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框架下的城市低碳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龙宇  许通  高莉洁  韩林桅  李倩瑜 《生态学报》2018,38(14):5170-5177
城市碳排放引发的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作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和载体,低碳社区的规划建设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基于低碳社区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可持续框架下低碳社区的规划理念,引导低碳社区在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碳减排目标。通过分析中外城市低碳社区的实践经验,将低碳社区规划总结为创新型规划、资源型规划和学习型规划三种模式,提出可持续框架下的低碳社区规划策略:制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及规划;政府主导与社区共建相结合;多尺度规划和多举措建设相匹配。建议加强对既有社区的低碳改造研究;完善低碳社区建设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机制;加强对低碳社区运行的内在机制研究。对可持续框架下低碳社区的发展理念和规划策略研究,探索城市尺度可持续发展途径,实现低碳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区共管--一种全新的保护区管理模式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陕西省引进社区共管这种新型的保护区管理模式,在太白山、佛坪、周至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试点工作。根据社区共管的程序,各保护区确定了社区共管目标,建立了共管组织,制定了社区自然资源管理计划。根据共管计划,保护区采用新的方式系统地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共管活动,使试点社区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开始从社区共管活动中获利。同时,通过建立社区资源保护体系和对资源规划管理,也减轻了社区对保护区的资源压力,促进了保护区的工作。初步实验证明,社区共管是一种适合我国保护区发展特点的、能积极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的保护管理模式,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转型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思源  王博杰  王国萍  魏钰 《生态学报》2021,41(23):9207-9215
良好的社区与自然保护地关系首先建立在社区生计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上。为促进社区认同、接受乃至参与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逐渐重视社区利益,推动其生计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社区居民从事产业活动、进行生产经营、参与产业分工,是维持和改善生计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方法,从不同研究视角、地理空间和政策背景的案例研究中提取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转型及其产业发展路径的内在逻辑,形成内容、激励机制、政策保障、结果、成败分析、发展对策六个核心范畴,以动因与形式、结果与原因来归纳总结前5个范畴的核心事实,根据发展对策提出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转型和产业发展原则,并结合国家公园特征和管理目标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在社区层面协同保护与发展本质上来说是降低农户面临的自然、政策和市场风险的过程,生计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双重目标可以通过产业生态化,产业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来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生计转型具有经济、社会、文化多重效益,但其实现需要尊重本土文化,保障社区基本权利,多方参与协作,匹配和提升居民差异化能力。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社区生计发展特别需要依托本地资源,对标市场需求,推进产业生态化,拓展传统产业功能,从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中寻求生态和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4.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科基地班学生的实际,以《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实践载体,从重构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多层次翻转课堂—线下研讨—开放实验室”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生命科学领域实验类课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对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分析了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的意义。结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全科医生基地建设的实践,提出大学医院应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医疗资源优势、辐射优势,培养合格全科医生,并就基地建设提出了拓展方案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社会组织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环境社会组织在政府无暇顾及且市场不愿介入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社会组织是缓和社会矛盾,缓和国家公园与周边社区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力量。首先,环境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管共建有着天然的优势。社区共管的核心是要发挥群众的力量,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社区主动参与到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特别强调“周边社区建设要与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目标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思源  魏钰  苏杨  闵庆文 《生态学报》2021,41(8):3021-3032
大量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地的态度是影响社区参与保护,实现保护地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由此建立了"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希望进一步推进社区与保护地的关系,全面提升自然保护管理效率,也建立在对这一行为逻辑的认同之上。为验证社区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并为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持,研究试图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居民的国家公园的"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以揭示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深层机制。与一般研究不同在于,本研究是针对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公园,使得本地利益相关方的态度有机会影响国家公园建设进程。为获得社区"认知-态度-参与"核心观念,探索社区参与的过程和方式,提出促进社区参与的方法,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对本地利益相关者采用半结构化开放问题的深度访谈,归纳出概念与范畴,形成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研究首先形成45个概念与13个范畴,通过范式模型研究发现,稳定资源使用权利、引导社区参与决策、保障社区发展权利、创新社区产业模式、提高个体适应能力、降低政策风险影响等六个主范畴能够解释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的认知-态度-参与这一行为逻辑。通过归纳主范畴,研究进一步提炼出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核心在于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自主性、创新性与适应性,其内在机制在于社区参与是一个自主性提高的动态过程,需要通过保障社区生计资源禀赋来实现长期的价值转化,最终使其成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的组成部分。在理论阐释基础上,研究提出从改善社区认知、提升社区参与角度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路径。研究也指出,所提出的社区参与机制理论能够提炼量化指标评价社区参与,追踪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程。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9,(3)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传播,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各大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拟阐述虚拟仿真教学在社区全科教学基地中的应用思考,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全科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菌物研究》2019,(1):F0003-F0003
吉林农业大学菌菜基地是2011年由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府共同投资6 000余万元建设而成,坐落于长春市农博园,占地1.5万m^2,建筑主体面积达9000m^2,是融合食用菌栽培、生产、加工、销售等生产链条,集自然博物、历史传承、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产业推广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菌菜示范基地。菌物基地依托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玉院士团队,承担了教学、科研、生产、科普展览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研究生院,是一所专门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型现代化研究生院型大学。研究生院隶属中国科学院,既有管理功能,又是教学实体,拥有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良的教学设施。研究生院以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为依托,是以设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本部为主体,联系和覆盖中国科学院各教育基地和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1.
