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报道了以庐山野生蛇足石杉成年株新生枝茎为外植体,运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获得了产生石杉碱甲的叶状体。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叶状体发生的培养基为6,7-V+IAA 0.5 mg/L,诱导率达50%;叶状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无激素的MS(其中蔗糖用量20 g/L),叶状体继代培养55 d,其相对增殖率达1362.6%(即收获量是接种量的14.6倍)。通过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HPLC)法检测叶状体提取物中的目标成分,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叶状体具有累积与原植物相同的有效成分石杉碱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浙江及邻近地区蛇足石杉依存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及邻近地区产的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ct)7个种群的自然环境进行野外观察,测定了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有机质含量、pH值,植株和土壤中K、Ca、Mg、Fe、Zn、Cu、Mn、Na、A1、Pb、Cd 11种元素的含量,以及植株中石杉碱甲(HupA)含量。结果表明,蛇足石杉种群多分布于海拔350-1700m的山地密林下或沟谷阴湿土中,郁闭度、年均降雨量、空气相对湿度均较大:环境中土壤含水量为10%-30%,pH值4.57—5.31,电导率0.061—0.385mscm^-1,有机质含量6.18%-9.75%;蛇足石杉对K、Ca、Zn和Na的需要程度较高,对Pb、Cu、Cd3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在人工栽培中应注意协调各元素的合理配给:蛇足石杉较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为:土壤电导率以及pH值相对较低;郁闭度高,年均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对7个种群分布点进行除趋势对应分析,表明石杉碱甲含量高的磐安种群分布点具有特殊性,提示环境条件对蛇足石杉中HupA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来自浙江、福建境内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柳叶马尾杉(Phlegmariurus cryptomerianus)10个不同地理居群的石杉总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基于紫外光谱,对它们的表型分化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表明:①石杉科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石杉总碱含量普遍高于茎中的含量;②来自浙江磐安的蛇足石杉居群的叶、茎石杉总碱含量都明显高于其它居群。可以选择该居群作为栽培蛇足石杉的种源;③DCA排序发现,产自磐安的蛇足石杉样品,特别是叶的提取液,其紫外光谱明显不同于其它样品.表明紫外光谱法能够用于鉴别石杉总碱含量较高的蛇足石杉药材。  相似文献   

4.
丽格海棠的离体快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取丽格海棠幼叶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MS+BA 0.5mg/L NAA 1.0mm/L上培养20d左右,开始分化花芽,培养40d丛生芽长满整个外植体,丛生芽的增殖培养以MS+BA 0.5mg/L为佳,芽长得大且粗壮,粗壮芽转入无激素的1/2MS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草本蕨类植物, 具有抗氧化、抑菌、抗银屑病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香鳞毛蕨的野生资源匮乏, 通过组织培养建立其人工再生体系, 是保护香鳞毛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香鳞毛蕨孢子的无菌培养, 比较分析不同因素对原叶体增殖、孢子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丛生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繁殖体系, 为香鳞毛蕨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当培养基组分为1/2MS时, 原叶体生长状态较好, 颜色翠绿, 增殖倍数最高可达5.67±0.59, 此时有大量幼孢子体产生, 孢子体诱导率为(37.50±2.04)%; 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2.0 mg·L-1 6-BA+1.0 mg·L-12,4-D, 诱导率可达(96.67%±5.77)%; 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 1.0 mg·L-1 6-BA+0.5 mg·L-1 2,4-D, 增殖倍数达13.30; 颗粒状愈伤组织在1/2MS培养基中生长出大量丛生芽, 诱导率为(53.33±3.33)%; 1/2MS+0.2 mg·L-1 NAA培养基促进幼孢子体苗生根, 移栽成活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6.
以桂黔吊石苣苔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材料,对桂黔吊石苣苔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黔吊石苣苔茎段腋芽可直接诱导萌发,在 MS+6-BA 1.0 mg·L-1+IBA 0.1 mg·L-1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75%;适宜的继代增殖及壮苗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繁殖系数为6.0/60 d,继代培养中茎段外植体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率较低,未能进一步分化成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2 mg·L-1+NAA 0.8 mg·L-1+AC 0.1%+香蕉5%,生根率达100%;在大棚中模拟桂黔吊石苣苔自然生境对生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瘤蕨的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瘤蕨的成熟孢子在1/2 MS培养基上萌发速度最快,萌发率最高;瘤蕨的原叶体在1/2MS + 1.0 mg/L 6-BA + 0.5 mg/L NAA培养基上增殖速度较快,但增殖过程中不能形成孢子体;在培养基1/2MS +1.0 m/L AgNO3 + 0.05 mg/L NAA上成功诱导出孢子体;孢子体在培养基1/2MS + 0.5 mg/L IAA上可进行分株扩增,最终获得大量孢子无菌苗。  相似文献   

8.
