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非马蜂的生活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亚非马蜂 Polistes kebraeus Fabricius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马蜂,在河南省一年发生2—3代,以受精雌蜂抱团越冬,春末夏初,散团活动,?个筑巢产卵。 建巢 春末夏初马蜂取花蜜、树胶,朽木、纸屑、麦秸等已纤维化的腐殖质,为主要建巢材  相似文献   

2.
巴德堂  罗昌禄 《昆虫知识》1991,28(4):200-203
在樟树市海拔50m处和宜丰县海拔60、100、300、500、700m处设点,观察二化螟一年发生代数,通过笼饲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得知樟树市海拔50m处为四代为主的四代区,宜丰县海拔60m处为较完整的三代区,100~500m处二、三代并发,而海拔700m处则属二代区;从宜丰县观察得知二代转化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至700m处完全不能转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是原产于北美地区的世界性植物检疫性害虫,自1979年发现入侵我国以来,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白蛾疫情不断南扩,其化性在一些地区出现新的变化。本文根据1979—2021年该虫发生扩散情况和各地区监测普查结果,结合部分地区温度变化数据,全面分析了美国白蛾入侵我国以来的发生扩散过程,对比分析了各地区发生世代数及变化情况,阐明部分地区世代数增加的原因。针对美国白蛾世代数演变规律和反复暴发成灾的情况,提出了当前应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世代数增加引发的扩张速率显著上升;扩张潜力与沿长江地区扩散趋势减缓关系;暴发成灾时有发生与本土化趋势不明显。鉴于当前外来入侵物种管理要求提高及多年来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提出要在守护国家生物安全底线前提下制定防治策略、在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下实现控制目标、在做好应急准备下摸清暴发成灾规律、在强化疫情检疫管理中提高疫情认定效率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洪喜  史满 《昆虫知识》1992,29(6):374-375
<正> 菜粉蝶Piers rapae L.危害菊科、白花菜科、金莲花科、木樨草科、紫草科、百合科、十字花科植物,但偏好十字花科植物,是甘蓝、大白菜、萝卜、菜花等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正确了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粘虫发生世代及其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在云南省的发生及为害,由于受特殊地理、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影响,表现相当复杂、特异。七十年代以来,其发生为害频繁、程度加重,严重影响了本省的粮食增产。因此,查明粘虫在本省的发生及为害规律,不但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大意义,而且在学术上也有一定价值。昆明动物研究所受云南省科委的委托,于1974年筹备,1975—1979年先后组织了省内部份地,县农业科技单位协作攻关,基本查明粘虫在本省年发生世代数分别有1—8代,可区分为六个发生区;全年有五次迁飞活动,可造成四次为害。  相似文献   

6.
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是榕属(Ficus)植物重要的食叶害虫。调查发现,朱红毛斑蛾在厦门市辖区内已广泛分布,主要为害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垂榕(F. benjamina),对高山榕(F. altissima)和黄金榕(F. microcarpa ‘Golden Leaves’)也有少量为害。朱红毛斑蛾在厦门一年发生3代,1、2、3代低龄幼虫施药防治适期分别是5月上旬、7月中旬和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亚非草蛉`Chrysopa boninensis`` Okamoto是果树、花木和蔬菜害虫的重要天敌。在广州地区一年完成10—11代,世代重叠。在田间没有越冬滞育现象。 本文叙述了该虫的生物学及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该虫控制害虫效果显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我国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发生的小麦土传病毒病,由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只感染小麦,感病植株幼叶表现为退绿到黄化的条斑,老叶表现为花叶和坏死。我们提纯各地分离物研究表明,病毒粒子呈线状,直径13~14nm,长度为200~1800nm,其中350~850nm的比例较高。病毒外壳由二种分子量分别约为30kd和27kd的结构蛋白组成。病毒粒子周围能均匀地“修饰”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抗血清和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抗血清,反应均很强烈。鉴于上述特性,认为本病害是由小麦棱条斑花叶病毒(WSSMV)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中部地区羊草种群的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松嫩平原中间地区的羊草,依其生长的微环境不同可分成灰绿色和黄绿色两种叶色类型的种群。移栽实验表明,这两类种群实际上是灰色和灰绿色两种类型的混生群体。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及等位酶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生境、不同分类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现羊草种群遗传变异度很高;但是无论如何归属,这一草原区域上的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程度很低(FST≤0.034)。这可能与羊草与异花授粉、不同类型混生及种群间基因流强度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中部地区羊草种群的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嫩平原中部地区的羊草,依其生长的微环境不同可分成灰绿色和黄绿色两种叶色类型的种群。移栽实验表明,这两类种群实际上是灰色和灰绿色两种类型的混生群体。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及等位酶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生境、不同分类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现羊草种群遗传变异度很高;但是无论如何归属,这一草原区域上的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程度很低(FST ≤ 0.034)。这可能与羊草为异花授粉、不同类型混生及种群间基因流强度大有关。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8月在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地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食痕调查,对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夏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野驴夏季共计采食11科21种植物。在夏季食物组成中克氏针茅(48.61%)、芨芨草(16.00%)、寸草苔(7.51%)共占食物组成的72.12%,是蒙古野驴夏季的主要食物,其中克氏针茅是其大宗食物。蒙古野驴对克氏针茅、芨芨草、画眉草、糙影子草、草木樨状黄芪等12种植物有正选择性,对狗尾草、盐爪爪、荒漠锦鸡儿、栊牛儿苗、四舍木等9种植物有负选择性。蒙古野驴自身的特点及植物质量会影响其夏季食性及食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防治三化螟的质量,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三化螟的世代分布、发生期与温度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 一、三化螟的世代分布与年平 均有效积温的关系 三化螟一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6℃以上的有效积温是450日度。我们对广西三化螟进行了年有效积温的统计,共统计90个县、市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资料年度长的由1950—1970年,年度短的由1965—1970年),取得年平均有效积温(表1)。以一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数值为间距,绘年平均有效积温等值线图(图1)。  相似文献   

