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染色体制片及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型或十字交叉型;中期Ⅰ和中期Ⅱ,少数细胞可见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部分细胞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二分体、三分体及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包括2次有丝分裂,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的花粉母细胞约占10.28%;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异常频率约为3.2%,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  相似文献   

2.
以关苍术为材料,采用染色体压片和卡宝品红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粉母细胞分裂过程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为关苍术细胞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关苍术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蕾大小有密切关系,在花蕾4~12mm时,进入减数分裂时期;(2)在同一花蕾甚至同一花药中的不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表现不同步性;(3)减数分裂过程中正常四分体占85.14%,以十字型为主;(4)关苍术减数分裂异常率为7.71%,存在染色体片段、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分裂不同步及多分体等异常现象;(5)雄配子体进行2次有丝分裂,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外观有3条萌发沟。研究认为,关苍术同一花蕾不同花药间的减数分裂不同步性可以延长其花期,增加授粉几率,是一种适应环境条件的进化表现;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及多分孢子等异常现象是导致部分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百合“Siberia”品种为材料,采用染色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配子体形成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百合花药6枚,花药4室,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四分体小孢子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和十字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具1个萌发沟。百合同一植株、同一花蕾乃至同一花药,能观察到2~4个分裂相,减数分裂具不同步性,这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表现,对其种群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羽衣甘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羽衣甘蓝减数分裂类似甘蓝种,细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以正四面体型或十字交叉型为主;终变期有9个二价体,此时可进行染色体计数;中期Ⅰ和Ⅱ少数细胞中可见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Ⅰ和Ⅱ存在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少量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单核靠边期时花蕾长度约为2.0~2.2 mm,小孢子经过发育最终成为3-细胞型花粉并具3个萌发孔,成熟花粉中败育花粉比率为1.3%.  相似文献   

5.
黄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南方型和北方型两个生态型黄瓜为材料,用改良的染色和制片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黄瓜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①黄瓜减数分裂属于同时型胞质分裂,双线期染色体具有明显的交叉节并呈现出较易识别的棒状或环状形态,在末期Ⅰ和末期Ⅱ有多核仁和核仁融合现象;②在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成十字交叉形(decussate type),而非四边形(isobilateral type);③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两核居中期的特殊现象,在核居中期小孢子只有一层壁,而在核靠边期小孢子出现了两层壁;④黄瓜的成熟花粉粒属于两核花粉粒。  相似文献   

6.
一品红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红花药来源于雄蕊原基,花药由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1层)、绒毡层(1层)及造胞细胞组成,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是经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该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形成2-核花粉。花药壁层的变化是表皮在花药成熟期消失,中层在四分体时消失,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期形成柱状纤维层。绒毡层在单核小孢子期径向伸长,有双核或多核,另外有的绒毡层细胞形成横隔或类胎座;进入2-核花粉期,绒毡层细胞分泌颗粒物进入药室,为非典型腺质绒毡层;进入成熟期绒毡层消失。同时观察到花药发育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7.
知母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的雄配子体发育有三个特点:1.除高尔基小泡直接参与胶胝质壁物质的形成外,其他小泡的活动可能与脂体物质的沉积有关。2.生殖细胞形成时,脂体分布发生明显的极性现象,它们沿着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交界膜排列,形成所谓脂体冠。3.在小孢子阶段,细胞质中具有丰富的质体,但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全部集中在营养细胞中,而生殖细胞则完全缺乏质体。  相似文献   

8.
知母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的雄配子体发育有三个特点:1.除高尔基小泡直接参与胶胝质壁物质的形成外,其他小泡的活动可能与脂体物质的沉积有关。2.生殖细胞形成时,脂体分布发生明显的极性现象,它们沿着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交界膜排列,形成所谓脂体冠。3.在小孢子阶段,细胞质中具有丰富的质体,但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全部集中在营养细胞中,而生殖细胞则完全缺乏质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终变期二价体多为棒状和环状.后期Ⅰ出现少量染色体落后现象,中期Ⅱ纺锤体排列方式有垂直型、平行型和八字型,四分体排列方式有十字交叉型、左右对称型和四面体型.终变期、中期Ⅰ和中期Ⅱ是染色体数目鉴定的最佳时期.(2)1.5~2.49 mm长的花蕾中花粉处于单核早期至中期,2.5~3.0 mm长的花蕾中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至2核早期.花蕾长2.0~3.0 mm可作为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杏雄配子体发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杏(GinkgobilobaL.)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拟核经过规律性的变化后,初步建立了由近极面到远极面间的轴向极性,因而,雄配子体萌发时的3次分裂都是典型的极性平周分裂;这些极性平周分裂很可能是对原有极性的进一步加强;在结构上,各子细胞间的细胞壁缺少胞间连丝,因而,这些细胞壁可能起着使子细胞孤立化的作用,从而完成雄配子体中各细胞间的精细分化。生殖细胞的分裂很可能是斜背式环形分裂(anticlinalringlikedivision),这种分裂可能是对最初极性方向的重大调整。结果,精原细胞的分裂方向为垂周分裂,产生两个背靠背排列的精子。  相似文献   

