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淮南市储藏植物性中药材粉螨类名录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报道淮南市储藏植物性中药材粉螨类名录。本调查在1990年5月至1992年10月间进行,采集样本366份,鉴定出粉螨49种,它们分属于7个科、25个属。  相似文献   

2.
淮南地区储藏中药材孳生粉螨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501种中药材样本,分别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样性分析,共检获粉螨49种,隶属于7科25属。粉螨的平均孳生密度为77.69只儋,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31,物种多样性指数为5.88,物种均匀度指数为1.51。其群落组成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粉螨危害储藏中药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朝品 《蛛形学报》2000,9(1):48-51
随机选取10种中药材分别进行直接孵育(自然组)、高压灭菌后直接孵育(对照组)、高压灭菌并接种腐良酪螨后孵育(试验组)、高压灭菌并接种粉尘螨后孵育(试验组),探讨粉螨对储藏中药材的危害。结果从自然缓和 药材中分离出螨的种数、虫口密度及真菌污染程度均较高于试验组和对照组,药材质量及重量显著下降,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人为接种腐食酪螨、粉尘螨的2实验组,粉螨孳生密度高,药材重量  相似文献   

4.
淮南地区屋宇生态系粉螨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朝品  王慧勇  江佳佳  贺骥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534-1536
为了调查屋宇生态系中粉螨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选取屋宇生态系中4种不同环境的灰尘进行粉螨采集、分类鉴定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44.9%标本发现粉螨,其中床面灰尘样本粉螨的阳性率为69%,地面灰尘粉螨的阳性率为52%,衣物灰尘粉螨的阳性率为32.5%和家具灰尘粉螨的阳性率为26%,检获粉螨14种,隶属于5科11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环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margalef为0.400~1.170,Shannon-Wiener指数(H′)为1.574~2.480,Pielou指数(J)为0.967~0.978,说明温湿度及粉螨孳生食性对不同环境中粉螨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起直接限制作用,而人类干扰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粉螨污染储藏干果状况及其孳生种类、密度、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动态。方法从安徽某些城市干果商店(仓库)和中药店(仓库)采集食用干果和药用干果,分离其中的孳生粉螨。结果从60种干果样本中共分离出粉螨18种,隶属于6科16属,其中以甜果螨、家食甜螨、害嗜鳞螨和腐食酪螨为主。结论贮藏干果孳生粉螨种类较多,虫口密度较高,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粉螨孳生以降低粉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记述肉食螨科Cheyletidae,半扇毛螨属Hemicheyletia 的2新种:采自贵阳储藏中药材连翘内的多毛半扇毛螨Hemicheyletiapolyseta sp.nov.,采自贵阳储藏中药材甘松内的贵阳半扇毛螨Hemicheyletia guiyangensis sp.nov..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调查安徽省内养殖业较发达地区各养殖户所用饲料及饲料生产厂原料及成品中粉螨孳生种类.从养殖户家中及饲料厂生产车间及原料、成品仓库中采集相应样品,采用水膜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进行粉螨分离并进行螨种鉴定,记录粉螨在饲料及饲料生产原料中孳生情况.结果 查获孳生的粉螨有20种,隶属于4科13属,总体孳生率为45.2%(506/1120).安徽省动物饲料中粉螨孳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养殖户的除螨、防螨教育,减少粉螨对农牧业生产及人类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从安徽省15个城市居民储藏物中采集了48种样本,采用水膜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进行粉螨的分离,并进行螨种的鉴定及计数。检获粉螨27种,隶属于7科19属。其平均孳生密度为28.65±7.6只/g,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70,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62,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89。其群落组成较为多样化,粉螨污染储藏物的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9.
中国肉食螨初记和马六甲肉食螨的生活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兆鹏 《昆虫学报》1975,(3):316-324
肉食螨是营自由生活的螨类,捕食粉螨、叶螨、瘿螨和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有些种类生活于鸟类、鼠类、爬虫类和哺乳动物身上,以粉螨及其卵为食。在自然界里,肉食螨是一种控制粉螨、叶螨、瘿螨及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数量增长的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为生物防治的防治物质。 本工作是在调查研究贮藏物螨类时,发现在粮食及贮藏食品中有相当数量的肉食螨;所以着手进行此项工作。根据所得的标本,初步记述了8种肉食螨,分隶于4个属:肉食螨属(Cheyletus),触足螨属(Cheletomorpha),单梳螨属(Acaropsis)和真扇毛螨属(Eucheyleti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粉螨等储粮害螨易于获得和大量饲养,被广泛用作商业化大量繁殖捕食螨的替代猎物,为了明确常见粉螨等仓储害螨对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 (Athias-Henriot)的饲养潜力。【方法】室内分别对3种替代猎物(甜果螨Carpoglyphus lactis (L.)、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ovatusZachvatkin)饲养的斯氏钝绥螨生命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斯氏钝绥螨取食3种替代猎物均能从卵发育至成螨并繁殖后代。取食甜果螨、腐食酪螨、椭圆食粉螨的斯氏钝绥螨雌螨的世代历期分别为6.43、9.20、6.30 d,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1.70、8.39和11.50粒,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91 8、0.055 0、0.116 2,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211 4、1.056 5、1.123 2。此外,以甜果螨饲养的雌成螨寿命(39.02d)也是最长的。取食3种猎物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以取食甜果螨的值为高。【结论】甜果螨是这3种猎物中最适于大量繁殖斯氏钝绥螨的猎物螨。  相似文献   

