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将转基因技术与烧伤研究治疗紧密结合,研制成功转基因猪皮。该转基因猪皮具有存活时间长、抗排斥、免疫功能较强的特点,能安全用于烧伤病人的皮肤移植。这一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医药科技的十大新闻之一。猪是哺乳动物,体表面积大,皮源丰富,特别是猪皮的结构、生理和功能与人类相似。因此国内外科研人员均致力于转基因猪的研究,以企望用于医学临床。1991年美国DNA公司成功地获得了能生产人血红蛋白的转基因猪。1994年德国获得转人生长素的转基因猪。我国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吴军研究员等经多年探…  相似文献   

2.
近日,美国匹兹堡大学麦克哥尔恩(McGowan)再生医学研究院发明了一种治疗烧伤的新方法。先从烧伤者身上提取健康的皮肤部位分离出干细胞,然后将其加入到一种溶液中,用喷枪将皮肤干细胞"喷射"到烧伤者的皮肤上,来治疗烧伤的皮肤。干细胞喷枪治疗法能在90分钟内治疗烧伤皮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近交系小鼠建立方法简便、效果稳定的Ⅲ度烧伤模型,对其皮肤病理改变进行动态观察,为烧伤实验治疗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小鼠实验前备毛,乙醚麻醉固定小鼠四肢,苏醒后于备毛部覆盖自制控制烧伤面积硬纸片,滴加95%酒精,点燃计时;烧伤早期和远期取皮肤进行病理检查,用Ki67抗体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殖。结果按本方法建立小鼠Ⅲ度烧伤模型,面积准确,深度一致,操作简便易行。小鼠烧伤皮肤病理改变与人类基本一致,但有其特点:小鼠Ⅲ度烧伤包括表皮至脂膜肌,烧伤后炎性渗出较晚,约需2 d;创面周围毛发生长活跃,倾向创面,Ki67抗体阳性细胞集中于毛囊底部。结论为利用小鼠烧伤模型进行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烧伤后肠通透性改变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使用气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动物模型猪和烧伤患者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烧伤猪感染组在出现内毒素血症的同时,尿中乳果糖/甘露醇的分泌比率升高,提示烧伤后内源性感染与肠通透性改变密切相关。而烧伤病人乳果糖/甘露醇的分泌比率无明显改变,这些病人也未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5.
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国内小型猪主要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多产、体重较小、体表多覆白毛等特征,组织器官及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猪的心脏解剖与生理特点与人类高度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研究中,在我国,巴马小型猪被用来构建心肌缺血、卵圆孔未闭等心血管疾病模型;猪具有杂食性及与人相似的脂质代谢,可用于研究内分泌疾病,巴马小型猪已用于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及其遗传易感性、并发症的防治研究等;巴马小型猪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相似,利用此特点已建立阻塞性慢性胰腺炎、结肠穿孔、胆肠吻合等消化系统疾病模型;巴马小型猪除头、尾外,体表覆以白毛,这一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皮肤创伤、烧伤修复等的理想动物;小型猪的牙齿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口裂大,可作为口腔医学研究中的理想动物,巴马小型猪已用来建立牙髓坏死模型及对上颌扩弓方式的研究;类似人的解剖、生理、病理使其成为较为适合的异种移植供体。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已用巴马小型猪分别建立了肝脏、脾脏、股动、静脉出血及头颈恶性肿瘤放疗后的腮腺损伤动物模型以研究中药制剂的疗效及机制。  相似文献   

6.
巴马小型猪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国内小型猪主要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多产、体重较小、体表多覆白毛等特征,组织器官及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猪的心脏解剖与生理特点与人类高度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研究中,在我国,巴马小型猪被用来构建心肌缺血、卵圆孔未闭等心血管疾病模型;猪具有杂食性及与人相似的脂质代谢,可用于研究内分泌疾病,巴马小型猪已用于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及其遗传易感性、并发症的防治研究等;巴马小型猪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相似,利用此特点已建立阻塞性慢性胰腺炎、结肠穿孔、胆肠吻合等消化系统疾病模型;巴马小型猪除头、尾外,体表覆以白毛,这一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皮肤创伤、烧伤修复等的理想动物;小型猪的牙齿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口裂大,可作为口腔医学研究中的理想动物,巴马小型猪已用来建立牙髓坏死模型及对上颌扩弓方式的研究;类似人的解剖、生理、病理使其成为较为适合的异种移植供体.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已用巴马小型猪分别建立了肝脏、脾脏、股动、静脉出血及头颈恶性肿瘤放疗后的腮腺损伤动物模型以研究中药制剂的疗效及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良大鼠铜梳烧伤模型的建立方法,对比不同方法建立的烧伤模型的烧伤间隙区初始面积及坏死程度的差异,探索更加理想的大鼠铜梳烧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48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A组(原方法)、B组(改良法1)及C组(改良法2)。将铜梳烧伤器加热后,即刻置于各组大鼠背部中线两侧的皮肤上,A组铜梳接触皮肤时,除自身重力以外,不施加任何压力;B组铜梳接触皮肤时施加压力,使皮肤凹陷约0.5 cm;C组使用铜梳烧伤器嵌合聚乙烯泡沫塑料模型后再接触皮肤,并施加压力,使皮肤凹陷约0.5 cm。测量各组伤后即刻的烧伤间隙区面积;伤后6、12、24、48小时的间隙区组织坏死面积;各个时间点取材后,通过HE染色观察间隙区组织坏死程度并测量坏死深度。结果:伤后即刻C组的烧伤间隙区面积介于A组与B组之间,且与理论值最接近;B组间隙区组织坏死进程最快,伤后24小时已基本坏死。A组坏死进程最慢,间隙区组织基本坏死时间超过48小时。C组间隙区组织基本坏死时间是伤后48小时,与理论上的时间最接近。结论:通过铜梳烧伤器嵌合聚乙烯泡沫塑料模型后再接触皮肤,并施加压力,使皮肤凹陷约0.5 cm,是建立大鼠铜梳烧伤模型更加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烧伤、创伤的治疗、整形和某些手术中,常常会遇到皮肤缺损、创伤无法闭合的情况.此时,往往需采用皮肤移植来修复创面.皮肤移植分为皮肤游离移植和皮肤组织瓣移植.皮肤游离移植包括:1.自体皮肤游离移植,皮肤来源为患者自身正常皮肤.又分为断层皮肤及全身皮肤移植;2.同种异体皮肤游离移植,是用他人正常皮肤进行移植;3.异种皮肤游离移植,是用动物皮肤,如猪、羊和鸡皮等进行移植.由于生物机体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同种异体皮和异种皮仅能作为创面的暂时覆盖物.