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蚊科九新种记述:双翅目:长角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双翅目毛蚊科3属9新种,其中棘毛蚊属3种:长喙棘毛蚊 Ditophus macrosiphonius sp.nov.,吉林棘毛蚊 D.jilinensis sp.nov.和膜棘毛蚊 D.membranaceus sp.nov.;叉毛蚊属2种:异角叉毛蚊 Penthetria aberrans sp.nov.和甘肃叉毛蚊 P.gansuensis sp.nov.;襀毛蚊属4种:裂襀毛蚁 Plecia dilacerabilis sp.nov.,峨眉襀毛蚊 P.emeiensis sp.nov.,钳襀毛蚊 P.forcipiformis sp.nov.和长叶襀毛蚊 P.longifolia sp.nov.。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本种杵蚊(毛跗杵蚊)采自云南勐腊(1976年7月)。它是本亚属中最突出的蚊种,雄蚊跗节和跗爪高度特化,即中跗节Ⅲ基部有一丛毛状长细鳞,节Ⅳ基段有明显的突生鳞,前附爪一大一小,大的有毛,小的简单;前附爪接近等大,略小的一个有毛,另一个中部膨大为一多毛中叶。阳茎中部有明显肩突,前段有几列小齿,腹突无锯齿,也与我国其他种类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袁轲  朱慧  曲业宽  任炳忠  尤杨 《昆虫学报》2020,63(4):439-44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访花昆虫红腹毛蚊Bibio rufiventris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分布。【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红腹毛蚊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形态,比较雌雄个体间的差异。【结果】红腹毛蚊雌、雄成虫触角均包含3部分,分别为柄节、梗节和鞭节,其中鞭节由8个亚节组成。雌成虫触角平均总长度为862.556±78.662μm,雄成虫触角平均总长度为880.361±83.253μm,雌、雄成虫触角各亚节的长度几乎相似,只有鞭节第8亚节长度有显著差异。红腹毛蚊的触角感器共有4大类,即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雌性红腹毛蚊触角感器共有6种亚型,即刺形感器、毛形感器2型、锥形感器(1, 2和4型)和B?hm氏鬃毛;雄性红腹毛蚊触角感器共有5种亚型,即刺形感器、毛形感器1型、锥形感器(2和3型)和B?hm氏鬃毛。【结论】红腹毛蚊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在种类、数量以及形态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红腹毛蚊触角感器的生理功能及其行为活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记述我国山东山旺中新统山旺组双翅目毛蚊科Plecia属3新种和Bibio属1新种.根据现代毛蚊类的生态学知识推断了中新世山旺地区的古生态特征.同时,讨论了Clothonopsis miocenica的基本特征以及分类描述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不能把这个种置于纺足目,应归入双翅目的毛蚊科.  相似文献   

5.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1993,32(2):141-150
记述我国山东山旺中新统山旺组双翅目毛蚊科Plecia属3新种和Bibio属1新种.根据现代毛蚊类的生态学知识推断了中新世山旺地区的古生态特征.同时,讨论了Clothonopsis miocenica的基本特征以及分类描述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不能把这个种置于纺足目,应归入双翅目的毛蚊科.  相似文献   

6.
毛蚊科是双翅目长角亚目的一类昆虫,其种类丰富,广布世界各地.毛蚊化石记录较为丰富,但往往都是保存于湖相沉积地层中,琥珀中的化石较为罕见.本文根据缅甸北部克钦地区产出的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保存的昆虫标本建立了 1新属新种——缅甸白垩叉毛蚊(Cretpenthetria burmensis gen.et sp.nov.),归入...  相似文献   

7.
