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敏感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因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蟾蜍毒素是一种内源性洋地黄类物质,是人类和动物体内广泛分布的Na+/K+-ATP酶的单一性配体;海蟾蜍毒素通过阻断钠钾ATP酶及多种信号途径介导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心肌和血管纤维化等多种病理机制,在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就海蟾蜍毒素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作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马来貘(Tapirus indicus),奇蹄目,犀形亚目,貘科;是现存4种貘中唯一分布在旧大陆的种类,也是它们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1.8~2.5 m,肩高0.9~1.1 m,体重250~540 kg。成兽黑白相间,幼兽棕色密布白色纵纹,有如小野猪。分布在泰国西部、缅甸东南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中南部,此外在柬埔寨可能还有一个小种群。栖息于海  相似文献   

3.
当澳大利亚科学家未能找到控制这一潜伏性危害最大的物种甘蔗蟾蜍的病毒时,他们决定构建一个病毒。这种冒险是否值得?  相似文献   

4.
(一) 春季,正是蟾蜍生殖季节,采来体型较大、有婚垫的雄性蟾蜍(花背蟾蜍或中华蟾蜍均可),用1毫升的注射器,将注射器的玻璃头(不带金属针头)直接插入蟾蜍的泄殖腔中,取其液体0.5毫升,然后在载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滴入采集的液体0.1毫升,盖上盖片,放在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5.
以往我们在进行两栖类解剖课时对学生的要求是: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对蛙或蟾蜍的内外构造进一步得到巩固,并初步掌握解剖蛙或蟾蜍的方法。本学期我们上解剖课时在原有要求上加了一条,就是解剖它们的胃,观察它们的食物,以明确对人类的关系。由于青蛙运动灵活,不易捕捉,学生们往往捕捉蟾蜍来作为两栖类解剖课的实验材料,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解剖观察蟾蜍的消化器官同时解剖它们的胃(蟾蜍应是捉来不久的,胃里食物尚未消化,时间久了胃中  相似文献   

