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镁离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钉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ibbs(1976)和Thomas(1978)等曾先后提出毛蚴松(Miracixone)可改变曼氏血吸虫毛蚴的活动方向,使其较易接近其中间宿主——Biomphalaria glabrata。纯化后的毛蚴松,主要成分是镁离子。本文以化学纯试剂氯化镁和氯化钠为实验材料,观察了镁离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由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肝虫卵孵出)的活动及感染钉螺的影响。一、毛蚴对镁离子的反应在35mm大平皿盖上,平分划一直线。平皿内注入刚孵化出的毛蚴悬液1.2ml,使液体铺满平皿底,置解剖镜下观察毛蚴活动。然后在平皿一侧边缘处,分别加入10%氯化镁或氯化钠或自来水1小滴,并在每个平皿…  相似文献   

2.
藁杆双脐螺(Biotaphafaria straminea)是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曼氏血吸虫(Shistosoma mansoni)是寄生在人体内的血吸虫,生活史与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大体相似,成虫交配产卵,卵随大便、偶从小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入双脐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然后到终末宿主(人)。曼氏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移行径路极为相似,常能数次通过肝毛细血管、肺及大循环,最后定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的病变和发病机理是由于虫卵在人体组织中引起肉芽肿所致。目前认为发育成熟含毛蚴的血吸虫卵分泌可溶性抗原物质,它致敏寄主后,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集聚在虫卵周围形成了肉芽肿,并证明血吸虫卵肉芽肿是属于迟发型超敏免疫反应(Warren,1972)。Warren等(1975)还认为日本血吸虫卵和曼氏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有关免疫因素及发病机理可能有所不同。通过组织化学的途径对组织内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血吸虫卵发育的生理及寄主组织和虫卵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对血吸虫病的病原诊断方面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此,作者对沉积于组织内的虫卵从受精卵细胞至形成毛蚴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一般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形态’‘’-食蟹猴疟原虫晚期卵囊,成抱子细胞与子抱子扫描电镜观察·……:’’’·…_ ························……陈佩惠吴洪张穗时云林郭保忠31(3);232鼠疟原虫裂殖子的超微结构研究········……,.·······,……严共华‘王贵杰31(3):2 36日本血吸虫尾蜘的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观察一何毅勋郁琪芳夏明仪31(1):6金黄滴虫粘液泡的研究……陈阅增朱桦李荫葵曹同庚罗泽华31(2):132日本血吸虫在小鼠体内发育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何毅勋.彭辛午31(2)江38日本血吸虫胞蜘期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自从桂田(1904)首先发现日本血吸虫之后,继之对该虫形态的研究颇不乏人,其中主要有藤浪(1904)、宫川(1916)、Faust和Meleney(1924)、Severinghaus(1928)和多田(1928)等氏。近年来作者在进行各种药物对虫体作用的研究工作中,有机会系统地观察和研究了正常虫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发现过去研究者们的描述不够完善,并有若干的形态构造尚未加以叙述。为了补充或提供其他方面的参考,故将观察的结果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6.
梅柏松  周述龙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4):326-333,T001
本文报道了4种培养基,4种血清,不同浓度的半乳糖,二巯基苏糖醇及部分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对日本血吸虫毛蚴体外转变为母胞蚴及其存活的影响,发现稀释一倍的RPM1 1640加10%兔血清为较适宜的培养基,上述添加剂对毛蚴转变和母胞蚴存活均无有益作用,其中柠檬酸可显著抑制毛蚴的转变,文中描述了毛蚴的体外转变成母胞蚴的过程,对血吸虫的糖代谢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在离体培养中的产卵和虫卵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本文证明日本血吸虫卵在适合的条件下,在离体培养中亦能发育至成熟,并孵出毛蚴,而并不一定需要经过一个宿主组织内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卵在离体培养中自产出到完全发育成熟所需的时间最少为12—13天。 2.日本血吸虫卵在离体培养中发育至成熟的必需条件为:培养液中必需有血清及红血细胞的存在,其中尤以红血细胞的存在更为重要。 