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盘Ju属Discogobio鱼类四新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顺友 《动物学研究》1989,10(4):355-361
作者对分布于云南的盘ju属(Discogobio)鱼类进行了整理,发现其中四个是以往文献中所没有记载过的新种,定名为多鳞盘ju Discogobio pplylepis,sp.nov.、长鳔盘ju D.macrophysallidos,sp.nov.、长体盘ju D.elongatus,sp.nov.、短鳔盘juD.brachyphysallidos,sp.nov.现记述如下。新种的金模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以盘鮈属鱼类作为内群,以巴马拟缨鱼作为外群。通过形态比较共筛选出85个稳定的特征,形成形态特征状态矩阵表。以PAUP4.0b软件,采用均权方式,在无序和有序状态下分别按Heuristic、Branch-and-Bound以及Bootstrap等3种方式计算和构树。每种方法计算均得到唯一的1棵树,最大简约树与严格一致树、Bootstrap值检测树呈现微小差异。但仅最大简约树体现了各种之间先后分化的次序以及各姐妹群之间的关系,所以选择最大简约树作为盘鮈鱼类的系统发育树。其结果显示,盘鮈具小吸盘的种类与具大吸盘的种类分别构成了A、B两支。B支又可分为C、D两支。其中,C支的种类以吻端形成1对明显珠星,甚至形成吻突而区别于同属中具大吸盘的其他种类。运用Component(2.0)软件计算,得到盘鮈属种类分布河流的唯一分支树,其结构基本与水系的地理分布成对应关系。盘鮈属鱼类祖先的形成时期应为第4纪中期之初或更早。古云贵高原是盘鮈属鱼类的起源、分布和分化中心。云贵高原面的抬升与河流的袭夺促成了盘鮈属鱼类的多次分化和扩散,由此形成了该属鱼类的现今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
盘鮈属鱼类口吸盘的形态分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盘鮈属鱼类口吸盘的形态结构入手,探讨它们口吸盘结构分化的进化意义和生物学意义。具大、小吸盘的两个类群是盘鮈鱼类在演化进程中分化成的两个自然类群,它们为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吸盘的微观结构和须的长短等进一步分化,分化途径在两个类群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980年6月采自江苏省吴江县的鲤科鱼类一新种,小口小鳔Micrco-physogobiomicrostomussp.nov.新种的口唇和鳔囊结构等性状与凌河小鳔M.linghensisXie相近似,而又以其口唇的发达程度、胸腹部裸露区的大小和位置、尾柄长与高之比以及体色斑纹的差异等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盘鮈属是我国鲤科鱼类的一个特有属,过去已记录7种,因早期发表的云南盘鮈原始描述简略,国内又无人察看过模式标本,造成一些种名归属混乱。本工作在核对多数种的模式标木或地模标本的基础上,对盘鮈属鱼类的分类性状重新估价,认为多鳞盘鮈 D.polylepis Huang不能成立,为长鳔盘鮈 D.macrophysallidos Huang的同物异名,予以归并,经整理本属鱼类可分为8个种,其中具2个新种,文中给出了分种检索表,还就过去分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云南盘鮈口吸盘发育、表面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盘鮈口吸盘发育可划分为5个时期,这一过程在盘鮈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吸盘发育过程或多或少暗示了盘鮈的起源和演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起源提供了一点线索。吸盘的一些细微结构不失为好的分类性状,有助于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在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形态比较相结合的基础上,阐述口吸盘的功能和适应意义。口吸盘是抵御急流冲击的吸附器官和运动辅助器官,在取食活动中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云南红河水系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西畴金线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记述了采集自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干海子(红河水系)一洞穴的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命名为西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xichouensis Pan,Li,Yang et Chen sp.nov.)。该新种眼睛正常,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变粗变硬,后缘3/5具锯齿,与属内分布在邻近南盘江水系的已知种大眼金线鲃(S.macrophthalmus)、圭山金线鲃(S.guishanensis)、狭孔金线鲃(S.angustiporus)、侧条金线鲃(S.lateristritus)、丘北金线鲃(S.qiubeiensis)、滇池金线鲃(S.grahami)、曲靖金线鲃(S.qujingensis)、麻花金线鲃(S.maculatus)、紫色金线鲃(S.purpureus)及疑似红河水系易门金线鲃(S.yimenensis)相似。籍第一鳃弓外侧鳃耙9以下的特征,可与大眼金线鲃相区别;眼间距为体长的8.1%~9.9%,吻须后伸超过眼后缘,口角须后伸超过前鳃盖骨后缘,可与圭山金线鲃相区别;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体侧沿侧线无黑色横带,可与侧条金线鲃相区别;侧线鳞74~88,侧线上鳞20,侧线下鳞16,可与滇池金线鲃相区别;侧线弯曲,侧线鳞74~88,围尾柄鳞48,可与曲靖金线鲃相区别;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7.1%~53.7%,背鳍基长为体长的12.8%~15.8%,臀鳍前距为体长的66.0%~71.0%,臀鳍长为体长的13.7%~17.1%,胸鳍前距为体长的26.0%~29.5%,尾柄长为体长的19.3%~24.7%,下颌长为体长的4.7%~7.0%,明显区别于易门金线鲃;全身被鳞,具侧线鳞,可与其分布邻近的麻花金线鲃和紫色金线鲃相区别;背鳍前鳞35~39,鳃耙6,眼间距为体长的8.1%~9.9%,可与狭孔金线鲃及丘北金线鲃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盘Ju属鱼类的分类研究及两种新记述(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广西鱼类一新属三新种:鲤形目:鲤科,鳅科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广西河池地区鱼类资源调查中,我们发现鲤科鱼类一新属二新种和鳅科鱼类一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84年11月在广西富川县境内采到鲤科鲃巴亚科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命名为季氏金线鲃,新种Sinocyclocheilus jii sp.nov.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澜沧江水系的鲤科(鱼丹)亚科鱼类一新属新种。新属裸(鱼丹)属Gymnodanio gen.nov.在侧线、臀鳍条数目等特征上近似于低线(?)属Barilius,但以其除侧线鳞外体裸露无鳞,具不完全之腹棱等而与其及(鱼丹)亚科现有各属相区别。新种命名为条纹裸(鱼丹)G.strigatus sp.nov.。  相似文献   

