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间隙连接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细胞中,由其构成的通道允许小分子信号物质在相邻细胞间直接传递,在细胞间的通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间隙连接由连接蛋白(Cx)组成,目前已经发现Cx家族有20多个成员[1],它们在相邻细胞间组成同种或异种间隙连接,调控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母细胞与周围的颗粒细胞之间形成的缝隙连接,介导胞间通讯,对生殖细胞迁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能力恢复、颗粒细胞分层、卵泡成腔、黄体形成、促性腺激素信号传递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报道,对卵泡发育过程中间隙连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莱芜黑山羊卵巢FSHr、LHr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促性腺激素(GTH)对雌性哺乳动物卵巢调节作用机制,对处于非繁殖季节的莱芜黑山羊卵巢中FSHr、LHr分布进行免疫组化SABC方法定位.分别选取相邻的6张连续阳性切片,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FSHr、LHr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卵母细胞、血管周围间质,尤其以在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的胞质中分布最多.原始卵泡卵母细胞中便有两种受体阳性物质分布,在各级卵泡中两种受体阳性细胞数量、染色强度随卵泡发育水平呈正向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谷朝勇  李兰  沈伟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6):1025-1029
哺乳动物卵泡卵母细胞发生的研究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简要叙述了哺乳动物卵泡卵母细胞发生的一般过程,重点分析了原始生殖细胞向卵母细胞分化过程中gdf9、c-kti、BMP4及TGF家族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对卵母细胞发生的影响,以及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间的相互调节作用,介绍了卵母细胞体外发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难题等,为进一步研究原始生殖细胞向卵母细胞分化以及卵泡生长发育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组成缝隙连接通道发挥其通讯功能,其本身也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肿瘤具有调节作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高表达,在多种肺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成为研究热点。Cx43的表达和功能受多种因素的调节,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是主要的调节途径。本文就Cx43在肺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MAPK对其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的卵巢中存在大量卵泡。大多数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发生闭锁而消失,只有少数可以发育到成熟而排卵。卵泡是由卵母细胞与其周围的颗粒细胞构成的。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是卵泡闭锁的主要原因。颗粒细胞凋亡相关蛋白通过参与凋亡通路及凋亡信号转导调节凋亡。本文就哺乳动物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将牛的卵母细胞置于添加有不同预处理颗粒细胞及含有卵泡液的培养液或不舍有卵泡液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培养,研究了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2178枚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胚胎的卵裂具有显著影响(P〈0.05);颗粒细胞对囊胚的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囊胚的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因素对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表现为:颗粒细胞因素〉培养液因素〉培养液×颗粒细胞交互作用。结论:TCM199培养液中添加卵泡液和单层颗粒细胞组成的培养系统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效果较好。共培养体系中的单层颗粒细胞用经酶消化分散处理后在培养箱中孵育10min的颗粒细胞替代时,胚胎的发育效果并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HeLa宫颈癌细胞中研究不同浓度的多西环素对缝隙连接蛋白Cx26/Cx32表达及由其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eLa细胞中Cx26/Cx32的蛋白表达;荧光示踪实验用于检测HeLa细胞中由Cx26/Cx32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多西环素在0.01~1 μg/ml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Cx26/Cx3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荧光示踪实验结果显示HeLa细胞之间的荧光传递随着多西环素增加也相应增强.结论 采用加入不同浓度多西环素的方法,可制备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强弱不同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
动物体内卵泡排卵前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诱导了卵丘颗粒细胞扩散,并启动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普遍认为,卵泡壁层颗粒细胞表达LH受体,卵母细胞及其周围卵丘细胞不表达LH受体,LH通过作用于卵泡壁层颗粒细胞产生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作用于卵丘颗粒细胞介导了LH生物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关于排卵前介导LH作用而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研究认为,LH作用于卵泡壁层颗粒细胞后产生了EGF类因子,并与颗粒细胞的受体结合,促进了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发育。由于体外成熟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来源于生长卵泡,其卵丘颗粒细胞EGF类因子信号系统不完善,目前的体外成熟培养体系难以模拟卵泡内的生理环境,导致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较差,限制了这些卵母细胞的利用效率。本文综述了颗粒细胞EGF类因子信号系统、EGF类因子在调控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及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为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完善卵丘颗粒细胞的EGF类因子的信号系统,进而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卵巢排卵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卵泡成熟破裂后,卵母细胞从卵巢中排出。卵泡细胞感受排卵刺激,并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恢复及其随后的释放。卵母细胞及其周围颗粒细胞的旁分泌在对此起关键性作用,其中卵母细胞对其释放具有决定性作用。作者先前已经阐述过颗粒细胞在哺乳动物卵巢排卵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该文将从卵母细胞的发育及其调控角度重点阐明其在排卵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旨在进一步理解哺乳动物卵巢的排卵过程,同时为不孕不育等卵巢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及其底物之一p90rsk在大鼠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活性.结果表明,非活性形式的MAPK存在于大鼠各生长期卵泡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但磷酸化活性形式的MAPK只存在于部分具有分裂增殖活性的颗粒细胞中.MAPK的作用底物p90rsk只在各期卵泡的卵母细胞中表达,在颗粒细胞中无着色,说明MAPK信号级联在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另外,胎鼠卵巢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MAPK在卵原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活性,表明MAPK信号级联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