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通过单笔心电图机叠加记录ECG、心音图和颈动脉图后测得。对83例患者进行了STI均值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左室造影的相关研究。患者除陈旧性心肌梗塞及室壁瘤外,根据冠状动脉(CA)狭窄程度而分组。STI随CA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增加而显著异常,提示心功能随心肌缺血程度加重而进行性恶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降低也支持这一点。CA狭窄程度、范围与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呈正相关。在决定左室功能的异常方面,PEP/LVET和LVEF的临床意义完全相同。提示STI在评价冠心病心功能上是有用的。排除影响STI的某些因素后,PEP/LVET≥0.38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左心功能减退的标志。但轻度CA狭窄患者的STI可正常,这可能与静息时尚有足够的CA贮备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脏的收缩时间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 简称STI)是临床上用以判定心脏功能状态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之一。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尚少。猕猴(Macaca mulatta),的STI未见报导,近年来将猴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加,寻求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技术以促进实验研究的发展,已为人们所重视。现将对40例正常猕猴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的STI值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无创伤心功能检查法。7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ST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STI指标受心率、性别、年龄和血压等多种生理因素影响,使报道结果殊多差异,不同个体或样本间难以比较。本实验选择11个独立和复合生理变量为相关因素预选因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240名正常人的STI数据,得出了9个常用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在较大范围内探讨了影响STI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测定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在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测量分析了房缺、室缺和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发现心内分流和心外分流的心功变化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房缺患者在STI上的变化是以PEP、ICT和Q-S_1延长,LVET缩短,PEP/LVET和ICT/LVET比值增大为特征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房缺患者中分流量、肺动脉压、年龄等与STI异常的关系,并比较手术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心功能指标的无创伤检测已日益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因为它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应用。无创伤检测心功能指标的方法主要有:超声心动图,颈动脉搏动图指脉波和心阻抗法等等,这些方法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心功能的无损伤检测。超声心动图得到的是心脏运动情况的切面图,图像清晰直观,但是仪器成本较高,不便作监护之用;颈动脉搏波和指脉波虽然方法简单,但一般只能测出STI指标,(包括Q-S_2,PEP,LVET等);而阻抗法其特点是方法简便。准确性较高,除了能够测出常  相似文献   

6.
房室间期在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心房收缩及心室充盈产生影响,且与右心室起搏比例有关联,给心脏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带来一系列影响,合适的房室间期,才能使双腔起搏器患者心脏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7.
离体工作心脏模型泵功能稳定性的评定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灌注的工作心脏模型是在心肌代谢及功能研究领域中广泛采用的实验系统。但离体工作心脏模型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心功能在灌注过程中逐渐下降。本文探讨了对该系统稳定性进行数学描述方法,指出用实验系统平均主动脉流量与灌注时程的回归直线可简明地描述这一基本特征,直线下的面积S可作为判定系统稳定性的简单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核磁共振同时观测大鼠心室内压参数与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g ZJ  Du ZH  Li HX  Dong HJ  Feng R  Li GY 《生理学报》1999,(6):700-704
本文介绍一种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谱仪上对大鼠主室内压参数与能量代谢同时测定的技术。该方法采用离体等容大鼠心功能监测系统测量和分析心脏的心室内压参数,通过测定心脏的磷-31核磁共振(^31P NMR)谱观测心肌组织的能量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胸部平片、频域心电图(FCG)、ECG、心向量图(VCG)、左心收缩时间间期(STI)、心尖搏动图(ACG)及超声心动图等7种方法对尿毒症患者心脏进行形态及功能测定。发现超声心动图和FCG对心脏损害检出率最高,ECG、VCG、STI及ACG检出率相近。保守治疗组心脏损害最明显,血透组次之,腹透组最低,表明尿毒症患者在经过适当透析后心脏形态及功能均可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成员,对心脏功能及心脏节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缺乏ACE2会造成心功能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心肌慢性缺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提高、血管紧张素(1-7)对心脏保护作用的缺失以及其他肽类底物的增加。但同时ACE2的过度表达又会引起心脏传导紊乱和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因此,ACE2精确的生理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但调节ACE2的活性可能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ACE2的分布与特性,及其对心功能及心脏节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患者心功能影响,探究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诱导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需行非心脏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予单纯七氟烷诱导全身麻醉行非心脏手术;实验组35例,予以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分别于全身麻醉诱导前(T1)、诱导插管后30分钟(T2)、诱导插管后1小时(T3)3个时间点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观察和监测,对比观察各个时间点的外周血管阻力(SVR)、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峰值速度(Vp K)、心率(HR)、净射血时间百分比(ET%)等指标。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1时SVR、SV、CO、Vp K、HR、E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T1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2和T3的SVR、SV、CO、Vp K、HR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在T2和T3时SVR、SV、CO、Vp K、H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七氟烷诱导和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诱导全身麻醉对心功能均有影响,但与单纯七氟烷组相比,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组对心功能的影响更小,更适合于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诱导,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系统地检查和评阶人体心功能的方法。本方法是以多个无创性心功能指标、动态的功能性负荷刺激和数学分析判断方法,对心功能作综合性评价。前先进行安静状态下的检查与评定,排除明显的心脏疾病,并初步评价心功能。其次进行运动负荷的检查与评定,发现早期心脏疾病,挑选优良的泵血功能者。笫三步进行下身负压或低氧运动双负荷的检查与评定,达到对心脏疾病挖潜和选拔调节功能优良者。最后,为了人体心功能的择优,采用运动(或者低氧运动)和下身负压二种检查的联合评价。本方法能显露人体心功能状态的储备和调节能力的优劣,达到发现早期疾病、提高诊断率,择优选拔人体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32例心房纤颤(AF)患者电复律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并介绍电复律术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与术前准备。结果显示电复律术后患者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胸片示心胸比率缩少;收缩时间间期(STI)缩短、左室射血分数(FF)增加、左室短径缩短率(FS)增加、心脏每搏量(SV)及每分钟心排血量(CO)均增加,与房颤时比较,相差非常显著。上述结果说明电复律术后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并可防止或减少血栓的形成及栓塞并发症。因此作者认为AF患者,如无电复律术的禁忌症,均应转复为窦性心律为好。  相似文献   

14.