6.
对中华大蟾蜍 Bufo 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 raddei 第36期蝌蚪外形和口部形态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并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中华大蟾蜍蝌蚪体背观呈长卵圆形,全身黑褐色;尾呈桨形,背腹鳍透明无斑;唇齿式为2(2)/3 (即Ⅰ:1+1/Ⅲ).花背蟾蜍蝌蚪体背观呈卵圆形,体背面和侧面为灰黑色或深灰色,腹面灰色有金属光泽;尾呈纺锤形,背鳍近透明,其上有黑色细纹,腹鳍透明无色;唇齿式为2(2)/3(即Ⅰ:1+1/Ⅲ),个别为2(2)/3(1)(即Ⅰ:1+1/1+1:Ⅱ).两种蟾蜍蝌蚪在体色、体型、尾色、尾型、口盘形态结构以及繁殖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对辽宁和华西产的中华蟾蜍蝌蚪的分析表明两地蝌蚪在形态特征方面基本相同,显示出蝌蚪在种内的稳定性.编制了两种蟾蜍蝌蚪的简明检索表,供野外调查和监测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德帕锐定律与裴文中的修订动物绝灭与它们体型的增大或缩小有什么关系没有?回答是肯定的。1907年德帕锐(Charles Deperet)的“古生物体型增大定律”以及1965年我国古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对它的修订,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清楚的表述。德帕锐定律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在每一个古生物的小的分支中,都是从小的体型开始,以后体型逐渐增大,最后达到最大体型。当它们到达最大体型的阶段,这一分支就绝灭了。”而我们裴老能以他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发现到这个定律存在较大问题。他用自己对于化石的渊博知识,以第四纪哺乳动物,特别是广西柳城巨猿洞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产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华西蟾蜍的核型及Ag-NORs位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蟾蜍与大部分蟾蜍相同:2n=22,NF=44,为6+5核型模式.核型为20M+2SM,次缢痕较为明显,位于第6对染色体(其中的一条)长臂末端,NORs位于次缢痕位置即6qter.通过与我国中华蟾蜍种组的核型及Ag-NORs位点等细胞学信息比较分析,不支持卧龙自然保护区卧龙蟾蜍和沙湾蟾蜍为有效种,其可能是华西蟾蜍的次级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了河南、北京、安徽3个地区分布的花背蟾蜍Bufo raddei种群的核型与染色体银带.结果发现它们体细胞染色体数日都足2n=22,由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在亚中部着丝粒的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以及银染位置等都有所不同.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蟾蜍属的染色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几种红树植物模拟湿地系统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中建立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木榄(S.apetala+ B.gymnorrhiza)、无瓣海桑+秋茄(S.apetala+ K.candel)、无瓣海桑+桐花树(S.apetala+ A.corniculatum)等7 种模拟湿地系统, 用正常浓度污水(SW)、5 倍浓度污水(FW)和10 倍浓度污水(TW)3 种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分别对7 种模拟湿地系统进行污灌6 个月。结果发现: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率与红树植物种类以及污水中重金属浓度有关。当灌正常浓度污水时,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Pb 和Mn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秋茄最大, 对Cu 的总净化率以桐花树最大, 对Zn 和 Cd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桐花树最大。当灌5 倍浓度污水时,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Pb 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桐花树最大, 对Cu 和Cd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秋茄最大, 对Zn 和Mn 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木榄最大。当灌10 倍浓度污水时,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Pb、Mn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秋茄最大, 对Cu 的总净化率以秋茄最大, 对Zn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木榄最大, 对Cd 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最大。重金属有95%以上是积累在土壤中, 表明土壤子系统是人工模拟湿地系统净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针鼹     
针鼹属针鼹科(Tachglossidae).此科现存2属3种. 针鼹(Tachglossus aculeatus)产于澳大利亚.另一亚种T.a.sgtosus产于塔斯马尼亚岛上. 另有原针鼹属,有两个种(Zyglossus burtoni,Z.bruijnii)产于新几内亚.形态似针鼹但体型比针鼹大,吻长,向下弯曲,四肢较长而粗.中学动物学教材第201页,图139以及课文描述的,是指针鼹.  相似文献   

12.
采用TPS(thin-plate spline)形态计量软件计量了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幼体蝌蚪发育中软骨性颅骨的11项形态指标的变化,采用颅骨总长(TLC,the total length of chondrocranium)线性回归分析了各形态特征与颅骨总长的关系.通过对中华蟾蜍幼体蝌蚪颅骨的线性形态测量,结果表明喙上软骨、内睑部关节距等呈负异速生长,外睑部关节距呈同速生长;听囊等感受结构呈正异速生长,与Emerson等人的观点有所不同.基于中华蟾蜍幼体蝌蚪各期样本之间颅骨的发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验样本的选取中既要考虑Gosner的分期,还要考虑同期蝌蚪个体体型大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西藏蟾蜍Bufo tibetanus线粒体COI和cyt b基因,首次报道该物种这两个基因的全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结合比较与其他7种两栖动物的同源序列.结果显示:西藏蟾蜍两个基因序列中碱基G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三种碱基,密码子第三位碱基G含量在4种蟾蜍中是最低的;碱基替换主要发生在第三位,属内转换率大于颠换率;相比核苷酸数据,氨基酸序列显示的遗传距离表明氨基酸序列更加保守,遗传距离显示西藏蟾蜍与中华大蟾蜍B.gargarizans的遗传距离最小;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西藏蟾蜍和中华大蟾蜍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
正你听说过大堡礁吗?不是大碉堡,也不是打包饺(子)。堡礁,是一种垄状的珊瑚礁,像碉堡一样拱卫大陆。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这里几乎永远处于生物们来来往往的"交通高峰期"。这里既是生物们的家园,也是它们的战场;既是它们的食堂,也可能将它们埋葬……各种纷争与暗涌,正在上演。  相似文献   

