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早期智人牙齿化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银运 《人类学学报》1986,5(2):103-113
中国目前较为可靠的早期智人牙齿材料应包括在巢县、许家窑、长阳、周口店新洞和桐梓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代表一类与早期组早期智人相当或十分相近的古人类。丁村人类牙齿化石可能是代表晚期组早期智人也可能是代表解剖学上的现代智人。就牙齿材料而言,尚无充分的证据能表明在中国曾同时存在过两种类型的早期智人。  相似文献   

2.
1989年在福建清流狐狸洞发现的五枚人类牙齿化石,全部出自晚更新世地层,伴生的动物群表明其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这五枚晚期智人的牙齿在形态上无异于现代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演化特点及东亚直立人的系统地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武  杨茂有 《人类学学报》1999,18(3):176-192
对中国境内不同时代人类牙齿测量数据的发析显示,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的总体演化趋势与世界其它地区人类一致,呈缩小变化,其中一个表现特点是中国直立人与早期智人在牙齿尺寸上不差别不大,但作者根据对中国古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生存年代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中国直立人在化石形态,生存年代等方面均与智人有明显的不同,取消直立人,将其并入智人意见的证据还是不够充分的,目前仍宜将直立人与智人作为人属内两个不同的种来看待,  相似文献   

4.
中国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牙齿形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运  刘武 《人类学学报》2002,21(2):87-101
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上颌牙齿特征的比较表明 :直立人牙齿的长宽尺寸 ,除中门齿唇舌径外 ,与早期智人的相应值很难区分 -早期智人的长宽尺寸多在直立人相应值的变异范围之内 ;直立人牙齿的观察性特征几乎都能在早期智人某些成员中见到。这意味着直立人与早期智人可能并无“种”而只有“亚种”这一分类级别上的差异 ,把直立人并入智人种这一建议是可取的。对若干化石地点的单个牙齿进行的重新鉴定表明 :桐梓、沂源、郧县梅铺、洛南和淅川的人类牙齿不一定是代表直立人的 ,有可能是代表早期智人的。  相似文献   