云南局限蚊属一新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记述了从云南西部边陲采获的局限蚊属局限蚊亚属Topomyia一新种,其主要特征是雌蚊小盾前区具平覆宽白鳞区;雄蚊前足跗节Ⅱ明显长于跗节Ⅲ,第9背板具发达的鬃列以及小抱器刀叶宽大呈帽状等,在本亚属中较为特殊而易与其它种区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河南省新记录的毛蚊科Bibionidae昆虫作了简述,记述了发现于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毛蚊属Bibio3新种,即:豫毛蚊B.ytuanus ,sp.nov。伏牛毛蚊B.funiuanus,sp.nov.和长须毛蚊B.longipalpus,sp。nov。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在整理陕西省森林昆虫普查采集的毛蚊标本及我们标本室收藏的陕西省毛蚊标本时,鉴定出14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亚种,现记述如下。1、棒足叉毛蚊Penthetria clavata,新种(图1 a-e)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粘菌蚊属Sciophila研究(双翅目:菌蚊科)吴鸿(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浙江省杭州市310029)粘菌蚊属SciophilaMeigen,全北区已知79种,其中古北区39种,新北区54种;东洋区已知5种。中国东北曾记载过1种。本研究对中国的粘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蓝带蚊的同物异名、地理分布及某分类(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带蚊属(Uranotaenia)首先由Lynch Arribalzaga于1891年所建立,迄今将近百年。由于当初对属的特征描述不够严密,以及该类蚊虫标本采集比较困难,基础分类研究进展迟缓,蚊种鉴定上的错误与混淆长期未能澄清纠正。近十多年以来,美国Smithso-nian研究院深入开展了蚊类的基础分类研究,对蓝带蚊属的认识亦从中得到发展。迄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知蓝带蚊属共包括2亚属183种以上。按照世界上已知32个蚊属中所包括的蚊种数顺序排列,蓝带蚊属居于伊蚊属(Aedes)库蚊属(Culex)及按蚊属(Anopheles)之后的第四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巨蚊属(Toxorhynchites)属双翅目、蚊科(Diptera:Culicid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下分Ankylorhynchus、Lynchiella和Toxorhynchites三个亚属。至1981年止,全世界已知巨蚊有67种,5个亚种,我国已见报道的只有巨蚊亚属中的7种。巨蚊有两大特点:一、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二、幼虫捕食吸血蚊类的幼虫。因而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吸血蚊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已知的巨蚊种类的生态习性作简要综述。一、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Edwards,1921)分布:台湾、广东、湖北;国外见于印度尼西亚。模…  相似文献   

13.
Aedes(F.)gilli(Barraud,1924)(全背伊蚊)属纷蚊亚属(Finlaya) 的白环伊蚊组(alboannulatusgroup)。成蚊的喙深褐色;前胸后背片是宽鳞,上部有窄鳞;中胸盾片前部3/5金黄色()或白而带黄色光泽();后跗节Ⅰ—Ⅲ基部具白环。幼虫头毛5-C和6-C单枝而特长,远超过头的长度,我国伊蚊幼虫中是有这样头毛的只此一种,因而容易辨认。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福建厦门危害芒果叶片的瘿蚊科--中国新纪录属和一新种:普瘿蚊属Procontarinia Kieffer & Cecconi,1906;壮铗普瘿蚊Procontarinia robusta sp.nov..正模♂,福建厦门杏林,2001-09-12,张清源饲养自叶瘿.副模16♂♂,23♀♀,同正模,2001-09-12~16.新种触角鞭节基颈很短,被毛;第1、2鞭节不愈合;抱器基节和端节都不细长;肛下板端部凹陷很浅;虫瘿外面无刺,不呈海胆状等区别于P.echinogalliperda(Mani,1947).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中国蓝带蚊的系统发育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系统发育数值分析方法,对我国已知22种蓝带蚊的幼虫、雌蚊和雄蚊69个综合特征进行数值分析.根据修正的Wagner法计算值画出的分支图,与聚类分析法画出的矩阵图作比较,认为分支图更能反映已知种间的亲缘关系,并结合蓝带蚊属全球已知种的区系分布,计算各区的祖系比值作分析,新热带区的祖系比值特大,可能是蓝带蚊属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短柄大蚊属Nephrotoma为Meigen(1803)建立,模式种是广布于古北区的N.dorsalis(Fabricius),1781。