张轶群  吴迪  付晓  吴钢 《生态学报》2020,40(22):8063-8074
煤电基地的开发对中国能源利用格局具有深远的影响,是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我国煤电基地的生态建设中,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较多,缺乏对居民感知、愿景和福祉等方面的联系和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煤电基地为例,在分析因煤电基地的开发建设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运用景感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煤电基地的景感营造、景感修复、景感保护监测管理、生态文明的建设共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煤电基地的生态建设、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结合生态环境物联网对所选景感指标的监测、谜码数据平台的评价分析及预警系统,对实现煤电基地的生态健康保障、生态服务提升、以及居民愿景和福祉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效措施。本研究为煤电基地相关区域的生态建设、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陆兆华 《生态学报》2006,26(11):3916-3916
矿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95%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业。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还将继续增大。根据国家计委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实现国民经济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必然要求矿业继续并持续保持同步发展。这些矿区是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带动和支持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的典型经济社区。  相似文献   

13.
以当代城市普遍涌现的社会隔离现象为切入点,引出上海里弄街区中出现的毗邻隔离问题,并以此展开毗邻隔离与居住混合辩证关系的论述。指出,物理空间的接近并不能带来社会层面的混合。在对历史向度的里弄变迁进行梳理之后,选取虹口港里弄街区的日常生活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区认知边界的测定和生活空间利用模式的分析,对里弄街区中有关“三个世界”的日常生活空间异化与毗邻隔离展开讨论。最后,在明确日常生活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从国与家两个维度对社区融合视角下的日常生活空间组织做出总结。认为基于物质层面的日常生活空间维系,与社会层面的社区参与和居民赋权,是当前语境下上海里弄街区修补毗邻隔离问题,实现公共空间统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及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圈保护区是一个开放的资源管理基地。它将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除具有一般保护区所具有的保护功能以外,生物圈保护区还具有促进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功能以及开展科学研究,教育,监测,培训,示范,信息交流等后勤支持功能,它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体现“心物合一”的自然、物质空间、心理和文化等多维度的整体存在,优质的景观对人类的福祉至关重要。面对存量发展背景下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景观更新正在成为社区营造的重要途径。厦门市院前社通过多层次的景观更新激发了一系列的社区营造活动,重塑了社区凝聚力与认同感,业已成为“共同缔造”模式下社区营造的典范案例。从院前社景观更新切入,结合近3年的调研成果,探讨景观更新作为社区营造实现途径的可能性。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梳理院前社以景观更新为途径,从“拆迁村”转型为“生态文化示范村”的过程,并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价值标准,具体评价景观更新对社区营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课程的教学质量关乎大学的育人能力.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是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重构大学课程的知识体系、革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对于提高大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文中设计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支持这一目标的知识体系.然后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契合点,并设计了...  相似文献   

17.
郭锐  孙勇  虞虎 《生态学报》2023,43(14):5686-5698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是中国在青藏高原谋划的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国家公园群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利益协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以青藏科考提出的国家公园群内部及相邻的467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自然条件、交通区位、文化因子、国家政策等要素的分析框架,识别国家公园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耦合类型。结果表明,运用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法,结合空间要素的叠加分析,识别出348个社区受国家公园建设影响因素的作用不明显、空间耦合特征不显著;其余119个社区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耦合特征,可以划分为生态移民型(18.7%)、交通枢纽型(26.1%)、特色文化型(27.6%)、沿边发展型(27.6%)和复合型(2.9%)。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提出了与国家公园协同发展的差异化调控路径。建立了国家公园关联社区的类型分异识别与调控方法,有助于补充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太湖源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天目山南麓的白沙村境内,因为太湖的主源头坐落于此而得名。景区内绝壁夹峙,悬瀑飞泻,野猴成群,生态、原始是这里的主要特色。景区被上海婚庆协会列为上海婚庆摄影基地;被浙江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还被列为浙江省风景摄影基地、国际示范林中国网络临安项目伙伴、浙江省旅游教学研究所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浙江林学院生态环境实验基地等。如果要追问太湖源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秘密,答案或许只有一个: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邓维杰 《四川动物》2014,(3):466-469
社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最大威胁,而如何有效规范社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则是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没有建立起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联动机制,市场驱动不仅不能规范社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反而刺激社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基于社区组织与市场驱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法"就是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协助下,以生态友好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为驱动力,通过组建运行类似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小组的社区组织,在市场需求方(产品消费者)和市场供给方(产品生产者或自然资源采集者)之间建立起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联动机制,规范社区对自然保护区内或周边自然资源的利用,从而改善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该方法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社区生计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具备社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功能的社区组织、生态友好型市场驱动力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协助能力。社区赋权、市场化、透明性、公正性等是该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系统保护规划和不可代替性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区域规划中应该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遵循系统保护规划和不可代替性分析的观点,内蒙古克 什克腾旗应该建立10个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并与有关部门和社区实施共同管理,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