5.
消息和动态     
《人类学学报》1983,2(4):399-400
1976年(或1977年)笔者之一牛树森在县外贸部门准备上交到洛阳地区医药收购站的龙骨堆中挑选出两枚人类牙齿化石和四块人类头骨碎片化石,产地可能是县城以南营子公社刘家岭一带。 两枚牙齿是左上第一前臼齿和右上第一(或第二)臼齿。牙齿呈白色,接近牙冠基部微带黄色,已石化,齿根均不完全。经初步观察,在任何牙上均无齿带,牙冠基部周围不隆凸,牙齿较小不粗壮,冠面沟纹比较简单,这样一些进步的特征都是智人化石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6.
广西柳江土博出土的人牙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广西柳江县土博公社发现一洞穴,地层中含有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其时代初步定为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仅是牙齿九枚,根据其形态特征,这些材料的系统地位似应与柳江人相当,分类上可归属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7.
王頠  莫进尤 《人类学学报》2004,23(2):130-137
广西扶绥县南山洞发现人类化石及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包括2枚智人牙齿化石,分别是左下第三臼齿和右下第二臼齿,其形态特征与广西其他山洞发现的智人化石相似,归入晚期智人。哺乳动物化石多为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时代属更新世晚期。该地点新发现的蒙古野驴化石属华南晚更新世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南山洞所有化石发现于洞内浅褐色砂质粘土中,堆积物第二层钙板层的铀系年龄为30—40ka。蒙古野驴的出现暗示中国南方大陆可能在末次冰期出现过干冷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人类牙齿尺寸偏小,臼齿咬合面沟纹简单,没有复杂的咬合面皱纹和附尖齿带结构,牙根短而不显粗壮,上述特点有别于我国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人类相伴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根据动物群的时代特点,地貌地层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指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毕节古人类牙齿的发现为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及演化增添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在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发现大约4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以来,相继在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点发现了早期现代人化石。这些化石发现证实大约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最近在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及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8万-12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而在这个时间段的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人类化石形态仍较原始,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这些研究发现提示,在中国地区,华南是现代人形成与扩散的中心区域,早期现代人以及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都可能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华北地区扩散。现有的化石形态证据显示,更新世晚期华南地区人类具有较大的演化变异,可能同时生存有几种不同的演化类群。智人洞属于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过渡类型,而道县则代表着演化进入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基于前人研究及本文的分析,作者认为柳江、资阳、丽江、田园洞等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特征比较进步,在演化上属于与道县相似的现代类型人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进展在引起对现代人在东亚地区出现和扩散关注的同时,古人类学界对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本文在回顾分析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16,35(2):161-171
自2002年在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发现大约4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以来,相继在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点发现了早期现代人化石。这些化石发现证实大约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最近在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及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8万-12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而在这个时间段的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人类化石形态仍较原始,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这些研究发现提示,在中国地区,华南是现代人形成与扩散的中心区域,早期现代人以及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都可能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华北地区扩散。现有的化石形态证据显示,更新世晚期华南地区人类具有较大的演化变异,可能同时生存有几种不同的演化类群。智人洞属于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过渡类型,而道县则代表着演化进入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基于前人研究及本文的分析,作者认为柳江、资阳、丽江、田园洞等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特征比较进步,在演化上属于与道县相似的现代类型人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进展在引起对现代人在东亚地区出现和扩散关注的同时,古人类学界对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本文在回顾分析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 1973年夏我所邱占祥同志等在河南南阳市的中药材仓库中发现一枚人的上前臼齿。据仓库同志说,它是从淅川县收购来的。本文作者与孙文书同志于同年9月前往南阳地区,与南阳市博物馆王儒林同志等一起从南阳药材仓库和西峡县药材仓库及药店的“龙骨”中又找到十二枚人的牙齿化石。据了解,这些化石都是在淅川县收购以后转运来销售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发现的安徽和县猿人化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吴茂霖 《人类学学报》1983,2(2):109-205
本文记述1981年在安徽和县发现的人的五枚牙齿化石、额骨眶上部残片及顶骨残片一块。研究表明,大多数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非常相似,但也有较北京猿人进步的特征。和县猿人无疑地属直立人(Homo erectus),和县猿人的门齿与元谋猿人的门齿,在形态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1988年,贵州省博物馆对桐梓岩灰洞的支洞进行了最后一次发掘。2014年,在洞内第四层堆积物中鉴定出逾2000件的动物牙齿化石,以及一枚古人类上颊齿(编号:TZ-1)。1991年,铀系法测定这些次生堆积物的沉积年代约为距今24万年。本文运用高精度CT(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对TZ-1的釉质齿质界面(EDJ)和牙髓腔几何形态进行了分析。TZ-1的冠面形态有如下特征:次尖小且在远中舌侧不发育,咀嚼面轮廓呈四边形,颊舌径稍大过近中远中径,原尖舌侧齿带发育,齿尖从大到小依次为原尖、后尖、前尖和次尖。TZ-1牙髓腔的髓角与其釉质齿质界面以及釉质表面的形态都具有相关性。TZ-1的形态与M1虽有相似之处,但完全不同于1983年出土于同一层位的另两颗M1;其应被鉴定为dm2,并可被归入中中更新世的中国直立人支系。岩灰洞上臼齿PA 875的形态与建始龙骨洞PA 1279和周口店直立人等古老型直立人相似。岩灰洞另一枚刚萌发的臼齿PA 874具有凸出的次尖和长菱形的外廓,接近于爪哇型直立人Sangiran NG 91-G10;这也是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共有衍征。但PA 874的冠面仍保留了亚洲型的齿带,因而被归入人属未定种。因出土自次生堆积,岩灰洞的三种古人类类型未必曾同时并存,但却揭示了华南地区人类演化进程中的多样面貌。  相似文献   

