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营养之花──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Glycinemax),又称黄豆、白豆等,为豆科栽培作物,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也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大豆的品种很多,根据其种子外皮颜色,可分为黄豆、青豆、黑豆等,其中以黄豆栽培最普遍。大豆不同的品种和产地,由于其遗传性和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也有差异。大豆因含有丰富的营养,故有“豆中之王”、“营养之花”的美称。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这些蛋白质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可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媲美,所以又有“植物肉”、“绿色乳牛”之誉。黄豆的营养很丰富,据黑龙江省哈尔滨…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命和绿色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又是地球上最清洁的生产过程,因此,国际上将与生命,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种有利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事业前面冠以“绿色”,“绿色学校”通常是指有“绿色观念”的学校,“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生态意识,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培育学生树立崭新的自然观,发展观,伦理道德观和科技进步观。  相似文献   

3.
2017-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福建项目组对省内9个地级市74个县(市、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经过系统调查共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资源148份,并进行了表型性状和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调查发现,在福建闽西和闽北地区收集到的水稻资源数量远比闽东南沿海地区多,海拔4~1000 m地区均有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表型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中籼稻和粳稻数量相当,而粘稻和糯稻数量相当;大多数品种表现为种皮白色、叶鞘绿色、颖尖黄色、颖色黄色,谷粒形状以阔卵形、椭圆形为主;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鉴定评价获得抗稻瘟病资源有下洋粳稻、罗洋粳稻、丹阳糯稻、香春优种、宫占同安本、红米、红壳糯、黑米和红米仔9份。经综合评价筛选出香春优种、红米、红米仔、428、K28和长龙时谷6份优异水稻地方品种。本研究可为福建水稻地方品种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茶毛虫的简单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名称和分布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E.cons-persa Butl.)属鳞翅目、毒蛾科,为我国首要的茶树害虫。我国各茶区农民通俗的称此虫为:“茶摆头”、“毛毛虫”、“毛辣虫”(浙江)、“吊丝虫”(福建)、“毛火虫”(湖南、贵州)、“绵虫”(湖南、贵州、安徽祁门)、“细毛虫”(台湾、广东)、“摇头虫”(湖南、贵州)、“刺毛狗子”(台湾)、“毒毛虫”(贵州、福建、湖南)、“刺角虫”(广东)、“江西子”(贵州)、“毛虫”(皖南)、“痒辣子”(安徽六安)、“茶辣子”(皖南、福建)。在这些俗名中,茶农往往也广义地包括了为害茶树的其他多种毒蛾幼虫,甚至鳞翅目其他有毛幼虫。至目前为止,已发现为害茶树  相似文献   

5.
美国俄勒冈保健科学大学的科学家宣布 :他们培育出一只体内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猴子 ,这是人类第一次培育成功转基因灵长类动物。科学家预测 ,这一成果将加快人类对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研究工作。这只转基因猴取名“安迪” ,从外表看来 ,与其他猴子没有什么两样 ,所不同的是“安迪”体内含有一种从海蜇体内分离出来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因为含有这种基因的细胞会呈现绿色 ,所以这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被用来作标记基因 ,只需用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存在。“安迪”的培育大体如下 :首先用一种携带“绿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我国的山林原野中蕴藏着形形色色的野生可食植物,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采食、利用野生可食植物的经验,使其成为灾年果腹、平日健体的“绿色之友”。现代虽然农业科学发展迅速,传统栽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较古代有较大提高,但在“回归自然”、“药食同源”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野生可食植物情有独钟,而对于军人和野外考察探险者来说,野生可食植物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为了加强野生可食植物的研究,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野生可食植物资源,服务于社会,并为适应部队平…  相似文献   

7.
《生命世界》2010,(1):78-78
台湾大学动物科技研究所的吴信志教授最近宣布,台湾大学生殖科技研究团队已成功研制出三只“绿色萤光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培育出彻底“绿色”的猪,心脏和内脏都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8.
扁圆吻鲴Distoechodon compressus在福建连城一带称“(鱼奄)鱼”,因其鱼苗尾鳍呈火红色,故又叫“火烧尾”或“红烧尾”。在连城县姑田公社下堡大队和溪口大队已有数百年的驯养历史,  相似文献   

9.
藜蘆在祖國醫藥中早已用為“治蠱毒”、“療噦逆喉痹不通”,並能治療“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急者”和“風癇病”。同時,亦用為“殺諸蟲毒”。福建民間用以殺蠅,經試驗證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其生物安全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面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物安全问题。研究表明,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植物种类丰富,热带和亚热带的科属种类多、起源古老,中国特有成分比例较高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较为丰富等特点。影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物安全问题包括阔叶林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下降;濒危野生植物比重增大,名木古树破坏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综合测度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可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依托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县域绿色经济效率评价体系,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县域绿色经济效率进行了综合测度,运用核密度函数估计等方法刻画了时空演变特征,最后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00—2015年黄河三角洲县域绿色经济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规模效率呈快速提升后保持平稳的类“Γ”型趋势,综合效率的提升由规模-技术驱动向技术主导转变;黄河三角洲县域绿色经济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呈现由“俱乐部收敛”向“整体收敛”演进趋势,低效率县区对高效率县区形成“追赶效应”,规模效率趋向均衡平稳发展;绿色经济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空间上形成中部高、两翼低的“山”字型格局,高值区集中于黄河三角洲岬角处和莱州湾沿岸,且高值区呈西北-东南向偏移的特征,黄河三角洲东西两翼形成低值塌陷区;产业结构、人口集聚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人口城镇化率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效应。  相似文献   

