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狼研究第一人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我与狼的情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生在哈尔滨,因家境贫寒,出生后不久就从市区搬到市郊的松花江畔居住。可以说童年的我是在松花江边喝着江水长大的。童年时,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很多爱好。春天来了,南下的候鸟纷纷往北迁徙,江上野鸭成群,江边柳丛密布,一些小型鸟类就在柳丛里觅食,这正是捕鸟的好时候。我常常约上几个同学,放学后把书包往家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东部地区狼的食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采用粪便分析法和食痕分析法对内蒙古东部狼的食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区狼的主要食物是大、中型有蹄类(出现频率53.8%, 相对生物量85.17%), 粪便中家畜出现频率为40.3%, 相对生物量为75.67%。该地区狼的食性同黑龙江狼的食性相比, 存在地区差异。通过饲喂实验, 提出狼粪便中所含猎物的干重与鲜重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76+0.02x(r=0.99), 应用此方程可估计出狼消耗各种猎物的相对生物量和数量。在该地区狼对家畜危害比较严重, 要适当猎取同时也应保持其适当数量。  相似文献   

3.
大中型食肉动物肇事事件导致人类与野生动物关系恶化,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湿地、草原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畜牧业发达,但近年来狼(Canis lupus)捕杀牲畜的肇事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若尔盖野生狼肇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牧民对人-狼冲突管理的看法,本研究于2022年对若尔盖县13个乡镇83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1)多数受访者(66.0%)认为在过去5年内,若尔盖县野生狼数量有所增加;(2)狼肇事事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最严重的是包座乡。包座乡临近山区,该区域牧场面积广阔、牧民饲养牲畜数量多等原因导致该镇发生狼肇事事件较多;(3)对于狼肇事,绝大多数牧民(85.0%)更希望采取经济补偿或者驱赶措施,只有少数牧民(9.4%)希望采取捕杀的措施;(4)影响牧民对狼肇事管理措施的偏好因子中,受教育程度、年龄、民族以及被杀牲畜数量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狼种群监测管理,采取措施减少狼捕杀牲畜,优化补偿机制,缓解当地牧民与狼之间的矛盾。本研究为当前若尔盖县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其他地区大型食肉动物与当地居民冲突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宝岛之行威尔逊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采集活动已落下帷幕,因此从1911年岁末起,他便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将自己在中国大陆的经历写成《一位博物学家在华西》一书。全书共两卷,1913年首次出版后广受欢迎。威尔逊也渐渐开始了他的第二职业——写作。但威尔逊的采集生活并未结束,此后他还多次为哈佛大学阿诺尔德树木园远赴世界各地采集植物,而他和中国的缘分也未尽。1918年春秋两季,威尔逊来到台湾,对宝岛的森林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5.
正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博物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作家……他的头衔不可谓不多。这位英国人在1899—1918年间先后五次来到中国,在华中、华西和台湾的偏远山区开展植物采集活动。威尔逊不仅寄回了65 000余件标本,其中不乏新种,还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北亚、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一大片区域为背景探索日本人的起源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日本旧石器时代港川人、绳文时代和现代人与大约同时期的华南居民有最接近的亲缘关系;从绳文时代到现代日本人的时代变化具有与后者(以及华北居民)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早在270多年前,著名的生物分类学之父——瑞典的科学家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中就收录了华艳色蟌,这是中国第一种走向世界的蜻蜓。也由于华艳色蟌特有的艳丽,吸引着许多喜爱和研究蜻蜓的外国人到中国来采集研究蜻蜓,以致许多中国蜻蜓都是由外国人命名,其模式标本也保存在外国的实验室。这既是我们的骄傲也是面对历史的无奈。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dystrophin基因的cDNA全顺序(长14 kb)为核酸分子杂交探针,对中国人dystrophin基因内的RFLPs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结果中给出了PvuⅡ/1 a、Taq Ⅰ/2 b—3、PvuⅡ/2 b—3、TaqⅠ/5 b—7、Xba Ⅰ/10五种杂交中所见的六个RFLPs 的预期杂合频率和受检女性的实际杂合频率;其中PvuⅡ/2 b—3(A 1=26.0 kb,A 2=3.8 kb)和Taq Ⅰ/5 b—7(A 1=10.0 kb,A2=8.4 kb)的2个RFLPs为本文首次报道。PvuⅡ/1 a的2个RFLPs 的等位片段频率与日本人的同类研究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Taq Ⅰ/2 b—3、Taq Ⅰ/5 b—7、Taq Ⅰ/8、EcoR Ⅴ/9和Xba Ⅰ/10的5个RFLPs 与高加索人的数据比较,发现其中4个RFLPs 的等位片段频率的差异有极其显著性。这提示了东西方人在dystrophin 基因的分子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这些差异之中,Taq Ⅰ/2 b—3、Taq Ⅰ/8和EcoR Ⅴ/9检出的RFLPs 等位频率,中国人低于高加索人;而Xba Ⅰ/10检出的RFLPs 等位频率则显著高于高加索人;另外Taq Ⅰ/5 b—7检出的RFLPs的等位片段频率则与高加索人相近。实验结果还提示PvuⅡ/1 a、Taq Ⅰ/5 b—7和Xba Ⅰ/10这三种杂交,对于在中国人群中检测DMD/BMD 基因携带者以及产前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1980年开始,在吴汝康、吴新智、席焕久的持续推动下,中国人体测量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四十年来,中国体质人类学工作者对中国各地民族的体质表型做了大量的活体测量工作。目前取得的成果为中国人体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其中在头面部特征、体部特征、体质类型、体型、肥胖、体成分等研究方向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今后,中国人体测量学工作者须继续开展中国人的活体测量工作,利用体质大数据对活体测量学各个领域开展更加综合的研究,同时初步建成中国人体数据库,使中国人体质数据在医疗卫生、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身材青少年的地区分布特点及体质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13—22岁汉族男女城乡114431名中小学生的资料,按马丁身高分类标准划分不同身高段。分析其中高身材者(男>180cm、女>168cm)的人群地区分布特点。通过与同龄一般身高段青少年的比较,在探讨高身材青少年体型、体力潜在优势的同时,分析了他们在体格和运动素质方面的不足,就此提出干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物产业技术》2008,(6):64-65
