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宁酸酶是各种曲霉属和青霉素在单宁酸中生长起来的,这种酶可以水解酚酸的各种酯,其中包括茶中的棓酸盐多酚。过去,曾有人报导在加工速溶茶的过程中使用单宁酸酶。它可以水解加入茶中的稀奶油棓酸盐多酚和咖啡因混合物中形成的沉淀,从而提高速溶茶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可是,由于酶的价格过高而妨碍了它的使用。过去报导过一些利用不同基质分析单宁酶  相似文献   

2.
单宁酸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单宁酸属水解类单宁,是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酸的自然资源,化学特性及其在日化,医学,食品,皮革等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负压空化提取与响应曲面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中,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研究了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3个自变量对响应值单宁酸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压法提取五倍子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液固比24∶1 (mL∶g)、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单宁酸提取率为66.56%,与模型预测值(67.353%)相对误差为1.18%<5%,证明响应面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4.
蚜虫的腹管     
世界上已经知道的蚜虫共有二、三千种,其中除极少數,例如五棓子蚜的虫瘿(即是五棓子蚜在(?)膚木树上所造成的五棓子)对人類有益外,其他大部都是对人類有害;在我國目前为害很严重的,也是大家所习知的,有棉蚜、大豆蚜、商粱蚜、菸蚜、菜蚜、蘋蚜、麦蚜、蘋果树绵蚜、葡萄根瘤蚜等等。可以说无论在棉花上、粮食上、菜蔬上、果树上,都有蚜虫在损害着我们的生产,並且它們的为害程度相当严重。因此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摄食毒力法研究了单宁酸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毒力作用,并分析了单宁酸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的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单宁酸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对3龄幼虫的体质量以及蛹质量、化蛹及羽化过程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随单宁酸质量浓度的提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大,单宁酸的抑制生长效应逐渐增强,处理第7天,单宁酸对试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3.772 3 g·L-1;8 g·L-1单宁酸对3龄幼虫体质量增长的抑制率最高(35.09%);16 g·L-1单宁酸对蛹质量和羽化率的影响最明显.单宁酸能明显抑制甜菜夜蛾酚氧化酶的活力,且随单宁酸浓度的提高,酚氧化酶相对活力下降趋势明显趋缓,单宁酸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234 3 mmol·L-1;在加入不同浓度单宁酸的反应体系中,酚氧化酶的活力与酶液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不同浓度单宁酸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双倒数图为1组横轴截距不变的直线;另外,单宁酸和半胱氨酸均可将多巴醌还原为多巴,且还原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研究结果说明,单宁酸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0.193 8 mmol·L-1;单宁酸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与L-多巴氧化产物的还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宁酸体外抑制痘苗病毒(VACV)感染的效果,探讨单宁酸干扰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膜脂的效应机制。方法:基于痘苗病毒细胞感染模型,在病毒吸附前、吸附后和吸附同时3种情况下分别添加单宁酸,采用中性红比色法检测单宁酸对VACV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偏振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VACV对细胞膜流动性和膜电位的影响及单宁酸的干预作用。结果:单宁酸以病毒吸附后及病毒吸附同时2种方式加入时可抑制VACV感染,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7和13.1μg/m L,治疗指数(TI)分别为9.3和6.2;VACV感染可增加细胞膜流动性,单宁酸在病毒吸附后作用,可显著降低细胞膜流动性;VACV感染使细胞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单宁酸对VACV感染引起的细胞膜超极化状态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单宁酸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VACV感染宿主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因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膜流动性升高的膜脂干扰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甘氨酸的精制方法,利用此法制备的甘氨酸其收得率高,产品质量优于其它方法,完全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适用于药品的制备及食品、化工等方法。甘氨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氨基酸,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食品、医药及有机合成工业中,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同时也是合成其它氨基酸的原料,因而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目前国内生产的甘氨酸由于纯度低,含杂质量高不符合医药品生产的使用要求,因此不能直接用于医药品的生产中,必须进行提纯精制。本人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提纯工艺研制成功并于1989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同年被授予国家专利权(专利号为89109134.3)。