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孔氏葡萄球菌能否作为生态菌制成生态制剂的探索。选用一级昆明系小鼠64只,采用浓度为55×108/ml的孔氏葡萄球菌液经腹腔、静脉和烧伤创面三种途径接种在动物体内,观察动物死亡率和内脏器官细菌播散情况;孔氏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不同比例进行体外混合培养。结果表明孔氏葡萄球菌接种在腹腔毒性较大,大多数小鼠死亡,内脏细菌培养阳性。但静脉和创面接种则毒性很小,少或无内脏细菌转移。孔氏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菌素敏感,易于控制。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孔氏葡萄球菌具有开发成生态制剂用于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从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孔氏菌球菌能否作为生态菌制成生态制剂的探索,选用一级昆明系统小鼠64只,采用浓度为5.5*10^8/ml的孔氏葡萄球菌液经腹腔,静脉和烧伤创面三种途径接种在动物体内,观察动物死亡率和内脏器官细菌播散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乳化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米微球(CMs)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行为,并对其浓度因素、粒径因素和抑菌机理做了探讨。结果表明CMs的抑菌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减小而增强。在浓度<0.7 mg/mL时,CMs对细菌的生长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当浓度≥0.7 mg/mL时对细菌有杀灭作用。CMs对两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8、1.4 mg/mL和1.0、1.8 mg/mL,表明壳聚糖微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微球抑制作用的反应比大肠杆菌更敏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菌能迅速贴附在CMs表面,并且贴壁后的细菌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变化,有的甚至完全被破坏。  相似文献   

4.
唐七义  王和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1):33-36
用电泳法研究了细菌L型及其亲代细菌型和一些肠道杆菌的电动力学特征。伤寒杆菌L型和葡萄球菌Cowan株L型的等电点与其亲代细菌型不同;普通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等电点与革兰氏阳性菌相似;白喉杆菌L型和葡萄球菌Wood株L型的等电点与其亲代细菌型无显著差异。电泳可使结晶紫染色的细菌脱去结晶紫,亦可使染色后经乙醇处理的普通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脱色并在电场作用下泳动,但不能使染色后经乙醇处理的葡萄球菌脱色或泳动,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等电点不同于普通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在一定pH范围内,电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体外观察薰衣草精油和芦荟水提物对痤疮患者面部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为改善面部痤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梯度稀释法稀释薰衣草精油及芦荟水提物,纸片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精油和芦荟水提物对面部正常菌群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通过抑菌环的大小反应抑菌作用强弱,测定生长曲线以观察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 薰衣草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表皮葡萄球菌(P<0.05);两种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对痤疮丙酸杆菌均无抑菌作用(P>0.05);库拉索芦荟对表皮葡萄球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P<0.05);木立芦荟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 薰衣草精油和芦荟水提物对痤疮患者面部主要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效果不同,薰衣草精油和木立芦荟水提物联合应用有可能通过调整面部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痤疮症状.  相似文献   

6.
