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建强  张桦 《生物信息学》2018,25(11):29-32
豫园与寄畅园是两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两园造园各具特色,是明清两代交替时江南园林的代表,其中对两园园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两座园林中的假山。本文通过对两园的掇山格局尺度、堆掇技法、造景逻辑3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我国古典园林假山堆掇在晚明清初园林营造中的若干艺术发展趋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颖  刘晖 《生物信息学》2019,26(11):80-84
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的“山水形胜”营建手法,存在历史递进与发展过程。通过对其营建手法“笼山水为苑”等诸多经典词条的内容释读,语义分析,举证“隋代麟游仁寿宫(唐九成宫)”等不同特征的典型案例。运用案例类比法,进行类比解析。其营建思想起源于中国羲皇时代,发展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各个历史时期,并具有各个历史阶段的脉络特点。从中国西北园林到北方皇家园林及西藏的布达拉宫,无不受其影响。在人工工程营建中,由地景特征所决定的轴线对位布局手法,使因藉自然思想内涵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升。此研究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颐和园位于名园荟萃的北京西郊风景区,距城区15公里,是一座风光绮丽的古典园林。该园集中了我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充分体现了我国园林的独特风格,成为东方古典造园艺术的典范。其规模之大,建筑之伟、设计之妙、景观之美均居全国园林之首,世界罕见,在世界园林史上也独树一帜,被誉为“世界园林之冠”。颐和园不仅以绮丽的风景和名胜古迹吸引游人,园中的湖山秀石还包含着富有情趣的地学奥秘。  相似文献   

4.
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的王维在陕西蓝田建造的“辋川别业”,白居易在江西建的“庐山草堂”,乃至以后的宋、元、明、清数百年中,除帝王园林有竭尽豪华之外,私家园林却也形成了自然、朴雅的东方园林格调。我们从众多的古诗、古画,及少许仅存的古典园林中,不难体会到其中无穷的逸趣。凡是来过中国、日本等亚洲各国的旅行家们,他们无不承认东方各国的花园似乎都一脉相承,流传着或多或少东方古国——中国的韵味。20世纪初,英国植物学家威尔松(E.H.Wilson)(1876—1930)就曾撰写出版过《中国——园林的母亲》一书,从而让世人更清楚地了解到中国园…  相似文献   

5.
苏州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着2000多万国内外游人,因此生态环境质量如何?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苏州古典园林,提高其生态环境质量,自1983年—1985年,我们对苏州园林风景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工作,现简要报道如下: 一、园林风景生态环境评价的原则 园林风景生态环境的评价是在调查基础上的提高,是为保护、整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园林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服务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影响或破坏园林风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提出改善和提高园林风景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些措施,供决策部门在实施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园林艺术是人们艺术思想的实质体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古典园林艺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典园林,多层次的古典园林设计也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造成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公共性与差异性,希望对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后续发展传承提供艺术启迪。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笔者与马知恩教授所提出的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种群发展模型,该模型较完满地解决了古典的Shape-Lotka方程所存在的忽略了孵化期的问题。文中对非线性系统解的适定性、种群发展的有界性和平衡分布作了讨论,利用算子半群理论研究了解的渐近性态,并考虑了一类特殊模型;对结果给予了生物解释。  相似文献   

8.
张冬冬 《生物信息学》2019,26(5):109-114
针对历史园林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面临的现存问题,从国际公约方面着手分析,指出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修复的要点与相关国际宪章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如何对待历史园林“真实性”的问题。并借助欧洲、美国、日本与中国相关案例研究,论述国内外在该方面研究实践的共性、差异及其成因。最后在分析国际同行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总结并提出了可供中国园林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参考的经验及思想。  相似文献   

9.
从育景和造景两方面解析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的特点和经验,揭示蕴含在园林布局、掇山理水、建筑、花木4个层面的气象育景功能;从时间、空间、感知3个维度提炼气象造景的特点:由时现景、借物构景、多感交融。讨论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经验对当代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启发,包括融合育景和造景功能,构建与气候为友的安全、舒适、优美的城市;借气象造景修复人与气候的关系,激发全社会主动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  相似文献   

10.
何园是最具代表性的扬州园林之一,以复道回廊、宅园互渗等空间布局特色最负盛名。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视域分析法,选取整合度、连接度、平均深度等参数从可行与可视层面量化描述与分析何园的空间组织特色与发展变化。研究表明:1)宅园互渗的何园在其私园及公园时期主要住宅空间和主要园林空间在可达性与可视性上均符合不同功能要求,何园公园化后各出入口位置与功能的调整相对合理;2)定量分析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布局特色和在现代园林的功能要求、空间配置中的融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现存于岭南地区的惠州西湖、潮州西湖、雷州西湖、端州(肇庆)星湖、邕州(南宁)南湖、桂州(桂林)西湖和榕杉湖等都是基于城市格局和山水尺度营造的风景园林。这些风景园林和所在州府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并且集中于唐宋时期生成,刘管平先生将其归纳为岭南州府园林。从公共性本身的视角出发,主要集中于管治、使用2个主要方面来考察岭南州府园林的公共性,从而揭示了在唐宋特定历史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4个公共性特征,并进一步指出这一类公共园林作为一种“古典公共园林”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网络点评数据成为获取游客游览景区后体验感知的重要手段。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园林展会后利用评价体系,利用网络点评数据对园林展会后利用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总结出目前园林展会后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未来园林展会后利用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今在国内和国际花卉市场调查得出,园林花卉产业大体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领域。同时,也为我省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遇。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花卉业更有长足的发展前景,进而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因此,本文结合市场实际,谈谈黑龙江省花卉业发展的战略及对策。1园林花卉业产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重要性1.1园林花卉业产业发展的紧迫性笔者认为园林花卉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现今的市场上竞争  相似文献   

