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判定歷史人物的功蹟不是按照他們有沒有作出合乎現代要求的事情,而是按照他們是否作出了比他們的前輩軔新的東西。”——列寧自從魏爾嘯的“細胞病理學”問世以來已有100年了。這個著作在自然科學和醫學中無疑地是創立了整整的一個時代。同時它還反映了19世紀中葉已經完全成熟了的、那種唯物地論證在動植物機體中觀察到的生理和病理過程的  相似文献   

2.
大腦皮層的結構及高級神經活動 在本屆國際生理學大會上,蘇聯因病未能出席,但他有一篇書面報導,證明大腦皮層的結構與機能的相互關係。通過複杂的暫時聯繫的機制,即各種條件反射的形成,機體得以適應變化萬千的環境。在大腦皮層內,有三種細胞參加皮層活動的過程,即錐體細胞、星形細胞與梭形細胞。錐體舆梭形細胞的軸突,通常離開皮層,向外傳導衝動。在種族與個體發育中研究皮層的神經细胞舆神經細胞間的聯繫,發見星形細胞有三個特點:(1)星形細胞系統  相似文献   

3.
在兩種培養基中觀察了金黴菌培養過程中pH的變化、葡萄糖的消耗,氮的同化、金黴素的產生、氨和有機酸濃度的變化、菌絲的呼吸等代謝變化,這兩種培養基的區別,即在一種培養基中另加入肉湯粉和玉蜀黍漿。 兩種培養基發酵過程中,葡萄糖的消耗,氮的同化,氨和金黴素的產生等變化的一般趨勢,大致相似。加肉湯粉和玉蜀黍漿的培養基中,產生的金黴素量均為不加的5倍。 兩種培養基發酵過程中,有機酸的產生和菌絲的呼吸變化的趨勢有顯著不同。含肉湯粉和玉蜀黍漿的培養基中,培養出的菌絲有兩種類型:一種淺色的氧化代謝特強,另一種菌絲深褐色的呼吸低,代謝變化屬於發酵型,但兩種類型的金黴素的產生量是一樣的。在搖瓶內金黴菌的發酵過程,按代謝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二天到第三天以前為“旺盛生長期”,接着到第四天止菌絲開始自溶為“開始自溶期”最後為“迅速自溶期”。培養基中,金黴素的濃度,在第二期最高。  相似文献   

4.
睡眠過程中呼吸發生变化,文獻已有不少報導,但变化情形,各學者所述頗有出入。蔡翹及其同事發現呼吸幅度與頻率的週期性波動是淺睡最明显的特徵。本文將報告我們對此一現象的進一步觀察與探討,並闡明其發生機制。  相似文献   

5.
解剖生理學課程中這最後一個主題底主要任務,就是要在學生們以前已經學過的材料和現在要獲得的知識的基礎上,使他們學列人體發育的總的觀念。教學大綱中指定用於這個主題的時間祇有兩課。可是,鑑於在學習它時還須聯繫並總結以前所學過的大量事實材料之故,我們把教學大綱中規定用於複習課程的兩課也用在這一主題上了。  相似文献   

6.
1952年11月下旬,我們遼西省新民中學生物组和新民師範生物組,共同舉行一次觀摩教學。教材是高中人體解剖生理學第8章神經系統第57節腦的構造和第58節各種脊椎動物的腦。分別由中學王國漢同志和師範方德澤同志講授,有两校領導幹部及生物組全體同志參加,事後進行了總結。 現在把這次觀摩教學的準備情况,觀摩過程和總結會上同志們提出的意見,加以整理,用作今後改進教学上的參考,並希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7.
臨床上很早的觀察,就注意到神經系統對血沉的影響,在三友義雄的著作中,曾經提到Lee D. van Antwerp觀察到患結核的兒童,在興奮不安與恐懼時,血沉速度有很大的差異。無疑的血沉週期性的晝夜動搖,也是神經系統影響的結果(貝柯夫)。用電流刺激狗的頸部迷走神經結狀節看到血沉速度的顯著減慢,而動物  相似文献   