14.
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对二化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探讨了我县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的变化对二化螟发生世代及危害程度的影响。双季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一是使早稻的播、插期提早,二化螟第1、2代发生期也相应提早,发生量与危害程度转轻;二是杂交早稻为2代安全过渡创造了条件。提高2代转化率,导致晚稻上第3代发生期提早、危害加重;三是杂交水稻改善了二化螟的营养条件,加速幼虫发育,促进世代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沙漠地区植物区系的发生与形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对前人的“关于我国沙漠地区的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形成”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概括,井着重对我国沙漠地区起主导作用的古地中海、中亚及蒙古区系成分中有影响的植物属种及其迁移途径进行了分析。我国沙区大部在老第三纪已形成了亚热带旱生植物。但由于地域辽阔,其形成既非统一的古老性,也不全年轻,而是因地而异。本文根据(1)地理位置、地形、受古地中海海浸海退、冰川的消长、高山的屏障作用、距海洋的远近以及印度板块的影响,(2)区系成分中的特有属种、寡种属,特征种、间断分布等,将我国沙区分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阿拉善荒漠、东部草原区沙地五片,并讨论了其区系成分的来源及形成时期。准噶尔植物区系在第四纪形成,中亚成分占主导作用。塔里木盆地植物区系在老第三纪就已发生,第三纪形成,第四纪有新发展。柴达木盆地在新第三纪上新世已形成温带荒漠,第四纪有新发展。阿拉善荒漠植物区系在第三纪已形成,第四纪也有新发展。东部草原区沙地第四纪在几个中心同时发生,其成分包括蒙古、亚洲中部、东亚、华北等区系。  相似文献   

16.
在景观火干扰历史重建的基础上,该文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群的世代结构及其与火干扰、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桦种群基于世代数的世代结构类型丰富,从一代型到五代型都有,空间分布呈斑块镶嵌状。以一代型与二代型为主要类型,空间分布集中,其它类型的世代结构空间异质性较高。世代数受火干扰频率、火干扰强度及两者的综合影响,相对来说以火干扰频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低频或高强类的火干扰易造成种群的世代数减少;高频或低强类的火干扰易造成世代数增多。世代数还随林型组类型而变化,以溪旁林组>赤杨(Alnus mandshurica)林组>杜香(Ledum palustre)林组。  相似文献   

17.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明确松褐天牛的发生世代及成虫羽化规律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塑料薄膜包裹松树树干、定期解除包裹供天牛产卵"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余姚地区松褐天牛的产卵规律及成虫的羽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成虫产卵期为5月上旬至8月下旬,高峰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松褐天牛在浙江余姚多数为1年1代,部分为2年1代,95%以上的成虫集中在产卵后的第2年羽化,少数在第3年羽化。成虫自5月上旬开始羽化,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7月中旬羽化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站通过对23年(1955—1977)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测报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发生世代数,与其发育年有效温度数  相似文献   

19.
<正>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蚕蛾科,食性单一,专食桑叶,与家蚕争食,是滁县地区桑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养蚕业与日俱增,桑蟥的为害重新引起了人们重视。作者从1980—1982年,通过对该虫的发生世代和防治适期的观察,发现与前人研究有很大不同之处,现将所得结果整理如下,与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20.
性诱剂监测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成虫动态及发生世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1999年在吉林省用性诱剂水盆监测二化螟雄蛾季节动态和发生世代,结果发现,1998年长春市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在5月电旬,柳河县在5月底左右,长春市成虫终见期。1998和1999年分别为9月下旬和上旬。可见长春市二化螟成虫伞季活动朔可能长达4个月,而1个世代的历期约为2个月。1999年长春市出现两个相距55天的明显蛾峰,表明存在相当高的二代转化率,从而有助于改变该地二化螟常年只发生1代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