11.
12.
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是一种DNA特异结合的荧光染料,可以用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检测各种DNA,尤其是细胞内含量甚微的DNA,包括质体DNA和线粒体DNA,其灵敏性和可靠性是被公认的,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Southern杂交实验的证明,而且实验操作简便易行。近几年,DAPI荧光技术已在细胞质遗传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银杏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花粉粒进入贮粉室后,通过侧向萌发产生吸器状花粉管。精原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依次产生生毛体、液泡状结构和纤维颗粒体。生毛体由一个电子致密的核心和由此向周围发散出的辐射状中心粒组成;液泡状结构为染色较深、质地均匀,看不到膜结构包被的圆球形,其周围细胞器丰富,DAPI染色证实液泡状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纤维颗粒体染色很深,外形小规则。临近受精前,精原细胞纵向分裂形成2个半球形的精细胞,成熟精核直径约40μm,而受精时与卵核融合的精核直径约20μm,说明精核在受精前体积浓缩。精核以变形虫式运动穿过较小的颈卵器口,进入卵细胞与卵核融合。在受精前的一些精细胞中可观察到其核内出现一个直径约20~30μm染色较深的球形区域,推测精核浓缩前遗传物质先浓缩到一个区域,然后精核浓缩。  相似文献   

14.
芍药雄配子体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透射电镜对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的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末期Ⅰ时不形成细胞板,在减数分裂前期Ⅱ形成细胞器带,胞质分裂为同时型,生殖细胞刚形成时有呈PAS正反应的拱形壁,当生殖细胞还未完全脱离花粉内壁时,质膜间的壁物质消失,营养细胞中的脂体沿双质膜规律分布形成一单行的脂体带,在二胞花粉晚期,脂体带包围生殖细胞,形成脂体冠,花粉成熟时,包围生殖细胞的脂体消失,生殖细胞与营养核贴近,构成雄性生殖单位,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  相似文献   

15.
刘魏  童永鳌  白洁 《植物学报》2018,53(5):625-633
tRNA片段(tRF)是tRNA通过非随机剪切产生的RNA片段, 其产生和功能机制尚不明确; 而在水稻(Oryza sativa)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 人们对tRNA更是知之甚少。通过高通量测序, 在水稻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发现了长度范围较大的tRFs; 进一步采用logo对tRFs两端的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了4个有序列特征(其中3个未见报道)和1个无序列特征的酶切位点; 通过NCBI Blast预测了tRF靶基因, 发现其大多靶向转座因子。研究结果对揭示tRF产生机制以及水稻雄配子体发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者建立了离体培养君子兰雄配子体的简易方法并观察了其发育过程。应用核酸、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雄配子体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现四分孢子释放以后,DNA 的合成仅在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内进行;散粉前96小时至精细胞形成,营养核、生殖核和精于核中均未见~3H-胸苷掺入。RNA 和蛋白质合成的动态相似,各有三次高峰和两次停顿。抑制剂的种类和加入的时间、数量对发育的影响不同,显示了 DNA、RNA 和蛋白质合成间及生物大分子合成与雄配子体形态发育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同一植物花序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进行观察,可同时看到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不同发育时期。笔者在观察时采用常见栽培、易于繁殖的室内观赏植物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为材料,效果很好。 紫竹梅为顶生单歧聚伞花序,花五至十几朵不等,视生活条件优  相似文献   

18.
人工培养的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花粉管发育的早期含有较丰富的可溶性多糖,特别是顶端生长区。胼胝质拴塞显示PAS阳性反应。当生殖细胞进入花粉管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近营养核,并与其相贴合。然后才开始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生殖细胞核孚尔根染色反应要比营养核以及后来形成的两个精核的染色深,生殖细胞与营养核PAS反应均为阳性。用氨—银染色法测定组蛋白的细胞化学所见,生殖核显示出黄黑色的反应产物,而营养核则显示有很丰富的精氨酸组蛋白黑色反应产物。在精子形成之后,营养核染色质扩散,孚尔根染色及组蛋白染色均很弱,并经常位于两精子的附近。  相似文献   

19.
玉米花粉植株的诱导和雄核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玉米花药培养的主要结果。品种之间诱导频率差异很显著。接种花药时,花粉单核中期诱导频率最高。培养基中加入500毫克/升酪朊水解物,0.5%活性炭,15%蔗糖能显著提高花粉胚状体和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在雄核发育的研究中,观察到有营养细胞发育途径,生殖细胞发育途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混合发育途径,以及均等分裂发育途径等四种类型,并对这四种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月见草及玉米第二次花粉分裂过程中细胞器拟核的定量研究苏都莫日根,关雪莲(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北京10087)(北京农学院农学系,北京102208)细胞器含量的差异是研究一对精细胞间是否存在异型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往对细胞器数量的研究主要采用连续超薄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