl-2蛋白有助于外周神经的修复。目前,Bcl-2蛋白对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Livin和BcI-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巾表达上调,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Livin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Livin与Bel-2蛋白可能在乳腺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激活STAT3( pSTAT3)蛋白和SOCS3在人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60例乳腺癌和36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STAT3和SOCS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人乳腺癌组织中pSTAT3和SOCS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4%和40.0%,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pSTAT3和SOCS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2.2%,前者与后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乳腺癌pSTAT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和c-erBb-2表达均无显著相关(均P>0.05);SOCS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的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和c-erBb-2表达均无显著相关(均P>0.05);乳腺癌pSTAT3和SOCS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37,P<0.01).结论 乳腺癌pSTAT3和SOCS3表达状况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等呈密切相关,提示STAT3和SOCS3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乳腺癌化疗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资料完整的12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结果:拓扑异构酶Ⅱα在126例浸润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9.2%,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状态无相关(P〉0.05)。结论:拓扑异构酶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TopoⅡα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X-2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全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COX-2和Survivin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24/43)和69.8%(3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Ⅲ/Ⅳ期B-NHL患者COX-2蛋白的表述要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Survivin的表达与B-NHL的组织病理学等级和国际预后指数(IPL)具有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OX-2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1.000,P=0.030).结论:COX-2和Survivin在B-NHL中表达上调以及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表明COX-2和Survivin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ABC法对77例大肠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7例大肠癌中,Bax阳性58例(75.32%),在高分化腺癌中比低分化腺癌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Bax在绝大部分的大肠癌中都有表达,这表明参与了大肠癌的凋亡调控,其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大肠癌组织和14例正常粘膜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的状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率分别为67.1%(55/82)和69.5%(57/82),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5),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 s分期有关(P〈0.05)。VEGF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 s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等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在大肠癌中Survivin表达与VEGF和表达呈正相关(rs=0.358,P〈0.05)。结论Survivin和VEGF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urvivin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反映大肠癌进展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凋亡抑制基因livin与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和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4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4个乳腺癌细胞系中livinmRNA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IHC)EnVision法检测上述组织和细胞中liv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livin mRNA和survivin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32/44)和61.4%(27/4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3/40)和5.00%(2/40),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结果相似(P<0.01)。livin和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4个乳腺癌细胞系中均有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MCF-7及MDA-MB-435细胞系中呈阴性表达。survivin基因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P=0.0047),livin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或者Her2/neu阳性表达的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ivin和survivin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sur-vivin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livin和survivin基因一样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13.
Survivin、P34cdc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34cdc3的表达,探讨survivin和P34cdc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非小细胞肺癌(含癌旁细支气管和/或小支气管增生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标本1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在癌组织与癌旁细支气管和/或小支气管上皮增生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survivin和P34cdc2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癌组织中有过表达,在癌旁细支气管和/或小支气管上皮增生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增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34cdc2表达呈正相关(P<0.01),癌旁细支气管和/或小支气管上皮增生组织中,survivin和P34cdc2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1).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survivin和P34cdc2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其survivin和P34cec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和P34cdc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过表达现象,在非小细胞肺癌的G2/M期,P34cdc2可能通过将survivinThr(34)磷酸化而激活或增强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从而将细胞周期进程与凋亡调控有机地联系起来.过表达的survivin和P34cdc2可作为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裂增殖、凋亡抑制(细胞生存延长)能力和临床分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胃癌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4例胃癌 ,34例胃良性病变 ,2 0例胃正常组织标本中survivin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胃癌、良性疾病组织和正常组织分别为 87 0 % (47/ 5 4 )、 2 3 5 % (8/ 34)和 15 % (3/ 2 0 ) ;SurvivinmRNA阳性率为 79 6 % (43/ 5 4 )、 2 3 5 % (8/ 34)和2 0 % (4/ 2 0 )。胃癌组远大于正常胃组织和良性疾病组 ,而正常胃组织与胃良性疾病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SurvivinmRNA与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s=0 6 79,P <0 0 5 )。且其阳性率高低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 ;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结论 SurvivinmRNA与蛋白在胃癌中表达较高 ,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 ,它可作为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及癌前病变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30例普通性增生,30例非典型增生(AH),20例导管内癌,5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VEGF及受体Flk-1/KDR的表达变化。结果各组CD34、VEGF及Flk-1/KDR的表达程度不同,浸润性导管癌组最高。随病程演进,MVD增加(P〈0.05),VEGF及其受体Flk-1/KDR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渐进增高(P〈0.05),但在病程初期各主要指标改变不明显,显著变化始于AH阶段。MVD在AH与导管内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VEGF及Flk-1/KDR的表达在AH与导管内癌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生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生成异常可能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VEGF及其受体Flk-1/KDR的表达异常可能是乳腺普通性增生-AH-乳腺癌这一癌性转化过程中血管生成异常的主要始动因素,VEGF及其受体Flk-1/KDR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6.