湘西地区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不同生境的药用植物蛇足石杉,运用不同灭菌方法处理外植体,并用PDA平板培养基及孟加拉红培养基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经过几种灭菌方法的摸索和比较研究,发现蛇足石杉外植体的灭菌十分困难(尤其是其茎部),难以在保持植物鲜活状态下达到一次彻底灭菌,有必要二次灭菌.通过二次灭菌分离得到的9株内生真菌中,来自蛇足石杉茎部的6株,来自叶片的3株.蛇足石杉的9株内生真菌在平板培养时生长极其缓慢,仅一株可在培养时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9.
液体悬浮培养促进铁皮石斛原球茎高效诱导、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设计方法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具有高效增殖影响的激素(BA,NAA,KT,马铃薯汁)以及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BA2.0mg/L+NAA2.0mg/L+马铃薯汁10%+糖3%,具有很好的原球茎诱导作用,50d后诱导率达95.20%;原球茎在1/2MS+BA2.0mg/L+NAA1.0mg/L+KT0.5mg/L+糖3%的培养基上,以液体悬浮培养,原球茎增殖达49.032g/50d。  相似文献   

10.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草本蕨类植物, 具有抗氧化、抑菌、抗银屑病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香鳞毛蕨的野生资源匮乏, 通过组织培养建立其人工再生体系, 是保护香鳞毛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香鳞毛蕨孢子的无菌培养, 比较分析不同因素对原叶体增殖、孢子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丛生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繁殖体系, 为香鳞毛蕨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当培养基组分为1/2MS时, 原叶体生长状态较好, 颜色翠绿, 增殖倍数最高可达5.67±0.59, 此时有大量幼孢子体产生, 孢子体诱导率为(37.50±2.04)%; 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2.0 mg·L-1 6-BA+1.0 mg·L-12,4-D, 诱导率可达(96.67%±5.77)%; 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 1.0 mg·L-1 6-BA+0.5 mg·L-1 2,4-D, 增殖倍数达13.30; 颗粒状愈伤组织在1/2MS培养基中生长出大量丛生芽, 诱导率为(53.33±3.33)%; 1/2MS+0.2 mg·L-1 NAA培养基促进幼孢子体苗生根, 移栽成活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11.
以球子蕨成熟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对其孢子萌发、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2%蔗糖,20d后萌发率达55.7%;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1 KT+0.5mg·L~2,4-D,诱导率达36%,愈伤组织为绿色颗粒状;颗粒状愈伤组织在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即可生长出大量丛生芽,转化率可达49.3%;低浓度(0.2mg·L-1)的IAA可有效促进幼孢子体苗生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浅层液体培养对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e (Thunb.) Trev.]叶状体的影响,采用不同用量培养液进行培养,对叶状体的生长、石杉碱甲(HupA)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用量不同,叶状体产生的HupA含量有显著差异,15 mL浅层培养的HupA生产率可达3 115.159μg L–1,是对照的2.20倍。浅层液体培养的叶状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始终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培养前期比对照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培养后期比对照提高;内源激素IAA与GA含量低于对照,而ABA含量高于对照。因此,浅层液体培养的蛇足石杉离体叶状体生产HupA的能力更高,且HupA含量与内源激素ABA水平相关,叶状体生长期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具有协作增强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鸟巢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鸟巢蕨孢子无菌播种和常规播种两种繁殖方法。结果表明,鸟巢蕨无菌播种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66.7%,原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不能诱导出孢子体,而需经过振荡培养后才能诱导出孢子体;常规播种法更容易诱导出孢子体,每盆播0.02 g孢子时,每克孢子可产生孢子体4 000株以上,比无菌播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因此,孢子常规播种法更适合于鸟巢蕨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草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草莓的茎尖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草莓脱毒苗,并以此为试材,对草莓的快速繁殖以及生根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芽的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BA0.5mg/L IAA0.05mg/L,诱导率可达7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 BA0.2~1.0mg/L,增殖倍率可达3.2;试管苗在1/2MS附加IAA0.5me/L的培养基上,经过10~15d的培养,95%生根成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能源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种子、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均能诱导获得无菌苗,其中以茎段或顶芽的芽诱导率较高;幼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White+TDZ0.05mg·L。