体中型,多呈黄色,有黑斑;翅一般白色透明,Rs基部很短,此乃属的重要识别特征。该属是大蚊科一大属,已知45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本文记述了湖南和湖北两省短柄大蚊属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中国瘿蚊科1新纪录属异瘿蚊属及一新种:横瓣异瘿蚊Heterogenella transversa.spn.nov.,模式产地云南中甸虎跳峡;中国3新纪录种;达氏异瘿蚊H.dolini Berest(四川理县米亚罗),短须异瘿蚊H.hybrida Mamaev(内蒙古额尔古纳旗莫尔道嘎)和纵缝异瘿蚊H.linearis Yukawa(云南丽江玉龙山)。文中给出了异瘿蚊属中国已知种类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我国蚊类两种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调查滇西的蚊类中,发现两种我国的新纪录,即巨蚊属的毛足巨蚊Toxorhynchites kempi Edwards,1921和伊蚊属纷蚊亚属的杂斑伊蚊Aedes(Finlaya)poecilus Theobald,1903。前者与我国南方的巨蚊常见种紫腹巨蚊Toxorhynchites fravelyi Edwards,1921较近似,但可根据成虫的鳞饰和雄蚊后足跗节1腹面有无密生毛列,和我国巳知的其它巨蚊区分。后者翅具白鳞斑和各足股、胫节具很多白环等特征在该亚属中较为独特,因此容易与其它种区分。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1.毛足巨蚊Toxorhynchites kempi Edwards,1921雌蚊前胸后背片除上缘外大部平覆银白鳞;…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五节毛蚜亚科分类学研究(同翅目:蚜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五节毛蚜亚科Atheroidinae已知4属,即:五节毛蚜属Atheroides Haliday,小毛蚜属Chaetosiphella Hille Ris Lambers新纪录,赖毛蚜属Laingia Theobald,伪毛蚜属Sipha Passerini;共8种,即:禾草五节毛蚜Atheroides hirtellus Haliday,锯形五节毛蚜A.serrulatus Haliday新纪录,针茅小毛蚜Chaetosiphella stipae hille Ris Lambers新纪录,沙赖毛蚜Laingia psammae Theobald,剪草伪毛蚜Sipha arenarii Mordviko新纪录,丽伪毛蚜S.elegans del Guercio,神茅伪毛蚜s.glyceriae(Kaltenbach)和玉米伪毛蚜S.maydis Passerini。提供了分属、分种检索表,各属提供了鉴别特征,所有分类单元具有文献引证、寄主植物、地理分布和检视标本的记录。每个新纪录种有简要的形态记述和特征图。所有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蚊科昆虫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是人类最致命的动物杀手。准确的蚊虫分类鉴定是媒介蚊虫基础研究和控制的基础。蚊科现代分类学研究起自于林奈1758年对库蚊属Culex种类的记述,200多年来,已定名的种类日渐增多,分类系统已基本成形。本文在系统地编制了蚊科昆虫的世界名录和地理分布记录的基础上,概述了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历史,属级及以上类群的分类系统、种类及其生物学研究现状,并作了初步讨论和展望。目前,全球已知蚊虫41属201亚属3 573种,其中我国已知20属63亚属419种。按蚊亚科(Anophelinae)被认为是蚊科内单系类群,包括按蚊属Anopheles、白蚊属Bironella和沙蚊属Chagasia 3属11亚属489种。其中,按蚊属已知476种,占按蚊亚科已知种97%,是疟疾的单一传播媒介。库蚊亚科(Culicinae)被认为是一个复系类群,共计11族38属190亚属3 084种,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伊蚊族(Aedini)、库蚊族(Culicini)、煞蚊族(Sabethini)和蓝带蚊族(Uranotaeniini)是其中的较大族,分别拥有1 262,800,432和270种。特别是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和曼蚊属Mansonia的许多种类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媒介昆虫。在所有这些蚊虫种中,东洋区的种类最多,达1 075种;其次为新热带区(951种),非洲区(798种),澳洲区(542种),古北区(251种);新北区分布种类最少,有196种,不少种类跨区分布。这些信息有助于对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分类和分布现状的整体了解。由于隐存种(cryptic species)广泛存在,实际种数应是已定名种数的3~5倍。蚊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对于蚊科昆虫的准确鉴定、基础生物学及蚊媒病传播机制研究、媒介蚊虫及蚊媒病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蚊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发育和区系仍是急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