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育赤眼蜂大都采用有光繁蜂法,似乎“光”有调匀蜂量而提高青蜂质量的作用。为了弄清“光”的作用问题,我们进行了无光繁育赤服蜂的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一、赤眼蜂在无光条件下的 扩散距离 为了验证赤眼蜂在无光条件下扩散和寄生能力,我们用大房间散卵接蜂器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为蜂种(寄生率85%,平均单粒有蜂70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推动下,在全国各地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育蜂治虫工作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而蓬勃发展。许多有关单位深入生产第一线,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坚持开门办科研,在改进赤眼蜂繁殖利用方法上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如安徽省阜南县赤眼蜂研究所初步试制成功自动化繁蜂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与柳河县农业技术总站引用了浙江省余姚林场的经验总结出大房繁蜂法;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十一团农业科学实验站试验成功窗户明暗繁蜂法;河南省淇县农业局与城关公社东关大队创造了“田间蜂笼”繁蜂法,等等。现综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勤工儉学养蜂组的指导老师,曾向我们介绍过一种简便的捕蜂方法。就是设法从集结的蜂团中捉到母蜂,放到预备好的容器里,然后把蜂团赶散,蜜蜂就会集结在母蜂的周围,不再飞逃了。怎样才能从蜂团中捉到母蜂呢?我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以下的规律,就是当蜂(?)剛集结成蜂团时,母蜂必定环绕蜂团几遍,然后才鑽入蜂团中间。抓紧时间,当尚未鑽入蜂团中间时捕捉母蜂,是很好的机会。可是,往往有些蜂团已经集结了很久,那又怎么办呢?从实地操作经验中,又发观了“轻轻击震蜂团几下,母蜂便会爬出蜂团外面环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最新试验发现:在“纳米蜂”帮助下,蜂毒可以在不损害健康细胞前提下有效摧毁癌细胞。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11日出版的美国《临床检查杂志》上。  相似文献   

5.
“筷子尖大的虫,头发丝细的蜂,到底是蜂压虫,还是虫吃了蜂。”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教导,组织有省农科院驻点同志、县生防站、县测报站、县农科所、部分公社植保员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对放蜂效果进行了调查。 (一)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的亲切关怀下,我县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示范工作,正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放蜂单位,由1973年的一个公社、一个大队、三个生产队,发展到13个公社、26个大队、159个生产队。防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推动下,为更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我所通过对本省北部地区为害谷子的粟灰螟的初步调查,发现寄生在粟灰螟的茧蜂有以下两种: 1.螟甲腹茧蜂 (Chelonus munakatae)为粟灰螟卵——幼虫体内的寄生蜂,一般产卵于粟灰螟卵内,在刚孵化的幼虫体内孵化,成长的幼蜂即离开寄主,在谷茬  相似文献   

7.
赤足木蜂(Xylocopa rufipes Sm.)属膜翅目木蜂科,群众叫“蛀木虫”。在我国南方蛀害屋檐上的桁梁和栓皮(即瓦下梁上的木板),损失很大。 一、为害情况 此蜂主要钻蛀桁梁和栓皮,并兼食植物花粉折断花柱造成不实。桁梁和栓皮被蛀后,外表有中指大小的圆孔,一般一根桁梁有孔5—10个,多至数十近百。据在奉新县罗坊公社、上付公社和仰山公社六个大队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赤眼蜂放蜂技术和治螟效果,我们于1975年在海林县新合公社斗银大队,设计研究了“重叠放蜂法”、“田间放繁并举放蜂法”,与普通三次放蜂方法的治螟效果比较试验,效果均很理想。这两种新放蜂方法,有三大优点:(1)使赤眼蜂本身适应田间环境,提高生活力;(2)提高螟卵的被寄生率和防治效果;(3)节省劳力,降低成本费用。 一、放蜂方法及蜂卡 加温和放蜂适期 (一)蜂卡加温和放蜂适期指标 在我省东部玉米螟发生一代区,蜂卡加温指标是按照6月底7月初灯下开始见到玉米螟成虫之日起,以及玉米秸堆垛内羽化率达到5%左右时,即开始将  相似文献   

9.
贮藏条件对川硬皮肿腿蜂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琼  胡杰  杨春平  周祖基  杨伟 《昆虫知识》2006,43(5):673-677
在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设置5个温度梯度,将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雌成蜂分别进行直接贮藏和定期补充15%蜂蜜水后贮藏,并对该蜂在不同条件下的贮藏存活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补充营养对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其中6~15℃下贮藏相同时间的蜂存活率较高,比较适合该蜂的贮藏,而在12℃贮藏相同时间的供试蜂存活率最高,最适该蜂的贮藏。除此之外,在贮藏期间适时添加补充营养也能大大延长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的贮藏寿命,但补充营养对该蜂存活率的影响大小与贮藏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县革委会组织了领导干部、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三结合的科研队伍,深入到虫害较重的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单用化学农药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有一定局限,深感需采取新的途径,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从1972年开始,我们和广大贫下中农在一起,深入调查研究,大搞科学实验,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积极试验、示范、推广以蜂、菌为主要内容的“防、蜂、菌、灯、保、土”等六字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昆虫知识》2009,(3):382-382
首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刘晨曦在导师任东教授的指导下,发现膜翅目昆虫长腹细蜂科一新属一新种,并在国际动物学权威刊物《动物分类学》(Zootaxa)上以“首师大”为名发表了该新种。该新种的学名为:可敬首师大长腹细蜂Shoushida regilla Liu,Shihand Ren。其中,属名Shoushida为首师大的汉语拼音,种名来自拉丁词regilla,为令人敬仰之意。  相似文献   