15.
实验D动物学研究对象:两种意鱼。方法:形态学目的:表现研究动物体组织结构的能力、进行比较形态学和形态──功能分析。章鱼,生活在全球的海洋中,具有一些重要的形态,两种基本的形态是游泳型和浮游型。游动型是水栖生物的生态──形态类型,具有这种体型的动物善长于长距离的定向游泳,为了减少水流阻力它们的体型有许多适应特征。游泳型是水生生物的另一种生态——形态类型,具有这种体型的动物不太适应于长距离的游动,它们的体型,为了增加水流阻力产生了适应,能在深水中只花费很少的能量,即产生被动运动。StheroteuthisOualan…  相似文献   

16.
帝企鹅     
正帝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是18种企鹅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112~115 cm,体重19~46 kg。两性同型。成体头部、上体主要为黑色,下体白色;后颊和颈侧部橙色,自前向后逐渐变淡。上、下喙均弯曲、黑色,下喙中部有肉色斑。幼体通体以灰色为主,但头部黑色,颊部和喉部白色。帝企鹅是仅繁殖于南极的2种企鹅之一(另一种是阿德利企鹅)。与其他企鹅不同,帝企鹅繁殖于冬季,且绝大多数群体在南纬66°~78°的海  相似文献   

17.
李冬玲 《生物学通报》2005,40(10):44-45
两栖类的骨骼结构较为简单,且取材方便,因此,人们常从两栖类着手,进行骨骼标本的制作。但是传统的两栖类骨骼标本制作方法较为繁琐,制作周期长(大约需1周的时间)。我们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制成的标本可与用传统方法制成的标本媲美。以蟾蜍(Bufo bufo)为例,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麻醉准备一密闭容器(如标本瓶)作为麻醉瓶,内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选取体型较大的活蟾蜍放入麻醉瓶中,将其深度麻醉至四肢僵直,大约需10min。2去皮、内脏及肌肉将麻醉后的蟾蜍仰面放入解剖盘中,左手拉起蟾蜍腹部皮肤,右手拿剪刀沿腹部正中线剪开5cm的小口,然后向上…  相似文献   

18.
青蛙与蟾蜍     
青蛙与蟾蜍是我国到处都有的两棲類动物。从它们的外表上看起来,谁都能区别,如果要追问一句,它们的区别在那些地方?非得要有一些比较解剖学、胚胎学与生态学等生物科学知识,才能很確切地指出  相似文献   

19.
蟾蜍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栖动物,但生长“胡子”的蟾蜍却是一种奇异的两栖类;这种奇异的动物就出产在我国西南的峨眉山。它是峨眉山所产种类繁多的动物中比较奇异的动物之—。  相似文献   

20.
吴文英  李丕鹏  陆宇燕 《蛇志》2011,23(1):20-25
目的了解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皮肤腺和耳后腺的显微结构特点。方法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耳后腺的外部形态及皮肤分泌物特征,采用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技术、HE和PAS染色方法观察皮肤腺和耳后腺的结构。结果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相比,皮肤黏液腺和耳后腺的显微结构差异有显著性,皮肤颗粒腺结构相似,推测当颗粒腺中的分泌物排出后,腺体外的上皮肌细胞变厚,细胞界限明显。花背蟾蜍皮肤黏液腺有两类分泌细胞相间排列成花环型。根据黏液腺分泌细胞的高矮(即中等高柱状、矮柱状和极矮柱状),中华蟾蜍皮肤黏液腺相应地可见到三种形态,第三种黏液腺的分泌细胞极矮腺腔较大,数量极少,基本上只在前后肢皮肤中观察到。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的耳后腺也有差别:一是,中华蟾蜍耳后腺中大瓶状腺体内含物明显不同;二是,中华蟾蜍耳后腺中大瓶状腺体的大导管外侧有不同腺体存在,花背蟾蜍则无;三是,中华蟾蜍耳后腺表皮下大瓶状腺体上有钙化层存在,花背蟾蜍则无。结论两种蟾蜍皮肤腺和耳后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形态结构的差异与其生活习性和防御机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