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草地螟雌蛾生殖系统发育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维杰  陈瑞鹿 《昆虫学报》1991,34(2):248-249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雌蛾生殖系统的发育变化国内已在预测上应用,但国内外尚缺乏形态描述的实验依据。我们在1984年进行越冬代草地螟雌蛾生殖系统发育形态的观察,并探讨供预测应用的雌蛾发育调查分级,提出判别种群发展趋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祖琳 《昆虫知识》1997,34(5):279-281
作者曾报告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ngalisBuber雌蛾与雄蛾一生都只交配1次,是用性引诱剂诱捕防治的理想对象[1,2]。但在性诱防治实践中,虽每年诱杀大量雄蛾,而下一年田间蛾量却未见下降[3],检查雌蛾交配率时又多次查获体积奇小的精包,从而引起对雄蛾一生只能交配1次的怀疑。1995年,在室外阳光下的已交配雄蛾群中,又发现个别推蛾有追逐异体、试图交尾行为,于是对雄蛾交配潜力再行检测,结果证实部分已交配雄蛾确有再次交配能力。三材料与方法1.l材料已交配雄蛾:从冬季修剪收集的虫技中剥取蛹,雌雄蛹分置盒中羽化,选当天上午羽…  相似文献   

3.
新小竹花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小竹(Neomicrocalamus prainii)是一种小型攀援竹类,笋秆两用型竹种。该研究通过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新小竹花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为研究竹类植物的生殖生物学提供新的理论信息。结果显示:(1)新小竹的花序为无限花序,没有小穗柄,成熟小穗平均长度为2.98 cm;每个小穗约有4~6朵小花,其中3~5朵为可育小花,顶端均有1朵不育小花;小穗基部有2~4个苞片;小穗轴每节长约0.52 cm。(2)新小竹的可育小花包括1片内稃、1片外稃、3枚浆片(浆片2大1小,边缘光滑)、6枚雄蕊和1枚雌蕊;雄蕊呈梭型,雌蕊羽毛状柱头三裂。(3)新小竹成熟花粉粒多为二核,具1个萌发孔;花药具有4个药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结构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花药发育过程还存在多种异常情况。(4)新小竹子房一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大孢子母细胞由1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合点端1个大孢子分化成为功能大孢子,由功能大孢子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多核胚囊,直至发育成熟。研究表明,新小竹雄配子体存在发育异常现象,但大部分发育正常,其结实率低不仅与内在因素有关,外部环境也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草地螟成虫体表具有多种鳞片,这些鳞片是其远距离迁飞和适应复杂环境的必要结构保障。按结构特征分为薄片型和长毛型。薄片型鳞片为卵圆形、刀片形,包括腹后鳞簇、锯齿鳞、竹片形鳞和形成胸锁的钩形鳞;长毛型鳞片横截面为圆形,包括后翅内缘毛和腹后毛刷。超微结构表明,体表鳞片由纵脊、横肋、窗孔、内腔和乳突组成;鳞片基部由毛囊包裹;钩形鳞具有特殊的弯钩状尖端;腹后鳞簇具有特殊的乳突结构;后翅内缘毛和腹后毛刷具有特殊的窗孔结构。这些由体表细胞分化的鳞片在草地螟成虫身体各部承担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其超微结构的研究可为其形态学、行为学及自身进化研究方面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巨龙竹生殖器官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巨龙竹生殖器官结构、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 巨龙竹为一心皮组成的单室单子房,子房内具有一个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的发育为蓼型,具多个反足细胞。巨龙竹的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具1个萌发孔。小穗发育雌雄异熟,雌蕊的发育早于雄蕊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在初步筛选过程中,主要成份反11十四碳烯醋酸酯(E1114:AC)能引起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iis L.雄蛾完成从兴奋到搜索释放源的行为,但雄蛾对单个组分E1114:AL、E1114:OH、14:OH、14:AC、12:OH不呈现任何反应。当释放源为二元组分或三元组分时,可以明显增加雄蛾定向飞行和达到释放源的数量。筛选出二元组分为(E1114:AC):(E1114:AL)=1:1和三元组分(E1114:AC):(E1114:AL):(14:OH)=5:3:12时效果最佳。田间试验中进一步筛选出三元组分(E1114:AC):(E1114:AL):(14:OH)=5:3:12为最佳组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蛾类昆虫新的有效分类特征,本研究对直脉青尺蛾Geometra valida、白雪灯蛾Chionarctia niveus和多斑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雄性内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3种蛾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贮精囊(前贮精囊和后贮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单射精管原节和单射精管表皮节)和附腺组成;种间形态差异表现在贮精囊的形状及连接方式、复射精管的形状及长短、单射精管和附腺的长度等方面,这些鉴别特征可为蛾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形态学借鉴。  相似文献   

8.