12.
管氏肿腿蜂对黄粉甲的寄生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凯  徐志强  代平礼 《昆虫学报》2006,49(3):454-460
在人工扩繁条件下观察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对中间寄主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的寄生行为,其过程可分为:搜寻-识别-螯刺-清理和取食-产卵-护幼。雌蜂在寄生黄粉甲蛹时上蜂速度和螯刺率变异大,上蜂前时间为1.4~7.0天, 螯刺率为8.7%~91.7%,影响两者的因素包括: 雌蜂的交配状况、寄主状况及繁育温度等。蜂毒螯入寄主后可使其组织不腐烂而适于被寄生,被螯刺后的蛹可表现为 “保鲜”状态,平均“保鲜”时间为12.6天。蜂在蛹体的平均产卵量为30粒,最多为91粒。蜂卵在蛹体上分布合理,有利于幼虫有效利用寄主营养并避免拥挤和取食竞争。母蜂对幼虫期的发育具保护行为,包括护卵和保护幼虫正常发育并能搬运老熟幼虫集中结茧化蛹。  相似文献   

13.
1982年,笔者在陕西秦岭山区采集一批茧蜂标本。经鉴定,发现其中有长柄茧蜂属Streblocera Westwood 的一个新种,描记于下。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陕西长柄茧蜂 Streblocera shaanxiensis, 新种 雌性 体褐黄色;头部单眼区有“V”字形黑斑;触角基部2节褐黄色,其余各节烟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麦蛾柔茧蜂最适的冷藏温度及虫态,为麦蛾柔茧蜂在生物防治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麦蛾柔茧蜂的4种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置于-4、0、4、10℃温度下冷藏,观察其存活率,以确定其冷藏的最适虫态和最适温度。随后测定最适冷藏条件下,麦蛾柔茧蜂的生命参数。[结果] 致死中时间(T50)表明,麦蛾柔茧蜂以蛹期在10℃条件下冷藏为最佳,冷藏12 d时存活率仍达到75.25%。麦蛾柔茧蜂在10℃条件下冷藏后,首日产卵量在冷藏后期显著下降,麦蛾柔茧蜂性比显著降低,但冷藏3 d后其均值又逐渐恢复。茧蜂发育历期在冷藏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以椰子织蛾为寄主的麦蛾柔茧蜂于蛹期在10℃条件下冷藏12 d仍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这可为麦蛾柔茧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琪  孟玲  李保平 《昆虫学报》2020,63(3):327-333
【目的】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pp.在寄生蜂中独有雌蜂合作繁育的准社会行为。本研究旨在明确该合作繁育行为在非自然寄主天牛上有何表现。【方法】随机选取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体重范围0.16~0.44 g),个体称体重后分别接1, 2和4头已交配但尚未产卵的川硬皮肿腿蜂S.sichuanensis雌蜂即母蜂,观测母蜂产卵前期和子代发育表现等参数,分析寄主体重(连续自变量)和接蜂数(分类自变量)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对所有观测参数的分析未发现寄主体重与接蜂数这两因素之间存在互作影响,说明这两个因素独立影响观测特征。川硬皮肿腿蜂母蜂产卵前期随寄主体重增大而逐渐延长,但在母蜂数较多的情况下产卵前期缩短:接4头蜂处理下产卵前期比接1和2头处理下的产卵前期分别缩短18.3%和20.6%。按照母蜂平均产子代蜂数量(蜂均产蜂量)计算,接1头蜂处理下的蜂均产蜂量分别是接2和4头蜂处理下的蜂均产蜂量的1.5和3.3倍;蜂均产蜂量不受寄主体重的影响。子代蜂性比(雄蜂占比)在接蜂数较多处理下略有增大,但仍然极端偏雌;性比不受寄主体重的影响。子代卵至成虫存活率在接4头母蜂处理下最低,比接1和2头母蜂处理下分别降低37.4%和30.5%;子代卵至成虫存活率不受寄主体重的影响。子代蜂体型(后足胫节长度)随寄主体重增大而增大,但不受接蜂数的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在合作利用体型较大的非自然寄主时,母蜂数量比寄主体型大小对川硬皮肿腿蜂的合作繁育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珂珂  顾钢  赖荣泉  周挺  韩梦 《昆虫学报》2022,65(11):1488-1497
【目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烟蚜Myzus persicae有着极高的寄生率,而被广泛用于烟田防治烟蚜。但在人工扩繁烟蚜茧蜂过程中,环境因素对烟蚜茧蜂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光周期、湿度和温度对烟蚜茧蜂在烟蚜上寄生力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分别调查温度25℃、相对湿度70%与4个光周期(9L∶15D,12L∶12D, 14L∶10D和19L∶5D)组合条件下,温度25℃、光周期14L∶10D与4个相对湿度(65%, 70%, 75%和80%)条件下,以及相对湿度70%、光周期14L∶10D与4个温度(10℃, 15℃, 25℃和35℃)组合条件下,烟蚜茧蜂成蜂对烟蚜若蚜的寄生率及成蜂羽化率、寿命、性比(雌性占比)和后足胫节长度。【结果】结果表明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对烟蚜茧蜂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在温度25℃和相对湿度70%时,光周期14L∶10D下烟蚜茧蜂成蜂的体型最大,其成蜂后足胫节最长,为0.439 mm;光周期为12L∶12D下烟蚜茧蜂成蜂的体型最小,后足胫节长度只有0.345 mm;光周期14L∶10D下烟蚜茧蜂成蜂对烟蚜若蚜的寄生率、寿...  相似文献   