+IBA0.01mg·L^(-1)+0.1%活性炭,培养25d的增殖系数约为4.5;而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0mg.L^(-1)+0.1%活性炭,炼苗移栽后,成活率约为60%。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细胞分裂素浓度能有效解决续随子培养中的玻璃化问题,添加0.1%的活性炭对缓解外植体和无菌苗褐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蛇足石杉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y.]是石杉科石杉属多年生小型草本植物,土生、附生或生于苔藓层中,喜阴凉潮湿环境。蛇足石杉含石杉碱甲,为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特效药。对蛇足石杉的分类学、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与共生真菌研究)、繁殖与栽培、药用成分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与保护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桤叶唐棣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桤叶唐棣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桤叶唐棣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为MS IAA0.1mg/L 6-BA 0.5mg/L KT 0.5mg/L;增殖培养基为MS IAA 0.1mg/L 6-BA 2.0mg/L,增殖芽数最大,达到5.4;GA3对茎芽长无促进作用;在1/4MS无激素培养基上,生根率达87.9%。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香槟’月季(80sachinensis‘Xiangbin’)的组织培养技术和诱导试管开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能诱导获得无菌苗,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1.0mg-L-1+IBA0.1mg·L-1,幼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1.0mg·L-1。+IBA0.1~0.2mg·L-1,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3mg·L-1,生根率达80.0%。诱导试管开花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5mg·L-1+NAA0.1mg·L-1最适宜的诱导试管开花的蔗糖含量是30g·L-1;在三角瓶中培养,试管花可以正常开放,在培养瓶中培养花芽不能正常开放;MS培养基中增加2倍磷的含量,可以提高花芽诱导率,为25.O%;诱导试管开花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1℃,光照强度80~100μmol·m-2.s-1,光照时间16h—d-1。  相似文献   

19.
蛇足石杉内生细菌多样性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细菌的物种和生理活性多样性,发现并收集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方法】分别从四川和福建等不同生态环境采集蛇足石杉植株,运用纯培养手段,对经过表面消毒处理的蛇足石杉样品进行内生菌的分离、培养;根据菌株16S r RNA基因信息,计算从蛇足石杉不同区系分离获得的内生细菌间的Jaccard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等,分析内生菌物种多样性;应用6种筛选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内生菌进行生理活性测定,初步评价蛇足石杉内生细菌的生理活性多样性和药用价值。【结果】从12份蛇足石杉植物样品中分离获得356株内生菌菌株,菌株16S r RNA基因序列信息显示,分离得到的蛇足石杉内生细菌隶属于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等3个门的26个科、41个属,来源于蛇足石杉地上和地下部位的菌株数目、多样性指数等无明显差异。从中发现了分属于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Angustibacter、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Frondihabitans、Glaciihabitans、Jatrophihabitans、Luteimicrobium、Massilia、Naumannella和Tardiphaga等11个属的11个潜在新物种,以及皮生球菌科(Dermacoccaceae)的1个新属。在抗菌活性筛选中,356株纯培养物抗粪肠球菌、抗肺炎克雷伯菌、抗耻垢分枝杆菌以及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阳性率分别是9.0%、1.4%、2.2%、0.8%;抑制SS04生长的降血脂药物筛选模型上的阳性率是8.1%;抗HIV-1的初筛阳性率为4.5%。共计74株菌在一个或多个筛选模型中显示出活性,初筛总阳性率为20.8%。【结论】蛇足石杉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理活性多样性,是进一步发掘新型天然产物的理想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20.
杜次  彭清忠  田向荣  朱越  李菁 《广西植物》2013,33(3):406-409
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湘西蛇足石杉总生物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其石杉碱甲、乙和丙含量,并分析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湘西4个样地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乙和丙含量基本一致,分别达到0.5‰、0.3‰和0.04‰;但植株不同部位三种石杉碱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石杉碱甲和乙的分布均为叶>茎>根,石杉碱丙则是根大于叶和茎。由此可知,湘西蛇足石杉具有资源优势,石杉碱在植株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部位选择性;采用HPLC可同时检测石杉碱甲、乙和丙,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