烟夜蛾雄蛾性附腺因子对雌蛾性信 息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处女蛾在交配后1 h,其性信息素滴度即显著降低,72 h内未见恢复。生测结果表明,烟夜蛾性信息素合成抑制因子主要来源于雄蛾性附腺。不同日龄雄蛾性附腺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无显著差异。光暗期对其活性具显著影响,暗期中雄蛾的性附腺物质对雌蛾性信息素合成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光期中雄蛾的性附腺物质不具抑制活性。在暗期的不同时间处理,对处女蛾性信息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雄蛾性附腺提取物对雌蛾性信息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与注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0.2 ME(雄蛾当量)是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最小剂量。对交配雌蛾注射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激活神经肽(PBAN)提取物后,其性信息素合成又可恢复,这说明雌蛾交配后,性信息素滴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缺少了PBAN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电刺激Agrotis segetum雄蛾触角神经是否可以作为MGC中神经元的识别手段,采用细胞内电生理记录方法,共记录34个对性信息素有反应的MGC神经元,并测试了其中12个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刺激的反应,22个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刺激和电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MGC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及电刺激的反应模式基本一致,为一种双相反应模式。两种刺激方式均能诱导出兴奋反应,电刺激得到的兴奋反应比由信息素刺激引起的要短;MGC神经元对两种刺激的超极化反应(抑制反应)幅度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别,在电刺激实验的22个神经元上,超极化反应幅度和抑制时间都与神经元本身放电频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极化反应是在LN参与下一定的神经回路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而形成的。这提示两种刺激所作用的神经回路应是一致的,但从整个实验过程记录到的神经元情况来看,还须进一步结合形态学实验来验证电刺激触角神经作为MGC神经元的识别手段。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罗汉松雄球花、小孢子及其配子体发育过程的形态结构特征,以揭示罗汉松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规律,为罗汉松的生殖和杂交组合提供胚胎学证据。结果发现:(1)罗汉松花芽于每年的7月开始分化,至次年5月花粉成熟散粉,雄球花由单生的卵圆形转为2~3个葇荑花序并生,小孢子叶螺旋状着生于圆柱状的花序轴上,每一小孢子叶远轴面基部并列着生2个小孢子囊。(2)小孢子囊壁发育过程中由外及里出现各由1层薄壁细胞组成的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至散粉前,后两者基本被分解吸收。(3)同一小孢子囊内的造孢细胞发育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有四面体型和十字交叉型两种排列方式,成熟的雄配子体包括生殖细胞和粉管细胞,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第一和第二原叶细胞大部分被分解消失。(4)电镜下罗汉松花粉粒为典型的松花型花粉,两侧各具1个气囊,远极面具一萌发沟,花粉粒表面具纹理或皱褶。  相似文献   

11.