环氧合酶-2在子宫内膜癌中上调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 5组 ,增生期组 2 5例 ,分泌期组 2 5例 ,内膜炎组 2 5例 ,非典型性增生组 2 3例 ,子宫内膜癌组 34例 ,应用免疫组化和定量RT PCR方法 ,检测其中Cox 2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结果 6 7%的子宫内膜癌表达Cox 2 ,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子宫内膜癌组的Cox 2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四组 (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 :增生期组 5 4 6± 0 12 3,分泌期组 3 2 0± 0 176 ,内膜炎组 4 78± 0 12 ,非典型性增生组 6 10±0 2 5 ,子宫内膜癌组 8 70± 0 93,相应mRNA含量依次为 92 8± 8 2 2fpg/ μg ,6 4 9± 11 0 8fpg/ μg ,79 4± 5 83fpg/ μg ,2 99 3± 10 6 8fpg/ μg ,4 93 0± 2 9 5 8fpg/ μg)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内膜癌中 ,高分化细胞Cox 2表达高于低分化细胞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非典型性增生组Cox 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和内膜炎组 ,增殖期组Cox 2表达高于分泌期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ox 2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为子宫内膜癌的化学预防和化疗的辅助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PRL-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L-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血管形成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Blot方法检测1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PRL-3的表达情况,并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等方法分析PRL-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L-3表达定位于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的细胞质,间质无着色。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的阳性率为分别为69·4%和35%,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统计分析显示,PRL-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08)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和0·299;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肿瘤大小、ER、PR和C-erBb-2阳性率无明显关系。WesternBlot结果亦证实PRL-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较癌旁乳腺组织明显增高(P=0·044),且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0)。72例乳腺癌中,PRL-3蛋白阳性组MVD的均值高于PRL-3阴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PRL-3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并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来促进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cl-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在OSCC不同分化及TNM分期病例中VEGF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但Ⅳ期VEGF阳性表达级别比Ⅰ期病例有显著增高。颈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比无颈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P<0.05)。OSCC高分化组中Bcl-2的表达率比中低分化组明显低(P<0.05)。VEGF阳性级别越高的病例组,Bc-l2的表达率越高。结论在口腔鳞癌中VEGF、Bcl-2的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urvivin,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胃癌组织Survivin,P53,CD3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77%(46/6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62%(42/65)。Survivin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表达与P53的表达密切相关(r=0.413,P〈0.01)。Survivin阳性表达组织中的MVD值为103.04±15.06,阴性组为81.89±12.15,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的MVD值为105.83±15.06,阴性组为81±12.71,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Survivin和P53突变对凋亡的抑制的协同作用及其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7例未绝经宫颈癌手术病人,病史结合子宫内膜HE染色观察判断患者所处月经周期时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COX-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COX-2免疫染色密度值及PCNA标记指数(LI)。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者增生期表达强于分泌期(P<0.05),但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阳性癌组织中PCNALI高于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COX-2的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5),宫颈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FIGO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未绝经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在增生期较分泌期明显增加,并参与调节肿瘤的生长、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