8.
如所周知,維金斯基用“劣性”這個詞來描述這樣一種狀態——當神經受強烈和頻繁的刺激時肌肉陷於幾乎完全鬆弛的狀態。他確定肌肉在經過神經而受到強直刺激時對於不同的刺激強度及頻率不是没有區别的。“在最大刺激時,只有在一定的頻率下強  相似文献   

9.
衝動總和是中枢神經系統中兴奋性变化的重要指標之一。氏曾研究了一系列藥物对衝動總和的影響。他證明,兴奋藥能使中枢神經系統衝動總和能力加强,而抑制藥可以減弱此能力。我們在研究吐酒石對神經系統的作用中同樣也選用了這個指標,觀察吐酒石對衝動總和的影響,同時用二種解毒藥即普魯卡因和二巰基丁二酸鈉進行試驗,檢查它們与吐酒石對神經系統作用的對抗情况,並以嗎啡、咖啡因等藥作了進一步的機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理學方面:在乙醯胆鹼的研究方面,正以之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時的化學指標,來觀察中樞抑制、间生態及外傷性休克等情况下,乙醯胆鹼含量的改變。實驗內分泌學方面仍在進行機體內激素不平衡与腫瘤生長的關係,以及激素對神經過程活動的影響等研究工作。另外也進行了組織胺對胃液分泌及血壓的反射性作用,神經體液對腎臟活動的調節,實驗性神經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然物教學,特別是利用生物能够大大地使學生易於懂得米丘林生物學的基本原理。提供实驗結果或提供以後作觀察和作結論用的材料的生物的陳列,能產生很大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認識能够具體化,變得深刻得多。可是,怎樣利用生物尤其是植物試驗教學,特別是在冬季時期應該怎樣做,目前在教學法文獻中還很少說明。  相似文献   

12.
(一) 在經徹底冲洗的兔骨骼肌製劑中,[L-α]甘油磷酸和琥珀酸的氧化彼此干涉。琥珀酸對[L-α]甘油磷酸氧化的抑制作用能因加入抑制琥珀酸脫氫酶的焦磷酸而解除。 (二) 當用細胞色素c作受體時[L-α]甘油磷酸,還原輔酶I和琥珀酸三者同時氧化時總氧化速度僅相當其中氧化速度最高者即還原輔酶I單獨氧化的速度。[L-α]甘油磷酸氧化酶系也因[2,3]二氫硫基丙醇的處理而失效。 (三) 當用[2,6]二氯酚靛酚作受體時[L-α]甘油磷酸和琥珀酸同時氧化時速度完全等於二底料單獨氧化時速度的和。[L-α]甘油磷酸的氧化不受苯代氨甲酸乙酯的影響。 (四) 本文結果說明[L-α]甘油磷酸的氧化不通過細胞色素b而通過中間因子和細胞色素c連接。  相似文献   

13.
棉花的整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從新時期来看這個問題 棉花的整枝,是我們學習蘇聯先進經驗重要的一着,是棉花豐產重要條件之一。我們勞動農民,在解放前也有過整枝的手續,但意義没有今天來得明確。過去的整枝是在舊的生產條件下進行的,因為地力瘠薄,耕作法不精細,所以整枝對於增產的效力不顯著;又因為不能和密植相結合,舊式整杖法,每畝只種棉花一千多株,每株上的果杖因整杖及種植而延長到六、七節,上部果枝長,下部果枝短,像傘的形狀,這種棉花只有延遲成熟,而不能收到提早成熟的效果。因為豐產與早熟的效果都不明顯,所以過去許多試驗場的工作者根據局部的結果,對於整枝抱懷疑態度,  相似文献   

14.
在以前兩篇報告中作者曾经把水螅在自然狀態下所發生的畸形的變態作了一個初步的觀察並報告;在這一篇報告中,作者把水螅浸在含有各種不同的化學物質的水裹,再觀察水螅形態上的改變。這一個試驗中所用的化學物都是抑止酶的化合物;雖然這些化合物對於细胞中酶的抑止作用有人討論過,但是,  相似文献   