一套研究机械电反馈的心室压力钳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i H  Huang HX  Wang W  Zhang ZF  Fu XS  Liu P  Niu WZ 《生理学报》2006,58(6):606-610
在心脏机械电反馈的研究中准确控制机械刺激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室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离体家兔心脏的心室压力钳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压力钳,不仅能模拟正常生理条件下左心室的压力波形,还能在心室活动周期的特定时相、以适当波形对心室施加机械刺激。该系统集心脏灌流与起搏、表面心电图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记录、心室压力钳制与测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器官水平上观察机械电反馈现象并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离体灌流豚鼠心脏的实验中已证实胰岛素有正性肌力作用。在人和实验动物上,大剂量儿茶酚胺引起心肌病理性变化及心功能损害,胰岛素可保护心肌免受儿茶酚胺引起的损害,在β受体阻断剂的作用下,胰岛素的正性肌力作用明显增强。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时,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于微型快速生化检测仪测控系统的各个内部系统构成的简要分析,从基本特征方面进行切入,从而分析微型快速生化检测仪测控系统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微型快速生化检测仪测控系统的研究提供实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不仅是"益母"草:益母草的心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XH  Xin H  Zhu YZ 《生理学报》2007,59(5):578-584
益母草作为一种传统的妇科中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心血管方面,益母草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心功能,其机制主要是在氧化应激状态下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活性氧簇生成发挥抗氧化作用。益母草心脏保护作用的另一机制是促进血管发生。临床试验也表明,益母草能抑制冠心病人的血小板聚集,起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从而改善血流变学参数。本文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益母草的心脏保护作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原环境是否引起人体左心功能的改变及如何进行生理评价,认识尚不一致,但对这一问题的阐明,有助于对高原心血管适应机理的认识。为此,我们于1984-1986年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群应用心机图测定久居和世居高原者的左心室收缩问期(STI),并与甲原组对照,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通过构建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模型,观察低浓度氯胺酮对该模型大鼠心功能、心电图及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索氯胺酮对心脏MIRI的保护作用效应及其机制。利用BL420S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实时监测记录缺血前10 min给药和缺血30 min后于冠脉再通前给药后大鼠左心室内压等心功能指标及肢体Ⅱ导联心电图,并观察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实验结束后,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形态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钙蛋白Ⅰ(c TnⅠ)浓度和心肌组织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氯胺酮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损伤和心电活动紊乱,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酶的漏出,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抑制活性氧的产生。该研究结果提示,低剂量氯胺酮对M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有关。这为临床寻找预防或减轻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恢复供血后的MIRI的解决办法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二尖瓣瓣环早期血流速度与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测量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的比值和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之间的相关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脏各种状态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维斑点成像(speckle tissue imaging,STI)技术左室整体应变率指标E/E’及组织多普勒技术在估测心衰患者左室充盈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7例2010年3月~2012年10月于我院ICU证实为心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行超声检查及肺动脉楔压测量,依此分组为PCWP升高组(n=32)和PCWP正常组(n=15),并设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33),记录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指标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指标以及常规超声指标.结果:由STI技术测得的E/E’VEL-ST和E/E’SR-ST与PCWP有显著相关性,TDI技术测得的E/E’VEL-TD仅显示弱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PCWP升高的患者各变量值均有显著升高.结论:STI技术指标(E/E’SR-ST)是估测左室充盈压升高的强有力且无创的替代指标.在ICU患者中,E/E’SR-ST显示出与PCWP更好的相关性,比TDI的技术指标更精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