皮肤组织瓣移植包括:1.带蒂皮瓣.由皮肤及皮下组织组成,切取范围要符合一定的长宽比,可形成所需形状的皮瓣或制备成皮管,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确证和研究人和大鼠烧伤毒素提取物的抗原性及其特征,以及同以新鲜皮制成的提取物在免疫学特性方面的异同,将人和大鼠烧伤皮肤与新鲜皮肤的提取物,经各种生物化学分析及定量后,分成四组,每组(?)只兔子,分别以福氏完全佐剂抗原、不完全佐剂和水剂抗原免疫,制成(?)种免疫血清。对上述抗血清先后经过免疫双相扩散、单相扩散、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等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兔抗人和大鼠烧伤皮肤毒素提取物的抗原性较强,(?)双扩和免疫电泳上均出现一很强的抗原成分,抗体效价可达1∶16~1∶32(双扩);而人和大鼠新鲜皮肤提取物的抗原性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烧伤膏对烫伤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烧伤膏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烧伤膏实验组小鼠每天外涂烧伤膏治疗,连用15天。治疗结束后,采用Masson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皮肤厚度及细胞病理形态;采用生化法检测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ELISA技术检测皮肤中的TNF-α,IL-1β、Collagen I、EGF和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肤烫伤创面可见表皮细胞脱落,结构模糊,细胞变性坏死,表皮和真皮厚度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变薄,排列紊乱无序,呈断裂状;烧伤后创面局部组织中Hyp、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1,P0.01),而EGF、TGF-β1和Collagen I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P0.01,P0.01),而应用烧伤膏治疗15天后,上述各项实验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烧伤膏抑制创面早期感染,减少胶原蛋白的分解和促进后期创面修复的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增加皮肤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海南五指山猪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南五指山猪(Wuzhishan pig)是我国珍稀的小型猪品种。它的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机理等都与人类极其相似,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心血管病、皮肤烧伤和新药评价等许多方面的研究。作者利用多重PCR和基因扫描技术对五指山猪32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了遗传检测。统计了全群、核心群和近交群的等位基因组成,并计算了它们的平均纯合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结果显示,全群、核心群和近交群32个基因座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590个、9.410个、13.660个,平均基因纯合率分别为44%、44.3%、44%,平均PIC分别为0.742、0.708、0.731,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60、0.558、0.559。这表明海南五指山猪虽然遗传基础比较稳定,但仍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上述结果对于海南五指山猪的保种、定向选育、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体外和体内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在体外和体内的感染性,通过建立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将所建细胞系与人胚胎肾293细胞体外共培养,并移植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皮下进行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的体外和体内感染性实验。结果表明,猪皮肤成纤维细胞与人胚胎肾细胞共培养过程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肾细胞,进一步证实和拓宽了猪细胞PERV感染人细胞的范畴;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移植SCID鼠皮下后,导致SCID鼠发生猪细胞微嵌合(78.57%)和PERV在体内感染(85.71%)并且波及远离移植部位的多种组织或器官,但是并未检测出SCID鼠组织中表达PERV env RNA。这就证实了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的体外感染性和在小鼠体内的感染性,但未能找到PERV在体内活跃复制的明显证据。因而,在猪异种移植过程中PERV传播的潜在危险仍然是必须高度重视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烧伤毒素(Burn Toxin,BT)是一种存在于体液循环中、且具有特异抗原性的一种氧化而聚合的脂蛋白。其抗体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是近年来创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国外已进行到定量的临床测定阶段,但国内至今未见有关研究的报道。 为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烧伤的机理。以及与临床治疗的关系,协作组开展了对人和大鼠人工致烧伤皮肤中毒素提取物的制备及生化分析的研究。参考瑞士Allg(?)wer等报道的关于BT研究的技术程序。并根据  相似文献   

14.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2,37(2):26-27
1 烧伤的分类  烧伤是由于热力、电能、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损伤 ,由热的液体 (如开水、热油 )造成的烧伤被称为烫伤 ,烫伤也是烧伤的一种。根据致伤原因 ,烧伤可分为普通烧伤和特殊烧伤。普通烧伤也被称为热力烧伤 ,是高温物质对人造成的伤害 ,超过 4 5℃的热源即可引起皮肤烧伤。高温物资包括火、热气、热的液体和固体等等。这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发生的烧伤。特殊烧伤往往不是由温度差异造成 ,它分为三类 ,即化学烧伤、电烧伤和放射性烧伤。化学烧伤是指化学物质如酸、碱、磷及化学武器对人造成的伤害。电烧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及观察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正常比较组织学。