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玖 《微生物与感染》1994,17(1):15-17,11
本文主要对肺炎球菌疫苗、流行感冒(简称流感)疫苗、乙型肝为疫苗、破伤风白喉类毒素(Td)、麻疹肋腺炎风疹(MMR)疫苗等常用疫苗在美国成人免疫接种中的功效、接种对象的选择、副作用及其它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综述。此外,还对用于特殊人群、国际旅游者的疫苗以及即将批准使用的疫苗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栾怡 《微生物与感染》1998,21(3):15-17,38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公认的几种瘤病毒之一,与多种人类良、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效疫苗的研制,对控制HPV感染和HPV相关肿瘤的免疫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HPV的肽疫苗、重组病毒(细菌)疫苗,病毒样颗粒(VLP)疫苗以及DNA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作者开发了一种新的抗肠毒原性大肠杆菌(ETEC)腹泻的口服疫苗,这种疫苗含有表达水平提高的ETEC定居因子(CFs)和重组蛋白(LCT-BA),即大肠杆菌热不稳定性毒素B亚单位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重组蛋白的灭活重组大肠杆菌。作者进行了随机、双盲有对照的I期临床试验,60名瑞典成人志愿者参与了此项研究,观察了这种原型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与以往开发的口服ETEC疫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往开发的疫苗为口服ETEC疫苗,这种疫苗含有CTB和灭活的表达CFA/I的野生型ETEC菌株(参考疫苗)。志愿者分组接受2剂或者是原型疫苗或者是参考疫苗。原型疫苗以相同剂量或者以4倍的剂量(与参考疫苗相比)进行投递。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接种2批国产酵母疫苗(5μg/Dose),1批进口酵母疫苗(A;10μg/Dose)和另1批进口酵母疫苗(M;5μg/Dose)的268名小学生,进行了免后5年(T60)效果随访观察。结果表明,T60时接种A疫苗组抗体GMT(几何平均滴度)(197.53)显著高于M疫苗组(110.66)和2批国产疫苗(9312645GMT78.48,9312623GMT56.06)。抗体阳转率A疫苗组(85.71%)显著高于M疫苗组及国产两批疫苗(61.76%、65.26%、63.83%)(P<0.05)。而国产两批疫苗与M疫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随访结果表明,虽然国产酵母疫苗免后5年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与剂量相同的进口酵母疫苗的水平相当,但抗体阳转率已降至70%以下,应考虑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对258 名小学生应用0、1、6 月程序,接种2 批国产酵母疫苗(5 μg/0.5 m l),1 批Am gen 酵母疫苗(10 μg/m l),1 批M SD 酵母疫苗(5 μg/0.5 m l)的小学生免后3 年((T36)效果观察。结果表明,T36 时抗体 GMT(几何平均滴度),Am gen 疫苗组(145.75)显著高于 2 批国产疫苗(92.11、83.52)和M.S.D 苗组(74.62),抗体GMT 峰值显著低于Am gen 和M .S.D 苗的2 批国产酵母疫苗,与M.S.D 苗抗体GMT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抗体阳转率间各疫苗组均无显著差异(93.10% ~74.14% )。本次随访结果表明,采用0,1,6 免疫程序,国产酵母疫苗免后3 年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水平不低于进口同类酵母疫苗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疫苗效力的方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型)进行了系统地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置37C3天,室温3周,2~8℃保存一年、一年关、两年和两年半。效力试验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证明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16型预防性疫苗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在宫颈癌患者中检出率高达90%。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对HPV的晚期基因(L1和L2基因)编码的外壳蛋白产物的研究很多,发现主要壳蛋白(L1)可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并可用作预防性疫苗;基于次要壳蛋白(L2)的预防性疫苗和核酸水平的预防性疫苗也很有前途。本文着重从近几年国际上HPV16预防性疫苗的基础性工作进展及预防性疫苗研究现状等方面及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与免疫病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病毒感染是世界上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一个严重的公众卫生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登革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的改变,并从抗体、T细胞激活及细胞因子过量释放方面探讨了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疫苗效力的方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型)进行了系统地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置37℃3 天,室温3 周,2~8℃保存一年、一年半、两年和两年半。效力试验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证明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3,(16):I0003-I0004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首次报道发明了一种创新性的艾滋病疫苗策略。通过联合使用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坛株(MVTT)粘膜载体疫苗和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能有效控制甚至完全预防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对机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毒糖蛋白DNA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了含有狂犬病毒(RV)CVS株糖蛋白(GP)基因的重组质粒pCMVCVSRG,将其转染至鼠NIH3T3细胞中,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APAAP法均证实RVGP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分别将合RV不同毒株的GP基因的质粒(DNA疫苗)及空白载体质粒(对照组)免疫小鼠,仅DNA疫苗免疫的小鼠产生了中和抗体。以RV攻击后,DNA疫苗免疫组小鼠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的启动子(CMV或SV40)与不同GP基因(来源于CVS株或ERA株)对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注射120d后.用PCR方法仍可检测出RVGP基因。结果表明:狂犬病DNA疫苗能够诱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和记忆性B淋巴细胞,并能保护小鼠抵抗RV的攻击。该疫苗能在体内稳定存在。狂犬病DNA疫苗的研制为狂犬病免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可为防治其他疾病的DNA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郑 《生命世界》2006,(9):10-14
由美国默沙东公司(Merck)研制成功的一种专门针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疫苗——“加德西”(Gardasil),最近获得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获准上市的用来预防由HPV6、11、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  相似文献   

13.
