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极高。近十年来对其多方面研究证明,它具有很高的育种利用价值,是我国极重要的蛋白基因资源。本文概要介绍我国野生大豆的分布、种类及特征、特性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3.
野生大豆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玉忠  米景九 《遗传学报》1990,17(6):455-460
以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噬菌体λEMBL4,将纯化的EMBL4 DNA用BamH1/SalI双酶切制成载体。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野生大豆(种名待定)大分子DNA,Sau3A部分酶解,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10—22kb“目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体外包装成重组噬菌体。所得重组子值为8×10(?)pfu(噬菌斑形成单位),达到了构建野生大豆基因文库要求的理论值。以栽培大豆7S贮藏蛋白a′-cDNA作探针,用噬菌斑原位杂交法从文库中筛选出一个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4.
野生大豆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大豆对于拓宽大豆种质遗传基础和丰富大豆种质基因库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野生大豆的资源概况及优良性状、耐盐机理和利用野生大豆提高栽培大豆耐盐性等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野生大豆耐盐性的解剖结构、生理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野生大豆通过茎叶表皮上的"腺体"及对Na+和Cl-的排斥性,实现对盐渍环境的颉颃作用.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大豆异黄酮代谢和耐盐基因也是其适应盐渍环境的重要原因.今后应对野生大豆耐盐机理的遗传学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种群保护以保障野生大豆的发掘鉴定和创新利用.  相似文献   

5.
新考察收集野生大豆与已保存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研究以65份东北地区新收集野生大豆资源以及与其来源相同的已经编目保存的资源为实验材料,利用6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收集材料在22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都高于以前收集的资源,有62个等位变异是新收集材料所特有。新收集材料与其它资源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1918。说明新收集的材料使得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得到提高,对野生大豆进行补充考察和收集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野生大豆种子雨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外界天气情况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在野 生大豆整个种子雨的历程中,出现3个较为明显的炸荚和种子散落的高峰,并且峰的出现 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相关,而与气温相关性不大.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 是野生大豆种子炸荚的自身习性(炸荚弹力)和荚本身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有关,而与风 向(风力≤7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对野生大豆种子雨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外界天气情况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在野生大豆整个种子雨的历程中,出现3个较为明显的炸荚和种子散落的高峰,并且峰的出现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相关,而与气温相关性不大.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是野生大豆种子炸荚的自身习性(炸荚弹力)和荚本身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有关,而与风向(风力≤7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1987年我们首次通过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最近又相继从栽培大豆的6个品种的原生质体分别获得再生植株,移栽于土中后均能正常开花结实。至于大豆野生种中的G.canescens和G.clandestina的原生质体培养已有再生植株或形成芽的报道。但在野生大豆G.soja的原生质体培养中仅见胚状结构的形成,迄今未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美国因大豆孢囊线虫病蔓延,大豆种植业陷入困境。幸亏当时中美关系开始解冻,1974年8月,美国植物学代表团访华期间,在沈阳、南京、上海等地采集了野生大豆回国,培育出新的抗病良种,使猖撅一时的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大豆生产才逐渐复苏。 野生大豆是我国特产,分布在10多个省、区,叶片碧绿,花色紫红,与杂草闲花丛生,并不起眼。但若目睹它破土而出的气势,不由的令人怦然心动。那是几年前的暖春时节,我们奉命到山东省青州市仰天山进行动植物资源考  相似文献   

10.
11.
<正> 一、蛋氨酸的营养价值与大豆品质育种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比糖或脂类有更大的变异性。人类的饮食并不要求蛋白质自身,而是制造蛋白质的原材料,即大部份以氨基酸的形式吸取。在天然的食物中氨基酸很少以游离形式存在,而多半是以蛋白质形式存在。由于约有20种氨基酸的组合和排列,使产生的蛋白质多的不计其数,而每一个蛋白质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长度的构成不同,所以蛋白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的合成,所有的氨基酸成份都必须具备,但作为食物它们之中的个别的氨基酸不是人体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又是我国大豆生产的北界,但对全省野生大豆资源缺乏全面考察,因此,考察我省野生大豆资源,对丰富大豆种质基因库,适应科研和育种工作的需要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野生大豆地理群体的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晶 《生物学通报》1991,(11):20-21,34
中国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故乡,其原始种野生大豆(Glycine·soja)在我国大陆有大面积分布。种子富含蛋白质,是世人所瞩目的野生高蛋白基因资源。分布范围大约北纬24°—53°N,东经98°—135°E。其白花变种(G·soja var. albiflora)广见于东北和华北两大遗传多样性中心。狭叶白花变型(G·soja f. angustifolia)主要见于东北;华北和南方少见。狭叶变型(G·soja f. lanceolata)北方分布较多。野生大豆种子极小,一般百粒重在3克以下。在天然野生群体中通常还存在一类G·soja向G·max进化的中间过渡型半野生种(G·gracilis),种子较大,百粒重一般达到3—7克。电泳测定,天然野生群体中的酶或蛋白质标记基因证明,野生大豆是较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  相似文献   

14.
江西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48个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92份采集于江西49个县(区)的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共扩增出等位基因343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2个等位基因,平均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0.7369,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7060,表明江西野生大豆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的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不同,高纬度及低海拔地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要高。192份野生大豆可聚类成三大类,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野生大豆光温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大豆(G .Soja)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祖光种,利用中国野生大豆分布的广泛性,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大豆在自然界中光温反应的规律提供了条件。通过对29个纬度区自然生长的野生大豆主要生育阶段光温反应特点的了解,明确了不同纬度区野生大豆在自然环境中出苗温度是13.1~14.7℃,开花期温度是20.5~26.5℃,成熟期温度是10~19℃;初花期临界光照时数是13h15min至16h40min之间。出苗越早的低纬度区野生大豆开花和成熟期越晚,而出苗越晚的高纬度区野生大豆开化和成熟期越早。  相似文献   

16.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生大豆是大豆种质改良中抗病、抗虫、抗不良环境的重要基因来源。近年来,野生大豆在产量、品质、抗病虫等方面的优异性状,正在得到日趋重视,在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拓宽大豆种质遗传基础的研究与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环境野生大豆的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的蝶形花科Fabaceae 大豆属Glycine 的两个野生大豆G.soja 品系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在盐渍生态环境的野生大豆茎和叶体表都具有盐腺,盐腺圆球型,基部有一个小柄,着生在盐生野生大豆茎、叶表皮外切向壁的胞间层处.幼嫩的盐腺靠泌盐孔泌盐,成熟的盐腺靠整体破碎释盐.而生长在黑土地生态环境的野生大豆的茎和叶外切向壁未发现有泌盐的盐腺,其茎叶的表皮都呈现出平滑状态.因此两种不同生态环境的同科同属植物在微观结构上显示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野生大豆种质杂交导入的育种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19.
世界野生大豆的生态型及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1981—1986年,作了来源于世界不同纬度(24—53˚N)、不同经度(97—143˚E)、不同海拔(0—2650m)的野生大豆的光温生态分析。根据世界各地343份材料(中国292份、日本32份、南朝鲜14份、苏联5份)的分析资料,将世界野生大豆分为七个光温生态型及相应的七个生态地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