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燃料油植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发利用燃料油植物的意义 能源是维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能源消费结构经历了三大时期的历史变迁,即柴草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天然气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人类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长。据估计,世界已探明的石化能源贮量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开采,煤炭资源可开采100年,石油可开采30—40年,天然气可维持50—60年,而且资源分布不均,开采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物质的消耗日俱加重。特别是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不可再生的黑色能源,再加上波斯湾地区永无休止的动荡局势,使这些能源物质显得越发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3.
<正>能源、资源、环境危机是21世纪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资源正在迅速地被消耗。而化石资源不可再生的属性对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使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近60%,在消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正>随着化石资源的日渐枯竭,人类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能源成为后石油时代替代石油原料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目前人类已将目光转移至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生物质作为人类能够长久依赖的、足以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可大规模再生的理想能源和有机碳资源,再次引起人类的关注和重视。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都  相似文献   

5.
刊首语     
曲音波 《生物加工过程》2014,(1):I0001-I0001
<正>随着石油等化石资源的迅速消耗和由此引起的环境生态的迅速恶化,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发新的可持续再生的替代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紧迫任务。生物质是地球上唯一可大规模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其中非粮的木质纤维素部分降解,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大宗化学品,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资源紧缺,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三农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6.
生物炼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当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空前挑战。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实现工业模式从石油炼制向生物炼制的根本转变,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对生物炼制这一新型工业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能源、环境等多重危机困扰着全球局势,生物能源被许多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看作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之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通过大力开发生物能源,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对于优化我国能源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可以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之类的"化石燃料"虽然是现今的主要能源,但它们都是非再生能源,就是说,它们的储量有限,用一点就少一点.据统计,到本世纪末,石油、天然气生产将达到最高峰;到22世纪中叶或末叶,煤炭生产也将达到最高峰,从此以后,产量就将下降.所以,有识之士已经提出开发其它能源是当务之  相似文献   

9.
《生物加工过程》2006,4(2):77-78
各有关单位: 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资源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化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化石资源将逐渐减少,逐步枯竭。为了解决化石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紧缺,以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资源生产化学品已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研究的热点。世界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化学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上90%以上的能源来自于非再生的矿物。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非再生性的矿物能源储量正在不断减少,据预测,世界上的能源储量,煤炭可再开采100~150年,天然气为  相似文献   

11.
1942年费米等人在美国建造了第一座核反应堆,燃起了原子之“火”,引起世界各国物理学家对核能利用的极大关注和研究兴趣,在1954年终于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并投入运行。自此,核能的和平利用便跻身于世界能源利用的行列,和石油、煤炭、天然气、水力一起构成当今世界的五大能源。1973年波及全球的“石油危机”后而暴露出来的问题,提醒人们除开采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以外,核能,也是当今颇有前途的能源。所谓核能,就是指那些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虽然很多元素都有放射性,但目前常用  相似文献   

12.
电又涨价了,汽油又涨价了,争夺石油的战场还冒着硝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工业根基之所在,这些都是现代植物的"祖宗辈"们几亿年前贮藏至今的太阳能,曾经也是"可再生的",不过现在要"再生",时间可长得很了,现代车轮和工业文明等不了这上亿年。而庄稼秸秆是一两年形成的光合产物,含有与煤、天然气、石油一样可以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和能源消耗大省,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性强,能源供不应求的状态日益显著.为了深入了解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科学的低碳发展建议,本文基于2000—2012年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分别对辽宁省能源消费产业和能源消费品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各产业能源消费中,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能源消费量很少,但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最大,工业消费量最大,却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弱;在能源消费品种中,石油和水电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显著,但煤炭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显著,表明煤炭的利用效率低.为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辽宁省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炼制的重要产品不仅是沼气、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和生物丁醇等家用能源及移动能源的载体,而且是当今取自天然气、石油或煤炭的化学品的替代品。在诸如专用化学品和聚合物等化工生产领域,生物技术已做出了巨大贡献。手性药物前体、维生素、非蛋白氨基酸和丙烯酰胺的生产都是众所周知的实例。鉴于上述大多数路径仍然基于单步酶转化,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炼制的重要产品不仅是沼气、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和生物丁醇等家用能源及移动能源的载体,而且是当今取自天然气、石油或煤炭的化学品的替代品。在诸如专用化学品和聚合物等化工生产领域,生物技术已做出了巨大贡献。手性药物前体、维生素、非蛋白氨基酸和丙烯酰胺的生产都是众所周知的实例。鉴于上述大多数路径仍然基于单步酶转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钢  魏东  周政达  唐明方  付晓 《生态学报》2014,34(11):2812-2820
煤炭能源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炭工业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由于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煤炭工业一直存在生产粗放、安全事故频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和管理滞后等问题。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对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因此,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矿区的生态恢复,深化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对促进国家和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矿区,确保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历程、分布和开发现状,以及煤炭开采利用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重点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炭基地建设的关键生态恢复技术体系,并从生态恢复与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产业技术》:受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岳国君:全球大范围内化石能源消费的经济代价与日俱增,能源结构升级与资源开发迎来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事实上,化石能源是枯而不竭,石油顶峰论言之过早。供过于求、油价暴跌都说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的主要能源。但从能源和资源角度来看,在总体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全球能源将从"烃经济"向"糖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能源系统的主体是"碳基能源"——石油和煤等。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已日渐枯竭,而且大量使用会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因此,用"氢基能源"逐步取代"碳基能源"已成为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首选目标,有的国家甚至将这一目标定在本世纪中叶。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力开发生物质能等新的可再生"碳基能源",同时加速发展"氢基能源",争取提前进入氢能时代,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跨越式发展。制氢技术包括非生物制氢和生物制氢。非生物制氢目前已小量生产和应用,生物制氢的研究也有相当长的时间,其中影响生物制氢进入实用的主要因素是能耗和生产成本过高。因此,如果作为一个孤立的技术系统,生物制氢只能作为战略性项目。首先介绍了生物制氢的主要原理、目前限制生物制氢产业化的关键限制因子;提出了从系统论的原理出发,通过技术集成,突破生物制氢成本的"瓶颈",达到环保和资源利用的双重目的,使其提前实用化;最后,重点阐述了以海水为介质的高盐有机废水的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尤其介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提起能源,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煤、石油等从地底下开采出来黑油油的"乌金",很少有人将能源与绿色的植物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像有一天人类会从绿色植物中获取能源。但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当代,尤其是全球面临能源短缺,国际油价频频攀升,能源资源日趋枯竭的今天,很多科学家都在思考着  相似文献   

20.
李洪英  迟远英 《生态科学》2016,35(3):172-177
实施能源革命决策, 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运用冗余分析法和排序图技术对中国1993 年到2013 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结果: (1)选取的9 个影响因素, GDP 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以及能源强度随时间序列呈下降趋势, 其他为上升趋势; (2)各类能源消费对影响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煤炭消费占比对服务业能源消费比例、能源强度、人口增长率和GDP 增长率较敏感; 天然气消费占比对能源禀赋和对外开放度成正的敏感性;新能源消费对城镇化水平、技术进步、基础设施投资成正敏感性; 石油消费对影响因子不太敏感。(3)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服务业能源消费水平、能源强度、人口增长率、基础建设投资、城镇化水平; (4)提出了促进中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