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单宁酸对成年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andtii**)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本文采用含0、3.3%和6.6%单宁酸浓度的食物饲喂布氏田鼠21 d,对其体重、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和能量收支等进行了测定。代谢率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测定;非颤抖性产热用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诱导;能量摄人采用食物平衡法测定。结果发现:(1) 单宁酸食物对布氏田鼠的体重没有明显影响;(2)取食含6.6%单宁酸食物的动物的基础代谢率于第10 d高于对照组。20 d时,3组动物的基础代谢率没有显著差异;(3) 单宁酸食物对非颤抖性产热没有显著影响;(4) 食用含单宁酸食物的动物的摄人能和消化能于第10 d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第20 d时则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布氏田鼠的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摄入对单宁酸的反应具有时段性,短期内能量消耗增加,随着动物对食物的适应,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纤维素和单宁酸对东方田鼠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选择性是动物对取食生境中现存的食物种类做出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生态适应过程,与动物自身生理状及环境中食物的可利用量密切相关。单宁酸、蛋白质和纤维素是影响植食性动物食物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控制其它营养因子的条件下,设置10%蛋白质+2.25%纤维素+3%单宁酸(食物1)/6%单宁酸(食物2)和20%蛋白质+4.51%纤维素+3%单宁酸(食物3)/6%单宁酸(食物4)4个处理组,通过自助餐式选择笼内的喂养实验,测定单宁酸、蛋白质和纤维素对东方田鼠食物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对3%单宁酸处理组食物摄食量显著高于对6%单宁酸处理组(P0.001);但东方田鼠对6%单宁酸食物摄食量依蛋白质浓度变化,在20%蛋白质处理组的摄食量显著高于10%蛋白质处理组(P0.05);在含3%单宁酸处理组中,纤维素成为影响东方田鼠摄食的主要因素,而当单宁酸浓度增加到6%时,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东方田鼠摄食影响差异不显著;总之,单宁酸、蛋白质和纤维素对东方田鼠的摄食都产生重要影响,单宁酸对东方田鼠食物选择的影响程度最大,纤维素次之,蛋白质对东方田鼠摄食的影响会随单宁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单宁酸对杨小舟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光光度酶动力学的方法,确定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e(Graese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最适反应条件,并进一步研究单宁酸对杨小舟蛾GSTs活性的诱导。结果表明:杨小舟蛾GSTs测定的最适反应pH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25℃。杨小舟蛾GSTs的米氏常数(KmCDNB和KmGSH)为2.63±2.32和0.61±0.10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CDNB和Vmax GSH)分别为556.26±380.02和234.12±12.84nmol/(min.mg)。单宁酸对杨小舟蛾GSTs诱导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有效成分为0.01,0.05,0.10,0.50和1.00mg/mL的单宁酸作用48h后,杨小舟蛾体内GSTs活性分别增加了1.13,0.89,0.94,0.86和0.85倍;同样有效成分的单宁酸作用72h后,杨小舟蛾GSTs活性分别增加了1.49,1.06,1.55,1.63和0.93倍;而作用96h后,GSTs活性则分别增加了2.04,1.61,1.12,1.56和2.03倍。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单宁酸染色示踪技术是研究细胞膜和细胞膜特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技术。用戊二醛加单宁酸的混合液固定生物组织,能够提高各类细胞表面膜的电子密度和反差。冰冻复型技术是研究质膜结构的一种很好方法,结合单宁酸示踪技术,可进而了解膜上某些结构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冰冻复型膜上显示:在胃和小肠粘膜上皮顶端相邻两上皮细胞之间以及近肝毛细胆管处组成紧密连接的网状索条层数多,排列紧密,此处紧密连接结构发育好,单宁酸不能通过这个部位;在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网状索条仅有1~2层,单宁酸能通过此部位不受阻挡,在生理条件下,有利于肾近端小管参与重吸收和对机体水盐代谢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对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IRE1-XBP1通路的影响。用180μM单宁酸、0.9μg/m L顺铂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或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epG2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RE1α和XBP-1分子的表达水平。MTT结果显示,单宁酸和顺铂均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均呈剂量性依赖;二者联合用药能够显著增加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单宁酸与顺铂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宁酸与顺铂联合用药能显著上调细胞IRE1α和XBP-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单宁酸能够联合顺铂增强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IRE1-XBP1通路的激活水平,提示IRE1-XBP1通路可能是单宁酸和顺铂协同抗肝癌HepG2细胞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凋落物与单宁酸对森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凋落物和单宁酸对森林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和单宁酸加入均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杉木凋落物使红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6.1%~25.9%和19.7%~68.6%.