连翘苷和黄芩苷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中药有效成分连翘苷和黄芩苷分别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相关感染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体外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XTT减低法评价连翘苷、黄芩苷对表皮葡萄球菌初始黏附及生物膜内细菌代谢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用药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态和结构改变。结果连翘苷和黄芩苷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均无抑制作用;连翘苷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菌的SMIC50为31.25μg/ml,而黄芩苷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菌的代谢无影响;在显微镜下观察,连翘苷使部分表皮葡萄球菌被膜的形态发生改变,而黄芩苷对其形态影响不显著。结论连翘苷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初始黏附阶段无抑制作用,对生物膜菌的代谢和生物膜形态均有显著影响;黄芩苷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菌在不同渗透压培养基上的青霉素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和  陈峥宏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3):161-164
在含NaCl0%~10%的L型培养基上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大肠杆菌对青霉素G的敏感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糖的发酵作用和卵磷脂酶活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在低于、等于或高于细菌细胞内渗透压的培养基上对青霉素的敏感性相似。少数存活的细菌L型不发酵糖和丧失卵磷脂酶活性,但返祖菌可恢复糖发酵和卵磷脂酶活性。提示细菌细胞内、外渗透压差不是唯一的导致细胞壁缺陷细菌死亡的原因。而胞质周围间隙的破坏,导致其内含酶类的丧失,可能是细胞壁缺陷细菌死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家蚕BmN铁微载体培养及HBeAg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微载体Cytodex3对家蚕BmN(从Siliworm Bombyx mori获得的细胞系)细胞进行高密度培养,并获得成功。观察了家蚕BmN细胞在微载体Cytodex3上的贴壁分布,研究了不同接种浓度与微载体浓度时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筛选出最佳的技术参数。在1000mL滚瓶中用微载体Gytodex3培养家蚕细胞,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细胞接种浓度3.6×10^5细胞/mL、微载体浓度5g/L),5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发酵产生的菌体及荚膜多糖产量,对4种不同培养基(THB肉汤、哥伦比亚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和脑心浸出液)进行了筛选,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透射电镜对优化前后细菌的荚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添加2%乳清的哥伦比亚液体培养基最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液p H 7.0,接种量1%,37℃、200 r/min培养至16 h。与优化前相比,菌体产量提高了20%;电镜观察表明,有荚膜菌体的数量增加且荚膜层增厚。本研究为后期多糖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溃疡膏外敷治疗皮肤溃疡的细菌学研究及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溃疡膏治疗皮肤溃疡的机理。方法 对110例臁疮创面感染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五种细菌,进行抑菌试验,并与临床疗效平行观察。结果 溃疡膏对常见皮肤感染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除对大肠埃希菌无抑制作用外,对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高度敏感性(抑菌圈直径ф≥25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中度敏感(20mm≤抑菌圈ф≥25mm),且与临床疗效基本相符。结论溃疡膏对创面感染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细菌L型的厌氧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条件下以羧卡青霉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形成L型,观察细菌L型在厌氧条件下的形成、形态、生长及时渗透压的敏感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不能形成L型或其L型在厌氧条件下亦不能返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厌氧条件下虽能诱生L型,但形成丝状体的构成L型菌落难以传代培养,厌氧培养未见L型圆球体和典型L型油煎蛋样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在含1%~10%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L型在含2%~6%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涂片染色或返祖试验证实细菌L型在含0.5%NaCl的L型培养基或常规细菌学培养基上亦可生存。非菌落性L型巨形体和丝形体是细菌L型在琼脂培养基上广泛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昆明小白鼠为实验动物,对类球红细菌Z1、沼泽红假单胞菌Z2及光合细菌分离株C2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实验组小白鼠的一般状况、器官含水量、器官系数及血常规检查,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比较,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精子畸形率试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三株光合细菌均不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13.
耐氨固氮工程菌(下称工程菌)催娩克氏杆菌(Klebsiella)NG1390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E2613的基因组带有组成型nifA,其固氮酶的生成不受氨的阻遏,因此在有氨条件下具有固氮能力。接种固氮菌分别在两个水稻品系,即籼稻品种C5444和粳稻品种秀水-04进行试验。水稻种植在灭菌土壤的塑料桶,生长至扬花后期取样分析表明,接种固氮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植株含氮量的增加。接种工程菌NG1390的植株其生物量、总氮和固氮率(Ndfa%)超过接种野生型NG13的水稻。E2613接种C5444也获得类似的结果。应用15N同位素稀释法证明了固氮菌接种水稻形成的联合固氮体系,存在细菌的固氮作用,而植株中氮素成分的增加可能来自细菌固定的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诺芬对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利用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检测金诺芬对表皮葡萄球菌浮游菌生长的影响,并利用结晶紫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金诺芬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金诺芬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0.250μg/mL和2.000~4.000μg/mL。