方法取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两种动物的皮肤组织学结构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1.SD大鼠的毛囊成簇分布,平均3~9成群,而巴马小型猪的毛囊较稀少;2.SD大鼠表皮较薄,没有透明层,基底细胞缺乏异质性,真皮与表皮连接面平坦,没有皮钉;而在巴马小型猪皮肤表皮和真皮连接区,有上下交错的表皮皮钉和真皮乳头;3.SD大鼠的真皮结构相对松散,真皮血管系统不发达,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真皮网织层和乳头层交界的地方,水平分布着很多的浅表小静脉和小动脉丛,这种血管分布的方式与人类皮肤中的血管分布极为类似;4.SD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汗腺上皮只有一种细胞类型,腺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核圆形,导管短而弯曲,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汗腺是顶泌汗腺,分布于真皮和脂肪相接的真皮深层,分泌部为粗管,管腔大,盘曲成团。腺细胞呈立方形或扁平,胞核圆形或长梭形。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也有肌上皮细胞。导管较细而直,开口于毛囊上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自主研制的持续皮肤牵张器,探讨自主研制的持续皮肤牵张器治疗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分析。方法:自主研制的持续皮肤牵张器8套;白色家猪6只,将每只猪的背部(两侧)切除矩形皮肤软组织缺损,形成12个创面,分为二组,实验组4只猪8个创面,对照组2只猪4个创面,创面均为10cm×6cm,实验组创面用自制持续皮肤牵张器行皮肤伸展术治疗,对照组创面自行愈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日创面缩小面积相差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皮肤缺损行5-6天皮肤伸展术治疗后,可直接行二期缝合关闭,对照组1周后仍存在较大皮肤缺损,无法缝合关闭。结论:应用自制持续皮肤牵张器行皮肤伸展术,可以早期快速闭合皮肤创面。自制持续皮肤牵张器克服了以往牵张器的不足,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创面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材料对家猪皮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方法:选择14头家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2头,在每头猪的脊柱两旁制造3个4×4cm的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模型,每头猪6个创面又分成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于试验后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第1、3、7、14、21、28、35天图像分析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同时取创面组织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材料对家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在涂材料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23.19±1.27d、29.52±1.54d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创面愈合率在各时间段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的上皮化程度、表皮生长、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数量均好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创面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材料对家猪皮肤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促愈合覆盖材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烧伤病人及多种皮肤溃疡病人很难用自体皮肤移植来进行治疗.早期治疗方法采用尸体来源的皮肤移植,但由于来源有限、且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生物活性人工皮肤已成为近十几年来在组织工程和创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几种人工皮肤成功地走向临床[1].然而,在构建大面积皮肤组织过程中,如何大量制备皮肤种子细胞仍然是一大棘手的难题,成为人体皮肤组织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获得大量扩增的皮肤细胞,解决种子细胞的供应问题,是构建人工皮肤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韦克  谭毅 《四川动物》1996,15(2):86-88
从贵州原产地引种小型香猪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韦克,谭毅,潘永全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630046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医学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比较医学研究证明小型猪与人类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皮肤结构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  相似文献   

20.
王增辉  黄海  革军  常江  王臻 《生物磁学》2011,(9):1617-1620
目的:观察创面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材料对家猪皮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方法:选择14头家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2头,在每头猪的脊柱两旁制造3个4×4cm的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模型,每头猪6个创面又分成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于试验后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第1、3、7、14、21、28、35天图像分析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同时取创面组织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材料对家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在涂材料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23.19±1.27d、29.52±1.54d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创面愈合率在各时间段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的上皮化程度、表皮生长、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数量均好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创面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材料对家猪皮肤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促愈合覆盖材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