11.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马尾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重点中药材品种以及药材栽培等情况。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要求,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以及栽培基地调查等方法对马尾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野生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生活型等。马尾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共计506种,隶属于132科360属,含2~5种的寡种科占绝对优势地位;草本为主要生活型,药用部位集中在根类和全草类;有福建省重点药材50种、特色药材22种。由于长期受人为干扰,马尾区原生植被破坏严重,药用植物种类较为贫乏。因此,可考虑林下种植中药改善土壤环境,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湖北省南漳县重点中药材品种原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明确该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以湖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漳县现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与统计分析。本次普查共采集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21种,涉及86个科,183个属,涵盖中药材250种。本研究首次公开发布了湖北省南漳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名录。该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物种丰富多样,涵盖重点中药材品种较多,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应得到重视、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依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调查福建省沙县中药资源本底情况,对一般种类进行普查,对重点种类进行样方、样线调查,并与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进行比较。调查表明,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沙县药用植物有180科638属1032种,其中重点种类92种,特色种类41种,显著高于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沙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药用资源,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药用木本植物的生态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阎秀峰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1561-1564
在分析我国药用木本植物的利用现状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揭示了药用木本植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和需要开展的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成树主要药用成分的器官分布、季节变化、年龄差异以及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幼树主要药用成分的器官分布、季节变化特别是年龄差异;研究环境因素(培育条件)对幼树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和调控规律;进一步从蛋白质(主要药用成分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和核酸(关键酶的编码基因)水平解析环境因子对幼树主要药用成分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四川沙湾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全面掌握沙湾区重点中药资源的分布以及利用现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内业整理以及文献查阅工作,重新明确该地区现有的重点药用植物。结果:沙湾区内药用植物有135科527种,重点药用植物100种,其中沙湾区国家Ⅰ级野生保护植物有1种,Ⅱ级野生保护植物10种,Ⅲ级野生保护植物6种;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基原植物有85种,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有23种。结论:沙湾区中药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率低,其中药材产业发展具有较大潜力,此次调查结果为沙湾区中药资源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基础数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记述我国虱矮螨属Pediculaster Vitzthum1新种:开阳虱矮螨P.kaiyangensis Guo&Zhao sp.nov.,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中药店的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内,保存于贵州大学农学院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样方套,结合样线调查方法,通过野外调查、走访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对福建安溪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溪县药用植物有1515种,隶属215科844属,草本为主要生活类型,药用部位主要以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为主;其中福建重点药材115种、特色药材46种。安溪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今后应加强资源保护与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该地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The use of medicinal plants is an increasing phenomenon among the majority of people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of the harvested medicinal plants are often stored for shorter or longer periods prior to usage. Evidence from recent studies has demonstrated the pharmacological efficacy of short and long-term stored plant materials when compared to freshly-harvested ones. In an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ong-term storage on the safety of some commonly used medicinal plants, the Ames test which involved the use of three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ester strains (TA98, TA100 and TA1535) were conducted. Current findings indicate the absence of any mutagenic effects resulting from the storage of medicinal plant materials for as long as 16 years. Although freshly collected Acokanthera oppositifolia extract demonstrated a mutagenic effect against TA1535 strain 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tested, no such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he stored material. Further studies involving metabolic activation systems and in vivo conditions may further elucidate the effect of long-term storage on the safety of medicinal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