12.
风景秀丽的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栖息着一种世界珍奇的“头上长角”的蛙类,当地社员称它为“角怪”,学名叫“崇安髭蟾”。长“胡子”的蛙 1925年和1926年夏天,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两栖、爬行类学者波普,两次来保护区崇安县西南的挂墩,采集蛙类和蛇类标本。1931年,波普在发表的关于福建两栖动物的文章中,将“角怪”作为角蟾(与髭蟾近似的一类蛙)的一种。髭蟾属两栖纲、锄足蟾科,体长7—9厘米,头部、躯干部和四肢背面,均呈蓝褐色或青灰色,体侧和背上有不规则的斑点,腹面呈紫红  相似文献   

13.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坡,区内多数山峰的海拔为7O0~1500m,主峰黄岗山2158m,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由于这里山峦起伏、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被多样,所以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0O多年前,武夷山的挂墩、三港、大竹岚一带就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动物标本采集地。有许多动物的新种是在此地被发现并以此地名给予命名,如“武夷湍蛙”、“挂墩鸦雀”、“三港雨蛙”、“崇实雳赌”等。目前已知武夷山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411种,约占全省脊椎动物种数的SO%;昆虫4557种…  相似文献   

14.
柚的起源、演化及分布初探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张太平  彭少麟 《生态学杂志》2000,19(5):58-61,66
柚 (Citrusgrandis (L .)Osbeck)是桔属的三个基本种之一 ,是一类重要的种质资源 ,经济价值高 ,近年来国内外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柚果以其果形美观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且耐储藏 ,易运输 ,素有“天然罐头”之称。我国是柑桔的起源中心和遗传变异中心之一 ,资源极其丰富。中国柚的人工栽培最早 ,夏书《禹贡》就有“扬州厥包橘柚锡贡”的记载 ;《吕氏春秋》有“果之美者 ,云梦之柚”之说 ,证明柚的栽培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目前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云南、贵州、湖北…  相似文献   

15.
“荼”与“茶”邢湘臣(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公司200080)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民最早发明饮茶、种茶和制茶。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饮料之一。世界各国文字中的“茶”,均从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港口所在地的广东、福建等地的方言音译转变而来。从“茶”到“茶”...  相似文献   

16.
梁丛诫主编的《为无告的大自然》是自然之友书系读物一书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于 2 0 0 0年出版。它是一部由非生态、环保等专业的人员编写的 ,以生态伦理和自然为主题的著作。全书分九章 ,36万字 ,包括“与自然为友绿色理念” ,“血染长江源绿色行动” ,“血染的希望环保人物” ,“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绿色散文”等精彩的篇章 ,系统地反映了“自然之友”这一民间环保团体六年来走过的历程 ,是她的理念、主张和行动的一个缩影 ,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一代环保志愿者的心声和脚步 ,是一部既有社会价值又有学术价值的宝贵文献。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生态学…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研究,是江西省主动适应“绿色崛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新形势,实现从以“治山、治江、治湖、治穷”的应急抢救型为主的生态治理模式,转变为“富山、富水、富民、强生态”的减压增效型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的区划研究重生态保护理念、轻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江西省地形、地貌、生态、农业、林业、草业、湿地、经济、旅游等空间数据,建立定性与定量、生态与经济、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44项指标体系,评价各研究单元的发展条件与方向,科学划分了4类一级区、17类二级区和51类三级区.首次实现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县域资源及其发展优势为基础,以各单元绿色发展途径为出口的区划.该区划结果有助于明确各县绿色发展方向,便于指导资源的优化利用与产业的合理布局,并可为推进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研究,是江西省主动适应“绿色崛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新形势,实现从以“治山、治江、治湖、治穷”的应急抢救型为主的生态治理模式,转变为“富山、富水、富民、强生态”的减压增效型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的区划研究重生态保护理念、轻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江西省地形、地貌、生态、农业、林业、草业、湿地、经济、旅游等空间数据,建立定性与定量、生态与经济、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44项指标体系,评价各研究单元的发展条件与方向,科学划分了4类一级区、17类二级区和51类三级区.首次实现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县域资源及其发展优势为基础,以各单元绿色发展途径为出口的区划.该区划结果有助于明确各县绿色发展方向,便于指导资源的优化利用与产业的合理布局,并可为推进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巴东、兴山、房县三县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川、渝、陕、鄂的交界处。这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幽幽高山、淙淙绿水都让人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远古时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香溪河滋养了昭君与屈原,神秘的野人间或出没,都让人遐想绵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这里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绿色宝库”、“天然植物园”。  相似文献   

20.
新书介绍     
《植物学通报》2008,25(3):380-306
《高黎贡山药用植物名录》 主编:钱子刚,李安华 高黎贡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格局,素有“绿色宝库、物种基因库”等美称。其药用植物资源也异常丰富。编写人员历时两年多时间完成了野外调查工作和查阅、研究、整理文献工作,并编写了本书。本书共记载高黎贡山地区的药用植物200科、1298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65种;裸子植物8科、15种;被子植物167科、1218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