15.
我們從1949年便開闢了教學用的植物園,根據四年來的經營管理過程與在教學上的應用,我們覺得在建立植物園、經營管理植物園與運用植物園上,往往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形式主義與教條主義。正由於這樣,往往使植物園不能充分發揮它在教學上應有的作用。现在願意根據我們四年來的工作體驗,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供同志們參考。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中學生物教學大纲46頁有“赫克爾的生物發生律和這定律的批判”,請問其批判些什么? 答:“赫克爾的生物發生定律和這定律的批判”請問主要批判其那一部分? 赫克爾(1834—1919)是德國的卓越的生物學家,是達爾文事業的繼承者與擁護者。赫克爾把个體發育和其系統發育(或称歷史發育)連(?)起來。他說:“個別有機體從卯細胞到成熟狀態在其發育過程中所經过的許多形態,是這个有机體的祖先到現在,所經過的一長系列頌型的簡短而緊縮的重演“簡言之亦即个體發育是重演其系統發育”。這就是赫克爾的生物發生定律。赫克爾在說明這规律時,曾把胚胎發育分為“原性發育”和“新性發育”。他認為原性發育就是重演古代祖先所具有的性状,是历史上的痕跡。例如脊椎生物不論是水生的、陸生的,在胚胎初期都具有鳃裂、脊索。他認為另外还有一種新性發育是指起源較晚的,具有适應作用的性状,這些性状是在胚胎生活過程中获得物,它們並不影响有機體的進化,也不能引起每種系統發育的改變,如鱷魚胚胎的牙齒,鸟类及哺乳类的胚胎膜。  相似文献   

17.
植物學教科書上有一講是“植物基本羣”,它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事實證明,生動的談話是植物教學最有效的方法。談話時教員先查明學生關於將要探討的題目中既有的概念,然後再系統的按邏辑顺序講授新的知識,教員吸引學生去实驗和觀察活的植物,指導實驗室的作業。學生在積極研究學習的對象的基礎上能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及總結,這樣學生能發展思考力,觀察力及認識活植物的興趣。本文的目的是給教員在講植物基本羣時如何組织教學過程的一個精簡指示,以使學生能自覺的理解該章中的學習內容。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農業科学研究所嘉興水稻工作組通過1953及1954兩年調查及試驗的結果,都證實晚粳稻兩頭重中間輕的施肥經驗,而且在施用穗肥中採用烤肥可以比耘肥增產。這兩種施肥方法的結果,在主要經濟性狀上烤肥比耘肥每穗粒數多、穗頭長、千粒重大、縮脚穗少。在植株外形上,在抽穗後烤肥比耘肥的劍葉長而寬。劍葉下第一葉兩者相接近。劍葉下第二葉耘肥比烤肥稍長。今年為了明確不同葉位葉片對結實的影響,進一步說明耘烤肥對晚稻之作用,因此進行了本觀察。  相似文献   

19.
從1951年我們開始學習蘇聯教學法,最初只在形式上執行了新的教學過程,初步地改革了課堂的教學步驟,然後又進一步地依據教學原則來組織教學過程,在改進教學法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52年的下學期在生物課的教學中也採用了課時計劃,在幾個月的採用過程中,使我深深感到:課時計劃是實行新教法的保證,它對提高教學質量是很有幫助的;它是學習蘇聯改進我們教學工作當中必要的一環,現在我願把我們所做的課時計劃,介紹一下,供作參考,更希望改進推廣。 課時計劃是有一定格式的,(具體例子列後)  相似文献   

20.
我們學校裹的少年自然科學家和學生,在學校附屬園地上做着關於植物的各種實驗和觀察。現在我講幾件這方面的工作。 關於小麥的實驗。1949年9月,少年自然科學家收到了吉爾吉斯師範大學寄來50克的吉爾吉斯第一號分枝春小麥種子和50克的吉爾吉斯第二號分枝冬小麥種子。吉爾吉斯第二號種子播種在小耕地上的日期是1952年9月22日,吉爾吉斯第一號種子播種的日期是1950年3月10日。雖然當年氣候的一般情况很好,但是這兩塊小耕地上的收成都很壞。有些麥穗是空的,還有許多麥穗上的麥子都很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