草地螟触角化学感受器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扫描电镜对草地螟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 :成虫触角存在着 5种感觉器 ,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感器、锥形感器和耳形感器 ,其中以毛形感器数目最多 ,刺形感器分为Ⅰ型和Ⅱ型。并对草地螟触角两性差异及与其它相近昆虫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草地螟的迁飞规律及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是一种重要的迁飞害虫,曾给我国三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在列举大量草地螟迁飞证据的同时,总结分析了成虫的迁飞过程及行为生理特征、迁飞途径以及在我国主要发生危害区的虫源关系。有资料显示,成虫通常在黄昏前后自主起飞,起飞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当成虫进入边界层后,便在距地面400 m左右的高空成层,并随气流运载至远处。黎明前后,成虫降落。脂类是成虫飞行的主要能源物质。在我国,越冬代和1代之间可能可以“互为虫源地”。越冬代成虫随西南气流迁飞至我国东北地区,在当地繁殖1代后,成虫可能回迁至华北地区,尽管目前还缺乏直接的证据。最后,还讨论了草地螟迁飞规律研究中尚待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晓  翟保平  郝丽萍  薛玉  陈阔  于成玲 《生态学报》2008,28(10):5104-5112
利用PSU/NCAR的中尺度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MM5,对2004年5月24—25日河北坝上地区出现的一次草地螟迁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较高时空分辨率的结果,就有关物理量及其对迁飞过程的作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5月24日傍晚草地螟越冬区种群的大规模外迁与冷锋过境有密切的关系;(2)迁出种群大部分向东北迁飞,迁飞途中发生迫降,主降区位于丰宁等地。此次草地螟迁飞种群的中途迫降是强下沉气流造成的,与温度、降水无关。在草地螟飞行高度上,下沉气流区域中心的垂直速度在30cm/s以上,发生范围与草地螟主降区相吻合;(3)下沉气流的出现与高原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阴山山脉和坝上高原使冷锋发生变形、近地面水平流场发生不规则扰动,进而出现了异常的对流运动。  相似文献   

14.
The meadow moth, Loxostege sticticalis L., is an important outbreak pest in Northeast China. The spring popul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as considered as immigrants from North China; however,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during 1996–2007 was not consistent with this traditional theory. In this study, the source area of the spring population of the meadow moth in Northeast China was identified by trajectory analysis using the wind field simulated by mesoscale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 MM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pulation of the meadow moth in North China was able to migrate into Northeast China, but had not made a crucial contribution to the outbreaks there since the weather systems were generally adverse for such a long range migration in most of the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high density cocoons of L. sticticalis have frequently been found in autumn in Northeast China since 1996. The trajectory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L. sticticalis in Northeast China in spring emerged from the cocoons that had overwintered either locally or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i.e. Mongolia and Russia. The development of overwintering areas at higher latitudes coincides with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second-generation larvae; both phenomena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ssociated with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5.
黄绍哲  江幸福  雷朝亮  罗礼智 《生态学报》2008,28(10):4823-4829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一种周期性大发生的农作物主要害虫,自新中国成立后已经3次大规模暴发成灾,但关于草地螟周期性大发生的原因还未见报道。利用国际通用的太阳黑子活动数据和我国草地螟大发生的历史记载进行相关性和相位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草地螟大发生的周期性与对应的太阳黑子活动的奇数周期相关联。建国以来的3个大发生周期分别与对应的太阳黑子活动的第19、21周和第23周期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极高的同步性,尽管草地螟的发生为害程度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强度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根据这些结果,并结合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预测,草地螟在我国的第4个大发生周期很有可能开始于2017~2020年之间,并在2024—2025年间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6.