同时,4μg/mL金诺芬还能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生物膜的形成(P0.05)。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金诺芬能有效抑制生物膜的形成,降低生物膜的聚集,并增加死亡细菌的比例。结论金诺芬能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浮游菌的增殖和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尿道下裂患者尿道修复前后尿道及其周围细菌的分布,为临床预防尿道下裂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0例尿道下裂患者术前尿道、会阴部,术后重建尿道、会阴部皮肤作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统计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术前术后尿道与会阴部细菌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结论术后重建尿道内存在的细菌由会阴部皮肤表面细菌转移而入。菌株以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菌株耐药率较高,临床选择药物要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抑制效应。方法采用六孔板为载体培养细菌生物被膜,在刚果红平板鉴定使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为生物被膜阳性菌株的基础上,再采用银染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法来观察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及其他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抑制效应。结果空白对照组细菌生物被膜明显,药物实验组细菌生物被膜受到抑制,且桑螵蛸挥发油实验组抑制效果最明显。结论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为下一步研究其详细有效成分及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抑制效应。方法采用六孔板为载体培养细菌生物被膜,在刚果红平板鉴定使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为生物被膜阳性菌株的基础上,再采用银染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法来观察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及其他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抑制效应。结果空白对照组细菌生物被膜明显,药物实验组细菌生物被膜受到抑制,且桑螵蛸挥发油实验组抑制效果最明显。结论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为下一步研究其详细有效成分及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牛乳中葡萄球菌属细菌鉴定效果。【方法】对从西宁、白银、西安三地乳样中分离的52株葡萄球菌通过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与革兰氏染色、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进行比对;通过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在不同麦氏浓度的鉴定,评价该系统的稳定性。【结果】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葡萄球菌在"属"水平的鉴定结果符合率达96.15%,与血浆凝固酶结果对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细菌鉴定结果符合率为92.86%,对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属细菌鉴定结果符合率为50%,但对具体种鉴定时,结果符合率仅为44.23%。在稳定性检测的试验中,鉴定符合率为100%,鉴定结果可靠性不随菌液浓度变化而变化。【结论】该系统可用于牛乳中葡萄球菌在"属"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银体外对临床感染常见细菌的广谱抗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临床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涂布法检测新型纳米银的广谱抗菌作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和细菌细胞膜的渗漏性改变,探讨新型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新型纳米银浓度超过0.05μg/mL对临床感染常见的5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5μg/mL的新型纳米银体外作用临床感染常见细菌5min,可100%抑制细菌生长。电镜观察新型纳米银可吸附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菌体表面,改变了细菌形态结构。新型纳米银可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呼吸链脱氢酶活性;较高浓度的新型纳米银可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菌胞浆内容物外漏。结论新型纳米银对临床感染常见细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新型纳米银吸附在细菌表面,抑制细菌表面生物大分子功能或活性有关,研究结果为新型纳米银抗菌作用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东亚钳蝎消化道中的可培养细菌,并研究其产消化酶活性和耐药性,探讨消化道细菌对东亚钳蝎消化食物的影响。方法野生东亚钳蝎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其消化道内可培养细菌,利用16S rRNA序列进行细菌的分子鉴定;利用平板透明圈法测定可培养细菌产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消化酶的活性;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在东亚钳蝎消化道中共分离到4个属10种细菌,其中芽胞杆菌属7种,分别为蛋白水解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婴儿芽胞杆菌和长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葡萄球菌属、纤维微菌属和短波单胞菌属各1株,分别为松鼠葡萄球菌、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和泡囊短波单胞菌。对10种细菌的产消化酶活性分析表明,8种细菌有产消化酶活性,占细菌总数的80%;5种细菌有产蛋白酶活性,分别为蛋白水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松鼠葡萄球菌和纤维化纤维微细菌;7种细菌有产淀粉酶活性,分别为蛋白水解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松鼠葡萄球菌和婴儿芽胞杆菌;未筛选到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细菌;蛋白水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松鼠葡萄球菌可同时产2种消化酶。在药敏试验中,8种细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5种细菌对四环素耐药,3种细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东亚钳蝎消化道中可培养细菌的组成相对单一,多数细菌有分泌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功能,说明东亚钳蝎消化道中的细菌可能有协助其进行食物消化的功能。消化道细菌对抗生素多表现为敏感,推测其生存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较少,同时在对东亚钳蝎人工饲养的场所进行消毒时,要谨慎选择抗生素,防止抗生素使用不当致使东亚钳蝎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