14.
李鑫  泮燕红 《古生物学报》2023,62(2):321-332
蛋白质作为参与构建生物体的重要生物大分子,是生物功能与代谢的物质基础,同时蛋白质的序列信息又源自生物的遗传编码信息,因此是认识生物演化本质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获取生物化石中的古蛋白质序列信息不再遥不可及,这为在形态学与DNA序列信息缺乏的条件下对古生物的认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胶原蛋白(Collagen)在动物骨骼中极为丰富,又因为其特殊的结构,易于在化石中保存,故已成为古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将以胶原蛋白为例,对古蛋白质组学现有的研究方法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古蛋白质组学目前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讨论,旨在展示古蛋白质组学的应用潜力,并探讨其在生物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Yang YP  Zhou ZX  Cai SP  Gao K  Jia R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849-1856
近自然园林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建设理念,市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和接受近自然园林理念是决定其能否成功应用于实践的关键.通过半结构访谈式调查,研究了武汉市洪山区市民对园林近自然设计和管理的态度,并探讨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对近自然园林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赞同园林近自然设计和管理各项措施的人数比例偏低,支持率分别为10.3%~46.9%和7.4%~34.9%;市民对园林近自然设计的态度主要受受访者年龄的影响,受访者对近自然管理的态度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所从事职业呈显著的相关性.市民重视绿地视觉效果,欣赏干净、整洁的绿地环境是导致他们对近自然园林支持率偏低的直接原因,是否具备相关生态学知识和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影响市民对近自然园林态度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近自然园林示范基地和加强近自然园林理念及相关生态学知识的宣传等措施可促使大部分市民接受并支持近自然园林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杨晓东 《生物信息学》2019,26(4):116-119
中国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中竹景观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的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方面,而从品题学角度对传统私家园林中的竹文化系统研究得还比较薄弱。以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景点题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南园林中的竹景点、常见题名意象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竹在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应用非常普遍,常见的题名意象主要表达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佛教的心无思想和民俗吉祥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人阶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三教并存的宗教观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7.
周宏俊  宋霖  黄晓 《生物信息学》2018,25(11):23-28
以寄畅园的借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寄畅园外部山林地造园环境的基础上,剖析寄畅园借景的景观与空间特征,以及这一借景景观与地形环境的关联性,揭示水系山势纵横之间的正面全景与侧面景深的组合关系,并在对拙政园、赖久寺庭园等中日园林布局的例证分析中,展现所隐含的山水因借的布局模式。同时梳理历史文献中关于寄畅园借景的变迁过程,指明园林布局对借景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树高及树木垂直生长空间对于群落外貌(如林冠线的营造)以及复层结构的构建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上海地区城镇绿化较为常见的23种园林树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胸径梯度下(分别设置为10cm、16cm、22cm、28cm)的树高尺度进行调查与测定。基于所选取及调查树木样本的实测数据,对胸径—树高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将所涉及园林树木树高尺度划分为4种伸展类型,并讨论了树高尺度在种植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尝试通过从冠顶角与冠重叠2个方面对林冠线进行定量化解析,以期为群落垂直结构的配置及林冠线的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感生态学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玲  闫荣  赵鸣 《生态学报》2017,37(6):2140-2146
"景感生态学"的提出恰符人们和时代所需,其思想主张将人的感知,即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物理感知以及心理感受纳入到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中国古典园林是集水、土、气、声、风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生态系统,本文援引园林诗词、楹联匾额等古籍资料和实际案例,分别从园景营建、景感运营、生态审美三方面,阐述和探讨自然要素、物理感知、心理反应在园林中的运用,揭示景感生态学思想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扩展人们对当下人居环境的建设视野。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与横断山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势以及高度丰富的植物区系成分于一体,成为世界上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的热点地区之一。我们对这一地区被子植物的染色体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多倍体在该地区只约占23%的比例,远低于其他高山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地质历史或者复杂的地形和生境等因素所导致的。低基数的二倍体占近一半的比例(43.3%),说明了二倍体水平上的染色体结构和核型进化也是本地区物种分化的另一重要机制。古多倍体,即高基数二倍体,也占有较大的成分(33.7%)。本地区物种在细胞学遗传演化途径上的多样性与这一地区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对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地区被子植物区系进化中染色体演化机制的研究,为探讨东亚以及北半球其他植物区系物种进化、高山植物区系起源和演化等许多重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