3.本文应用相比差显微镜初步但较系统地观察和描写了血吸虫卵细胞的分裂发育过程。证明血吸虫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亦属不等裂的类型,与其它吸虫卵细胞分裂发育的过程类似。为了便于统计,本文把血吸虫卵的发育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单细胞期。2)细胞分裂期。3)胚胎发育期。4)毛蚴成熟期。本文并对发育各期的出现时间及增减趋势进行了初步观察。 4.本文证明凡是在宿主体内曾经合抱过的发育成熟的血吸虫雌虫,不论它在离体培养时是否处于合抱状态,雌虫均能产卵。其所产出的虫卵数量的多少与所用培养液的种类及雌虫在培养液中的存活时间有关。同时亦证明了血吸虫在离体培养的环境中不仅能将其子宫中已形成的虫卵排出,而且还有新的虫卵的形成。其产卵数量和培养时间有关,其产卵高峰期为培养后的第2—7天。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吸虫的胆碱酯酶(ChE)与血吸虫神经介质的传递、肌肉活动以及与其它物质代谢均有密切关系,也是抗血吸虫药物作用的靶子之一。1959年沈美玲等进行了药物对日本血吸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研究。最近,姚民一等(1981)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分离出日本血吸虫胆碱酯酶的同功酶。然而有关血吸虫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主要限于曼氏血吸虫(Pepler,1958;Lewert等,1965;Fripp,1967;Bueding等,1967;Bruckner等,1974;Diconza等,1975)除Bueding简单述及日本血吸虫成虫的AChE外,迄今国内外尚无日本血吸虫CbE的组化资料,而且日本血吸虫的神经系统也未被专门观察。由于ChE的组化定位能细致地显示出血吸虫的神经系统构造,并能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9.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血吸虫类中如血居科(sanguinicolidae)的Aporocotyle simplex Odhner,1900、裂体科(Schistosomatidae)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及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等多种血吸虫均经扫描电镜观察(Johnson and Moriearts,1969;Silk et al., 1969;Robson and Erasmus, 1970; Miller et al., 1972; Kuntz et al.,1976、1977;Voge et al., 1978; Thulin, 1980;及何毅勋和马金鑫,1980等)。关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rientobitharzia lurkestanica(skrjabin,1913)Dut et Srivastava,1955]的体表扫描电镜尚无报告,而只见有此虫种体壁及肠管的透射电镜观察的资料(Lavrov and Fedoseenke,1978)。本文部分作者最近在内蒙东部兴安岭以南部分地区进行牛羊土  相似文献   

10.
1. 本文介绍研究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體内发育过程的结果。 2.有12.5—34.3%的陽性钉螺内合有二个以上的母胞蚴,证明钉螺内只能有一个毛蚴发育之说不確。 3.母胞蚴发育及生长的埸所,最初多在足及鳃,以後多在内臟。 4.日本血吸虫幼虫的连续繁殖,主要是在子胞蚴世代。 5.对钉螺内的各期幼虫的形态详加描述。  相似文献   

11.
日本血吸虫尾蚴头器、腺体及体被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用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尾蚴的头器、膆体及体被的超微结构。 从不同角度扫描电镜观察日本血吸虫的尾蚴头器前端,见有5对钻腺的开口,开口的周围有围褶,围褶的外侧分布有7对无鞘单纤毛的感觉乳突,这些结构靠近头器的腹侧围成马蹄形,顶端为无棘区。作者综合有关图像重建日本血吸虫尾蚴头器表面结构的示意图,供参考。 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体被、头腺及钻腺与曼氏血吸虫尾蚴基本相似,但在前钻腺分泌小体我们另见有连续性条索状透明物,对它的形成及其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用定量兔粪(肝)血吸虫卵比较透明法与孵化法的检出效果,结果透明法平均检出虫卵9.6—15,显然优于孵化法检出毛蚴数5.1—5.2,但镜检三张涂片较费时。 2.比较同一涂片未透明与甘油玻璃纸透明的检出效果,10次平均结果,后者检出虫卵数是前者的2.8倍。 3.用人粪血吸虫卵做10份定量试验比较孵透法的孵化后沉渣透明检查与沉孵法的沉淀镜检的检查效果,结果孵渣透明检出较沉渣镜检虫卵数高26倍(13.2:0.5),阳性率前者为10/10,后者为4/10。 4.兔粪虫卵定量试验观察孵透法检出毛蚴、虫卵、卵壳平均总数(16.5只),是单用孵化检出毛蚴平均数(5.1只)的3倍多。揭示孵化后的沉渣尚可找到未孵虫卵(平均7只)和卵壳(平均4.4只)。 5.用定量人类血吸虫卵掺于阴性人粪中,孵渣中卵壳所占比例较用兔粪血吸虫卵掺于阴性人粪中者高(分别为58.3%和37.0%);但用人粪血吸虫卵试验其孵渣中仍有相当数量虫卵,平均为5.5,不少于观察到的毛蚴数(5.1),孵透法检出数是孵出毛蚴数的3倍多(18.3:5.1),这与用兔粪虫卵定量试验结果相同。 6.7月份在吴江县现场粪检200例比较孵透法与孵化法检出效果,结果孵透法(一孵一透)的阳性率为26.5%,高于三送三孵(19.7%)。