12.
麂属新种——贡山麂(Muntiacus gongshanensis sp.nov.),根据得自云南西部高黎贡山的标本命名,本新种体型中等。体背与昆背暗褐色。额腺不显。无冠毛。颏腺小。蹄大。其染色体2n=9♂,8♀。  相似文献   

13.
黄顺友 《动物学研究》1985,6(3):209-217
为编写中国动物志,对分布于云南的裂腹鱼类进行了全面整理,发现其中有五个以往文献中所没有记载过的新种和新亚种,现报道如下。少鳞裂腹鱼 Schizothorax oligolepis,新种(图1) 〔地方名〕冷水花 全模标本21尾,1978年2月采自盈江县铜壁关。体长110—176毫米。 背鳍条Ⅲ—7;臀鳍条Ⅱ—5;胸鳍条I—17—18;腹鳍条Ⅰ—9—10。侧线鳞第一鳃弓鳃耙,外侧13—14,内侧17—20。下咽齿3行,2.3.4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的鲤科鱼类一新种。Sauvage(1878)以上下唇具乳突等特征建立了方口鲃属Cosmochilus,迄今共3个种。新种命名为南腊方口鲃C.nanlaensis sp.nov.以乳突不发达、呈绒毛状;第一鳃弓鳃耙稀疏;上颌须呈退化状,口角须亦不发达;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较短;侧线鳞数目偏少等特征易与本属其他种类相区别。文末附本属鱼类之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云南亚春蜓属一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亚春蜓属1新种,贡山亚春蜓Asiagomphus gong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云南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相似文献   

16.
云南扁角蚱属一新种(直翅目,扁角蚱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的直翅目扁角蚱科扁角蚱属1新种:短背扁角蚱 Flatocerus brachynotu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列出扁角蚱属的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长崎齿瓢虫属Afissula Kapur自1955年建属以来,经各国学者不断发现及重新组合,迄今已报导13种。云南省以往没有这个属的记载,曹诚一等(1984)在整理云南省森林病虫普查标本时,发现沧源县有环管崎齿瓢虫Afissula kambaitana(Bielawski)的新分布,在瑞丽县发现了匙管畸齿瓢虫A.spatulata Cao et Xiao。1988年作者之一王红在云南永德县采到长崎齿瓢虫属昆虫6头,经鉴定为1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森保研究室。  相似文献   

18.
绒绿天蛾属Angonyx由Boisduval氏建立于1875年,模式种是A.testacea(Walker,1856)。 本属已知4种及1亚种,分布于东洋区,其中包括我国已记载的1种,即A.testacea(Walker,1856)(分布:中国(海南、福建)、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地区),A.testacea bismarcki Clark,1929[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爱尔兰)],A.boisduvali Rothschild,1894[所罗门群岛],A.meeki  相似文献   

19.
2002年8月28日在广西田林县平山乡一洞穴地下河中采到1尾鱼类标本,经鉴定为鲤科(鱼巴)亚科金线属(鱼巴)鱼类1新种,定名为田林金线(鱼巴)Sinocyclocheilus tianlinensis sp. nov..鉴别特征:眼退化;吻突出,呈鸭嘴状;头后部急剧隆起,形成一向前不分叉的额骨;新鲜标本体半透明.新种与白斑金线(鱼巴)S.albeoguttatus、鸭嘴金线(鱼巴)S.anatirostris、无眼金线(鱼巴)S. anophthalmus和透明金线(鱼巴)S.hyalinus较相近,而与其他已知种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