17.
基于28S rRNA D2序列的内茧蜂亚科的分子系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利用同源28S rRNA D2基因序列对内茧蜂亚科Rogadinae (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本研究从95%~100%乙醇浸渍保存的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并扩增了10种内群种类和5种外群种类的28S rDNA D2片段并测序(GenBank序列号AY167645-AY167659),利用BLAST搜索相关的同源序列, 采用了GenBank中13个种类的28S rRNA D2同源序列,然后据此进行分子分析。利用3个外群(共8个种类)和3种建树方法 (距离邻近法distance based neighbor joining, NJ; 最大俭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P; 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分析了内茧蜂亚科内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由分子数据产生的不同的分子系统树均显示内茧蜂亚科是一个单系群。内茧蜂亚科内依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分群(族和亚族)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得到部分支持。NJ、MP和ML分析结果均表明内茧蜂族Rogadini不是一个单系,而是一个并系,其余3族则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内茧蜂族可分成2个分支:“脊茧蜂属Aleiodes+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和“沟内茧蜂属Canalirogas+锥齿茧蜂属Conspinaria+刺茧蜂属Spinaria+内茧蜂属Rogas”,二者不是姐妹群。脊茧蜂属Aleiodes和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始终是姐妹群。脊茧蜂属Aleiodes是一个单系,并可分成2个姐妹分支,这与依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亚属分群相一致。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 Chen et He,1991是一个独立的属。分支“沟内茧蜂属Canalirogas+锥齿茧蜂属Conspinaria+刺茧蜂属Spinaria+内茧蜂属Rogas”的单系性仅得到部分分子数据的支持;因形态特异(腹部成甲壳状)而列为亚族级的刺茧蜂属Spinaria,分子分析没有证实这一点。横纹茧蜂族Clinocentrini是个单系,并在内茧蜂亚科的系统发育中处于基部(原始)的位置。我们研究结果还表明,阔跗茧蜂属Yelicones和潜蛾茧蜂属Stiropius相对应的阔跗茧蜂族Yeliconini和潜蛾茧蜂族Stiropiini为2个独立的分支, 与形态和生物学的结果一致,但它们在内茧蜂亚科的系统发育的位置不明,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西蜂间自然交尾干扰问题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西蜂蜂王性引诱信息素对中、西蜂雄蜂具有交互引诱交尾作用 ,且处女王婚飞和雄蜂出游时间一致。在中、西蜂 (主要指意蜂 )混养区 ,空中交尾竞争处于劣势的中蜂 ,受到西蜂严重干扰而繁殖受阻 ,是中蜂在平原等地区日益缩减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蜂种间“自然交尾干扰”论点的提出 ,为保护中蜂资源、发展中蜂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侧沟茧蜂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志良  戴开甲 《昆虫知识》1998,35(5):293-296
侧沟茧蜂Mcroplitis,属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是一类内奇生蜂,其寄主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目前世界上已定名的种类有近200种。它在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国外生防专家对其优良特性和广阔应用前景作了肯定的评价并寄予厚望;我国生防专家的研究也表明它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优势种天敌资源[1]。本文将介绍侧沟茧蜂应用研究的新进展。1协同素、利它素及“学习”机制侧沟茧蜂要繁殖成功,就必须定位合适的寄主产卵。寄生蜂的寄生行为,涉及很多刺激因素。这些刺激因素可能是化学物质,也可能是物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壁蜂区系调查与利用研究:膜翅目:切叶蜂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当地存在3种壁蜂:叉壁蜂Osmia pedicornis Cockerell、凹唇壁蜂Osmiaexcavata Alfken、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其中凹唇壁蜂和角额壁蜂在陕西为首次发现。3种壁蜂于早春苹果、梨、桃、杏等果树开花前后出来活动,均有较强的访花授粉特性,野生自然条件下,多在土洞、石缝、房屋墙壁等处营巢,对人工制作的芦苇管巢和纸管巢营巢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