草地螟2007年越冬代成虫迁飞行为研究与虫源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草地螟 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危害我国北方农牧业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明确草地螟的虫源地及迁飞路线对其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长期观测,迁飞高峰期雌虫卵巢解剖、大区环流分析、各地虫情信息收集和利用Hysplit_4模型进行轨迹分析,研究了2007年越冬代草地螟的空中迁飞行为和东北地区严重暴发的草地螟虫源。结果表明:6月7–9日,雷达观测点诱虫灯内草地螟具有典型迁飞昆虫生理特征;草地螟主要在夜间迁飞,飞行高度集中在300~500 m,400 m是主要飞行高度,迁飞高峰期夜间迁移可持续9 h。东北地区严重发生的草地螟虫源,一部分来自内蒙古乌盟地区,一部分来自蒙古共和国中东部及中俄边境地区。据此推测我国与国外草地螟存在虫源交流。  相似文献   

17.
草地螟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其化学生态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尹姣  曹雅忠  罗礼智  胡毅 《生态学报》2005,25(8):1844-1852
田间自然条件下,草地螟成虫产卵对不同植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其中灰菜上落卵量最多,占调查总卵量的50%以上;甜菜、大豆上次之,玉米和马铃薯上最少。在室内条件下,草地螟成虫产卵对灰菜、大豆、玉米和马铃薯的选择性与田间调查结果完全吻合。而且,草地螟幼虫的嗜食性与成虫产卵对寄主的选择性是一致的。吸附、收集上述植物的挥发物后进行GC-MS测定,并利用风洞进行了生测。其中灰菜和大豆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反-2-己烯醛、青叶醇、青叶酯、1-十八烯等;玉米和马铃薯的挥发物性成分包括青叶酯、芳樟醇、香叶醇、紫罗酮、1-十八烯。生测结果表明,灰菜的挥发物对草地螟雌蛾引诱力最大,选择系数为78%;大豆苗挥发物对其也有较高的诱虫活性;但玉米和马铃薯几乎无引诱作用。自然生长的4种植物的诱虫结果与其挥发物的诱虫结果相似。这些生测结果与成虫和幼虫选择寄主的一致性反映了草地螟选择寄主行为的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草地螟1999年大发生的虫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其虫源地及迁飞路线尚缺乏全面的认识。本文分析了1999年各地草地螟主要迁入峰期的天气学背景,并对风场的时空分布及草地螟迁飞轨迹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999年东北地区大发生的草地螟只有少部分来自以往认为的“主要发生基地”,其主要虫源来自蒙古共和国东部及中蒙边境地区;草地螟盛发期东北地区气旋性天气系统对草地螟的迁入和扩散有密切的关系,据此提出可将“东北低压”、“东北低涡”的发生、发展趋势与虫源地的情况结合起来作为监测草地螟迁入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遥相关指数(遥相关指数)是一个综合了气温,降水以及气压等众多气象因素的气候变化指数,很多生物学现象都与其有关;为了探究遥相关指数是否对我国的草地螟的发生危害有影响,作者分析了我国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成虫物候期及幼虫发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两者与遥相关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草地螟成虫始见期年际间有显著提前的趋势,平均每年提前0.40d,与1—5月极地-欧亚型遥相关指数均值(POL1-5)相关性最大;终见期有显著延后的趋势,平均每年延后1.31d,与6—10月东太平洋型遥相关指数均值(EP-NP6-10)相关性最大;全国草地螟幼虫发生面积年际间有显著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增长57.07khm2,与1—10月东大西洋型遥相关指数均值(EA1-10)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20.
光周期和温度对草地螟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在室内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对其滞育的光周期和温度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螟是一种典型的长日照发育型种类。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草地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光周期起主导作用, 温度伴随着光周期起作用。对幼虫滞育诱导最有效的光周期是L12∶D12; 随着温度的升高, 临界光周期呈缩短趋势(18℃除外)。18, 22, 26和30℃条件下幼虫滞育的临界日长依次为13.97, 14.48, 13.92 和12.88 h。光敏感实验揭示:21℃时草地螟对光照反应最敏感时期为幼虫孵化后的11~17 d(约5龄幼虫), 但孵化后7~11 d(约4龄幼虫)的短光照积累对提高滞育率也有重要作用, 可以将滞育率从40.0%提高到9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