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效应日益凸显,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在林业生态建设的作用,对于提高林业生态的稳定性、平衡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化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以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多措并举狠抓生态治理,全县林业步入了生态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江迪  刘俊昌  陈文汇 《生态学报》2019,39(8):2842-2850
森林生态安全是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等实物价值,还具有美化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价值,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构建评价指标评价森林生态安全,研究内容相对单一,而针对林业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对林业产业类型进行区分,其次,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在考虑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基于PSR理论和狭义的森林生态安全定义,利用31个省(市、自治区)3年的林业统计数据,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及影响的大小,并分析了各地区森林生态保护的响应活动,为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无显著影响,但有部分子产业有森林生态安全有影响;(2)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175,间接影响不显著;(3)林业二产和三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都不显著;(4)三类产业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均显著,影响的大小分别为林业二产(0.636)、林业一产(0.204)、林业三产(0.151);(5)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619;(6)相对于其他地区,西部的森林生态保护活动积极性不高。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产业发展及林业二产、林业三产对森林生态安全未形成压力,只有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了正压力,需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保护响应力度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大于合理利用的正压力;加强西部区域的森林生态保护力度,提高森林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曹世雄  刘伟  赵麦换  冯飞 《生态学报》2018,38(22):7879-7885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贫困陷阱是困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难题之一,探索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途径,是生态修复的核心目标。因此,生态修复不仅要依据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开展生态治理,同时要改变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发展有利于生态修复的绿色产业,使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既可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又有利于生态修复。从而摆脱"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被动局面,实现生态修复与居民生计改善的双赢目标。为了验证这一模式的可行性,该研究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补短板的方式,在延安市开展了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案实施前,延安市NDVI增长速度是陕西省平均水平的41%;新方案实施后,是陕西省平均水平的195%,新方案的贡献率为74.0%。双赢模式较好解决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彼此分离的这一矛盾,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治理效果,为我国生态脆弱区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治理样板。  相似文献   

4.
王国宏  张新时 《生态学报》2003,23(10):2017-2026
黄土高原要实现生态与生产双赢的目标,契机是退耕还林还草,突破口是建立能兼顾生态生产协调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地形地貌、水热分布及自然植被特征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实施以农为主或农林牧综合发展的方略,均有悖于黄土高原生态地理背景。而草地畜牧业产业的生产要素及其过程,在较大程度上吻合了黄土高原的生态地理背景,具有生态的适应性和生产的有效性,应作为黄土高原优化的生态生产体系建制中的支柱产业。未来黄土高原产业的发展格局,应该是以草地畜牧业为主导,农业和林业作为补充和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此外,未来黄土高原草地畜牧业家畜养殖方式,应以舍饲养畜为主。  相似文献   

5.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维护森林生态建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林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使林农早日致富,建设好香格里拉森林生态。  相似文献   

