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建强  张桦 《生物信息学》2018,25(11):29-32
豫园与寄畅园是两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两园造园各具特色,是明清两代交替时江南园林的代表,其中对两园园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两座园林中的假山。本文通过对两园的掇山格局尺度、堆掇技法、造景逻辑3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我国古典园林假山堆掇在晚明清初园林营造中的若干艺术发展趋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造景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讨论其在园林中的造景方式及与园林各要素间的造景艺术手法,并探讨竹类植物的造景原则。  相似文献   

3.
颐和园位于名园荟萃的北京西郊风景区,距城区15公里,是一座风光绮丽的古典园林。该园集中了我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充分体现了我国园林的独特风格,成为东方古典造园艺术的典范。其规模之大,建筑之伟、设计之妙、景观之美均居全国园林之首,世界罕见,在世界园林史上也独树一帜,被誉为“世界园林之冠”。颐和园不仅以绮丽的风景和名胜古迹吸引游人,园中的湖山秀石还包含着富有情趣的地学奥秘。  相似文献   

4.
悠久的中国园林历史极具艺术魅力,集文学、建筑、雕刻、书画、工艺等艺术为一体,文化内涵丰富,重视植物景观艺术美,植物题材与意境美营造独具特色,在世界园林史上自成一家。植物造景作为其中一大侧重点,主要应用草本、灌木、乔木、藤本植物营造景观空间,从而形成一幅错落有致的景观画面,以供游人观赏。本文主要立足于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角度,深入探究其对当代园林发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杭州石荠苧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州石荠苧(Mosla hangchowensis)的种子完全靠风传播,但由于种子大,传播距离不远;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2月末3月初)萌发,种子萌发率很低,尤其是水选上层种子,主要原因是质量差。杭州石荠苧的营养期从3月初到8月上旬,株高在8月中旬以前基本为匀速增加,早期生长极为缓慢。形态和生殖力的环境可塑性极强,自然生长的植株冠幅变动在4~5616cm2之间。杭州石荠苧在自然生境中有时形成单优群落,通常与其它植物伴生。由于早期生长慢,限制了其在群落中的竞争能力,在土壤条件好的地方绝大部分被排挤掉,只是由于其极强的耐旱能力才在高温、干旱、土少的生境中得以存活。 将同属不濒危的华荠苧与之比较,其种子小于杭州石荠苧,但萌发率却高于杭州石荠苧。华荠苧的植株较矮,花色不如杭州石荠苧鲜艳,同在路边生长,不像杭州石荠苧那样容易被人采摘;华荠苧的根较杭州石荠苧的根深,抗雨水冲刷能力较强。华荠苧在自然生境中植株投入生殖的比例大于杭州石荠苧。  相似文献   

6.
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的王维在陕西蓝田建造的“辋川别业”,白居易在江西建的“庐山草堂”,乃至以后的宋、元、明、清数百年中,除帝王园林有竭尽豪华之外,私家园林却也形成了自然、朴雅的东方园林格调。我们从众多的古诗、古画,及少许仅存的古典园林中,不难体会到其中无穷的逸趣。凡是来过中国、日本等亚洲各国的旅行家们,他们无不承认东方各国的花园似乎都一脉相承,流传着或多或少东方古国——中国的韵味。20世纪初,英国植物学家威尔松(E.H.Wilson)(1876—1930)就曾撰写出版过《中国——园林的母亲》一书,从而让世人更清楚地了解到中国园…  相似文献   

7.
杭州石荠苧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州石荠(Moslahangchowensis)的种子完全靠风传播,但由于种子大,传播距离不远;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2月末3月初)萌发,种子萌发率很低,尤其是水选上层种子,主要原因是质量差。杭州石荠的营养期从3月初到8月上旬,株高在8月中旬以前基本为匀速增加,早期生长极为缓慢。形态和生殖力的环境可塑性极强,自然生长的植株冠幅变动在4~5616cm2之间。杭州石荠在自然生境中有时形成单优群落,通常与其它植物伴生。由于早期生长慢,限制了其在群落中的竞争能力,在土壤条件好的地方绝大部分被排挤掉,只是由于其极强的耐旱能力才在高温、干旱、土少的生境中得以存活。将同属不濒危的华荠与之比较,其种子小于杭州石荠,但萌发率却高于杭州石荠。华荠的植株较矮,花色不如杭州石荠鲜艳,同在路边生长,不像杭州石荠那样容易被人采摘;华荠的根较杭州石荠的根深,抗雨水冲刷能力较强。华荠在自然生境中植株投入生殖的比例大于杭州石荠。  相似文献   

8.
从育景和造景两方面解析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的特点和经验,揭示蕴含在园林布局、掇山理水、建筑、花木4个层面的气象育景功能;从时间、空间、感知3个维度提炼气象造景的特点:由时现景、借物构景、多感交融。讨论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经验对当代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启发,包括融合育景和造景功能,构建与气候为友的安全、舒适、优美的城市;借气象造景修复人与气候的关系,激发全社会主动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  相似文献   

