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黑颈鹤的保护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主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每年在西藏繁殖的黑颈鹤数量在4000只以上,越冬的数量达6000多只.目前西藏保护黑颈鹤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个,即西藏色林错黑颈鹤繁殖栖息地自然保护区(8936.3 km2 )和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自然保护区(6143.5 km2),这两个保护区在黑颈鹤的保护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分布在西藏的黑颈鹤研究和保护的成果及其进展,包括黑颈鹤在西藏的地理分布、种群生态、生境现状以及保护管理现状,并对目前黑颈鹤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军人在恶劣的、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相比内地军人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针对西藏军人面临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何有效管理负性情绪的三个步骤.一是发现情绪,正视西藏军人负性情绪的客现存在;二是分析情绪,寻找诱发西藏军人负性情绪的思维方式;三是处理情绪,为西藏军人负性情绪找到出口.  相似文献   

3.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是影响青藏高原藏族群众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具有取食量大、繁殖力强和迁飞力强等特点.为了解西藏飞蝗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本文对西藏飞蝗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梳理;并借鉴国内外对飞蝗类害虫的防控技术研究成果,提出了西藏飞蝗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的成分分析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飞蝗作为青藏高原独有的飞蝗亚种,近年来发生危害严重,对其聚集机制的研究是西藏飞蝗生态治理的基础.采用自制Y型嗅觉仪、气质联用(GC-MS)和触角电位反应(EAG)等方法对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进行了活性测定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是提取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的较好方法.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活性随虫龄增加,并且群居型成虫虫粪粗提物的活性最强.散居型蝗虫对蝗蝻虫粪粗提物的趋向性高于同虫态群居型蝗虫对蝗蝻虫粪粗提物的趋向性.不同虫态的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所含化合物种类及含量有所差别,部分化合物与东亚飞蝗聚集信息素成分相同.西藏飞蝗对人工合成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变化趋势可分为三类:2μL/mL浓度下触角电位反应值最高;不同虫态西藏飞蝗对同一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变化趋势不一致;随浓度增加电生理反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西藏飞蝗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采用全光照(24L/0D)、全黑暗(0L/24D)与5 ℃低温相结合的试验处理,研究了低温和光照胁迫对西藏飞蝗体内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藏飞蝗虫体脂肪含量以未经低温胁迫的全光照处理最高,达到11.8%.经低温和黑暗处理的西藏飞蝗虫体脂肪含量最低,为4.7%.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虫体的海藻糖、甘露醇以和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未经低温胁迫处理.虫体糖原含量以未经低温胁迫的全光照处理最高,达6.40 mg·g-1.低温和黑暗处理还诱导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累积,促使西藏飞蝗体内多种氨基酸、甘油、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积累,糖原和脂肪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多目涡虫属两新种记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记述多目涡虫属两新种;中华多目涡虫,新种Polycelis sinensis sp.nov.和林周多目涡虫,新种Polycelis lhunzhkubica sp.nov前者标本采自西藏拉萨市管辖的达孜县、当雄县、林周县和墨竹工卡县;后者标本采自西藏林周县旁多乡.    相似文献   

7.
西藏飞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飞蝗触角上存在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腔形感器.通过对各种感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西藏飞蝗群居型与散居型、蝗蝻与成虫、雌性与雄性的感器在类型...  相似文献   

8.
弓莉  罗建  林玲 《西北植物学报》2019,39(4):740-744
通过对西藏兰科鸢尾兰属植物进行的系统调查、标本采集、查阅、整理和鉴定,发现了西藏鸢尾兰属植物5个新记录种,分别为:长苞鸢尾兰(Oberonia longibracteata Lindl.)、短耳鸢尾兰(O. falconeri Hook. f.)、裂唇鸢尾兰(O. pyrulifera Lindl.)、条裂鸢尾兰(O. jenkinsiana Griff. ex Lindl.)和长裂鸢尾兰(O. anthropophora Lindl.),并附有这些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XZE)。目前西藏鸢尾兰属植物共有14种,编写出西藏鸢尾兰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以期达到对该区鸢尾兰属植物资源鉴定识别和有效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西藏蕨类植物增补(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8种蕨类植物为西藏新记录,并讨论了西藏蕨类植物的区系特点和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橙腹长吻松鼠种下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系统观察我国西南部的橙腹长吻松鼠,应分为4亚种。西藏东南部米什米山区、察隅和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一带的D.l.subflaviventris应为一有效亚种;西藏南部聂拉木等地的橙腹长吻松鼠D.l.nielamuensis为新亚种,它们有头骨小、体色浅等特点;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西的墨脱亚种D.l.motuoensis也为有效亚种:南亚亚种D.l.garonum亦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