6.
山区远离县城,地处偏远,地理区位、交通环境、文卫条件、"三农"等诸多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严重制约了山区的发展,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就愈来愈重要,林业经济已经撑起了山区经济的半边天,山区林业经济不发展,山区的经济就没有太大的气色,这已经经过实践形成了共识。如何推进山区林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慧杰  牛香  王兵  赵志江 《生态学报》2020,40(13):4316-43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演变关系极为密切,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协调度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旨在揭示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7年间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均以15倍左右速度增长,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格局最佳区域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东南扩大;(2)武陵山区景观演变存在时空差异,1995—2005年景观格局变化更为明显,变化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05—2015年与之相比,景观格局变化空间上更为分散;(3)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演变存在较高水平的耦合以及高水平的协调性。研究结果可为武陵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及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林业生态模式下加强对各种产业栽培技术的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产业发展效率,比如在林下种植核桃、蔬菜等,都可以提高林业效率。本文对林业生态模式下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0600),重点针对我国草甸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所受干扰强度大、退化机理错综复杂、恢复机制及有效治理技术缺乏等问题,从"十三五"规划有关"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出发,着重开展草地退化恢复机理、恢复治理技术、生态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创建可复制、可移植、系统性的综合治理技术及新型生态产业技术,提出草甸退化草地治理的整套技术方案,为我国草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牧民稳定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廖冰 《生态科学》2023,42(1):67-75
为测度2007—2020年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以揭示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客观规律,基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利用江西2007—2020年统计数据,首先运用PSIR-SEM方法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其次通过“指标—指数”耦合方法构建Lotka-Volterra模型,由指标及其权重算出生态文明阈值指数、绿值指数,据此对江西生态文明阶段与水平“二步测度判定”;然后以生态文明水平为因变量,纳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科技业、生态环保业,并以其发展水平作为自变量,改进C-D生产函数以构建“双对数模型”来估计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回归系数;最后通过“归一化”算法由回归系数测度江西科技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并比较科技与其他产业对生态文明贡献率差异程度。研究表明:(1)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但在所有产业中,科技贡献率次于林业、农业、生态环保治理业,距离高贡献率仍任重道远;(2)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主导作用而科技发挥辅助作用;(3)江西绿色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未来亟需依靠绿色科技以建设生态文明。这为管理者制定科技助推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河套平原盐碱地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劲松  姚荣江  王相平  谢文萍 《生态学报》2016,36(22):7059-7063
开展河套平原盐碱地的生态治理对提升该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战略与现实意义。为此,科技部通过"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立项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套平原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6YFC0501300)"。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与意义、主要思路与研究内容、整体目标,并对项目研究进行了展望。该项目采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新型装备+产业技术+模式示范"一体化思路,旨在揭示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形成规律与盐碱障碍生态消减原理,研发生物适应型与生态导向型盐碱地治理修复关键技术,研制大型排盐控盐工程设备与复合型生态调理制剂产品,创建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特色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在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本身就是创造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我市开展的"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生态工程提供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优良造林树种,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对我市生态桑产业进行了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并对今后生态桑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及干寒地区生态桑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以高强度农业活动为主,人地矛盾尖锐、石漠化严重,是我国最大面积的连片贫困区。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围绕喀斯特区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系统开展了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研究,在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生态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喀斯特景观资源保护、喀斯特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引领了国际喀斯特学科发展。面对当前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治理成效巩固困难、缺乏可持续性等新问题,未来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应以增强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为导向,加强生态恢复过程机理与机制研究,提升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提高生态恢复质量、巩固扶贫成果,实现石漠化治理的提质与增效,为"美丽中国"战略的贯彻实施及全球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所属国家的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鲁绍伟  李少宁  刘逸菲  徐晓天  赵娜 《生态学报》2021,41(15):6170-6181
基于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区典型样地调查和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多年以来对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LY/T 2573-2016),分别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六项功能指标,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物质量与价值量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18年,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8.92亿元/a,其中以涵养水源(41.15%)、固碳释氧(26.73%)和净化大气环境(17.27%)分项指标的贡献作用较大。比较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行政区间生态效益价值量大小,发现退耕面积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各行政区功能定位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密云区价值量最大为4.48亿元/a,占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的25.56%。退耕工程区内板栗(29.51%)、仁用杏(13.54%)、核桃(12.57%)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位列前三。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价值量排序为生态林 > 生态经济兼用林 > 鲜果林。因此,建议遵循生态优先、适地适树、分类施策的原则,制定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政策,并根据各行政区生态价值评估结果确定生态补偿额度和补偿年限,为退耕还林分类补偿政策制定、低质低效林分改造和退耕还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体系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黑河市"十一五"期间林业产业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将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导语     
<正>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是新时期国家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做强林业产业、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不仅是我国《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战略任务,更是维持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开展森林生态与经营研究,是完成上述重大任务和核心目标的基础与保障。森林生态与经营(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是研究森林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应用于营林实践以获得林木或其他林产品以及森林生态效  相似文献   

1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进一步开展石漠化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已有研究和具体实践,对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分为生态空间产品、生态要素产品、生态权益产品及生态标签产品。引入"沙漏模型"阐明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通过分析生态产品在供给端与消费端之间的交易过程揭示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明确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加强对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开发、经营及其产业形成的研究,最后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实施,沙漠治理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沙区的生态状况"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突显。治沙资金不足,国家工程造林投入单一且投资额十分有限;沙区造林树种单一,后续管护困难,病虫害与火灾隐患并存;沙区资源利用率不高。本文将针对酿酒葡萄产业在乌兰布和沙漠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林业的病虫害防御及治理工作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但可以催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及生态林业发展、环境保护也具有重大催进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现状与特点,并就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