近年来,在分析检测领域有个响亮的名字。他专注于全球逾150亿美元的仪器市场:2003~2007财年,其全球业务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率,2007财年实现全球54亿美元的净收入,2008财年继续显示更高业务增长势头。他不断更新和扩充核心产品和业务,致力于扩展质谱技术和产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钟华邦 《化石》2008,(2):32-33
长久以来我们中国人就自称是龙的传人。有首歌“龙的传人”在世界上传播,前一段时间在媒体上对龙争论不休。其实,对于什么是“龙”?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原因是缺少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张蜀康 《化石》2013,(4):9-10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坚持不懈,对于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更是如此。恐龙蛋的研究作为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冷门”的研究方向,它的发展见证了研究者的坚持与艰辛。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2005,17(4):359
Science杂志于2005年7月6日发表中国科学家刘金华、高福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对迁徙鸟类的感染”文章,描述了在中国青海湖发生的水禽感染流感病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滇东——泛指我国云南省的东部,如果非要划出一条线的话,大概是在武定—玉溪—元江以东的地区,当然它的另一半就是滇西了。 滇东真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研究古生代鱼类的一块少有的宝地。从5.5亿年前的“天下第一鱼”开始,这里就成了最早鱼类栖息和繁衍的天堂。从那时起,可以说当今世界上所有已被发现的绝大多数古生代鱼类在这里几乎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不仅如此,很多毗界其他地区没有的种类或者说是最早也是最原始的种类在这里均有发现。  相似文献   

17.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2005,24(4):259-269
本文简略介绍最近几年发表的与中国现代人起源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几篇分子生物学论文,结合中国的人类化石、旧石器、古哺乳动物学和亚洲西部的旧石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资料,论证根据Y染色体一些基因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古老人类被来自非洲的现代人完全替代的推论不能成立。古人类学的研究已经显示人类进化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新的分子生物学论文也显示人类的分子进化比过去认识的远为复杂。在对新信息进行解释和推论时必须对这样的复杂性保持深刻清醒的认识,人类进化不可能既是这样又是那样,只有将各个有关学科得来的信息进行综合思考才可望使得根据这些信息得出的推论趋于协调,对人类进化的认识逐渐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病虾的血淋巴液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并将该菌以实验的方法作肌注健康成虾,获得同样致病,而作浸浴和口服感染未见病态,认定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并提出防制对虾弧菌病要在改善环境,减少病菌,降低宿主易感性三个环节上攻破一点或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16,35(2):161-171
自2002年在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发现大约4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以来,相继在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点发现了早期现代人化石。这些化石发现证实大约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最近在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及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8万-12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而在这个时间段的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人类化石形态仍较原始,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这些研究发现提示,在中国地区,华南是现代人形成与扩散的中心区域,早期现代人以及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都可能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华北地区扩散。现有的化石形态证据显示,更新世晚期华南地区人类具有较大的演化变异,可能同时生存有几种不同的演化类群。智人洞属于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过渡类型,而道县则代表着演化进入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基于前人研究及本文的分析,作者认为柳江、资阳、丽江、田园洞等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特征比较进步,在演化上属于与道县相似的现代类型人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进展在引起对现代人在东亚地区出现和扩散关注的同时,古人类学界对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本文在回顾分析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鼠兔属(Ochotona)的研究——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现生鼠兔主要分布在亚洲,次在欧洲东缘和北美洲,其中我国种类最多。就鼠兔属动物的分类而言,以往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因为许多种类在形态上均相近似。笔者据国内外标本和文献资料,拟对我国鼠兔的分类与分布作一初步整理,并阐述作者的分类意见。 本篇内容包括:几种鼠兔分类地位的讨论,亚属暨种类名录与分布。现记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