9.
1999年6月12—18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了几位老同志和爱石者的藏石。藏石人是全国人大常委前副委员长彭冲、交通部前部长孙大光、司法部前部长邹瑜、民政部前部长崔乃夫、地矿部前部长朱训、铁道部副部长封炳军、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以及赏石界的知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东南亚园林中的两个常见元素—盆栽和方池为例,呈现了印度文明对东南亚园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呈现了东南亚园林的宗教和哲学内涵以及相应的常见造园手法。以此指出,东南亚园林不只是对中国、欧洲园林的模仿,其园林设计受印度影响较大,且有一以贯之的逻辑,并能够承载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叶武  张毣 《生物信息学》2018,25(5):115-114
基于系统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宋代著名画论《林泉高致》所体现的园林观进行系统分析,旨在阐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之间的相辅相成,及其对造园手法的影响进行系统论述,同时以研究著名古代画论为基础,探索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现代景观的人文理论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冷刘信 《化石》2021,(1):35-38
中华赏石文化是广义石文化的分支,经历从孕育期、雏形期、定型期、强化期和转型期等几千年的历史。凡谈及文化,莫不以历史为渊源。探究赏石文化的渊源该始于旧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石器。野外科考经历为赏石文化研究奠定基础笔者系周口店遗址博物馆(2002年8月前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工作人员,1983年参加工作至今已近38年。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宋代山水画对日本造园产生深刻影响的普遍认识,以具有代表性的京都大德寺大仙院中山水画式枯山水庭院为研究重点,挖掘山水画在日本的传播融合与造园者的生平经历。通过文献考证、现场调研,结合流传画作与绘画理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测分析宋代山水画对日本大仙院枯山水营造的影响,以期探索一种从“画意造园”视角研究日本传统园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88对引物中筛选出34对引物组合,分析砀山酥梨母本与授粉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探讨梨授粉品种亲缘关系对砀山酥梨石细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品种紫酥、鸭梨和马蹄黄与砀山酥梨亲缘关系较远,授粉品种华山、幸水和圆黄与砀山酥梨亲缘关系较近;砀山酥梨自然授粉果实石细胞含量为0.61%;选用紫酥、鸭梨和马蹄黄作授粉树时,果实石细胞含量分别为0.34%、0.33%、0.36%,低于自然授粉的砀山酥梨;选用华山、幸水和圆黄作授粉树时,果实石细胞含量分别为0.84%、0.70%、0.66%,高于自然授粉的砀山酥梨。选用与砀山酥梨亲缘关系较远的梨品种作授粉树可减少砀山酥梨石细胞含量,改善口感  相似文献   

15.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蛇足石杉濒危的机制, 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种群为调查对象, 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蛇足石杉种群静态生命表, 进行种群生存分析, 通过绘制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 分析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该蛇足石杉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 种群生长过程中在第Ⅳ龄级存在一个死亡高峰。说明在自然保护的情况下蛇足石杉种群的生存状况仍然严峻, 需适当进行人工保护并加强资源调查, 对优良种质进行异地保护。  相似文献   

16.
论笔石的深度分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90,29(5):507-526
一、前言对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笔石的生物带至今仍不失其标准性。但是就生态地层学而言,笔石的深度分带则研究甚少。近20年来,由于各国笔石研究工作者注意研究笔石的孤立标本和立体标本,恢复笔石的微细结构和超微构造,使笔石的个体古生态(autecology)研究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笔石的群体古生态(synecology)仍是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笔石虽生活在不同水层中,但所保存者均为死亡后沉落于海底的状态,况且笔石在石炭纪以后已经绝灭,无现生的笔石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玲玲  高江云 《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1):1202-1208
芳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ambrosia)是分布于我国南方石灰岩山热带季节性雨林中的一种常见附生兰科植物, 附着生长于岩石或树干上, 野外监测发现其自然不结实。对芳香石豆兰繁殖生态学的研究表明, 不同于石豆兰属其他具有蝇类传粉综合征的种类, 其花具有香味和花蜜,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芳香石豆兰唯一的有效传粉者, 具有较高的访问频率, 自然种群中有较高的花粉块移出率和柱头花粉块沉降率, 在中华蜜蜂的传粉过程中, 芳香石豆兰铰链结构的唇瓣起着重要作用。人工授粉试验表明, 芳香石豆兰自交授粉不结实, 异交授粉结实率达90%以上, 芳香石豆兰为自交不亲和的繁育系统。芳香石豆兰具有较强的克隆生长能力, 同一个体花期内有大量的花同时开放, 其传粉者中华蜜蜂平均单次访花(4.29 ± 0.40)朵( n= 66), 造成了严重的同株异花传粉。芳香石豆兰附生于石灰岩山顶岩石或树干上, 种群密度较低, 使得不同个体之间花粉交流困难, 自交不亲和的特性导致了芳香石豆兰自然不结实。本研究结果为开展芳香石豆兰的有效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植物造景要以艺术美原则为指导,合理运用优良的园林树种,充分展示园林植物的形态美、群体美,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进行了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鸭儿芹的综合利用及其栽培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儿芹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野生植物。因其特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现在药用、食用以及园林中得到开发利用。文中介绍了鸭儿芹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与食用价值,繁殖和栽培技术,以及园林造景的应用,为今后更好的开发利用该种植物提供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杭州石荠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州石荠苎的种子完全靠风传播,但由于种子大,传播距离不远,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2月末3月初)萌发,种子萌发率很低,尤其是水选上层种子,主要原因是质量差,杭州石荠苎的营养期从3月初到8月上旬,株高在8月中旬以前基本为匀速增加,早期生长极为缓慢,形态和生殖力的环境可塑性极强,自然生长的植株冠幅变动在4 ̄5616cm^2之间。杭州石荠苎在自然生境中有时形成单优群落,通常与其它植物伴生。由于早期生长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