10月份又在吴县粪检204例结果孵透法(一孵一透)阳性率为27%,高于一送一孵(19.6%)、二送二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的若干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畸形较为罕见,仅毛守白和李霖(1948)描述了虫体肠管分叉的畸形,Moore(1955)、李书颖和徐锡藩(1956)分别报告了雄虫睾丸的畸形和雌雄同体,以及钱珂和刘绍德(1959)叙述了雌虫双性畸形。本文系报导近年来在应用实验室感染的阳性钉螺所逸出的尾蚴,进行人工复性感染各种哺乳动物后,在约6,000条日本血吸虫成虫标本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畸形。根据畸形的情况可归纳为以下数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毛蚴对钉螺的钻穿及在螺体内的分布和移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利民 《动物学报》2000,46(3):249-254
采自安徽省池的钉螺每粒感染50只湖南株日本血吸虫毛后的组织学观察说明:毛蚴钻穿钉螺有从螺鳃部、头足总后有皮以及实质组织(外套膜、触角和阴茎)等三方面途径,其中以前二者尤为重要;毛蚴进入螺鳃丝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头足表皮进入的毛蚴,除了少数在钻穿部位附近滞留外,多数继续向头足部深层的肌肉和窦状组织间隙移行,以前头足窦、直肠和消化道外的组织间隙以及肾脏为主要的移行部位;从外套膜、触角、阴茎等部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活体标本、连续切片、全封标本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子胞蚴体内尾蚴发育期的形态。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分为五期,即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雏体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与曼氏血吸虫尾蚴发育进行比较,日本血吸虫尾蚴在胚球期无极化现象;尾蚴雏体期的尾芽形态多非圆球形,尾叉形成较早。钻腺及焰细胞均在此期发生,较曼氏血吸虫尾蚴早。除了上述头器、头腺、钻腺、焰细胞及消化器官进一步发育外,体内散在胚细胞结集为生殖始基,体表感觉乳突分化与体尾肌细胞的发育,尾蚴从成熟前期过渡到成熟期。 电镜首次原位观察尾蚴发育在子胞蚴育腔内的自然状态。尽管偶尔可见到胞蚴体壁与胚元之间某些结构联系,但大部份的胚元各自独立混杂在育腔之中。此外尚注意到尾蚴体棘发生在成熟前期,但其密度较成熟尾蚴小,而其大小却比成熟尾蚴的大。尾蚴头器上感觉乳突和围褶可能先于内部腺体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1.本文报道用扫描电镜观察正常情况下日本血吸虫10日龄和15日龄肝门型童虫体被超微结构,可供血吸虫免疫学、药理学和生理学研究参考。 2.根据肝门型童虫的大小、形状、皮式等错综复杂的表现,认为童虫皮式,不仅在同龄而且在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其演变是不同步的。 3.对本型童虫与日本血吸虫成虫有关资料如皮褶、体棘和感觉乳突等方面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王健  周述龙 《水生生物学报》1988,12(3):286-288,i005
吡喹酮(Praziquantel,PZ)是目前最优良的非锑类抗血吸虫药,实验证明,PZ对埃及、曼氏及日本血吸虫病疗效均佳,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曼氏血吸虫成虫及自由生活期幼虫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有关PZ对血吸虫作用的文献很多,但迄今尚未见有关PZ在体外培养中对日本血吸虫童虫超微结构影响的文献报道。本文报道利用血吸虫童虫体外培养技术,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PZ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形态学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腺变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成虫畸形的研究,过去有不少报告(如徐锡藩等,1957;何毅勋,1962),这些文献大部分涉及成虫生殖腺变异问题,但他们研究材料均从人工感染动物获得。1957—1958年我们对来自湖北省51个县牛畜(包括黄牛和水牛)自然感染血吸虫的调查工作中获得大批标本。在鉴定过程中,发现牛体寄生日本血吸虫不少在生殖腺构造上有变异的情况。在1,709个血吸虫成虫染色标本中,任意抽取485个标本,包括雄虫323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在钉螺饲养和感染工作中,对毛蚴数量与钉螺感染的关系作了初步观察。方法取采自安徽省贵池县的钉螺,按5%抽样检测,感染率低于0.5%者,置4—6℃冰箱内。将浙江地区日本血吸虫毛蚴人工感染钉螺所逸出之尾蚴感染家兔,42天后解剖,从肝卵中孵出毛蚴。选用活跃的成螺150只放入直径9cm的平皿内,上盖绢筛。钉螺与毛蚴比例按1:10、1:20、1:30、1:40和1:50分别注入平皿内,并设空白对照,加水齐绢筛处。每皿水量约20ml,于24±1℃,20瓦日光灯光照下,3小时后取出钉螺清洗,再置28±1℃的恒温箱内,按常规方法饲养。60天后分逸出感染钉螺,未逸出者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湖南省酃县的蛇伤药毛萝藦(Marsdenia sinensis Hemsl.牛奶菜)应用较先进的实验研究方法进行了原植物形态,组织构造、组织解离和某些部分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首次总结报导了牛奶菜的构造特征,并较全面地补充和修正了前人对牛奶菜原植物的形态描述,为签定牛奶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