杉木凋落物中黄红壤无机氮含量的降幅大于毛竹,对铵态氮的影响极显著.与对照相比,单宁酸处理能显著降低黄红壤中铵态氮含量,单宁酸浓度越高,其降幅越大,至高浓度(HG)时,其降幅达31.9%~57.8%.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低浓度单宁酸处理(HL)中硝态氮含量降幅逐渐增大,第84天达到4.5%;在HG处理下,第7~28天的硝态氮含量增加了10.3%~18.5%,而第56和85天分别降低 23.9%和42.3%.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黑曲霉单宁酶酶法制取没食子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已有的 10株高单宁酶活性的菌株为起始菌 ,经活化分离选择 ,借助Ⅱ级发酵培养程序、生物转化、结合TLC分析进行筛选实验。最后选出具有高单宁酶活性的 1号和 5 0号菌株 ,开展了没食子酸 (GA)克量级生物转化法制备实验 ,结果表明 ,本酶法工艺是可行的 ,在发酵液中GA的浓度分别达到2 0 .6mg/ml和 2 1 3mg/ml,产品产率 (以从五倍子提取的单宁酸计 )达到 41 2 %和 42 6 % ,具有潜在的工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极田鼠基础代谢率对单宁酸反应的格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Kalabukhov-skvortsov封闭式流体压力计测定根田鼠基础代谢率对食物单宁酸的反应格局。在食物蛋白质为10%条件下,摄入3%单宁酸食物的根田鼠在第5天、10天和20天的基础代谢率分别较第0天增高10.94%、20.82%及23.54%;摄入6%单宁酸食物的根田鼠在第5天、第10天和第20天的基础代谢分别较第0天增高18.67%、29.07%及27.71%、当食物蛋白质为20%时,摄入3%单宁酸食物的根田鼠在第5天、第10天和20天的基础代率分别较第0天增高6.67%、10.63%及11.21%;摄入6%单宁酸食物的根田鼠在第5天、第10天和20天的基础代谢率分别较第0天增高9.01%、14.50%及16.09%。说明,食物单宁酸能显地增加根田鼠的基础代谢率,充分检验了单宁酸使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基础代谢率增高的假设。  相似文献   

16.
单宁酸对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通过培养基混药法,研究了植物次生物质单宁酸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棉铃虫发育期的进程而变化,在卵期最低,5龄、6龄幼虫和成虫期最高。用含0.005%单宁酸的饲料饲喂棉铃虫后,5龄和6龄幼虫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的59%和67%。单宁酸低剂量、短时间处理棉铃虫幼虫,可诱导中肠和脂肪体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增加,高剂量或低剂量长时间处理没有诱导增加作用,甚至还有抑制作用。单宁酸连续处理4代,对棉铃虫6龄幼虫中肠谷胱甘肽S 转移酶均有抑制作用,对脂肪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或有抑制作用。单宁酸处理的第4代幼虫对溴氰菊酯的敏感度有增加的趋势,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常规灭菌发酵和生料发酵, 研究黑曲霉B0201利用五倍子固体发酵产单宁酶的条件。结果表明, 在生料发酵过程中, 采用20%五倍子并且以(NH4)2SO4为氮源制备单宁酶的最佳条件为: 液固比=1.6:1、温度30°C、初始pH 6.0。在该条件下通过96 h的培养, 单宁酶的活力可达51.2 U/gds, 是常规灭菌发酵的3.6倍。以上结果显示, 生料发酵生产单宁酶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疆紫花苜蓿单宁提取工艺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新疆紫花苜蓿中提取单宁酸.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新疆紫花苜蓿单宁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了乙醇浓度、乙醇中盐酸的浓度、提取时间、及温度四因素对新疆紫花苜蓿单宁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立了新疆紫花苜蓿单宁酸最佳提取条件为:盐酸浓度2.5%,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50℃,回流提取5h,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新疆紫花苜蓿中单宁提取量为2.15mg/g.  相似文献   

19.
以单宁酸为沉淀剂,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废次烟叶中的烟碱。考查了提取介质、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及沉淀剂用量等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水做提取介质,在固液比为1∶15(g/mL),70℃温度下超声提取30 min,用4.5g单宁酸进行沉淀,烟碱的提取率为1.06%。  相似文献   

20.
单宁酸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 为探索其用于蚊幼虫防治的可能性,在室内测定了其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氰戊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1~4龄幼虫的毒性,并观察了其对存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淡色库蚊敏感品系幼虫对单宁酸的敏感性比抗氰戊菊酯品系的要高,1~4龄幼虫分别高6.4、4.9、4.7和2.0倍。4个龄期幼虫中,无论是敏感品系还是抗氰戊菊酯品系,均是1龄幼虫对单宁酸的敏感性最高,3龄幼虫最低。在1 000 mg/L单宁酸持续作用下,敏感品系和抗氰戊菊酯品系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与对照相比,饲养在100 mg/L~500 mg/L单宁酸溶液中的存活幼虫发育历期延长,敏感品系和抗氰戊菊酯品系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34.5~38.3 h和59.2~93.4 h。其中,125 mg/L浓度处理的敏感品系1~4龄幼虫,其发育历期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抗性品系则在250 mg/L作用下也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P<0.05)。但100~250 mg/L单宁酸处理淡色库蚊抗氰戊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1龄幼虫,对其存活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和成虫性比均无显著影响。表明单宁酸对淡色库蚊幼虫的影响主要是延迟其生长发育,且影响程度与蚊虫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