通过腹腔注射、口服两种免疫途径探讨迟缓爱德华菌菌蜕疫苗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免疫保护效果。将制备的迟缓爱德华菌菌蜕疫苗(ETG)和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KC)采用腹腔注射、口服两种免疫途径免疫罗非鱼,分别于免疫后14d、21d和28d采集罗非鱼血清、头肾、脾脏,测定血清中抗体IgM水平,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及罗非鱼头肾和脾脏中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Caspase3等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攻毒试验得到菌蜕疫苗、福尔马林灭活疫苗两种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免疫组罗非鱼的血清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P<0.01)对照组,ETG注射组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P<0.01)FKC口服组。免疫28d,免疫组SOD、ACP酶活力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Group E、F);在头肾中,免疫组(Group A、B)TNF、IL-1和IF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Group E、F)。在免疫保护试验中,所有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注射、口服菌蜕疫苗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9%、77%,注射、口服灭活疫苗组的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62%、60%,但两种疫苗免疫保护率无显著差异。试验研制的菌蜕疫苗得到更高的免疫保护率,菌蜕疫苗在预防罗非鱼爱德华菌病中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疫苗免疫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IL-2具有增强狂犬病疫苗保护力的佐剂效能,在疫苗免疫后对机体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IL-2在狂犬病免疫保护和免疫检定上的作用尤为重要。在接种疫苗后,狂犬病免疫对象的PBL,在体外受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IL-2水平,是检定狂犬病疫苗免疫原性与保护效力及评价机体免疫状况──细胞介导免疫(CMI)水平的简易科学新指标。IL-2诱生水平测定,可能替代经典NIH小鼠攻毒试验,而与病毒中和抗体(VNAb)水平测定和糖蛋白含量分析,一并用于评价狂犬病疫苗保护力。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避孕疫苗方面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抗卵透明带(ZP)避孕疫苗、抗精子抗原避孕疫苗和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避孕疫苗研究的现状以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对这三种避孕疫苗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阐述了作者对免疫途径避孕的观点,展望了避孕疫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医药转基因植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用疫苗(1)“工程番茄”植物生产糖蛋白:口服狂犬病病毒疫苗为人类大规模免疫提供一条廉价途径.美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可食用植物(番茄)生产理想的植物衍生物制备口服疫苗,通过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使番茄植物表达糖蛋白基因K卜蛋白),其表达产物G一蛋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疫苗及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蚴杆菌(HP)于1983年被发现,是一种与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有关的重要致病因子,目前只能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尚无有效的免疫制剂问世,其疫苗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正在加紧进行中。疫苗研究方面,全菌体死疫苗似不可行,DNA疫苗效果也不理想,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活疫苗或组分菌苗可能是有效途径。另外研究发现,HP疫苗可能还具有治疗作用。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目前公认用HPSS1株建立的HP小鼠模型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以人类腺病毒(Ad)为表达载体发展多价展组口服活疫苗,尤其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研制上成效显著,表达HBcAg,HBeAg和HBsAg的重组人类Ad7型(d7)活载体疫苗在实验动物免疫上取得良好效果。在重组Ad活载体疫苗研制方面是一项重大进展,表达HBsAg的重组Ad7活载体口服疫苗已有人体初次免疫试验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
寨卡病毒与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等都属于蚊媒传播的黄病毒属病毒。寨卡病毒分离于1947年,但由于分布区域有限,所致寨卡热症状较轻,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最近一些年,特别是2015年后,巴西的寨卡疫情暴发及其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关联,引起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疫苗是应对寨卡疫情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有30余个机构在进行寨卡病毒疫苗的研发。本文综述了寨卡病毒的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当前不同类型寨卡病毒疫苗研发现状,同时对其他几种黄病毒属病毒批准和临床阶段疫苗情况进行了概述,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