14.
We documented the spacing and distribution of perikymata on the buccal enamel surface of fossil hominin anterior teeth with reference to a sample of modern human and modern great ape teeth. A sample of 27 anterior teeth attributed to Australopithecus (5 to A. afarensis, 22 to A. africanus) and of 33 attributed to Paranthropus (6 to P. boisei, and 27 to P. robustus) were replicated and sputter-coated with gold to enable reflected light microscopy of their surface topography. Anterior teeth were then divided into 10 equal divisions of buccal crown height. The total perikymata count in each division of crown height was recorded using a binocular microscope fitted with a vernier micrometer eyepiece. Then the mean number of perikymata per millimeter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division. Similar comparative data for a modern sample of 115 unworn human anterior teeth and 30 African great ape anterior teeth were collected from ground sections. Perikymata counts in each taxon (together with either known or presumed periodicities of perikymata) were then used to estimate enamel formation times in each division of crown height, for all anterior tooth types combined.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se estimates of time taken to form each division of crown height follow the same trends as the actual perikymata counts and differ between taxa in the same basic wa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odern African great apes and fossil hominins is particularly clear. Finally, we calculated crown formation times for each anterior tooth type by summing cuspal and lateral enamel formation times. Estimates of average crown formation times in australopiths are shorter than those calculated for both modern human and African great ape anterior teeth. The data presented here provide a better basis for exploring differences in perikymata spacing and distribution among fossil hominins, and provide the first opportunity to describe four specimens attributed to Homo in this context. Preliminary data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may exist among the species attributed to early Homo, especially between Homo ergaster and Homo rudolfensis on the one hand, and Homo habilis sensu strico on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5.
陕西洛南人牙化石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薛祥煦 《人类学学报》1987,6(4):284-288
在陕西省洛南县洛河左岸洞穴中,发现一古人类上臼齿,其特点与郧县人牙化石很相似。与人牙化石共存的有大熊猫和獏。后二者比华南洞穴中常见的同类化石明显小,比广西柳城巨猿洞中的小型者要大。从化石特点分析,洛南人牙化石及其所在沉积层的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也有早更新世晚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的是在云南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发现的原猴类化石,分类上归于兔猴科。鉴于它的形态特征,作者把它订为一新属新种(Sinoadapis carnosus gen. et sp. nov.),这是迄今已知兔猴科最晚的记录。这一发现对兔猴类的进化及探讨腊玛古猿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of three human upper deciduous molars from the early Middle Pleistocene site of Tighenif, Algeria, constitutes the first microtomographic-based endostructural exploration of African fossil teeth like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Homo heidelbergensis morph. Comparativ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2-3D measurements describing subtle tooth organization (crown tissue proportions) and enamel thickness topography (site-specific distribution and global patterning) indicate that their virtual extracted structural signature better fits the modern human, rather than the Neanderthal condition. Accordingly, we predict that the inner structural morphology of the deciduous molars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western European series better fits the primitive, and not the derived Neanderthal figures.  相似文献   

18.
许家窑遗址1977年出土的人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976年,在许家窑遗址发掘获得9件人类化石、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器。这些遗骸和遗物已由贾兰坡教授等进行了研究和报道(1979)。1977年7—9月,我们对许家窑遗址又作了进一步发掘,共获得人类化石8件及大量的石器和骨器,还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仅对1977年发现的人类化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记江苏泗洪首次发现森林古猿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江苏泗洪松林庄发现的一种古猿类化石,它以个体小、颊齿宽、有发达的齿带等特征有别于我国云南的腊玛古猿、西瓦古猿;它也有别于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发现的双沟醉猿。其形态与非洲的Proconsul属接近,根据这些形态特点和它的地史分布,我们订立了一新属一新种:Platodontopithecus jianghuaiensis,地质时代为中新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的是在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发现的长臂猿类化石,它是一种与上猿较为相似而又具有一些进步性质的长臂猿类。它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晚中新世此类化石记录稀少的状况,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长臂猿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现生长臂猿起源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化石依据。鉴于它的形态特征和地史分布,作者把它订为一新属新种Laccopithecusrobussu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